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經典禪學故事 詮釋做人的道理

經典禪學故事 詮釋做人的道理


經典禪學故事 詮釋做人的道理



求子殺子

有一們中年婦女,曾經養育了一個兒子,還想再生一子,苦於不知求子的方法。她問其他的女人:「誰有本領使我能再生養一個兒子?」


女人中有一位老婦人,回答她說:「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個兒子。但是,你必須去行祀天之禮。」


她見有希望,忙不迭地又問老婦人,「祀天之禮一定要行的,但以何物來做祀品呢?」 老女婦人不緊不慢地告訴她:「把你兒子殺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幾個兒子。」


這位中年婦女信以為真,求子心切,準備殺死她的兒子來祀天。一位禪師知曉此事,忍不住嘲笑地說:「世界上也真還有這樣的愚人,傻到這種地步,為了求生一子,為了一個未出生的兒子,而去殺死身旁活著的兒子。」

愚蠢的人就是這樣,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竟然作繭自縛,自投火坑。他們正在做著形形色色損人害已的事情,卻又痴心地以為這是去往凈土西天途徑。


莊周夢蝶


小和尚向禪師請教快樂之事,禪師對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黃昏,莊周一個來到城外的草地上,他很久都沒有這樣放鬆了,他一直被迫在痛苦中生活,因為他必需強迫自己摒除雜念,因為只有那樣他才能不去想別的事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私生活狀態中。


他仰天躺在草地上,聞著青草和泥土的芳香,盡情地享受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變成了一隻蝴蝶,身上色彩斑斕,在花叢中快樂地飛舞。上有藍天白雲,下有金色的土地,還有和煦的春風吹拂著柳絮,花兒爭奇鬥豔,湖水蕩漾著陣陣漣漪……他沉浸在這種美妙的夢境中,完全忘記了自己。


突然,他醒了過來,完全不能區分現實和夢境。當他認識到這只是一個夢的時候,他說:「莊周還是莊周,蝴蝶還是蝴蝶。」 很長時間以後,他終於幡然醒悟:原來那舞動著絢麗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蝶兒就是他自己,然而現在他還是原來的莊周,和原來沒有任何的變化,只不過現在,他的心態和原來不一樣了。但就是享受那片刻的夢境,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禪師說:「一隻小小的蝴蝶飛入了莊周的心,這樣的小事也能讓他快樂,還有什麼事能讓他憂愁呢?」小和尚聽完禪師的話,終於明白了快樂的道理。


點評:


「快樂是靈魂的事情,一個人快樂與否,其關健取決於靈魂的內在態度。哲學家對於幸福的定義是,肉體的無痛苦,靈魂的無紛擾。」


盲人的燈籠


有一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就沒有見到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的!」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你是盲人嗎?」 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僧人感嘆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來你是為別人!」 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為什麼呢?」

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


僧人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我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我而碰我了。」


僧人頓悟,感嘆道:「我辛苦奔波就是為了找佛,其實佛就在我的身邊啊!」


點評:


「我們總是想要別人對自己好,而事實上,我們只有先對別人好,別人反過來就對自己好。我們希望這世界變的很美麗,社會很和諧,哪我們要向社會奉獻自己,把自己的知識技術,一切創造發明,拿出來給所有需要的人共同利用,做一個對人民,對國家有用的人,我們要相信,整體的利益大於個體的利益,他人生存在地獄之中,我們誰也別想去天堂!我們是生存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是一家人。」


自身寶藏


有一次,石屋禪師和一個偶遇的青年男子結伴同行,天黑了,那個男子邀請禪師去他們家過夜,對們說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過夜,明日一早再行趕路?」 禪師向他道謝,與他一同來到了他家。半夜的時候,禪師聽見有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他的屋子裡,禪師大喝一聲:「誰!」 那人被嚇得跪在地上,禪師揭去他臉上蒙著的黑布一看,原來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麼是你?哦,我知道了,原來你留我過夜是為了這個!我一個和尚能有多少錢!你要干就干大買賣!」 那男子說道:「原來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麼干大買賣嗎?」他的態度是那麼的懇切,那麼虔誠。 禪師看他這們,對他說道:「可惜呀!你放著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不去學,卻來做這樣的小買賣。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你想要嗎?」


「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禪師突然緊緊抓住男子的衣襟,厲聲喝道:「它就在你的懷裡,你卻不知道,身懷寶藏卻自甘墮落,妄費了父母給你的身子!」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這個人從此改邪歸正拜石屋和尚為師,後來居然成為了一名著名的禪僧。


點評


「當我們認為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失敗算得了什麼,大不了重頭再來。我們可千萬不要自甘墮落,信不信與你,天堂與地獄存在於一念之間。」


魔鬼與年輕人


雲居禪師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島上的洞穴坐禪。有幾個愛搗亂的年輕人便藏在他的必經之路上,等到禪師過來的時候,一個人從樹上把手垂下來,扣在禪師的頭上。


年輕人原以為禪師必定嚇得魂飛魄散,哪知禪師任於年輕人扣住,靜靜地站立不動。年輕人反而嚇了一跳,急忙將手縮回,此時,禪師又若無其事地離去了。


第二天,他們幾個一起到雲居禪師那兒去,他們向禪師問道:「大師,聽說附近經常鬧鬼,有這回事嗎?」


雲禪師說:「沒有的事!」


「是嗎?我們聽說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時候被魔鬼按住了頭。」


「那不是什麼鬼,而是村裡的年輕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


禪師答道:「因為魔鬼沒有那麼寬厚暖和的手呀!」


他緊接說:「臨陣不懼生死,是將軍之勇;進山不懼虎狼,是獵人之勇;入水不懼蛟龍,是漁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麼?就是一個字:"悟』。連生死都已經超脫,怎麼還會有恐懼感?」


世事變幻,禍福無常,當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發事件時,能否處變不驚,從容付呢?


點評


「超脫生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千萬生靈真正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佛學是能指導人超脫生死,但還要看他與佛有沒有緣,以及他自己的根器,與決心如何。」


佛祖論美


從前,有個大財主,他有7個女兒,個個花容月貌,美艷無比。每當家裡來了賓客,財主總要女兒叫出來展示一番。他最想聽到的就是客人們的讚歎聲,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有一天來了個客人,財主照樣讓他看自己的女兒,然後問他:「我的女兒美嗎?」 那個人說:「這樣吧,你將女兒披上盛裝,去各地街上行走,如果每個人都說她們美,我就給你500兩黃金,只要有一個人說不美,你就輸給我500兩黃金怎麼樣?」 財主動心了,於是欣然同意。


他帶著女兒在各地遊走,每個人都說他的女兒漂亮,眼看500兩黃金就要到手了,財主又帶他們來見佛祖,得意洋洋地問:「佛祖,你說我的女兒漂亮嗎?」 佛祖不屑地答道:「不漂亮!」 財主非常不高興,問道:「城裡的人每個人都說她們漂亮,怎麼就你一個人說不漂亮呢?」


佛祖回答說:「世人看的是面容,而我盾的是心靈,在我認為,身能不貪錢財,口能不說惡言,意能不起邪念,這樣才是美!」


財主聽了佛祖的話,灰溜溜地走了。當然,他也輸了500兩黃金。那個和他打賭的人正是佛祖的弟子,他知道佛祖是怎樣看待美的,到佛祖這裡來是他為財主安排的是最後一站。


心無外物


印度的三藏法師自神通,他來到慧忠禪師面前,與他驗證。


慧忠謙抑地問道:「久聞您能夠了人心跡,不知否屬實?」 三藏法師答道:「只是些小伎倆而已!」 慧忠於是心中想了一件事,問道:「請看老僧現在心在何處?」


三藏運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著點頭,將心念一轉,又問:「請看老僧現在身在何處?」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著說:「禪師怎麼去和山中猴子玩耍了?」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嘉許之色,稱讚過後,隨即將風行雨散的心念悉數收起,反觀內照,進入禪定的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世界相、無動靜相,這才笑吟吟地問:「請看老僧如今在什麼地方?」


三藏神通過處,只見青空無雲、水譚無月、人間無蹤、明鏡無影。


三藏使盡了渾身解數,天上地下徹照,全不見國師心跡,一時罔然不知所措。


慧忠緩緩出定,含笑對三藏說:「閣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處,極好!極好!可是不能探察我的心跡,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三藏迷惑。


慧忠禪師笑著說:「因為我沒有心跡,既然沒有,如何探察?」


無論你的心跡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別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無外物,才能讓人無所察覺。


意志堅定的人


弟子問禪師:「師父,如何使身心清凈?」


禪師說:「有個人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說他眉頭泛光,當天就能變成富翁,於是他就直接走到別人的銀樓里,當著別人的面伸手就拿柜子里的金銀,被人抓住送進了衙門。縣太爺問他:"你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別人錢財?』那個人回答道:"我只看到了錢,沒有看到人呀!』」


禪師緊接說道:「有禪心的人,眼睛裡看到的只有塵埃!」 弟子又問:「怎樣才能成佛?」


禪師厲聲喝道:「你外出雲遊,在廟宇與從林之間奔走,可曾找到你們的安身之處?如果只會攀山涉水來來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草鞋,等著閻王爺向你收草鞋錢吧!」


