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百里論日本人: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講和!
整理:李偉男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編者按:1938年8月下旬開始,蔣百里的《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在《大公報》漢口版上連載,文中預言了日本戰敗的必然性,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大公報》也因此銷量劇增。蔣百里對日本精妙透徹的分析及其徹底抗戰的氣節,在當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宣傳效果。戰地記者曹聚仁將蔣百里的這篇遺著稱為「抗戰初期的黑暗與混亂中,人民大眾的精神支柱,不朽之名作」。文章寫出的三個月後,蔣百里先生去世,那句「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講和!」卻始終激勵著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
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
蔣百里
緒言
世界上沒有像我那樣同情於日本人的!
一個偉大的戲角,正在那裡表演一場比Hamlet更悲的悲劇,旁觀者哪得不替這悲劇的主人翁,下一點同情之淚呢?古代的悲劇,是不可知的命運所註定的,現代的悲劇,是主人公性格反映。是自造的,而目前這個大悲劇,卻是兩者兼而有之。日本陸軍的強,是世界少有的。海軍的強,也是世界少有的。但是兩個強,加在一起,卻等於弱;這可以說是不可知的公式;也可以說是性格的反映。孔子作《易》終於「未濟」。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種中國文化,日本人根本不懂,他卻要自稱東方主人翁?如今我像哥德批評Hamlet一般,來考察目前這個悲劇的來原。
1
幾個自然條件
1. 情熱的人種:從日本人的習慣,諸如洗澡、衣服、飲食、居住來看,日本人種無疑地是從南方移去的。其間當然也有一部分從北方——中國山東與高麗的移民,但這並不是主流。所以北方的風俗,在日本是看不見的。事實上,北方苦寒的生活,非日本人所能接受。北海道為日本國國土,經過五十年的開拓。中國的東三省——滿洲二十年前,日本就想移民,五年來他可以自由移民。但統計數字的雄辯,確實告訴我們,日本這種移民企圖已經怎樣的失敗。日本人怎樣的不願到北方去!
2. 地理上的影響:這種南方情熱的人中,又受了地理上的影響。日本的氣候風景,真可以自豪為世界樂土。但它缺少了國民教育上的兩種材料。日本自以為是東方的英國,但他缺少了倫敦的霧(霧鍛煉了英人體格之強健與眼光之正確)。日本人要實行他的大陸政策,但他缺少了中國的黃河長江(黃河長江養成中國人特有的風度)。明媚的風景——外界環境輪廓的明凈美麗,刺激了這個情熱人種的眼光,時時向外界注意。缺少了內省的能力,同時因為時時要注意,卻從繁雜的環境中找不到一個重點。短急清淺的水流,又誘導他成了性急的,矯激的,容易入於悲觀的性格。地震,火山噴火,這些不可知的自然變動,也給予日本人一種陰影。
3. 魚:許多日本人宣傳家的統計,常常侈言他人口如何激增,國土如何渺小。據說近衛見了霍斯上校後,霍斯就做了重行分配殖民地的文章。但他們的說明書上,卻隱藏了一件本國唯一的寶貝——即無限止的海上生活資源——魚。(他們因為國民生存上必要而發展出來的無限制的漁艇制海權真可以代表現代的侵略政策,我們倒可以承認他正當的權利。)但是這個魚,又給日本民族性格上一種影響。日本古代拿鯉魚來比武士。因為只有鯉魚受了刀傷乃至臨死也會動。恐怕切腹這個風俗,與吃魚有關係吧。因為魚非新鮮不可口。日本人吃魚便要把魚活活的宰死了吃。極有風味。日本人不懂中國孟子所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與「君子遠庖廚」的意義。所以他們的殘忍性,還保有島人吃人肉的遺傳。
