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供養了僧人還得感謝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就沒有糧食吃,我們施捨的善根猶如種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們播種善根的福田。他能把我們有限的福報,變為無限的福海。
可是,現在世間有些人對供養僧眾有很多知見上的誤區,或者有些人雖然對寺院或僧眾做了一些供養後會產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凈念頭,很容易種下惡業。施主所思若不凈,雖行善法亦罪惡。
在《蓮師傳》中,蓮花生大師曾教誡施主,供僧的因緣果報和注意事項:施主勿為貪慾縛,以供應令福田喜。於具信所供奉物,無有貪心享用後,為得圓滿菩提因,施主福田共迴向,二者福德亦圓滿。施主所思若不凈,雖行善法亦罪惡。
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溈山佑祖,名法海,訓以《警策箴》云:「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
溈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養大眾。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裡說,和尚吃水翰林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回來時,溈山老人問他:「你今天說什麼話?」法海答曰:「沒有說什麼。」後來溈山老人揭穿他心裡的話,並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
《樓房經》中說:「若對僧眾供養一粒訶子、一勺飲食,未來生中決定不逢疾疫、饑饉、刀兵三大災劫。」所以,如果我們遇到真出家修行比丘僧,真誠供養衣食住行,如此都不會生逢惡劫,這在佛經中均有記載。
所以施者才應感謝僧眾,僧眾要是感謝我們,我們就求不到福了。
在憨山大師少年的時候,有次他在家門口偶然看見幾位行腳僧,肩挑著瓢笠等什物,遠遠地走來,便跑去問母親:「他們是什麼人呀?」「那些是行腳的掛搭僧。」他聽了暗自高興,又到門外去看,見行腳僧來到樹下,把擔物放在樹邊,然後向他母親問訊化齋,母親忙著去烹茶燒飯,對僧眾非常恭敬。
行腳僧吃過齋飯後,挑起擔物,舉起一隻手向他母親致謝,母親見了急忙避開,恭敬地對僧眾說:「勿謝!」僧眾便徑直上路去了。
當行腳僧去遠後,他不解地問母親:「僧眾如何如此無禮,吃了齋飯也不說一句感謝的話?」「僧眾要是感謝我們,我們就求不到福了。」母親解釋說。
聽了母親的話,他心裡暗自想:「這樣看來,僧眾的確是人間最高尚最偉大的人了!」從這以後,便時刻發心想出家修行。
在《經典禪語》公案:日本的誠拙禪師主持鎌倉圓覺寺期間,法席大盛,因此需要資金擴建經堂。江戶的富商梅津聽說此事,便決定捐獻五百兩黃金。
一天,他親自帶著這筆捐款送到誠拙禪師的手裡,禪師接過錢,隨口說道:「好罷,我收下了。」梅津對禪師這種態度十分不滿。三兩黃金足夠一個人過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的是五百兩黃金,卻連一個「謝」字也沒有得到。
梅津於是暗示說:「大師,那隻袋裡裝的是五百兩黃金啊!」誠拙禪師依舊平淡地回答:「數字你已經對我說過了。」梅津被禪師的平淡激惱了,憤憤地說:「大師!即使我是個富翁,五百兩黃金對我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呀!」
誠拙禪師聽後淡淡一笑,問:「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謝是嗎?」梅津脫口而出:「那當然了。」禪師不由得板起面孔,說:「我為什麼應該感謝?施者才應該感謝!」這絕對不是擺架子!
唐太宗問玄奘大師:「我想供僧,但聽說許多僧人無有修行,應當如何?」
法師開示說:「崑山有玉,但是混雜泥沙;麗水產金,豈能沒有瓦礫?土木雕成的羅漢,敬奉就能培福;銅鐵鑄成的佛像,毀壞則會造罪;泥龍雖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須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須恭敬凡僧。」
唐太宗聽後恍然大悟說:「我從今以後即使見到小沙彌,也應如同見佛一般。」
南北朝的僧稠大師,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來拜訪他,他卻坐著不肯到門外迎接,弟子們就對他說:「今天來的是皇帝,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師仍然坐著,連動都不動一下,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以後,僧稠大師說:「告訴你們,並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不去迎接他。因為過去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就因為到門外七步去迎接優填王,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我身為人天師範,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而使他損了福德,我坐在這裡,祈求他國基鞏固,對他已經是太尊敬了!」
現在的泰國,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也要對你頂禮致敬;同樣的,假如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
從僧稠大師不迎接帝王的事迹,及佛教國家信徒恭敬三寶的行為看來,我們在家學佛的居士,也不能要求出家人對我們禮敬。
化緣,是大德度化的殊勝方便。
不過中國僧人特殊化,一般不出寺院化緣。佛陀和一些高僧大德為了讓眾生積累資糧,有時候也會採取各種方便。
