大名鼎鼎的文物「馬踏飛燕」踏的可能不是燕子
東漢 馬踏飛燕(甘肅博物館藏)
清 郎世寧 花鳥圖冊中的燕子
清乾隆霽青金彩 「海晏河清」尊
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碗
雖然以燕子為題材的藝術品在明清時期流行一時,「杏林春燕」、「海晏河清」等圖案經常出現在各種物品上,但唐以前燕子的形象在留存至今的藝術品中並不多見,有些似是而非的形象,不能輕易下結論。
燕子在家築巢被視為吉祥
燕子,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其形象也經常出現在古代藝術品中。古書中的燕子,單名「燕」,疊名「燕燕」,還有「玄鳥」、「乙鳥」、「天女」、「鸞鳥」、「烏衣」等名稱。
燕子有著多種象徵意義。在商民族心目中,燕子是圖騰、神鳥(「天命神玄鳥,降而生商」);在陳勝眼中,燕子只是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之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而平民百姓則認為,燕子在家中築巢,乃吉祥之事。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燕子的意象頗為豐富,或表達傷時惜春之情,或寄託相思、訴說離情,或感慨物是人非、國破家亡,或表達遊子的羈旅之苦、思鄉之愁……
「杏林春燕」用於祝賀金榜題名
相對於文學作品中的「燕子」意象而言,古代藝術品和工藝品中的燕子,不僅表現方式完全不同,其寓意也往往大不一樣。有時候燕子只是一種表面的紋飾,而作品的內涵卻與燕子無關。如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畫面是一株枝繁葉茂、花朵盛開的杏樹,另有一對飛燕繞著杏樹竊竊私語。此圖雖名為「杏林春燕」,表面上看,似乎是表達春光之美好。實則不然,「杏林春燕」是一個科舉時代的典故。在唐代,每年春季由尚書省禮部主持全國科考,舉子及第後,還要通過吏部的考核才能任職,稱為「銓試」或「關試」。放榜之日,新科進士便在長安曲江杏園舉行聚會,設宴遊樂,稱為「杏園宴」或「杏園探花宴」,後來這個場面在藝術品中演變為「杏林春燕」圖。為何演變為「杏林春燕」?前面三字,「杏」與「幸」諧音,「杏林」象徵有幸上榜者,「春」代表「春闈」,即春天舉行的京城會試。以「燕」代「宴」,原因有三:一是燕子秋去春回,是春天的象徵;二是「宴」與「燕」諧音;三是以「燕」代「宴」,在畫面上更有詩情畫意。
有人認為,「杏林春燕」圖與「杏林」的傳說有關,三國時期名醫董奉,為人治病,不收分毫,只要求種杏樹,數年後蔚然成林,故「杏林春燕」圖碗的寓意或與此傳說有關。這種說法有點牽強,古人稱讚某人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多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表示,「杏林春燕」多另有所指。陶瓷藝術品上的「杏林春燕」,多用於祝賀金榜題名,皇家瓷器上出現此圖,則有開科取士、求賢若渴之意。
「海晏河清」和「玉燕投懷」都與燕子本義無關
在寓意「海晏河清」的吉祥圖中,燕子的寓意也與燕子無關。《拾遺記》云:「黃河千年一清,清則聖人生於時也。」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詩曰:「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古人常用「海晏河清」比喻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海晏河清」圖主要有幾種表現方式:一種由燕子、荷花、海棠花組成,以諧音構成寓意;一種由燕子、河水或海水組成,取「燕」與「晏」的諧音;另外還有一種是以大雁和江崖海水構圖,取「雁」與「晏」的諧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清乾隆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原為圓明園內陳設,瓷尊以霽藍釉為主,以白釉海燕作耳。霽藍象徵「河清」,「海燕」為「海晏」的諧音,觀賞者讀懂了這些意象,才能明白其寓意。
以燕子為題材的藝術品和工藝品,還有「玉燕投懷」等。「玉燕投懷」也是一幅吉祥圖,在《史記·殷本紀》中,已有殷人祖先契的母親,吞「玄鳥」卵而生契的記載。到五代時期,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夢玉燕投懷》又記載了另一件類似的「奇蹟」:「(唐宰相)張說母夢有一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宰相,其至貴之祥也。」後人便以此為題材,刻於各種房內物品上,以祝賀夫婦生貴子。