4. 酒:世界各國的酒都是越陳越好,白蘭地一百年,紹興酒五十年,但日本的酒卻是要新鮮,越新越好。而大量飲酒在日本人卻認為豪傑的象徵,尤其陸海軍將領,對於酒,都是經過長期奮鬥而升級。所謂「死且不懼卮酒奚足辭」。
5. 音樂:假如你在月明之夜聽日本人的笛——尺八。假如你在黃昏時分,聽日本農夫的民謠,假如你在燈紅酒綠中聽他們的三味絲,你總能得到高亢激烈,與長聲哀怨的音色。外國人要學他,一定呼吸會轉不過來。在中國琴弦因為過高而斷,是個不祥之兆。假如那中國的琴來和日本的三味線,琴弦一定會斷。
6. 花:「花是櫻花人是武士」!多麼美呀!但它的意義卻是印度悲觀主義的「無常」。因為櫻花當它最美的時候,正是立刻就要凋謝的象徵。好像武士當它最榮譽的時候,就是他效命疆場的一剎那間。(勇敢是可讚美的,但太悲觀了啊)。所以日本人在製造文字時代,節取中國文字,來做他的字母,就有了一首詩:開首是「色香俱散」,結束是「人事無常」。直譯的意義是:「色與香都是要散的呀」!……「我們的人生誰能維持永久呢?」
注一 霧鍛煉了英國人體格之強健與眼光之正確。 注二 黃河長江養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氣度。
2
幾段歷史事迹
1. 文字的創造:當中國固有文化正發達的時代——像秦漢時代——就有許多傳說:可證為與日本有交通。但當時日本尚不能接受文化,直到孔子降生一千年以後,隋唐時代即印度文化東輸,佛教在中國正是極盛的時代,才有大多數的日本人留學中國。所以印度文化與中國哲學混合輸入日本。創造日本文字的,是一個有名的和尚,在中國受了精深的佛典教育。那時候如同水入空谷一般。幾個佛教大師,把他們的理論,風靡了全國,上達皇室,下迄國民。
2. 武士道與大和魂:中國哲學到德川統一之後才被提倡而盛行。那時日本人所自豪的武士階級,已入於停頓時期。所以要知道武士道的源起,不能不對與佛教思想的輸入加以特別注意。假如從表面上看,武士道與歐洲中古時代的騎士,無大區別。他的美德,是忠實勇敢,同情,朴儉,守禮節,——只有一件即對於女性觀念與騎士不同,不是尊重,而是蹂躪,——但是日本人以為除此以外他另有歐洲人所沒有的「內在的精神」所謂「大和魂」這個東西。
這個大和魂,不僅外國人不能捉摸,就是日本人也不能說明。據我看Litz論美學曾說到忘我的境界,這種容易導人於忘我境界的性格,恐怕就是大和魂的真諦。而這一剎那間的異常境遇,是從佛教禪宗所謂「悟」所謂「空」而來的,但其中有厭世的悲觀的色彩。
3. 武士的不道:武士的長處,就是所謂「道」。但它的背面有一個陰影。按日本面積很小,在武士時代又分作幾百個小國。彼此毗連鄰接。它的首領隨時有被襲擊的可能。他對四面八方不能不十二分警戒。所以偵探術就特別的巧妙。幾百年來養成了一種間諜的天才。日本的高級社會、常常不自覺的喜用詐術,就是那時候養成的。其中兩個最有名的英雄,一是豐臣秀吉,一是德川家康,日本國民給他們的綽號,前者叫作「沐猴而冠」,後者叫做「老狐狸」。日本人最喜歡讀這個時代的演義。在我看來,那些正是別有風味的偵探小說。
4. 西鄉隆盛:真正夠得上做日本精神美德的代表者有一個人。就是西鄉隆盛。但他模範地做了悲劇主角。因為他不失敗於他所反對的敵人,卻失敗於他所愛護的學生。日本有許多愛國者,究竟是否國家的幸福,不能不請命運之神來判斷了。
5. 兩個真正的日本指導者: 真正從日本民族的發展看來,有兩個指導者,是值得尊敬的。一是從前的聖德太子。他奠定了日本的第一期文化,接受了佛教與中國哲學。一是現代的明治大帝,他創了日本的第二期文化,接受了歐洲的科學文明。
3
明治大帝
1. 本章的意義:明治大帝是值得另立一章的,因為這個巨大的強國,乃是他一個人苦心的成就,我特別要提出「苦心」兩個字,因為一隻船航行海上,最重要的是把舵者。有時要向左,有時要向右,一不小心,就會出亂子;未來等於一層濃霧,國家所走的路,又沒有詳細的海圖可循。其間既要天才,又要經驗,最重要的更是強固的意志力和謙抑的考慮。當明治大帝逝世的第一日,倫敦泰晤士報(世界民族中懂得日本的首推英國)有一篇哀悼的文章,說日本國運自從這位大帝的經營以後,恐怕已經到了富士山頂。我們以後希望不向下坡走。
2. 初期的苦痛:——不對外即起內亂性急的日本人,當他取消封建,統一行政,不到五年的光陰,就要向外發展:所謂征韓。主張這個政策的人,是唯一的軍人領袖,唯一的勤王元勛——西鄉隆盛。政府議決了征韓,但是中途變卦。結果發生內亂,這在日本人或許認為很不幸的,但大帝決心,寧忍內亂的痛苦,不願早開邊戰。