弟子又問:「怎樣才能成佛?」


光祚禪師撫掌大笑:「好!意志堅定的人,將踏破的草鞋扔掉,光著腳向前走,沒有了任何束縛,也就沒有了任何煩惱,不用為了草鞋破了磨腳擔心,不用為了草鞋錢擔心,意志不堅定的人,心裡挂念太多,心都裝滿了,千門萬戶都不得封鎖了,還安什麼身、立什麼命!」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靈光一閃,頓悟了。


兩個爭強好鬥者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土興沖沖地抱著一束鮮花及供果,趕到大佛寺想參加寺院的早課,誰知才一踏進大殿,左側突然跑出一個人,正好與朱友峰撞個滿懷,將捧著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滿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這麼粗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麼給我一個交待?」


這個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滿地說道:「撞翻已經撞翻,頂我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你幹嘛那麼凶?」 朱友峰非常生氣道:「你這是什麼態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接著,彼此咒罵,互相指責的聲音就此起彼落。


廣圄禪師正好從此經過,就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明原委,開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加緊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為。能坦誠地承認自己過失及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舉止。」


廣圄禪師說後接著又說道:「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面太多了,如:在社會上如何與親族、朋友取得協調;在教養上,如何與師長們取得溝通;在經濟上,如何量入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養夫妻、親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體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夠如此才不會辜負我們可貴的生命。想想看,為了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一片虔誠的心境,值得嗎?」


李南山先說道:「禪師!我錯了,實在太冒失了!」說著便轉身向朱友峰道:「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說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為點小事就發脾氣,實在太幼稚了!」


廣圄禪師的一話,終於感動了這兩位爭強好鬥之人。


點評


不要讓一些小事情影響我們一天的好心情。學一學佛家弟子吧,當我們失去一些物質的東西的時候,我們權且當作是向社會捐款了,是做了一次布施的行為。


四個老婆


有一天,釋迦牟尼給他的幾個弟子講了個故事:有個商人娶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既伶俐又可愛,陪在他身邊,像影子一樣跟隨他;第二個老婆是他從外地搶來的,她格外美麗,讓人羨慕;第三個老婆,整天打理他的日常瑣事,讓他不用為生活操心;第四個老婆是最忙的,但是他不知道她整天都在忙什麼,他幾乎忘記子她的存在。 商人要出遠門了,旅途十分辛苦,所以他要選一個老婆陪伴自己。


第一個老婆說:「我才不陪你呢,你自己去吧!」


第二個老婆說:「是你把我搶來的,我又不是情願嫁給你的,我也不去!」


第三個老婆說:「我不能忍受路途的風餐露宿之苦,所以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個老婆說:「無論你到了哪裡我都會跟著你,因為你是我的主人。」商人感嘆:「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我的第四個老婆好!」於是他就帶著第四老婆開始了他的長途跋涉。


釋迦牟尼說:「你們明白了嗎?這四個老婆就是你們自己!」


第一個老婆指的是肉體,人死後肉體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老婆是指金錢,許多人為了金錢辛勞了一輩子,死後卻不能將它帶走,無非是水中撈月;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生前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開的;第四個老婆是指個人的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會永遠在乎你,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它永遠不會背叛你,它永遠跟隨你。


有與無


道樹禪師在道土的「道觀」旁邊建了一所寺院,道土難以容忍這個佛寺,總想著要除去這個眼中釘,於是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擾亂寺里的僧眾,其實那隻不過是幻象而已。他呼風喚雨雨,讓電閃雷鳴;讓夜晚不再來;讓白天的時候天上掛著繁星。種種奇怪的現象把不少年輕的和尚都被嚇走了。可是,道樹禪師卻不為所動,一直堅持在那裡住了10多年。最後,道土黔驢技窮了,他所有的法術都已經用過了,可是道樹禪師還是不所動。道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好沮喪地去別處尋找身之地了。


有人問道樹禪師:「道土的法術那麼高強,你是怎麼戰勝他的呢?難道你有比他更強的法術嗎?」 道樹禪師說:「他們的法術是很強,我沒有什麼能勝他的,我也沒有什麼能勝他的法術,只有"無』字能讓我戰勝他們。」


那個人又問:「人都說佛法無邊,"無』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道樹禪師說:「他們的法術儘管厲害,厲害就證明他們有,有就必定有盡頭,有盡頭就有量,有量就有邊;我沒有任何法術,無就是無限,無限則無盡,無盡則無量,無量則無邊;我以不變應萬變,"無變』當然會勝過"有變』了。」 "無』的威力是沒有邊際的。無,就是沒有,沒有則是無法戰勝,無法戰勝則立於常勝之境地。世上最厲害的武器就是「無」!


點評


我們要對禪師所說的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個無指的是虛空,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


沒時間老


大智是佛光禪師的門下弟子,他在外參學了20年,有一天他終於回來了,剛一到寺院,馬上就去見佛光禪師,向他訴說這20年來的心得,以便能得到佛光禪師的指點。佛光禪師非常耐心地聽他傾訴,眼神中充滿了了愛憐之情。


之後,大智問佛光禪師:「禪師,這20年來,您一直在忙些什麼呢?」 佛光禪師道:「我每天講學、說法、寫經,我感覺每一天都很美好,每一天都很充實,很快樂。」 大智說:「禪師,您這樣太勞累了,要多注意休息呀,要多照顧您的身體,要不然您會老的。」


佛光禪師說道:「我沒有時間覺得老呀!白天,我對一批批來禮佛的信眾開示,講說佛法,回到禪堂還要批閱學僧書信,除此之外還要定經。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我哪裡有時間覺得老呢?世人有的還年輕,但心力衰退,他就覺得老了;有的年壽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飽滿,老當益壯。」


清晨,佛光禪師禪房中傳來一陣陣誦經的木魚聲,大智被禪師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感染了,耳邊又傳來禪師的話,「沒有時間老」!這種面對生活的態度實在是令人敬佩!


人在世,短短几十年,只要生活充實了,哪裡有時間想到「老」這樣的事呢?


擁有平常心


有個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麼呢?」 慧海答:「我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 「這算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麼區別呢?」


慧海答:「當然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不一樣呢?」


慧海答:「他們吃飯時總是想著別的事,不專心吃飯;他們睡覺時也總是做夢,睡不安穩。而我吃飯就是吃飯,什麼也不相想;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做夢,所以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禪師繼續說道:「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於浮華的寵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障礙,他們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將心靈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由此可見,心無雜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這需要修行,需得磨鍊,一旦我們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能在任何場合下,放鬆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實現完滿的「自我」。


而我們只有心無雜念,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破,才能獲得禪宗所說的「平常心」


點評


生命是一個過程,讓我們擁有玩味的心情對待身邊所有的事情吧。


變化的河流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那天的太陽格外強烈,到了中午的時候,佛陀饑渴難耐,便對侍者說:「剛才我們不是經過數條小河嗎?你去弄些水回來。」


侍者於是拿著盛水的容器去了,路並不很遠,他很快就找到了,但是他剛到那裡,就有一對商人騎著馬從那條小溪經過,溪水被他們弄得渾濁不堪,哪裡還能喝!於是他就轉身回去了,告訴佛陀說:「溪水被商人弄髒了,不能喝了,還是生另找條小溪吧!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條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離這時里也不遠,大概就兩個時辰的路程。」


佛陀說:「我們離這條小溪近,而且我現在口渴難耐,為什麼還要再走兩個時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個小溪呢?你還是再去一趟剛才的那個小溪看看吧。」


待者滿臉不悅地拿著容器又去了,心裡想:「剛才不是看了嘛!水那麼臟,怎麼能喝呢?現在又讓我去,不是浪費時間白跑一趟嗎?」 他決定不去了,於是就轉身回來對佛陀說:「我都告訴你了,溪水已經被弄髒了,你為什麼還是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麼也沒有向他解釋,說道:「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你現在要做的只是順從,你肯定不會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當他再次來到那條小溪旁邊的時候,看到溪水是那麼的清澈、純凈,泥沙早已不見了。


點評


這個表象的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要學會耐心等待,你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學會等待


有個年輕的小夥子做什麼事都急躁不安。有一次他與情人約會,去的太早,姑娘還沒來,他站在大樹下面長吁短嘆:「為什麼連約會都要等待呢?做什麼事都讓人開心!」正在這個時候,一個神仙出現在他的面前,給了他一個鐘錶,說:「當你想要時間變快的時候只要撥動鐘錶,就可以事如所願。」


小夥子高興極了,他把鐘錶向前撥動了一小格,情人馬上出現在了眼前。他想:「如果現在就能結婚就更好了。」於是他又轉動了鐘錶,婚禮上,他和情人並肩而坐,悠揚的音樂和醉人的美酒都出現了。


他又想:「現在如果就是洞房花燭夜多好呀!」於是他又轉動了鐘錶,屋子裡就只剩下了他們兩個人。他心中的願望層出不窮,於是不停地撥鐘錶,得到了房子,吵鬧的孩子,還有樹上豐碩的果實……時間飛快地過去了,生命很快就要走到盡頭了。彌留之際,他開始後悔自己以前做任何事都那麼急切,還沒有認真享受生活,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他一定可以等待的,但是後悔已經晚了,因為那個神仙告訴他,那個鐘錶只能向前轉不能向後轉。他躺在床上後悔莫及,痛哭流涕。


突然,可愛的情人出現在自己眼前,她還是那麼年輕美麗,周圍鳥語花香,藍天白雲,小雞悠閑地在草地上吃蟲子,好可愛的一天呀!原來剛才的情形只是一場夢。他高興地跳起來,拉著情人的手說:「親愛的,等你真是一種幸福!」


點評


所以,等待是一種經歷,學會等待才能懂得幸福。朋友,這篇文章是不是給你很大的啟發呢?願智慧給你快樂,願佛祖保佑你。與你同在。


順其自然


禪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黃,小和尚看在眼裡,對師父說:「師父,快快撒點草籽吧!這草地太難看了。」


師父說:「不著急,什麼時候有空了,我去買一些草籽。什麼時候都能撒,急什麼呢?隨時!」


中秋的時候,師父把草籽買回來了,給了小和尚,說:「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小和尚高興地說:「草籽撒上了,地上,就能長出綠油油的青草了!」 起風了,小和尚一邊撒,草籽一邊飄。「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道。


師父說:「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擔心什麼呢?隨性!」


草籽撒上了,飛來了許多麻雀,在地上專挑飽滿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見了,驚惶地說:「不好了,草籽都被小鳥吃了,這下完了,明年這片地就沒有小草了!」


師父說:「沒關係!小鳥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這裡一定還會有小草的,隨意!」


夜裡下了一晚上的雨,雨好大,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擔心草籽被沖走了。第二天早上,早早就跑出了禪房,果然地上的草籽不見了。於是他馬上跑進師父的禪房說:師父昨夜一場大雨把地上的草籽全都沖走了,怎麼辦呀?