所以,古代的床、櫃、鎖、匾額等,常出現「玉燕投懷」的畫面或文字雕刻。
馬蹄下踏的何物至今眾說紛紜
儘管文學作品中早就出現了燕子的意象,但在唐以前的藝術品中,無論是青銅器還是玉器、陶瓷器等,卻極少見到燕子的形象。在古代一些鳥紋藝術品中,有一些形象類似於燕子,但特徵不明顯,因此不能確定為燕子。其中有一件文物就很值得懷疑,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馬踏飛燕」。這件文物出土於甘肅省武威縣的一座漢墓,為東漢時期的青銅器。其造型是一匹急速飛馳的駿馬,其前肢兩蹄和後肢左蹄呈騰空狀,後肢右蹄踩在一隻飛鳥之上。1971年,郭沫若在參觀甘肅省博物館時,把它命名為「馬踏飛燕」。
對這一命名,近年不斷有學者提出質疑,認為駿馬右蹄所踩的並非燕子,而是隼、鷂、鷹、雕之類的猛禽。理由是:一是形象不符。馬蹄下的鳥尾呈楔形,而燕子的尾羽是典型的叉形,亦即人們熟知的「燕尾」,馬蹄下的鳥尾並未呈現「燕尾」的形態,不能確定為「飛燕」。二是速度不符。雖然燕子的飛行速度看上去比麻雀、喜鵲、烏鴉等快,但比起駿馬的奔跑速度還是略遜一籌,以飛行較慢的燕子襯托駿馬的賓士,顯然不合情理。鳥類當中,金雕和游隼的飛行速度最快,漢代藝術品大氣磅礴,藝術家要以飛鳥襯托千里馬的雄姿,不會以小燕子為原型,而是以他們所熟知的隼、鷹、雕為原型,通過馬踏猛禽這一極富想像力的造型,彰顯大漢帝國的威武。
因此,有學者提出「馬踏飛燕」應更名為「馬踏飛隼」。還有學者建議命名為「鷹鷂掠馬」、「凌雲奔馬」、「馬超龍雀」等。筆者認為,漢代文物上的燕紋飾屬於罕見,可供參考的文物不多,在尚不能確定馬蹄下之鳥具體是哪一種鳥的情況下,把它命名為「馬踏飛鳥」似乎更妥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現在回過頭來,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燕子藝術形象的象徵意義。首先,燕子象徵春天,如許多傳統繪畫作品即以此為題材,表現春天時燕子雙飛、百花爭艷的內容。其次,燕子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象徵,「海晏河清」圖不僅出現在瓷器上,古代的絲織品、雕刻、繪畫等也經常以此為題材。第三是古代科舉的象徵,明清時期,人們常用「杏林春燕」圖來表達「學而優則仕」的願望。在民間,燕子是吉祥的象徵,古代春聯常以燕子入對,如「梅花綻出人間福,燕子飛入吉祥家」。女人夢見燕子是生貴子的象徵,「玉燕投懷」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題材。此外,「燕侶」象徵情侶,「燕爾新婚」形容新婚之樂,這些題材在藝術上的表現,也是豐富多彩。
※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馬龍小密得
※山水之間 有好文章
TAG:加加天下事 |
※關於「馬踏飛燕」踏的可能不是燕子
※留世的這些絕世寶馬,郭沫若亂給馬踏飛燕起名,踏的根本不是燕
※盜墓賊不要、郭沫若捧紅的馬踏飛燕 並不是燕
※這些絕世寶馬得以留世,郭沫若起名馬踏飛燕是錯的!踏的不是燕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馬是哪種馬,燕是誰家燕?
※「馬踏飛燕」遭人質疑 馬蹄下到底踏的是什麼?
※才女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妃子,也是趙飛燕的情敵
※古代的美容大王不是楊貴妃,不是趙飛燕,竟是她?
※漢成帝暴亡溫柔鄉後,漢哀帝為何封趙飛燕為太后,後誰殺了趙飛燕
※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是誰的私生女!
※趙飛燕能得漢成帝寵愛,是因絕佳的舞藝,她真的能在掌上跳舞嗎?
※司母戊鼎因郭沫若錯看「司」字更名,還給馬踏飛燕亂起名
※趙飛燕真的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嗎?
※身輕如燕可做掌上舞的趙飛燕的體重是多少
※趙飛燕,一個敢給皇帝帶綠帽子的女人
※獨霸後宮趙飛燕姊妹謀殺皇子歷史真相,可能是王莽集團虛構的假案
※趣聞:趙飛燕真的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嗎?
※趙飛燕、楊貴妃這些古代美女,是怎麼勾引皇上的?
※古代女子守靈,看趙飛燕、武則天、呂雉什麼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