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非常挂念哪位技藝非凡工匠,曾寫御制詩提及?
在雷金玉的碑文中還如實地記錄著這個故事。康熙的御制詩《暢春園記》里,也專門提起過有一位技藝非凡的工匠,他一直非常挂念。從這以後,雷金玉參與了西郊諸園的許多工程項目。
參與圓明園營建的六0朝皇帝和畫師們只是將現實和想像中的美麗付諸紙上,而具體的建造實施者則是宮廷中的御用建築公司——樣式房。這個御用建造機構的開創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樣式雷」家族。
雷金玉冒死安房梁
「樣式雷」祖籍江西永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一代雷發達由江寧(南京)來到北京,到第七代雷廷昌在光緒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為皇家進行宮殿、園囿、陵寢以及衙署、廟宇等設計和修建工程。因為雷家幾代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用今天話說就是首席建築設計師),它被世人尊稱為「樣式雷」。
在民間流傳著一些傳說,試圖告訴人們:為什麼一個普通的工匠能夠一步登天,成為皇家建築的首席建築師。相傳故事發生在清朝皇宮的一次改造工程中,木匠出身的雷發達第一次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
說是康熙中葉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接近竣工的時候,要舉行一個上樑的活動,這是很隆重的典禮,相當於我們現在奠基禮、剪綵那種感覺。
上樑」儀式那天,康熙皇帝親臨太和殿,大家都非常緊張,到了上樑的關鍵時刻,可能是上樑的官員木工技術不好,脊檁安了半天,榫鉚總是合對不上。當時主持的工部官員都急壞了,因為這要是不成功,可能就要有人掉腦袋。最後,雷發達自告奮勇上去裝梁,但是他只是小小一個工匠,上去干這個活兒起碼也要有七品官職。他的上司死馬當作活馬醫,叫他換上七品官服。於是,雷發達袖子里裝著小斧頭,爬上去啪啪幾斧頭,技藝非凡,很輕鬆就裝上了。康熙看了之後,非常欣賞,當場就封七品官,當了樣式房的掌案。
歷史記錄中,太和殿曾經有過兩次重建,但第一次發生於康熙八年(1669年),此時雷家尚未來北京,第二次發生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此時雷發達去世已有兩年。也就是說,雷發達不可能參與太和殿的重建工作。太和殿里的驚險一幕實在太具有傳奇色彩,歷史學家為了考證這個故事,發現原來它是雷氏家族內的「移花接木」,故事的主角是雷發達的兒子雷金玉。
「上樑」也並非發生在紫禁城而是在暢春園。雷金玉隨父親北上京城後,也在宮裡當差做木匠,大約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雷金玉參與了暢春園正殿「九經三事殿」的工程。當時在上樑的時候,康熙見雷金玉很年輕,技藝也非凡,召見他談話,發現他才思敏捷,正好兩個人年齡也相當,康熙非常欣賞他,馬上封他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讓他掌管皇家的建築設計,就是樣式房。
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還如實地記錄著這個故事。康熙的御制詩《暢春園記》里,也專門提起過有一位技藝非凡的工匠,他一直非常挂念。從這以後,雷金玉參與了西郊諸園的許多工程項目。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修圓明園,賜給當時一位親王,此間主持修建的就是雷金玉,而這位親王,就是後來繼承皇位的雍正帝。
※康熙非常挂念哪位技藝非凡工匠 曾寫御制詩提及?
※古代工匠為何難做官?
※想不想知道愛馬仕工坊里的秘密?一隻包真的只有一個工匠?
※忠誠無限·工匠精神:文物修復師李劍 心懷敬畏復原歷史
※義大利工匠,純手工打磨迷你型小船,沒有粘合劑,健康環保
※「工匠精神」不是只把技藝做到極致
※中國銅鏡是工匠手制的工藝珍品
※許江:藝術教育者要像工匠一樣勞作,像哲人一樣思考
※古代的工匠為什麼不能做官古代?
※看看德國電工是怎樣布線的,簡直就是藝術品,這就是工匠精神
※中國古代的工匠為什麼不能做官?
※鹽亭民間手工藝人杜廣周:堅守工匠精神 傳承雕刻技藝
※工匠精神:靜靜的做好一件事
※神仙們是如何弘揚「工匠精神」的?
※鎚子科技新品牌曝光:工匠變「明匠」?
※做觀光客?不如做手工匠人!
※最好的藝術就是「工匠精神」的傳承
※崇文書局史上的工匠精神
※古代修皇陵的工匠們,為何必須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