師父不慌不忙地說:「不用著急,草籽被衝到哪裡它就在哪裡發芽!隨緣「!


過了沒多久,許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來沒有撒到的一些角落裡居然也長出了許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興對師父說:「師父太好了,我種的草長出來了」!


師父點點頭說:「隨喜」!因此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夠得到回報!


知非便舍


慧遠禪師年輕是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嗜煙的行人,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後坐在河邊休息,哪位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的接受了行人的饋贈,然後他們就在哪裡談話,由於談得投機,哪人便送給他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


慧遠禪師與哪人分開以後,心想,這個東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打擾我禪定,時間長了一定惡習難改,還是趁早戒掉的好,於是就把煙管和煙草全部都扔掉了。


之後他又迷上了書法,每天鑽研,居然小有所成,有幾個書法家也對他的書法家讚不絕口,他轉念一想:「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就成為書法家了,而成不了禪師,」從此他一心參悟,放棄了一切與禪無關的東西,終於成為了一位禪宗大師。


點評


明白自己的目標固然可貴,但是更可貴的是為了成就目標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一旦知道了自己所為與目標相悖,便要立刻改正,這是達到目標的最佳方法。


直接問意思


有一次慧能禪師在別人家裡借宿,中午休息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念經,慧能傾身細聽,感覺有些不對,於是來到哪個念經人的身旁,說道,你常常誦經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哪個人搖搖頭說「有一些實在難懂」慧能就把哪個人剛才朗誦的部分為他做了詳細的解釋:「當我們在虛名浮譽的煙灰里老去,滿頭白髮的時候,我們想要什麼?當生命的為燼將熄滅,心跳與呼吸即將停止的時候,什麼是我們最後的期盼?當墳墓里的身體腐爛成屍骸,塵歸塵,土歸土,生命成為毫無知覺的虛空之後,我們在哪裡?」 一時間,天清地明,哪個人混沌頓開,似乎隱約看見了生命的曙光。


那個人驚異地問慧能佛經上幾個字的解釋,慧能大笑說道:「我不認識字,你就直接問我意思吧!」 那個人聽了他的話感覺到十分吃驚,說道:「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能夠了解意思呢?怎麼能夠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著說:「諸佛的玄妙義理,和文字沒有關係。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騎馬的時候,不一定必須要有韁繩,那是給那些初學者準備的,一旦入門,就可以擺脫韁繩,在想去地方自由馳騁。」


刮金救人


有一回,一個衣衫襤褸的窮人來到榮西禪師面前,向他哭訴:「我們家已經好幾天揭不開鍋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眼看就要餓死了,師父慈悲,救救我們吧,我們一家人將感恩不盡,永遠記得師父的恩德……榮西禪師機面露難色,雖然他想救這家人;可是連年大旱,寺里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讓他如何救這家可憐的窮苦人呢?榮西禪師一時束無策。


突然,他看到身旁的佛像,佛像身上是鍍金的,於是他就毫不猶豫地攀到了佛像上,用刀將佛像上的金子颳了下來,用布包好,然後交給窮漢,說道:「這些金子,你拿去賣掉,換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 那個窮人看到禪師這樣,於心不忍地說道:「我這是罪過呀,逼得禪師為難!」 榮西禪師的弟子也忍不信地說:「佛祖身上的我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師父怎可拿去送人!這不是冒犯佛祖嗎?不是對佛祖的大不敬嗎?」 榮西禪師義正詞嚴地回答:「你說得對,可是我佛慈悲,他肯定願意用自己身上的肉來布施眾生,這都是我佛的心愿啊,更何況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這家人眼看就要餓死了,既使把整個佛身都給了他,也是符合佛的願望的。如果我這樣做要入地獄的話,只要能夠拯救眾生,那我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點評


盲目的崇拜權威而不能體會權威的思想,是一件可悲的事。信仰,應當體現在用行動來實踐教義上,而不必拘泥在表面形式上。


活著的目的


有個人,在他的童年的時候,母親就因為想不開而自殺身亡。母親自殺的時候,他正好看見了,於是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就留下了陰影,這陰影一直無法從他的心中抹去。


在他15歲的時候,弟弟也自殺了。親人接連不斷地死亡給了他一種錯覺:「死亡才是人的最終去外。」於是他也嘗試死亡,但是屢次得救。報恩寺的主持看他可憐,將他收容在寺中,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用處,留在人間只能是痛苦,還不如一死了之。


一天,住持去看望他,見他神情萎靡,便對他說:「我不能救你,你要自救!你可以每日坐禪,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坐禪其實是沒有用的。」 那人疑惑地問道:「既然沒有用,那為什麼還要坐禪呢?」 住持答道:「就是因為沒有用,所以才要坐禪呀!」 那人頓悟了:「人活著不是為了用處,而是為了生存。」 死亡本身並沒有什麼或怕,死了就死了,不必恐懼,不必擔心,只是把自已的事交給別人處理,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人應該為自己的事負責,而不是把自己的事交給別人!


點評


人活著不是為了用處,而是為了生存。死亡容易,生存卻難,生存得好一些更難!所以,珍惜眼前,才能夠把握人生。


神會拜見六祖


神會禪師前去拜見六祖,六祖問他:「你從哪裡來?」


神會答道:「沒有哪裡來。」


六祖問:「為什麼不回去?」


神會答:「沒有來,談什麼回去」


「你把生命帶來了嗎?」


神會答:「帶來了」


「既有生命,應該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會答:「只有肉身來來去去,沒有靈魂往往返返!」


慧能拾起禪杖,打了他一下。神會毫不躲避,只是高聲問:「和尚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慧能又杖打了三下,才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感覺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麼意義?」


神會答:「只有俗人才會因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頭和石頭是不會感覺到痛的。」


「這就是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捨棄一切塵想與貪慾的。見與不見,又有什麼關係?痛與不痛,又能怎樣?無法擺脫軀殼的束縛,還談什麼生命的本源?」


慧能又說:「問路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還用問嗎?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夠看到,因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來問我有沒有看見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問我見或不見?」


神會默默禮拜合十。原來,生命就是要越一切世俗觀念,捨棄一切塵想與貪慾。


死貓的價值


遊方和尚問曹山禪師:「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曹山禪師抬眼遠眺,只見樹的枝椏上懸掛著一團黑色的屍體,於是說道:「死貓的頭最珍貴!」


和尚圓睜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呢?為什麼世人認為一錢不值的東西,禪師竟認為是人世間最珍貴的?」


曹山笑著說:「樗樹根大枝彎,世人因為看它無用,它便得以生存;櫟樹雖然一表樹才,但是做船船沉,做棺腐朽,造器具即折毀,當屋柱生蛀蟲,完全沒有用處,惟一有用的就是可以用來乘涼。正是因為它們無用所以才珍貴!死貓兒頭最貴,因為沒有人出價爭奪,也沒有人出得起性命價錢呵?」


世人貪逐名利,你欺我騙,斤斤計較成敗得失,人生本來就不易,何必再假惺惺! 一串珍貴珠寶,勾得多少人爭奪?一方官印,引起多少干戈? 把生命都耗費在名利上,到頭來只能是一場空;世俗無價值的清明自在是生命的至寶,使我們不會感覺到空虛,不受世俗傷害,看到生命的本源,找到人生的快樂。生命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爭、無價、安寧、幸福。財色與名利只不過是人生的泡沫與塵灰,何必抵死相爭?