3. 民權與憲法:明治初年的政權為南方長薩、土肥所獨佔,長州薩摩為主,「土佐」肥前副之。西南革命——西鄉隆盛所領導——失敗以後,所謂民間志士,以土肥為中心,集中提倡民權。政府雖一時下令壓逼,然而大帝決心,實行立憲,藉議會使國民與聞國政,排斥當時絕對的天皇神權論。
4. 對俄與對英:明治最信任的政治家伊藤。他是創造政友會的政黨首領,他不主張與俄國開戰,所以一九零二年他旅行俄國時想與德國得一妥協。伊藤的反對派——三縣軍人派——則主張對俄作戰,兩派爭持劇烈,經明治最後的決定,訂了英日同盟,伊藤的親信亦所不願。
5. 忍辱講和:中日戰爭後的三國干涉,日俄戰爭後的無賠償講和,都是大多愛國者所激烈反對的。然而大帝兩次戰勝,卻取謙抑態度,很鎮定地給予肯深思熟慮的負責政治家一個最大支持,並由英日同盟,而進展到日法協商日俄協議。
總之,事後看來好像日本的進展發達是很容易的,其實當時不斷的內爭——內政整理與對外發展,民權與主權,南進與北進,文治派與武力派,國粹派與洋化派,——如同一條大路一時向左,一時向右,而明治大帝卻能用他堅定的意志,聰明的先見,將方向把定。在歷史的事實上,日本人所謂皇室中心,只有這個時期是正確的。
4
歐戰
1. 敘言:美國軍艦的炮,驚醒了東方一個新興國家。歐美人的錢,又把這個新興國家引入了內在多煩悶外界多誘惑的新悲觀世界。
2. 明治大帝的餘澤:大帝的意志雖然堅強,但喜歡採取臣下的意見。每逢國家大事,他總要召集所有親信的人,商量一番,成了慣例。一般人就稱之為元老會議,但法律上並無明文規定,完全是出於大帝的自動意志。大帝逝世後元老會議作了政治領導的中心,但是第一次就遇見了一個不幸。當時在伊藤指導下的文治派,因為伊藤被刺而西園寺實為領袖。在山縣指導下的軍人派則以桂太郎為領袖。桂太郎因為要聯俄之故到了聖彼得堡,又因天皇病重忽忽返國,半途就遇見山縣的特使,報告邀請他做新天皇的輔弼大臣,專管天皇的起居教育等,不入政治,但入宮不到二月,西園寺內閣就因為不能擴充陸軍而失敗,又出來組閣。於是文治派政黨領袖就舉行護憲大運動,而日俄戰爭時代負眾望大告成功的桂太郎公爵,從此失敗而死。軍人與政黨就結了政種仇恨。最大多數的政友會,近十年不得政權。從此以後直到現在,近衛組閣還是要經元老的推薦,但是二十年間元老一個個凋謝,只剩現已九十餘歲的西園寺。
3. 歐戰給予日本的第一個影響就是煩悶:這是歐洲人自己也不能體會的。近世工業資本主義的發達,最快需時五十年,但日本卻像暴風一般,五年以內突然的生長。無數的黃金,從歐洲輸入進來,煙囪急速度的增加到五倍十倍。假如我們要形容得他的情狀,至少可以做十幾本書。現在只舉一個例吧。西京有一位很窮苦的博士名叫河上(注意日本法律規定長子有承襲財產權,次子多嘗獨立生活,所以博士多是次子,或是窮苦出身的,富家長子都要管理家務無暇求學),他著了一本書,名叫《貧乏物語》,說明無產階級的由來與痛苦,三年以來,這本書銷行了幾百萬。以他著述的收入,竟變成一個財產家。他的書受民眾如此的歡迎他個人卻常遭警察的注意。後來效法他的人很多,就有所謂社會主義的發財者出現。而這位可憐的天良未泯的老教授結果因為用他賣書的錢,來接濟了共產黨,被判為有罪、入了牢獄。至於許多社會主義的發財者,卻利用了打敗政黨——財閥的名義,做了軍閥的走狗。這種矛盾,歐洲社會看不見。
4. 歐戰給予日本的第二影響就是誘惑:一九一五年派了親王到俄國,用百五十萬支步槍,及許多作戰資源,才得到內外蒙互相承認的協議。後來俄國革命了,德國屈服了,英國疲敝了,日本可以自由進展到西比利亞。英國的印度洋要仗日本海軍保守。日本又攫取了青島,可向中國北方南方自由活動。整個的亞細亞是他的了。所怕的只是美國,不過太平洋太大了,美國要到東方非經過四千里的行程,且非經過日本列島的關門不可。歐美人有錢,日本人也有錢,歐美人有機器,日本人也有機器,所以稱雄世界的誘惑,就日見其不可抵禦了。
5. 整個的民族動搖了:在歷史上看來無論那一個民族那一個時代,從沒有像日本在歐戰時代的激急變遷。一個原來缺少內省能力缺少臨時應用能力的急性的民族。一方遭遇了社會的莫大的矛盾(不安與煩悶),一方當著千載難逢的機會。(誘惑與希望)這一支漁船,遇到了颶風,一高高到天上,可以征服亞洲,即可以征服世界——西方自殺的文明沒落了;一低又低到地獄。貧富不均,生活困難,革命共黨。虛無主義,暗殺手段。不僅把舵的失卻了羅盤針,全民族也就導入了一種瘋狂狀態。戰爭!革命!
