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1944年11月22日,在美國第20航空大隊的中國基地,一名中國士兵手持刺刀槍,守衛著一架B-29空中堡壘轟炸機。中國政府動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來保衛這些巨型轟炸機的安全。機身上(圖片左上方)的小駱駝標誌著成功飛躍喜瑪拉雅山"駝峰"航線的次數,這是一座將中國和緬甸分隔開來的最高山峰;機身上畫的龍,是中國的民族象徵。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中國遠征軍的士兵們在乘機去印度之前,在中國的土地上吃最後一頓飯。1941年12月23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方面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華民國遠征軍。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怒江前線運送武器彈藥的運輸隊。十頭騾馬組成的運輸隊拖著中國軍隊的榴彈炮行進在滇緬公路的山間,他們正前往雲南的龍陵。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1944年11月9日暴雨沖毀了中國境內滇緬公路。當一輛美軍卡車深陷泥塘時,民工們奮力清除中國境內滇緬公路上一處邊坡的土方。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修築緬北史迪威公路的工兵們,正在把一輛吉普車由泥塘中推出來。這條由印度通往中國的地面運輸線,是在同一時間裡邊打邊修,同時還為前方戰鬥提供後勤補給的一條公路。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我國信號兵發出日軍進攻怒江前線的預警信號。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中美兩國國旗引領隊伍步入龍陵,標誌著中美兩國攜手並肩發動的怒江戰役取得了重開滇緬公路的勝利。據守龍陵的日軍被中國遠征軍驅逐出去。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雲南的抗戰女兵部隊在訓練。

甲午之後,首次出國遠征:滇緬印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

圖為1945年8月8日,南寧,一名標準團旗手站立在一座山頂上,身邊由一隊強壯的衛兵守護。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中國赴緬遠征軍好威武!
慘烈松山!中國遠征軍的輝煌,讓日軍在中國戰區首次全軍覆沒
抗戰時中國征緬遠征軍的戰場實錄
跨國千里征戰,中國遠征軍首戰遭遇日軍精銳師團,戰況慘烈!
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哪一次戰鬥堅持的時間最長?
日媒:美或在中國前沿部署遠征軍 破中國反介入
「遠征歐洲」的神秘中國軍團,他們讓中國成了一戰的戰勝國
美國出槍 中國賣命 遠征軍不過是美國眼中的奴隸軍
英國老兵回憶:中國遠征軍進攻時像首美麗的詩篇
驚爆亮點:此國在中國背後捅刀子,惹怒中國派出遠征軍,一國之主直接被嚇死?
美國拍攝的中國入緬作戰遠征軍戰士
美國披露的中國遠征軍照片,看看遠征軍的生活百態
一國與中國淵源深,中國遠征軍抗日拯救此國
最後一位中國遠征軍,緬甸陪伴戰友70年,終生不入緬籍渴望回國
中國遠征軍:他是蔣介石相當看好的部下,最終為國捐軀,戰死緬甸!
中國最後的遠征軍:戰後被迫留緬,75年不得回國,如今返鄉痛哭
最後一位中國遠征軍,一生未入緬甸籍,死前大哭稱:我想死在中國
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役:中國遠征軍入緬甸抗日
中國遠征軍中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