生命的意義


尚書前去拜見景岑禪師,一番問候之後,尚書開口問道:「本性是什麼?」


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


景岑禪師不禁想到這樣一件事:有一天傍晚,他看到一個孕婦背著一隻竹籮走過,她衣著破舊,腳上落滿土垢,竹籮好像很重,壓得她直不起腰。她左手牽著一個小女孩,右臂攬抱著一個更小的孩子,急忙地趕路。


景岑禪師本以為這樣沉重的生活一定會讓她不堪重負的,可是她的臉上明明定著像明月一樣溫婉的笑容。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為了生活辛苦奔勞,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尋求的是什麼,所以她不但沒有覺得勞苦,反而感覺到十分快樂。


想到這裡,景岑禪師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本性。看著眼前的尚書,禪師開口叫喚:「尚書!」


尚書雙手一揖:「是!」


景岑禪師搖搖頭說道:「回答我的只是一個軀殼,而不是一個清明的生命。」


尚書低頭想了想,眼中雲霧迷茫:「只有軀殼有口舌,才能回答你的話呀!清明的生命哪裡來的口舌?」


景岑禪師點點頭:「是否回答都沒有關係,關鍵是要自己覺悟。要明白自己的目標,不要弄錯了人生的意義。弄錯了生活的方式,只能徒然使自己成為生命的奴隸!」


人若是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即使是再多的苦難,也能夠承受;不知道自己本性的人,只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


居士與高僧


有一個年輕的居士,前去拜訪一們高僧。他們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禪師覺得這個居士十分博學。到了吃飯的時間,小和尚看兩人談得投機,便為兩人準備了一大一小兩碗面。


高僧看了一下麵條,將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說道:「你吃大碗的吧!」 按照常理,居士應該將大碗再推回到高僧面前,以示恭敬,可是居士一點都沒有推讓,張口就吃。高僧見他這樣,不由皺起了眉頭,心裡想:「本以為他慧根不淺,可是居然一點都不懂得禮儀!」


居士吃完後,看見高僧根本就沒有動筷子,還看到高僧臉上的慍色,便笑著問高僧:「師父為何不吃?」 高僧一語不發。居士笑著說:「我確實是餓了,只顧自己狼吞虎咽,忘記讓師父了。如果我將你推給我的大碗再推到您面前,那不是我的本願。既然不是我的本願,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我要問師父,你推我讓的目的是什麼?」 高僧答:「吃飯。」


居士嚴肅地說:「既然目的是吃飯,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讓!難道您把大碗讓給我不是真心的嗎?如果不是真心的,那你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高僧聽完居士的話頓有所悟,淚花奪眶而出。


過分客氣是虛假的表現,繁瑣禮儀是多餘的形式,坦率真誠才是做人的本色。


可怕的黃金


一個僧人驚惶失措地從樹林中跑過來,剛好碰到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邊漫步。他們問僧人說:「你這樣驚惶失措是為什麼?」


僧人說::「太可怕了,我在樹林中挖出了一堆黃金!」


兩個人心裡禁不住說:「這個傻瓜!挖出了黃金,這麼好的事居然說太可怕了,真是天大的傻瓜!」於是他們問道:「在哪裡挖出來的?你告訴我們吧!」


僧人說:「這麼厲害的東西,你們不怕嗎?它會吃人的!」


那兩個人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不怕,你就告訴我們在什麼地方能夠找到它們吧!」僧人說:「就在樹林最西邊的那棵樹下面。」兩個朋友立刻找到那個地方,果然發現了那些金子。


一個人對另一個說:「那個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黃金在他眼裡居然成了吃人的東西!」另外一個也隨聲附和地點頭稱是。


他們於是討論怎麼把這些黃金拿回去。其中一個說:「白天把它拿回去不太安全,還是晚上拿回去好一些,我留在這裡看著,你去拿一些飯菜來,我們在這裡吃完飯,然後等到天黑了再把黃金拿回去。」


另外一個人就照他說的去做了。留下的那個人心想:「要是這些黃金都歸我該有多好呀!等他一回來,我就用木棒把他打死,這些黃金就全是我的了。」


回去拿飯的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飯,然後給他的飯里下毒藥,他死了,黃金就全是我的了。」


他剛一到那裡,另一個人從背後狠狠地用木棒將他打死了,然後說道:「親愛的朋友,是黃金逼迫我這麼做的。」


然後他就拿起那個人送來的飯,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沒過多久,他感覺肚子里像火燒了一樣,他知道自己中毒了,臨死的時候他說道:「僧人說的話真是太對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都是貪念惹的禍,慾望把最親密的朋友變成了敵人。


真正的地獄


小和尚埋怨生活太辛苦每天燒水、做飯、打禪,瑣碎的事太多,禪師就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死後,去了閻殿。到了那裡,看到那裡生活非常安逸。這個人心想:「我活著的時候生活太辛苦了,現在我死了,終於可以享受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沒有別的事情,也不用每天辛苦地工作了,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好了!這簡直就是天堂!」


然後,他向負責的人問道:「這裡是地獄嗎?我實在難以想像地獄居然是這樣好!」負責人說:「沒錯,這裡就是地獄!在這裡你什麼都不用做,好好享受吧!過一段時間你就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地獄。」


這個想:「怎麼會呢?這裡天天山珍海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有舒適的床鋪,想睡多久,從沒有人管。早知道這樣,我早就不活了,活著還不如死掉呢?」


於是他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快樂得像個神仙。可是時間長了,他就覺得十分寂寞和空虛,於是他去找負責的人。說道:「我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和豬有什麼區別?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了,你還是給我找一份工作吧!辛苦點我也願意。」


負責人答道:「這裡從來就沒有工作,想要什麼只要一想,馬上就能得到,只有工作不能得到!」那個人沒有辦法,只好回去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又去找那個負責人,說道:「我不想在這裡住了,這種生活實在是難以忍受,你還不如讓我下地獄!」


負責的說:「已經告訴過你了,這裡本來就是地獄,你還以為這裡是天堂呢?實在是太笨了!這才是真正的地獄。」


點評


朋友,看完這一篇章,你笑了嗎,祝願你天天笑口常開。


貪婪的人


有一個人倒得連床也買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張長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長凳上睡覺。但這個人很吝嗇,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


他向佛祖祈禱:「如果我發財了,我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吝嗇。」


佛祖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個裝錢的口袋,說:「這個袋子里有一個金幣,當你把它拿出來以後,裡面又會有一個個金幣,但是當你想花錢的時候,只有把這個錢袋扔掉才能花錢。」


那個窮人就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整整一個晚上沒有合眼,地上到外都是金幣。這一輩子就是什麼也不做,這些錢已經足夠他花的了。每次當他決心扔掉那個錢袋的時候,都捨不得。於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著金幣,屋子裡裝滿了金幣。 可是他還是對自己說:「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錢還在源源不斷地出,還是讓錢更多一些的時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到了最後,他虛弱得沒有把錢從口袋裡拿出來的力氣了,但是他還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終於死在了錢袋的旁邊,屋子裡裝的都是金幣。


除卻心頭火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已厭倦戰爭,專誠到大慧宗臬禪師處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禪師!我現在已看破紅塵,請禪師慈悲收留我出家,讓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會習氣,你還不能出家,慢慢再說吧!」


將軍:「禪師!我現在什麼都放得下,妻子、兒女、家庭都不是問題,請您即刻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說吧!」


將軍無法,有一天,起了一個大早,就到寺里禮佛,大慧宗臬禪師一見到他便說:「將軍為什麼那麼早就來拜佛呢?」


將軍學慣用禪語詩偈說道:「為除心頭火,起早禮師尊。」


禪師開玩笑地也用偈語回道:「起得那麼早,不怕妻偷人?」


將軍一聽,非常生氣,罵道:「你這老怪物,講話太傷人!」


大慧宗臬禪師哈哈一笑道:「輕輕一撥扇,性火又燃燒,如此暴躁氣,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說放下就能放下,「說時似悟,對境生迷」,飛揚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習性難除」奉勸希望學道入僧者,莫因一時之衝動,遺笑他人。


親身躬行


暴雨剛過,道路上一片泥濘。一個老太婆到寺廟進香,一不小心跌進了泥坑,渾身佔滿了黃泥,香火錢也掉進了泥里,她不起身,只是在泥里撈個不停。一向慈悲的富人剛好坐轎從此經過,看見了這個情景,想去扶她,又怕弄髒了自己身上的衣服,於是便讓下人去把老太太從泥潭裡扶出來,還送了一些香火錢給她。老太太十分感激,連忙道謝。


一個僧人看到老太太滿身污泥,連忙避開,說道:「佛門聖地,豈能玷污?還是把這一身污泥弄乾凈了再來吧!」


瑞新禪師看到了這一幕,徑直走到老太太身邊,扶她走進大殿,笑著對那個僧人說:「曠大劫來無處所,若論生滅盡成非。肉身本是無常的飛灰,從無始來,向無始去,生滅都是空幻一常」僧人聽他這樣說便問道:「周遍十方心,不在一切處。難道連成佛的心不存在嗎?」


瑞新禪師指指遠處的富人,嘴角浮起一抹苦笑:「不能舍、不能破、還在泥里轉!」


那個僧人聽了禪師的話,頓時感到無比慚愧,垂下了目光。


瑞新禪師回去便訓示弟子們:「金錢珠寶是驢屎馬糞,親身躬行才是真佛法。身躬都不能捨棄,還談什麼出家。?」


心存取捨,則有邪見與妄行;凡成就大事之人,無不是親身躬行。


人的三個缺點


弟子問禪師:「人最大的缺點是什麼,而這些缺點又是他自己發現不了的?」


禪師說:「愚昧、殘忍、怯懦。」


第一愚昧:有一個老太太80歲得了一個孫子,她自然歡喜得不得了。兒媳婦請老太太不要抱他,一切都由她來照顧,可是老太太不答應,硬要喂飯給孩子吃。結果不久以後,孩子高燒不退,患肺病死掉了。經大夫檢查,原來是老太太將肺病傳給自己的孫子的。老太太只好說了實話。當老太太知道事情的真相時,她悲痛欲絕,在內心的愧疚與痛苦中上弔死了,兒媳婦也變成瘋子。這就是愚昧的結果!