5
固有的裂痕
1. 敘言:在煩悶與誘惑的大浪中我們要研究他政治的固有形態。假如自己組織堅實,指導者自能渡過難關,漸漸得到風平浪靜;但日本原來的政治組織已有兩個裂痕。
2. 第一是政治家與軍事家在政治上的對立:日本自組織責任內閣以來,陸海軍人出面組織內閣者有十人。而政治家也只有十人。且其中政治家有標記的兩人,還是代理。試將這廿人的系統開列如下:
政治家
政友會組閣者 伊藤——西園寺——原(高橋)——田中(軍人與政黨合流)——犬養
民政黨組閣者 大隅——加藤——若槻——濱口——宇垣(軍人與政黨合流)未成
超然派組閣者 廣田——近衛
軍人
陸軍組閣者 山縣——桂——寺內——田中——林
海軍組閣者 山本——加藤友三郎——齊藤——岡田
在內閣組織法制定的時候,確定了陸海軍大臣必須從現役將官中任命的原則。在這時原是消極的防止民權論自由主義者侵入軍隊中間,以致軍人的思想不健全。但是這個條例,後來竟使軍人得以操縱內閣。因為陸軍大臣倘因意見辭職,內閣總理就沒法找第二個軍人代理他,軍人操縱政治,成了日本政治的傳統習慣。歐戰以前只是幾個最高級的軍人留心政治,歐戰以後就影響到了下級軍官。
3. 第二是海軍與陸軍在財政上的對立:各部爭取預算,本是普遍習慣,但世界上無論何國,無論何時代國防上或海或陸,終有些偏重。但試查日本五十年來的預算,假如陸軍預算一萬萬,海軍預算決不會在九千萬以下。當華盛頓海軍會議時代,俄國革命,中國內亂,就日本國防上說陸軍預算大可縮減。但因為海軍要造補助艦隊,陸軍也需同一比例增進。民政黨財閥內閣時代的陸軍大臣宇垣,曾經一度縮減陸軍人數的定額。而將剩餘款項添補新兵器(預算部因而減少)結果招了陸軍切齒的怨恨。所以海軍既想學英美從第三位要到第一位,不僅封鎖亞洲海岸還要超過太平洋。陸軍又要做德法保持他世界唯一的榮譽,實行他的大陸政策。濱海省、中國、印度、菲列賓都是他的目標。假如兩者有一些偏袒,就被對方指為賣國賊。
6
軍人思想之變遷
1. 生活經驗:當一九一八年左右一個電車司機每月可得五十元薪水,每年有三次賞金,每次大約五十乃至百元。一位少尉的俸給,不過四十餘元,還要扣除種種衣服交際費用。而許多暴發戶一席小小宴會,可以花到千元以上。旅館酒食,可以隨便五百元一給。軍官學校招考學生,從前應試者每超過定額一倍有餘,至此乃不足額數。有一位軍官學校的教育長真崎,他先前抱著舊式的忠君愛國思想,來教導學生,卻感覺得學生的風氣信仰、與昔時完全不同。他們對於社會財富的不平,已起一種激烈的反抗。使真崎不禁想到當年未開國時代樸質的黃金世界。同時田中陸軍大臣時因為大戰後官長須與社會多方面接近,所以陸軍大學添了社會學的功課,馬克思資本論也做了日本青年官長的參考。
2. 新兵器:日俄戰爭時代的青年官長除了五響毛瑟、七五野炮以外沒有用過別種武器。每分鐘六百發的機關槍,戰時只有騎兵才有。這一群青年官長,現在多到了中上級將官職位,歐戰以後,新兵器逐漸發展,但種類既繁,除了專門研究者以外,高級官長不能一一地研究。所以新式有效的武器使法,下級官明白,上級官倒胡塗。所以石原在大佐時代,就道「現在將官沒有人懂得戰術」。這在精神軍紀上,就發生了不良影響。
3. 傳統的習慣與教育:陸軍創造者山縣既是元老,又是軍人,又是政治家,他時時汲引軍人的後進來做他的繼承者,於是有桂——寺內——田中——宇垣這輩軍人政治家,而陸軍大臣可以不經總理直接上奏天皇,又在政治里立了一個軍閥不敗的基礎。青年軍人以先輩為模範者,當然喜談政治。但他們的根本教育卻是德國式的嚴格的階級教育,對於社會少所接觸——有一群野心家企圖利用三百萬在鄉軍人做政治的活動的基礎結果失敗——可是從田中當陸軍大臣時,主張開放教育以還,譬如一個年輕的鄉下人猝然到了都市一般。件件都是新奇。種種可以誘惑。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