梁武帝曾問志公禪師:「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緣?」
志公禪師說:「我佛釋迦如來,有大慈大悲,憫念眾生,猶如赤子,平等救度……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務要勤參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見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壞,應當發起勇猛精進之心,募緣修整,乃是化緣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難行能行,難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學道之好人。
「是以天寬地闊,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縱有錢米,他也無處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過,枉在空門,為人無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慳吝不舍,是自己當面錯過了也。」
在《百業經》中記載:以前有一位施主供養世尊甘美的食物,一個婆羅門童子看到後,飛快地跑到佛陀面前祈求:「把它給我吧!」佛陀對他說:「你說一句『我不要』,我就給你。」婆羅門童子迫不及待地說了後,佛陀就慈悲地將食物給他了。
事後,諸比丘問佛:「為什麼世尊初時不給他食物,要他說『我不要』後再給他?」佛說:「此婆羅門童子的貪心很重,在過去的百千世中,無論他見到什麼食物都說『給我吧』,從來沒有說過『我不要』。今天他說了一句『我不要』,以此善根,將來他會在山王如來教法下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
以前華智仁波切也曾以各種方便讓貧窮的人積累資糧,如在舉行極樂法會時,他老人家經常讓參加法會的乞丐們去乞討,並要求將乞討得來的飲食供養他。
華智仁波切並不是無法得到供養,而是為了讓這些乞丐積累資糧才這樣做的。
僧眾把供養的財物都用上了,這對施主是非常有利的。
武帝問志公禪師:「人用錢米,供佛齋僧,功德如何?」
志公禪師說:「其福甚大不可量。若人有此信向自有無量功德。經云:供佛又禮拜,福等虛空無比量。齋僧復施,如同行路著腳跟。譬如耕種田園一般,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然雖如是,全要後代修行人脫俗離塵,守戒清凈,剃除鬚髮,不離寺院道場,參求明師,勇猛精進,明心見性,宏法度人,接引後來,報佛恩德。「
「若有如是僧道,應受人間供養。所以舍財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異日有因緣,亦同得此道也。」
又問:「布施僧人袈裟戒衣、鐘鼓法器者,其福如何?」 答曰:「施袈裟者,七世不脫人身;舍戒衣者,生生世世飽暖;舍鐘鼓法器者,出世為人,音聲響亮,得好名聲之報也;舍鞋襪者,再生不用入廚房,有人奉事;舍草鞋者,出路有人扶助,不經險隘。」
武帝又問:「再有僧道來化,吾則多施與他,不許他到處去化緣好不好?」
答曰:「不好也。我佛啟教平等法門,不當一人獨自得福。務要普化世人,各發善心,同修福慧,共出苦輪。經云:寧受千家供,莫受一家恩。以此乃是我出家人之願力也。
「但凡積福,不拘多寡。可量家中之有無,隨心而作福。滴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何以成聖?小惡若為,足以滅身。
「若論財多而為勝,則富者可作,而貧者永不能種善根。見人為善,發歡喜心,稱讚一言,可以同得其福,何況隨緣布施者乎!」
在經典中記錄有阿難尊者的總持因緣:
「阿難尊者過去生是修持何種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勝果報,能將佛陀所宣說的微妙教法,全部憶持不忘?」
佛陀慈悲開示:「無數劫前有位比丘和一沙彌住在一起修行。師父要求非常嚴格,除了須托缽外,每天還規定弟子精進用功。一天,沙彌托缽時間結束得晚,想到又要耽誤功課,於是不禁落下淚來。恰逢一長者經過,見此便上前關心詢問。沙彌如是回答。長者聽後,決定以後每天做供養,以便讓沙彌專心用功。」
佛陀告訴大眾:「故事中的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彌即是我,供養飲食的長者就是阿難。阿難由於過去生誠心護持修行人用功辦道,修了大福報,所以今生才能聽聞法音一字不失。」
菩薩行者於護持他人修行中,不僅開闊自己格局,超越自我限制,無形中也成就了菩薩道業。所以,僧眾把供養的財物都用上了,這對施主是非常有利的。
※關於禮拜的深度好文!想獲這五種功德就要多拜佛
※中國最牛最火的學霸寺廟長這樣
※佛教寺院為何淪為旅遊景區?
※謀事不求易成,你知道學佛之人不會求哪10樣東西嗎?
※人天崇仰的禪門領袖「圓悟禪師」神奇故事
TAG:鳳凰佛教 |
※為何供養了僧人還得感謝僧人!
※為什麼供養了僧人還得感謝他?
※供養僧人,為何僧人不言感謝
※為什麼要供僧?為什麼供養了僧人還要感謝僧人?
※感恩!百萬孤苦老人無人照顧,然而這位僧人的舉動讓人肅然起敬,感動了無數世人,你願意法布施接力嗎?
※為什麼僧人不許吃葷?
※有的僧人真不值得你恭敬?
※一般人受不了!實拍少林寺練功夫受皮肉苦的僧人
※為什麼僧人一般都姓釋?
※為什麼現在的僧人很多都沒有「戒疤」?
※觀看色拉寺僧人辯經,既感到神秘又讓人敬仰
※泰國僧人又「破戒」了,然而為何卻得到了人民的一致稱讚?
※江蘇這位僧人讓人肅然起敬,感動了無數世人,你願意法布施接力嗎?
※這的和尚吃肉喝酒好色,貧窮人家為了僧人的酬勞,將女兒送入寺廟
※這座寺廟一般人不敢進!僧人竟養了兩萬隻這種動物!讓人頭皮發麻
※上百萬孤苦老人無人照料,然而這位江蘇僧人的舉動卻讓人肅然起敬,感動了無數世人,眾師兄隨喜讚歎!
※僧人為何叫福田僧?
※鎮元子為何送唐僧人蔘果吃?絕不是為了報恩,他另有什麼目的?
※玄奘說做僧人難,做名僧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