第二是殘忍:看到別人家失火了,有的人卻圍著看熱鬧,還有的人居然會感覺掃興、失望,抱怨火滅得太快,高潮還沒有出現就被撲滅了。這就是殘忍的表現!


第三是怯懦:豹子十分兇猛,可是卻不敢在平地上睡沉,每到睡覺的時候都要爬到樹上去,只有在樹上睡覺時它才會感到安全。


有人怕丟了面子,有人怕受傷害,有人害怕失去擁有的。這些人實在是可憐,他們整天提心弔膽地生活,沒有一天輕鬆的時候。這就是怯懦的表現!


歐陽修與禪


契嵩禪師7歲就出家了,到了19歲的時候,終於悟道了。他深得仁宗讚歎,寵賜封號為「明教大師」當時歐陽修以儒家的立場,毀謗佛法,得到了許多人的響應,明教禪師於是著書立說,加以反駁。當歐陽修看到明教禪師的書時,立刻被他的觀點折服,說道:「不意僧中有此龍象。」於是便去拜見明教禪師,見到悟,從此以後他完全改變了自己的觀念,說道:「以前我不知道佛法的奧秘,毀謗佛法,現在我完全醒悟了!」於是信仰佛教,自稱「六一居士」。


又有一次,歐陽修到嵩山去,看到一位老和尚獨自聚精會神地在閱讀經典,於是便問道:「禪師在此多長時間了?」


老僧回答說:「很長時間了:」


歐陽修又問:「我聽說有一些高僧,臨終時能夠預知末來,這是為什麼呢?」


禪師答道:「這是定慧的力量。」


「定慧的人,臨終的時候怎麼會散亂?散亂的人,臨終的時候怎麼會定慧?」


歐陽修聽了這些話以後,恍然大悟。後來他做了宰相,但卻篤信佛教,因為佛教使他了解到生命的真實含意,使他不再迷惑。


一個人的想法往往是隨著時間而變的,或許在某一個契機,一切都改變了。


快樂之道


某日,無德禪師遇見三位信徒,他們向禪師詢問道:「信佛真的能解除痛苦嗎?如果是真的那為什麼我們信佛多年卻還是不快樂呢?」


無德禪師說:「你們為什麼要活著?」 過了片刻,甲說:「我活著是為了不死,死亡太可怕了,我不想死,所以我要活著。」


乙說:「我活著是為了現在努力勞動,老的時候能享受豐裕的生活。」


丙說:「我活著只是為了能養活一家老小,沒有我他們就無法生活,我是一家的頂梁,缺了我,這個家就要崩潰。」


禪師說:「你們整天想著死亡、年老、辛勞,怎麼能夠快樂呢?你們應該想到理想、信念和責任,想著這些你們就會快樂!」


信徒們對禪師的話半半信半疑,說:「這些說著容易,實際上它能當飯吃嗎?沒有飯吃怎麼能快樂呢?」


禪師說:「那你們說擁有什麼才能夠快樂呢?」 甲說:「擁有名名譽就擁有了一切,所以擁有名譽就能夠快樂。」 乙說:「愛情是最甜蜜的,擁有了常愛情,就能夠快樂。」 丙說:「金錢是最有用的,擁有了金錢,就能夠快樂。」


禪師說:「為什麼世上有那麼多的人擁有了名譽、金錢和愛情,還是很煩惱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因為,理想、信念和責任體現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和態度,生活本身能有所變化。


小和尚掃樹葉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里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就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榦,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樣是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是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惟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追求幸福的妙方


有一個人兩手拿了兩個花瓶前來獻佛。


佛陀對他說:「放下!」


那個人就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說:「放下!」


那個人又把右手拿的尋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那個人說:「能放下的我已經都放下了,我現在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你到底讓我放下什麼呢?」


佛陀說:「我讓你放下的,你一樣也沒有放下;我沒有讓你放下的你全都放下了。花瓶是否放下並不重要,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你的心已經被這些東西充滿了,只有放下這些,你才能從生活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才能懂得真正的生活。


那個人終於明白了。


佛陀說:「放下」這兩個字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有的人追求功名,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錢,就放不下金錢;有了愛情,就放不下愛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世人能有幾個能真正地"放下』呢?


心理的壓力要重於手上的花瓶,「放下」,不失為一條追求幸福的絕妙方法!


無相禪師和小偷


有個小偷到一座寺院里偷東西,但是寺院里根本就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值得他偷,他萬般無奈,正想轉身離去的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叫道:「朋友,走的時候請順便關一下門!」原來無相禪師就在床上睡著,他一直沒有說話,在那個小偷要走的時候才告訴他把門關上。


小偷聽到有人說話,嚇了一跳,但是當他聽到禪師的聲音,嘆了口氣說:「難怪這麼窮,懶惰到這種地步了,連門都要別人關,怎麼會有值錢的東西呢?」


無相禪師聽到小偷這樣說就回應道:「你這樣說就太不合情理了,難道讓我用自己的辛苦錢買東西給你偷嗎?作小偷到了你這種地步實在是無可救藥了!」


小偷覺得遇到這種和尚,自己真是倒霉,有什麼辦法呢!什麼也不說,轉身走了。無相禪師悟道多年,腦海中的東西是最有價值的,但是小偷卻認為這裡沒有什麼值得他偷的東西。其實他哪裡知道,世上只有智慧別人偷不去的,也是最有價值的。


無相禪師擁有的是小偷不感興趣的東西,那些東西對禪師來說是無盡寶藏,對小偷來說,完全是沒有用的東西。


世人太過浮華,一生只為聚斂,為財所困,心為物累。有錢又有什麼用呢?小偷只光顧有錢的人。


念錯字的老叟


一位雲遊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見一小屋內有光,暗喜有緣遇到有功夫之人,於是推門入室,見一老叟盤坐於炕上,打過招呼便問:「施主練的什麼功?」 老叟回答:「菩薩咒。」 和尚更為高興,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末聽過有菩薩咒,忙向老叟請教。


老叟說:「我練此咒60餘年,尚末傳授過一人,就是6個字:俺、嘛、呢、咪、牛。」老叟把「轟」錯念成「牛」。和尚一聽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薩咒,乃6字大明神咒,並指出最後一字念「轟」(hong)而不念「牛」。


和尚走後,老叟按更正的去念,總是繞口念不好。3個月後,和尚又來到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轟」後,功夫當更高了,不料屋內一點光也沒有,進門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後「轟」總念不好。和尚滿腹疑團,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轟」反而無光,回廟後求教於方丈,方丈說:「你出家40年,為何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後身體的三昧真火出來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的一心不亂,三昧真火出來了。你讓他改念,心亂了,三昧真火便出不來了。」


危險的處境


道林禪師喜歡一個人住在樹上,與鳥巢為鄰。


有一次,白居易去拜訪道林禪師,只見道林禪師在鵲巢邊坐禪,他於是站在樹下仰著頭對道林禪師說:「你這樣住在樹上實在是太危險了,趕快下來吧!」


禪師說:「我的處境一點也都不危險,只要我小心,就一定不會掉下去的;相反,你的處境才是最危險的!即使你盡量避免,有的時候你卻是避免不過的,真正要小心的人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白居易說:「我是當朝重要的官員,我的生活十分太平,沒什麼危險。」


道林禪師說:「薪火相交,難道還不夠危險嗎?官場如戰場,眾人從無一心,你來我往,危險就在眼前!」


白居易聽了禪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又問道:「佛法是如何解釋的呢?」 禪師回答道:「不要做一件壞事,不要不做一件好事!」


白居易聽了感到很失望,他說:「我以為是什麼高深的理論呢,這樣的道理連3歲的小孩子也知道,何必說出來呢?這不是侮辱我嗎?」


禪師說:「3歲孩兒都明白的道理,80歲老翁卻不明白。世人皆為功名利祿,即使身處險境也執迷不悟。就連3歲小孩也明白的道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地做到呢?如果每一個人都只做好事而不做壞事,那麼邪惡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人間一定是快樂祥和的,難道還會像現在這樣處處險境嗎?」 是啊,道理很簡單,關鍵是做起來難。人心的慾望有時候連自己都控制不了。


蓮花台


無果禪師為了專心參禪,在深山裡一住就是20餘年,這些年來一對母女一直細心照料他。然而20年來,他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他認為自己無法在那裡修行得道,所以打算出去尋師訪道,解除心中的疑慮。


臨行前,母女對他說:「禪師,你再多留幾日吧,路上風寒,容我們為你做一件衣服,再上路不遲。」禪師盛情難卻,只好點頭答應。


母女二人回家後,馬上著手剪裁衣服。衣服做好了,再包了四錠馬蹄銀,送給無果禪師做路費。禪師心懷感激,接受了母女二人的饋贈,於是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一早就走。到了晚上,他坐禪養息,半夜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童子,後面有許多人吹拉彈秦,扛一朵很大的蓮花,來到禪師面前說:「禪師,請上蓮台!這就是你要去的地方。」


禪師心想:「我的修行還沒有到這種程度,這種境況來得太早了,恐怕是魔境。」無果禪師於是就不再理會他,童子一再說:「機會就只有這一次,錯過了就再也不會有了。」萬般無奈,無果禪師就把自己的佛塵插在蓮花台上。童子和諸樂人便高興地離去。


第二天早上,禪師正要動身時,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佛塵,問道:「這可是禪師之物?昨晚怎會從家中母馬的肚子里生了出來?」


無果禪師聽後異常吃驚,說道:「若不是我定力深厚,今天已經是你們家的馬兒了。」於是將馬蹄銀還予母女二人,作別而去!