4. 爆發的原動:陸軍在徵兵制之下所徵集的大多數國民為農民,而近代日本農民的困苦不是熟讀資本論者所能想像,在都市生活中看見十幾個鐘點的勞動者,就對他同情,但這個被同情者,還是日本農民認為可羨慕的。這種農民的痛苦也非政黨中人所能了解。(民政黨的選舉在都市,政友會的選舉基礎在地方,但它的目的在將地方事業化)倒是,由新兵而轉入於青年官長的意識中,以一九三一年間的中級官長而言,正是直接從大戰後思想動搖的過程中過來的。當時軍官靴上帶著馬刺去坐電車,有人說譏笑他「坐電車何必帶馬刺。」諸如此類的事情,使日本軍人深深受了社會的侮辱。所以對於財閥,對於政黨,就發生了一種不可解的仇恨。就動機來說,指日本軍人是侵略主義者有一半是冤枉的。他們希望的是內政改革。並不一定是對外侵略。不過財閥外交家所主張的和平通商,他們卻是反對罷了。凡知道日本內情的事,就知道滿洲事變前日本就有兩度的武力改革運動。名為十月事件,與三月事件。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六日,「滿洲事變後七日」所發的關東軍軍官秘密通告中間有「以決死態度輔佐長官」之語。「即要挾與威脅之意」用的卻是支部名義。無疑的這個秘密結社會的本部是在東京。二十八日參謀總長退職,(這尚有許多傳說現不錄)用真崎為參謀次長,而戴皇族為總長。所以日本軍人先是煩悶,後乃誘惑,但幾度煩悶的解決發多是失敗了。
5. 許多煽動家:歐戰以後軍事上的專門學問已經足夠年青官長一生研究。陸軍大學的社會學,經濟學,當然不過一個大概。而天生性急的日本青年官長,正當煩悶時候,當然只求轉變少所判斷,這時候,就出了無數的煽動家。按日本政治史上遺傳下來的一種產物,即所謂浪人——沒有一定職業,而有時可與政治要人發生直接關係。最不可解的,是有一位浪人,名叫北,主張天皇下戒嚴令,同時停止憲法三年,卻又要召集五十位輔弼大臣,沒收一切財閥財產,而私有財產又可以百萬元為度,並以在鄉軍人三百萬名組織政黨。這種兒戲的革命辦法,竟為日本青年軍官,奉為神聖教典。可是這位假英雄,住了人家巨大華奢的住宅,而當五月五日東京暴動時,青年軍人在偕行社——即官長俱樂部——召集會議,他避開不敢出面。到二月十六日事件發生後他還打電話鼓勵暴動的軍人,叫他們不服從勸告。這人現在處刑了。這類煽動家各走各路。正式團結不起來。軍人受煽動而表現出來的事實第一次想在議會中投炸彈,藉此實行戒嚴,解散議會。這是一個高級軍官所計劃,結果被警察發覺。第二次是假造高貴人的命令,令近衛第一師團出動。這是下級軍官計劃的,結果被長官所發覺。第三次是青年候補生刺殺總理犬養,襲擊警察局。第四次是近衛師團並第一團的第三聯隊暴動,佔領了東京中心的一區。刺殺齋藤、高橋,即所謂二月二十六日的暴動。所以日本軍官的思想遠不是日俄戰爭時代那樣單純了。
7
政治
1. 敘言:最不痛快的,莫如我現在寫這一章,因為除了「陰謀」「煽動」「賄賂」「威嚇」以外,我不知道政治運動中還有何種方法。我不願將日本這一般的惡性的政治內幕,揭露出來。不過在上述的幾種情形以外,日本政治史上還有兩件事是日本所獨有而值得記述的。
2. 日本政治家的不幸:日本有力量的政治家,若非遭遇意外的不幸,便是被人暗殺。這是開國以來不斷的事實,維新動亂時代姑且不提,政府安定以後,第一個政治元勛西鄉隆盛以暴動起兵而自殺於戰場(這時先後許多勤王志士被殺者不少),而政府方面成功的大久保又被認為國賊而遭暗殺。大隈既以外交問題遇了炸彈。伊藤又在哈爾濱遇刺而死。這四位是日本極盛的明治大帝時代最重的人物,大家諒都知道。再如政友會為日本最大政黨,而首領幾乎個個橫死,星亨為首,繼之者為原。原始政黨政治極盛時代日本人艷稱為平民宰相,竟被刺死於車站。田中以陸軍大將為黨魁,出組內閣,下野不久,一夜間猝死。是否自殺,迄成疑問。民間出身,一時奉為憲政之神的犬養,苦鬥了六十年,當了首領,做了總辦,就被士官生擊死於首相官邸。身隸政黨但常取超然態度的財閥元老高橋,以七十八歲的高齡亦被軍人擊死。六十年來政友會首領,只有西園寺可望善終,然而最近也經過了幾次危險。至於對立的民政黨,出任國務總理的濱口財政大臣井上和財閥元老團乃至超然的海軍大將齋藤都同犬養一般的運命。此外倖免的如岡田海軍上將,鈴木侍從武官長,牧野宮內大臣,也受了相當的驚嚇。再如此級的有力人物如軍務局長永田中國公使佐分利也遭了不知名的暗殺。這種瘋狂的事實。影響到當時俄國皇太子尼古拉、中國欽差大臣李鴻章,直到現在,還有送短刀給艾登的。
所以日本政治家可以說天天在火山上跳舞。
3. 內閣的後台:負政治責任的當然是內閣。但日本內閣背後總有一幫人在那樣操縱著。內閣的生死,可以完全決定在這幫人手裡,而這幫人既不是專制時代的皇帝那樣獨裁,又不像民主國家的民眾及其代表的議會那樣多數取決。明治大帝死後可以分作三個時期,第一是元老操縱時期,第二是樞密院貴族院操縱時期,第三是青年軍人操縱時期。(滿洲事變以後)自有議會以來,因眾議院多數反對而辭職的,只有兩次。在野黨欲推翻政府,不在對於大眾演說而在秘密與內閣的後台接洽,這中間就容留了一種人物,名叫浪人。當伊藤公開組織政黨時代山統就竭力反對,而對抗的方法,一面是收買議員,一面就是蓄養浪人,而這後世以無數惡例。如今舉幾件最大的事變為例。西園寺(大正元年)、桂、山本(首次組閣)——以上三個內閣皆被元老山縣友朋操縱而倒,山本(二次組閣)、若櫬、田中,以上幾個內閣皆被貴族院與樞密院推翻——犬養、岡田、廣田——因軍人暴動而倒。
