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根本不是太監
1
趙高,一個在秦始皇魂歸西天之後篡改詔書逼死長子扶蘇、擁立幼子胡亥稱帝的秦朝官吏,由中車府令一路升遷至當朝丞相。
他操縱傀儡皇帝,玩弄至上皇權,巧取豪奪,陷百姓於嚴刑酷法、賦稅徭役的水深火熱之中。
為官十數載,趙高處心積慮陷害忠良,苦心籌謀篡奪王位,其結果,是他在距離王位一步之遙處,死於非命。
2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壞事做盡的奸佞小人,居然也有被人冤枉的時候。世人的誤讀給趙高扣上了「宦官」的帽子,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宦官亡國的第一人。
然而,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並沒有趙高列傳,而是在《秦始皇本紀》《蒙恬列傳》《李斯列傳》中零散地記述了一些趙高的生平行事,即便如此,也沒有提及「趙高是宦官」之類的說法。
遍尋東漢以前的史籍文獻,也沒有明確指明「趙高是宦官」。那麼,趙高究竟是如何成為「宦官」的呢?
3
說趙高是宦官,一是出於對「隱宮」一詞的曲解,二是出於對「宦」字的誤解。《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記載:「趙高兄弟皆生隱宮」。「隱宮」一詞,語義並不明確。
東漢以後,一位為《史記》作注的劉姓人士不知從何得知此詞的含義,竟將「隱宮」之「宮」解釋為宮刑,進而說趙高的父親受了宮刑,母親與他人野合生下趙高兄弟。
後因趙高兄弟冒姓趙,也受宮刑而成了宦官。如此以訛傳訛,「趙高一家都是宦官」逐漸成為「事實」,唐代以後幾乎成了一種固定的說法。
4
秦史專家馬非百先生曾根據《睡虎地秦墓竹簡》指出,「趙高兄弟皆生隱宮」的「隱宮」,實際上是「隱宮」的誤寫。
《張家山漢墓竹簡》出土後,「隱宮」的意義清楚明了,即「刑滿人員工作的地方」,同時也用來指稱「刑期已滿的人」。
此詞無論如何都與宮刑毫不相干。除此之外,從句意上看,倘若將「隱宮」注釋為「宮刑」,那「皆生隱宮」的解釋將牽強拗口,相比之下,若注釋為「刑滿人員工作的地方」,則句意清晰,一目了然。由此可見,此說有其合理性,並非標新立異的突兀之說。
5
除「隱宮」一詞使趙高蒙冤外,最致命的要數後人對「宦」字的誤解了。《史記·李斯列傳》有記載,說趙高是「宦人」,有「宦籍」。
根據新出土的《張家山漢墓竹簡》,「宦」,意為「在宮中內廷任職」;「宦人」,就是「任職於宮內之人」,相當於皇帝的親近侍衛。
「宦籍」,即「用來登記出入於宮門者的登記冊」。秦漢時代,被施以宮刑去勢的男人稱為「奄(閹)人」,在宮中任職的閹人被稱為「宦奄(閹)」。
6
由此可見,趙高是任職於宮中的宦人,即皇帝的近臣,而不是後人所理解的「太監」宦官。
字詞上的誤解,只是趙高蒙冤的源頭,而源遠流長的罵名,則依附於歷朝歷代接連不斷的由宦官專權、擾亂朝綱引起的改朝換代、亡國滅祖的禍患。
無論是朝臣抑或百姓,都對宦官的惡劣行徑痛恨不已,在文獻記載的誤讀之下,聯繫史籍中趙高的所作所為,「趙高是宦官」的流言經久不衰,也可謂之「情理之中,意料之內」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太監系列:趙高其實不是太監?
※中國最早有記錄的太監不是嫪毐也不是趙高
※李蓮英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
※趙高本是正常人,到底是誰讓他變成了太監
※史上最有地位的太監,趙高、魏忠賢竟都不如他
※太監趙高其實也想當皇帝
※趙高為什麼要選擇當太監
※中國史上最牛的太監,不是趙高,不是李蓮英,而是被封王的這個!
※歷史上的東廠可不都是太監,曹正淳本就是虛無
※太監:宦官就是太監 太監就是宦官?真相併非如此
※太醫和太監都能接觸到后妃,為什麼太醫不用像太監一樣被閹割呢
※歷史上第一宦人趙高:我不是太監 我有那東東
※明朝最厲害的太監不是魏忠賢,而是他?
※俞灝明飾演不一樣的太監杜明禮,根本不怕被入戲太深的網友噴
※明朝大太監劉瑾果真是十惡不赦嗎?
※歷史上日本皇宮沒太監竟是因為沒有錢?
※是誰扳倒了大太監劉瑾
※清朝太監的悲慘人生,不是每一個太監都能成為李蓮英
※你只知蔡京、高俅無能,卻不知有一太監成了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