不要被突然而至的好運迷惑,突然而至的東西往往是不真實的。


還生氣嗎


有一位婦人脾氣十分古怪,經常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生氣。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氣不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朋友對她說:「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為什麼不去向他訴說心事,請他為你指點迷津呢?」於是她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找那位高僧。 她找到了高僧,向他訴說心事,言語態度十分懇切,渴望從高僧那裡得到啟示。高僧一言不發地聽她闡述,等她說完了,就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然後鎖上房門,無聲而去。


婦人本想從禪師那裡聽到一些開導的話,沒想到禪師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把她關在這個又黑又冷的屋子裡。她氣得跳腳大罵,但是無論她怎麼罵,禪師就是不理會她。婦人實在忍受不了,便開始哀求,但禪師還是無動於衷,任由她在那裡說個不停。


過了很久,房間里終於沒有聲音了,禪師在門外問:「還生氣嗎?」 婦夫說:「我只生自己的氣,我怎麼會聽信別人的話,到你這裡來!」


禪師聽完,說道:「你連自己都不肯原諒,怎麼會原諒別人呢?」於是轉身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 「為什麼不生氣了呢?」 「我生氣有什麼用呢?只能被你關在這個又黑又冷的屋子裡。」


禪師說:「你這樣其實更可怕,因為你把你的氣都壓在了一起,一旦爆發會比以前更加強烈。」說完又轉身離去了。


等到第三次禪師問她的時候,婦女說:「我不生氣了,因為你不值得我為你生氣。」 「你生氣的根還在,你還沒有從氣的漩渦中擺脫出來!」禪師說道。


又過了很長時間,婦人主動問道:「禪師,你能告訴我氣是什麼嗎?」 高僧還是不說話,只是看似無意地將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婦女終於頓悟:原來,自己不氣,哪裡來的氣?心地透明了,了無一物,何氣之有?


氣由心生,心有欲則氣生。世人正是因為有太多的慾望,所以才會生活得不快樂!


補針


有一個禪師出遠門,走了很久的路,感覺又冷又餓,路過一家人的房子,聞到裡面傳來陣陣香氣,於是他就走進去說:「我能把破了的針鼻補起來,只是我現在餓得沒有一點力氣,你們只要給我一些吃的,我就能把你們家破了的針補起來。」 那家人聽了,沒有一個人相信禪師的話,就說:「我們今天倒要看看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本事!」


他們一家人忙忙碌碌,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禪師早就飢腸轆轆了,毫不客氣地飽餐了一頓,吃飽喝足以後就一本正經地說:「好了,現在我有力氣了,你們快把缺了的那邊針鼻子拿來,我要動手補了。」


那家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想到禪師說出這樣的話,愣在那裡不知道如何是好,說道:「誰家的針破了,還能找得到針鼻子?你這不是在作弄人嗎?」


禪師說:「我的確是會補針,並沒有作弄你們!沒有針鼻子,讓我怎麼補呢?如果你們找不出針鼻子,那我也沒有辦法,你們就看不到我補針技術了!送你們幾句話吧!也不枉白吃這一頓飯。正可謂:"名是韁,利是鎖,塵世的誘惑如繩索一般牽絆著眾人。一切煩惱、憂愁、痛苦皆由此來。基想擺脫,首先要捨棄名利。」


買土地的農民


有個人問禪師:「世上最可怕的是什麼?」 禪師說:「慾望!」 那個人滿臉疑惑。


禪師說:「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有一個農民想要買一塊地,他聽說有個地方的人想賣地,便決定到那裡打探一下。到了那個地方,他問人詢問:「這裡的地怎麼賣呢?」 當地人說:「只要交1000塊錢,然後就給你一天時間,從太陽升起的時間算起,直到太陽落下地平線,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點,你將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這個人心想:「那我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豈不是可以圈很大的一塊地,這樣的生意實在是太划算了!」於是他就和當地人簽訂了和約。


太陽剛一露出地平線他就邁著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年的時候,他回頭已看不見也發的地方了才拐彎。他的步子一分鐘也沒有停下,一直向前走著,心裡想:「忍受這一天,以後就可以享受這一天的辛苦帶來的歡悅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遠的路,眼看著太陽快要下山了,他心裡非常著急,因為如果他趕不回去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於是他走斜路向起點趕去。可是太陽也馬上就要落到地平線下面了。於是他加緊了腳步,只差兩步就要到達起點了,但是他的力氣已經耗盡,倒在了那裡,倒下的時候兩隻手剛好觸到了起點的那條線。那片地歸他也,可是又有什麼用呢?他的生命已經失去了,還有什麼意義呢? 禪師講完,閉目不語,弟子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了答案。 人的慾望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永遠無法逾越,因為人的貪慾無止境,永遠無法滿足,這正是人性最大的缺憾。


尋找寶藏的人


一個人去沙漠中尋找寶藏,可是寶藏沒找到,所帶的食物和水都已經沒有了。沒有食物,也沒有水,身上更沒有一絲力氣,他只能靜靜地躺在那裡等待死亡的降臨。 在死的前一刻,他向神做了最後的祈禱:「神啊,請幫助我這個可憐的人吧!」


神真的出現了,問道:「你想要什麼呢?」 他急忙回答說:「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份也行。」


神於是滿足了他要求。他吃飽喝足以後,又繼續向沙漠深處走去,很幸運,他找到了寶藏,那些寶藏在那裡散發著奪目的光彩。他貪婪地將寶藏裝滿了身上所有的口袋。


但是他已經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來支持他走完剩下的路。他帶著寶藏向回走,由於體力不斷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寶藏,他一邊走一邊扔,到最後把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扔掉了。最後,他躺在地上,臨死之前,神又出現了,問道:「現在你要什麼?」 他回答道:「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


人到死也離不開慾望。命運總是在滿足一個人的慾望的同時,塞給他一個更難填的新的慾望。


哪一個更重要


一天,釋尊禪師在寂靜的森林中坐禪。太陽斑駁的影子撒在地上,即使閉著眼睛也能感覺到它的晃動。微風輕輕地拂過樹梢,發出悅耳的聲音。 突然,遠方傳來隱約的嘈雜聲,聲音越來越近,寂靜的樹林中聽得十分清楚,原來是一對男女在林中爭吵。


過了一會兒,一名女子慌忙地從樹林中跑了過來,她跑得太專註了,從釋尊禪師面前過去,居然一點也沒有發現禪師。之後又出來一名男子,他走到了釋尊禪師面前,非常生氣地問道:「你有沒有看見一個女子經過這裡?」 禪師問道:「有什麼事嗎?為什麼你這麼生氣呢?」 陽光透過樹葉,在男子臉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陰影。他風光兇狠地說:「這個女人偷了我的錢,我是不會放過她的!」


釋尊禪師問道:「找逃走的女人與找自己,哪一個更重要?」 青年男子沒有想到禪師人這樣問,站在那裡,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與找自己,哪一個更重要?」釋尊禪師再問。 青年男子眼睛裡流露出驚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間感悟了!青年低下了頭來,臉上的怒氣早已消了,重新洋溢著平靜的神色。


一旦陷進「追逐物慾」中迷失了自己,想要抽身出來就不容易了。


乞丐的勇氣


有個富商碰見了一個乞丐,那個乞丐說:「你我是以前的舊相識,能給我一些錢嗎?」那個富商仔細看了看那個人說:「我認出你了,你家裡不是挺殷實富裕的嗎?怎麼淪落到這種地步?」 那個乞丐說:「唉!去年一場大火將我的全部財產都奪去了。」 富商問道:「你為什麼要當乞丐?」 乞丐說:「為了要錢來買酒呀!」 「那你為什麼要喝酒?」 「喝了酒,才有勇氣乞討呀!」


富商腦中轟然一聲,似乎看見了愚痴人間的愚痴眾生。


他感嘆道:「世人誰不是這樣愚痴一生呢?為了酒、色、財、氣耗盡了一生,最終還是塵歸塵,土歸土,這又何必呢?」 然後他去拜訪智封禪師,請示道:「我的未來會怎樣呢?」 智封禪師笑著說:「太陽從西邊升起,照在樹上沒有一點兒影子!」 「太陽照在樹上怎麼會沒有影子呢?西邊,你確定是西邊嗎?」 人的未來如同太陽西升,是沒影子的事,為什麼要為眼前的事煩惱?煩惱、掛慮、憂傷、痛苦,如果整日計較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只有懷抱善良、慈悲、包容、仁愛、無爭執、無仇恨,人間才是快無法的天堂。 一個心靈苦旱的人,與其渴求遠大的虛幻雲影,不如珍惜身邊的點滴甘露。


自我解脫


禪宗二祖慧可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誠心,揮刀斷臂,拜達摩為師。


有一次,他對達摩祖師說道:「請老師為我安心。」 達摩當即說:「把心拿來。」


慧可不得不說:「弟子無法找到。」 達摩開導他說:「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經幫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嗎?」