8
財政經濟
1. 敘言:五十年來日本政府財政的膨脹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是歷史上所少有的,許多專家已有詳細的數字說明。本章因此只從日本全國做一整個透視,僅舉出兩項來說:
2. 第一、是與軍人的關係:原來日本武士有輕視商人的習慣,所謂町人,就有幾分重利忘義的氣味。自從福澤在明治初年,以英國紳士為模範,提倡了「獨立自尊」主義,創設了慶應大學,才給予日本財富以人才的基礎。五大財閥的事業家都是直接受了福澤的精神教育,而以議會政治,為其理想。自從日本第一財閥三井聯絡松方,三菱聯絡大隈;政府以發展國民經濟為名,使財閥與政治家發生密切的聯絡。到大正時代財閥對軍人居然取得對立的地位。但因為議會莫大的選舉費,都是靠財閥在後台幫忙,這中間就發生許多疑獄事件,兩黨彼此摘發,而國民對於政黨發生不信任態度。最近政黨競爭選舉,除此社會黨以外「政友會」「民政」黨員都不敢公開的標舉黨籍。財閥看黨員無力,就轉而利用重工業這個工具,與軍人接近。因為急於製造武器,勢不能不特別發展重工業,而青年軍人所提倡的皇家社會主義,因乃不得不暫停頓。
3. 第二、是與農民的關係:一個大阪造絲商人,曾經誇耀地說「只有我們的工業是由人民的心血一點一滴造成的」。換句話說,日本各種經濟的發展,都是靠政府幫忙,提倡而成的。試問這政府津貼各事業的錢,是從何處來的。再看「日本租稅之來源地方與中央合計課於消費者的百分之四十,課於所得者約百分之二十一。課於財產者百分之二十。其它雜稅約百分之十九,多數含有消費性質。在日本國民被課之消費稅約佔全數之半。」(見矢野著《日本國勢》)試問這巨大的消費稅,是從誰徵收來的?日本農民約佔總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而這些農民大多數天天在困苦之中,農村負債已達不能償還之巨額。許多日本人歸怨於他國土渺小,人口繁殖,其實真正要解決日本的農村問題,若就對外發展來想,只有到美國去是種種方面都適合的。此外的發展,如滿洲等地因為生活程度日本人不能與中國人競爭。徒替大資本家發財,於大多數國民不僅無利,反而增加無數的負擔,如今單舉一個例子來指出他對外對內的矛盾。日本向來常感產米不足,認為重大問題。於是大正十四年竭力開發朝鮮,使產米增加,近幾年來乃感供過於求,而政府不得不施行統制政策以防米價之過賤。但農家因收穫後凾需現金,不得不將自己食用的米一併售出,將來仍需購回。這一進出間,農民又實受一重損失。艷稱日本發展者每舉其船舶的噸數,貿易的數字,以表現其經濟力之強。其實國民財富集中在工商界,大多數的農民終歲勞作而尚無適當的生存。這不是歐美無產階級所能想像得到的。
9
外交
1. 二重外交之由來:明治二十四年以前日本既無外交可言,而外交官的位置,多數是貴族的遊戲品。但當時陸海各派各地留學生,倒能通達語言,深入各國社會。所以參謀本部的外國情報,比了外交部常來得早。自經兩次戰役,參謀本部的地位自然加增。故遇到重要事件發生,軍人對外交常有容喙之權。特別在中國,有許多浪人做偵探,都是由參謀本部接濟的。外交官人數有限,自然不及參謀本部情報網的細密(現在上海的東亞同文書院創辦時是第一任參謀總長川上把自己房子賣了做基金的)。最近軍人勢力增長,外交官只能仰軍人的鼻息,以保持其地位。退出國際聯盟,原不是外交部所贊成,而是現在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石原一手造成的。
2. 外交系之成立:自從明治二十六年陸奧擔任外交部長以後,日本外交界始有人才。後來許多著名人物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但日本國民對於他的外交官太對不起了。中日戰役時代的陸奧,日俄戰爭時代的小村。他們用的心血,遭的困難,比了參謀總長大得多,至少也是相等。但日本國民一律歸功軍人而指兩度外交為失敗,所以兩位外交大臣在戰後都鬱郁不得志而死。在朴資茅斯和約簽字以來,小村發了四十度的高熱還去見羅斯福,實與軍人決死相等,但回來時人家用黑旗歡迎他。所以日本的外交將來終究要失敗。