慧右恍然大悟。


幾十年以後,僧璨前去拜謁二祖慧可,他對二祖說:「請求師父為弟子懺悔罪過。」 二祖可想起了當初達摩啟發自己的情景,微笑著對僧璨說:「把罪過拿來。」


僧璨說道:「我找不到罪過。」 慧可便點化他說:「現在我已經為你屬懺悔了!你看到了嗎?」


僧璨恍然大悟。 又過了許多年,一個小和尚向三祖僧璨求教:「如何能解除束縛?」


僧璨當即反問:「誰在束縛你呢?」


小和尚脫口而出:「沒有誰來束縛我呀!」


僧璨微微一笑,說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脫呢?」


小和尚豁然領悟。他就是後來中國禪師宗第四祖道信。


醉心於功利,便被「名韁利鎖」縛住;斤斤於褒貶毀譽,必會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貪慾無厭、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哪一個不是伴隨煩惱焦慮、憂愁驚恐、嫉妒猜疑?重要的是自我解脫,而不是求人解脫。


慾望無止境


南陽慧忠禪師被唐肅宗封為「國師」。有一天,肅宗問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無法給予!陛下看見殿外空中的一片雲了嗎?能否讓侍衛把它摘下來放在大殿里?」 「當然不能!」 慧忠又說:「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為了讓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為了求財富、求福壽;有的人是為了擺脫心靈的責問,真正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幾個?」 「怎樣才能有佛的化身?」 「慾望讓陛下有這樣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事情上,幾十年的醉生夢死,到頭來不過是腐屍與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煩惱不憂愁?」 慧忠答:「您踩著佛的頭頂走過去吧!」 「這是什麼意思?」 「不煩惱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絕對不會自認是清凈佛身。只有煩惱的人才整日想擺脫煩惱。修行的過程是心地清明的過程,無法讓別人替代。放棄自身的慾望,放棄一切想得到的東西,其實你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 「可是得到整個世界又能怎麼樣?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問:「你為什麼要成佛呢?」 「因為我想像佛那樣擁有至高無上的力量。」 「現在你貴為皇帝,難道還不夠嗎?人的慾望總是難以得到滿足,怎麼能成佛呢?」 是啊,慾望永遠沒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也有種種慾望,世人求佛究竟是為了什麼?


除去閑名


洞山禪師感覺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了。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連朝遷也派人急忙趕來。 洞山禪師走了出來,臉上洋溢著凈蓮般的微笑。他看著滿院的僧眾,大聲說:「我在世間沾了一點閑名,如今軀殼即將散壞,閑名也該去除。你們之中有誰能夠替我除去閑名?」 忽然,一個前幾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禪師面前,恭敬地頂禮之後,高聲說道:「請問和尚法號是什麼?」 話剛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來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聲斥責小沙彌目無尊長,對禪師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彌無知,院子里鬧哄哄的。 洞山禪師聽了小和尚的問話,大聲笑說:「好啊!現在我沒有閑名,還是小和尚聰明呀!」於是坐下來閉目合十就此離去。 小和尚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止不住流下來,他看著師父的身體,慶幸在師父圓寂之前,自己還能替師父除去閑名。 過了一會兒,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圍的人圍起來,他們責問道:「真是豈有此理!連洞山禪師的法號都不知道,你到這裡來幹什麼?」 小和尚看著周圍的人,無可奈何地說:「他是我的師父,他的法號我豈能不知?」 「那你為什麼要那樣問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樣做就是為了除去師父的閑名!」 有多少人為了名利終其一生,世上能做到捨棄名利的人又有幾個呢!


面對誘惑


一次,洞山禪師問雲居禪師:「你愛色嗎?」 雲居正在用竹籮豌豆,聽到洞山這樣問,嚇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灑了也來,滾到了洞山的腳下。洞山笑著彎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揀了起來。 雲居禪師耳邊依然回想著洞山禪師剛才說的話,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沒有辦法回答。 「色」包含的範圍太大了!女色、顏色、臉色……你穿衣服挑顏色嗎?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嗎?你選宅第房舍注意牆色嗎?你會按照別人的臉色行事嗎?你貪戀黃金白銀的財利嗎?你戀慕妖艷麗的女色嗎? 雲居禪師放下竹籮,心中還在翻騰。他想了很久回答道:「不愛!」 洞山一直在旁邊看著雲居受驚、閃躲、逃避,他惋惜地說:「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想好了嗎?等你真正面對考驗的時候,是否能夠從容面對呢?」 雲居大聲說:「當然能!」然後他向洞山禪師臉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只是笑,沒有任何的回答。 雲居禪師感到很奇怪,反問道:「那我問你一個問題行嗎?」 洞山說:「你問吧!」 雲居問:「你愛女色嗎?當你面以對誘惑的時候,你能從容應付嗎?」 洞山哈哈大笑地說:「我早就想到你要這樣問了!我看她們只不過是美麗的外表掩飾下的臭皮囊而已。你問我愛不愛,愛與不愛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堅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乎別人的怎麼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才能坦然面對世間的各種誘惑。


一村菊香


禪師在院子里種了一顆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園,香味一直傳到了山下的村子裡。


凡是來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讚歎道:「好美的花兒呀!」 一天,有人開口,向禪師要幾棵花種在自家院子里,禪師答應了。他親自動手挑揀開得最鮮、枝葉最粗的幾棵,挖出根須送到了別人家裡。消息很快傳開了,前來要花的人接連不斷。在禪師眼裡,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知心、一個比一個親近,都要給。不多日,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乾二淨。


沒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沒有了陽光一樣寂寞。 秋天最後的一個黃昏,弟子看到滿院的凄涼,說道:「真可惜!這裡本應該是滿院香味的。」 禪師笑著對弟子說:「你想想,這樣豈不是更好,三年後一村子菊香!」 「一村菊香!」弟子不由心頭一熱,看著禪師,只見他臉上的笑容比開得最好的菊花還要燦爛。


禪師說:「我們應該把美好的事與別人一起共享,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這種幸福,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了,心裡也是幸福的!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擁有了幸福。」 不要總想著自己,應該把自己美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一起分享。當你看一到別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時,你會體會到,其實與別人分離幸福比自己佔有幸福更幸福!


禪師的啞語


弟子前去拜見禪師,問道:「師父,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這候年來總是沒有長進?」 禪師笑著說:「先喝杯水吧!」於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壺,然後往杯子里倒水。水很快滿了,但禪師卻仍不罷手,依舊往杯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經注滿了。」禪師意味深長地對弟子說:「再倒一些吧,說一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著說:「杯子已經滿了,你再怎麼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禪師說:「這個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為什麼還來問我呢?」 弟子終於醒悟,自言自語地說道:「是啊!人生也是這樣的道理,心裡裝的東西太多了,自然裝不進去其他的了!」 禪師看他很快就明白了,便笑著說:「是啊!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很多人只想著往心裡裝更多的東西,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樣越是這想,就越不能得到,因為他們已經滿了,怎麼能裝進去東西呢?於是他們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認為自己老了。其實人的老化關鍵不在於肉體上的老化,首先應該是精神上的老化。當一個無法接受新事物的時候,老化的過程就開始了。一個人之所以無法接受新事物,並不是因為他不需要,而是他心的那隻杯子,已經被雜念裝滿了。」 你心上的那個杯子裝了多少雜念?要想把新的東西裝進去,只有把原來的舊東西倒掉。


正受燒書


無難禪師原是一個江湖浪子,後來受了愚堂禪師的感化才入了禪門,終有所成。


無難只有一們繼承人,名叫正受。正受完成學業之後,無難將他叫到跟前說:「我有一本書,這本書代代相傳,到你這裡已經是第七代了。我看你慧根不淺,決定把這本書交給你,你要小心珍藏。」


「既然這本書如此重要,您最好還是自己保存吧!」正受果斷地拒絕了。


無難很生氣,說道:「我決定把這本書給你,是因為希望你把佛的意志傳下去,我只有你這一個弟子,你為什麼不接受呢?」


正受解釋說:「我接受的是你這裡的禪理,而不是你這裡的書!」 無以難語重心長地說:「這本書已經傳承了七代了,不能到我這裡就傳不下去了,你還是拿去吧!」然後就把書塞給了正受。


正受沒有辦法,只好接過書,然後把它扔到了火爐中。 無難看到徒弟這樣,頓時怒從心中來,不禁吼道:「你在幹什麼?」 「你在說什麼?」正受也吼道。


無難望著徒弟,突然感覺自己老了,但他可以肯定的是「法」仍會傳承下去,面前的這個弟子一定會比自己強,會讓佛法發揚光大的。火爐里的火依然在舞動,書上的文字隨著火升騰到了空中。 做長輩的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晚輩身上,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可能更好!


八風吹不動


蘇東坡在瓜州任職的時候,曾與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成為至交,他們經常在一起談禪論道,生活得十分快活。有一天,蘇東坡認為自己對於禪已經領悟到一定程度了,於是便寫了一首詩,來闡述自己對於禪道的理解,然後送給佛印禪師印證。


詩是這樣寫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意思是說:「我頂禮偉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經不再受外在世界的誘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蓮花座上一樣。


佛印看了他寫的詩後,笑著在上面寫了「放屁」兩個字,然後就叫書童帶回去給蘇東坡看。書童回去馬上就來到蘇東坡面前,把佛印禪師的批文給蘇東坡看。蘇東坡看了批文以後惱怒不已,馬上動身去找禪師理論。 他氣呼呼地來到金山寺,遠遠就看見禪師站在江邊。 禪師告訴他說:「我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我寫的詩,你既然看不上,也不能侮辱人呀!」 禪師說:「我沒有侮辱你呀?」 蘇東坡理直氣壯地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說:「這不是侮辱人是什麼?今天我一定要討個公道,你一定要給我一個說法。」 禪師呵呵大笑說:「還"八風吹不動』呢!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 蘇東坡聽完慚愧不已,再也不敢炫耀自己了。 炫耀自己的人,只不過是逞口舌之能而已!