3. 兩條路線:從英日同盟日俄戰爭到倫敦海軍條約為止,日本外交方針是與英美接近的。這一派人物日本稱為英美隨從派。以加藤與幣原為主體。但這後面有一條暗流,便是親俄。但每次都遇到了意外的失敗。上文說過伊藤是主張與蘇俄妥協的,同時還有一位後藤男爵,他第一次聳動伊藤在日俄戰役中與俄國要員在西比利亞相會。但到了哈爾濱伊藤被刺,第二次他又聳動桂太郎到俄國旅行,半途即遇明治天皇崩御。第三次在歐戰期中一九一五年日本親皇訪問俄國,後來即遇俄國革命。一九二一年這位後藤男爵又請了越飛來日本遊歷。這是共產黨外交官第一到東方,不久就是日俄復交而後藤卻又死了。倫敦會議以後,幣原外交政策大受攻擊,中間經過幾次轉折而到廣田及親俄系暗流又得勢的證據。廣田第一步的成功,即購買中東鐵路,那時他最得意,所以大膽聲明「廣田在位不會有戰爭」。而在日德防共協議的時節,還在東京與俄大使發生一度「破例外交」的近衛,就是告訴俄國說「防共是對英而非對俄」。
4. 宣傳者自己中毒:日本的外交宣傳特別巧妙,但其間有兩種流弊,一是對外失信任,自從滿洲事變以後,外交界的聲明與軍隊的行動。卻成了恰相反對,這種例我不必枚舉,我們不敢說外交人員撒謊,只能以二重外交解釋它。第二是對內失調節。比較缺少自省能力的日本國民經「勝仗」「發展」「大陸政策」盡量的鼓舞人民的氣勢,結果自己收縮不下來,例如日俄戰後的東京燒打事件。
10
精神上的弱點
1. 空虛與矛盾:日本國民原是崇拜外國人的。這種幾千年來的遺傳,一時不易改革過來。本來假如從日本文明中除去了歐美輸入的機器與科學,中國印度輸入的文字與思想以外,還剩著些什麼?現在他卻妄自尊大誇示他獨有的能力,他的宣傳愈是擴大,他的內容越是空虛。他如今將崇拜的心理,轉移到了嫉妒上去。一方面對中國用兵,一方面卻主張人種戰爭。而畏懼外人的心理,仍像伏流一樣,滿於一般社會。許多急進分子提倡的國難,所謂非常時期,在提倡者自己知道,也不過一種煽動,但無形中更加重了國民的悲觀色彩。更進一步說,它在良心上已經發生了一種矛盾,它天天以東方文化自豪,實則無一不是模仿西方。學了拿破崙創造萊因同盟的故智來製造「滿洲國」。學了英國的故智,企圖中國分成幾個小國,互相對立,本來一個很可樂觀的國際環境,偏要模仿歷史上已成失敗的不幸例子。環境誘惑他得了朝鮮不夠,還想南滿,得了南滿不夠,更想滿蒙全部,更想中國北部,如今又擴大到全中國,要以有限的能力來滿足無限的慾望。
日本疆土拓展表
總面積(萬平方英里)佔領年份
日本本土14.73212
東三省36.371931年強佔後製造偽滿
熱河7.41933年強佔後併入偽滿
日本人很能研究外國情形。有許多秘密的知識。比外國人自己還豐富。但正因為過於細密之故,倒把大的,普通的忘記了。譬如日本研究印度,比任何國人都詳細,他很羨慕英國的獲得印度。但他忘記了英國人對印度,是在大家都沒有注意時代,用三百年的功夫才能完成。而日本人,卻想在列強環視之下三十年內要成功。日本人又研究中國個人人物。他們的傳記與行動,他很有興奮的記得。但他忘記了中國地理的統一性與文字的普遍性而想用武力來改變五千年歷史的力量,將中國分裂。他又羨慕新興的義大利與德國,開口統制,閉口法西斯。但他忘記了他無從產生一個首領。
11
黃金時代過去了
1. 從內政上說,明治末年確是日本內政的黃金時代:但歐戰一起,軍人政治家就將國軍無目的的濫用。最初就是獲取青島,後來又是兩度的山東出兵,還都不是國家的運命關頭而軍人隨便運用它的武力以求獲得一部分利益。這種舉動給予日本軍官以破壞紀律自由行動的先例。所以日本軍紀是從上級毀起。幾年前日本中央軍事當局對於關東軍有一個特別名稱,叫做DesaKi即派出者之意。因為牠的行動常與中央不一致。關東軍的任務,本在維持沿鐵路附近的地方治安,而軍官們卻在那裡創造牠政治外交行動。兩個師團每兩年調換一次。於是滿洲各個區域,就變了軍人自由活動的養成所。關東軍之外,又加了天津駐屯軍,更予軍人以一個自由活動的機會。所以每次事變起來,政府總是聲明事變不擴大,軍人總是調兵,這種不一致現象,給予國民與國際閑一種不安與不信。現在日本想向舉國一致的方向走,但缺少了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國民不能了解敵人到底是誰。這可分三種:(一)陸軍對俄,海軍對英,現在為什麼對中國。(二)日本軍人向來誇稱中國不夠做它目標,只須一出兵就可以佔領中國的,但現在的事實卻正相反。(三)對中國尚且如此困難,將來如何對俄對英美。
2. 從國際上說,華盛頓會議實為日本獨步東亞的時代:因為這時世界公認日本為一等強國,而且是東亞的重心。所以九國公約對於中國有保全領土主權與機會均等的種種條款。在中國人民看來,這是精神上一種恥辱,而在日本卻是一種榮譽的義務。但日本看這種榮譽的義務,反以為是恥辱的壓迫。譬如吃飯,人家請他坐首席,他不願,偏要一人獨佔一張桌子,定要叫人家走開。因為日本有這種無限制的野心,引動了世界的疑懼。俄國在遠東本無兵力,但在滿洲事變後已經增加了幾十萬的常備軍。美國得了五、五、三比率後,本來建造足額,現在卻三度的擴充海軍,英國新嘉軍港(今譯新加坡)只是紙上計劃,現在卻正式完成。日本在極小一些空地中常能布置出十全的庭園山石。這個想像力本很大的日本民族,悲劇性的,自造了一個國難,以為悲壯的享樂本是一個理想的陰影,現在竟變成了事實的魔鬼。日本的惡運,實在是愛國志士造成的啊!
12
結論物與人
許多大政治家,大軍人,腦筋里裝著無數物質的數字,油多少?煤多少?鐵多少?乃至船多少噸炮多少門而卻忘記了一件根本大事。縱使文明病為現代一般國家所共有,但是日本沒有經過像德國那樣的飢餓,法國那樣的女人避孕,而日本「人」的健在狀態,卻如下表:
年度壯丁役不及格的百分比
192525%
193235%
193540%
193848%
註:一九三六年已將兵役之身長限制減低。
誇稱日本文明者當然說他教育制度如何完備,國民學校如何發達;可是這教育勢力下所養成的學生其兵役不及格的程度,占各職業中之最高度。一九三五年全國受驗壯丁六三二、八八六人中,不合格的百分率佔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不論鄉村都會工業區與農業區,一律的不行。列表如下:
東京57.4%大阪59.6%北海道56%東北53%
北陸52.1%四國52.5%九州49.7%
更顯著者,學生體格之不良,隨著教育程度而遞增。不及格者大學生最多,其次為高等學校專門學校畢業者,再次則中小學,但國民小學畢業者比高等小學者其不及格之比率更大。一九二五年來此種現象更為顯著。缺乏內省能力的日本國民呵!身長是加增了,體重是仍舊,這是一件怎樣嚴重的象徵!向外發展超越了自然的限度,必定要栽一大筋斗!白種人中一兩個窮小子受銀行的老班的氣,不得已跟著這位揮霍無度,內在空虛的大闊少,想出風頭,一定會上當會倒霉!
這本書的故事
在去年十一月十一日那天下午,我在柏林近郊「綠林」中散步,心裡胡思亂想。又是習慣不適於新環境,看手錶不過五點,但忘記了柏林冬天的早黑——結果迷失了道路,走了兩點多鐘,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免有點心慌。但是遠遠的望見了一個燈,好好想著那燈光,走找人家問路,那知道燈光卻在一小湖對面,又沿湖繞了一大圈,才到目的地,黑夜敲門(實在不過八點半)居然出來了一位老者,他的頭髮如銀之白,他的兩頰如嬰之紅,簡直像仙人一般。他告訴我怎樣走,那樣轉彎,我那時仍舊弄不清楚。忽然心機一轉,問他有電話沒有,他說:「有」。我說那費心打電話叫一部車子來罷,他說那麼請客廳坐一坐等車,一進客廳就看見他許多中國日本的陳設,我同他就談起東方事情來。那知道這位紅顏白髮的仙人他的東方知識比我更來得高明,凡我所知道的,他沒有不知道。他所知道的我卻不能像他那樣深刻。比方說「日本人不知道中國文化」等類,他還有日本古事記研究一稿,我的摘出來而稍加以整理得。現在不敢自私,把他公表,不久德文原本也快將出來。我臨走的時候送我行,而且鄭重的告訴我。
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講和!
民國二十七年八月
蔣方震於漢口
全文選自1938年8月15日——8月27日連載的《大公報》漢口版
※東評青年學人訪談沙龍今天我們如何理解「修行」?
※歷史遊記:死生敦煌
※維持與分裂:儒家經書有沒有統一「教理」?
※知識史應該成為本世紀重要的研究領域
※太平天國是一場未完的革命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