佛與魔鬼


有個很出名的畫家,總是愁眉苦臉的,因為他想畫佛和魔鬼,但是在現實找不到他們的原形,他的腦子裡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的樣子,所以他根本就沒法畫。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去寺院朝拜,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和尚,他身上的那種氣質深深地吸引了畫家,於是他就去找那個和尚,向他許諾重金,條件是他給畫家作一回模特。 畫家的作品完成以後,轟動了當地,畫家說:「那是我畫過的最滿意的一幅畫,因為給我作模特的那個人讓讓人看了一寂認為他就是佛,他身上那各清明安詳的氣質可以感動每一個人,」畫家最後給了那位和尚很多錢,實現了他的諾言。 因為這幅畫,人們不再稱他為畫家,而是稱他為:「畫聖。」 過了一段時間,他準備著手畫魔鬼了,但這又成了一個難題,到哪裡去找魔鬼的原形呢?他探訪過很多地方,找了很外貌兇狠的人,但沒有一個滿意的,最後他終於在監獄中找到了。畫家高興極了,在現實中找一個魔鬼的人實在是太難了! 當他面對那個犯人的時候,那個犯人在他面前失聲痛哭地說道:「為什麼你上次畫佛的時候找的是我,現在畫魔鬼的時候找的還是的!是你把的從佛變成了魔鬼。 畫家說:「怎麼可能呢?我畫佛找的那個是氣質非凡,而你看起來就是一逐步共聚合純粹的魔鬼形象,怎麼會是一個人呢?「那個人悲痛地說:「自從我得到你給我的那比錢後,每天只知道尋歡作樂,揮霍生命。到後來沒有錢了,而我的慾望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於是我就去搶別人的錢,還殺了人,只要能得到錢,什麼壞事我都做了,就成了現在這最低點樣子。」 畫家聽完他的話,感慨萬分,他驚嘆人性在慾望面前轉變地如此之快,人性太脆弱了,誘惑的力量太強大了,這個人的轉變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於是他將畫筆扔了,從此以後再也不作畫了。到現在為止,魔鬼的畫沒有一幅讓人滿意的。 有時候,人性是很脆弱的,所以,不要把人性與貪念放在一起。


禪師的最後一課


弟子們坐在禪師周圍,等待著師父告訴他們人生和宇宙奧秘。


禪師一直默默無語,閉著眼睛。突然他向弟子問道:「怎麼才能除掉曠野草?」弟子們目瞪口呆,沒想到禪師會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說:「用鏟子把雜草全部鏟掉!」禪師聽完微微笑地點頭。


另一個弟子說:「可以一把火將草燒掉!」禪師依然微笑。


第三個弟子說:「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雜草!」禪師臉上還是那樣的微微笑。


第四個弟子說:「他們的的方法都不行,那樣不能除根的,斬草就要除根,必須把草根挖出來。」


弟子們講完後,禪師說:「你們講得都很好,從明天起,你們把這塊草地分成幾塊,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雜劃,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到這個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這個時候,弟子們早早就來到了這裡。原來雜草叢生的地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燦燦的莊稼。弟子們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用盡了各種方法都不能除去雜草,只有在雜草地里種莊稼這種方法取得了成功。他們圍首莊稼地坐下,莊稼已經成熟了,可是禪師卻已經仙逝了,那是禪師為他們上的最後一堂課,弟子無不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要想心靈不荒蕪,惟一的方法就是修養自己的美德。


隱峰悟道


一次,智常和尚帶領幾個個徒弟到菜園割菜。他在一棵菜周圍畫了一個圓圈,然後對僧徒們說:「你們無論如何不能動這個!」然後轉身離去。 眾徒弟把菜園裡的菜幾乎割光了,惟有那棵菜沒有動。智常禪師回來看到那顆「安然無恙」的菜時,非常失望,感嘆道:「我的弟子居然沒有一個領會我的禪意的!」 「這個」是指地上的圈,而不是圈裡的菜!但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意思。


還有另外一個有事: 隱峰和尚是馬祖禪師的徒弟。有一天,隱峰和尚推車從一條路上經過,看見馬祖大師躺在路中間睡覺,於是感道:「老師,請您起身,若不然就壓到你的腿了!」 馬祖大師回答道:「已伸不能上能收。」 隱峰一聽,立即介面道:「已進不退。」然後就推車從馬祖禪師的腿上碾過去了。馬祖大叫一聲,腿上鮮血淋淋。他氣憤異常,找了一把斧頭,來到法堂,如集全體僧眾,厲聲說:「剛才碾傷老僧腳的,出來!」 眾人都被嚇壞了,心想:「佛門豈能動斧?」但隱峰和尚卻毫無懼色,他大步走到馬祖禪師面前,把頭放在斧頭下面。馬祖「嗖」地掄起斧頭,扔在地上。


隱峰和馬祖的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馬祖的意思是「要不畏艱難,學禪到底,決不後退。」假如隱峰停車不前,或繞路而去,一定會遭到馬祖的訓斥的。後來馬祖掄斧頭,是對他悟道與否的考驗,隱峰也過關了。


真理往往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只要你認為正確就放手去做!


何必在意小事


仰山和尚是為山禪師的學生,有一年,師徒兩個一年沒見了,彼此都十分挂念,等到見面時,為山禪師向仰山問道:「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麼事?」 仰山說:「我開了片荒地,然後種了一些莊稼和菜,每天挑水澆地,鋤草除蟲,收成很好。」 為山禪師讚許地說:「你這一年過得很充實呀!」 仰山和尚便問:「老師您這一年都做了什麼事?」 為山笑著答道:「我過了白天就過了晚上。」


仰山隨意說道:「你這一年也過得很充實呀!」剛說完,就覺得自己這們說有欠妥當,話語中似乎帶著諷刺的意味於是漲紅了臉,情不自禁地咂了咂舌頭,心想:「我這樣說,老師一定以為我在取笑他,這樣說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他的這一窘態早就被山禪師看破了。就在仰山盤算如何補救的時候,為山禪師責備他說:「只不過是一句話,你為什麼要看得那麼嚴重呢?」


仰山仔細一想,明白了老師的用意:「偶然的小疏忽,或無意的小過失,只要不是成心那樣做的,如果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那就隨它去吧,沒有必要老是把它放在心裡。」 想到這裡,仰山便對老師說:「我們開始上課吧!」老師讚許地點了點頭。


世上的事本身就很平常,沒有必要讓一些小事佔據你的內心。風吹雲過,煙消雲散,你會發覺天地原來是如此澄明,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為什麼要讓自已背著沉重的包袱呢?


山高怎阻野雲飛


善靜和尚27歲時候,棄官出家,他去樂普山投奔元安禪師,禪師令善靜管理寺院的菜園,在勞動的過程中修行。


有一天,寺內一位僧人認為自己已經修業成功,可以下山雲遊了,於是就到元安禪師那裡向他辭行。當然,下山是要等到禪師的批准的。


元安禪師聽了僧人請求,笑著對他說:「四面都是山,你往何處去?」 僧人無法想出其中蘊涵禪理,只好轉身回去。


那人無意走進了寺院的菜園子。


善靜正在鋤草,看見僧人愁眉苦臉的樣子就驚訝地問:「師兄為何苦惱?」


僧人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善靜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難」、「層層障礙」。元安禪師實際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各決心。可惜,僧人參透不了師父的旨意,於是笑著對僧人說:「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怎阻野雲飛。」意思是: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無法阻擋。


僧人於是就來到元安禪師那裡,對禪師說:「竹密豈防流水過,山高怎阻野雲飛。」僧人以為師父一定會喜笑顏開地誇獎他,然後准他下山,誰知元安禪師聽後,先是一怔,繼而眉頭一皺,兩眼直視僧人道:「這肯定不是你擬的答案!是誰幫助你的?」僧人見師父已經察覺,於是只好把善靜和尚的名字說了出來。


無安禪師對僧人說:「管理菜園的僧人善靜和尚,將來一定人有一番作為的!多學著點吧,他都沒有提出下山,你還要下山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關鍵在於自身,只要下定決心,一切困難都不能迎刃而解。


鐵眼苦募一文錢


有個叫鐵眼的年輕和尚,發誓要用募捐來的錢修建一個佛的金身。這件事雖然功行德無量,但是困難太大了!然而,鐵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願,就絕不退縮。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來到了最繁華的地方,向過路人乞討施捨。不一會兒,過來一個武土,鐵眼和尚施禮道:「貧僧誓願佛金身,請施主捐一點吧!」


武土都沒正眼看他,像是沒聽見的樣子,邁著大步走了。鐵眼和尚急忙就追上去,低聲乞求:「給多少都行!」


武土厭煩地揮手,十分乾脆地拒絕道:「不!」


武土在前面走,鐵眼在後面跟著,一直走了十多里路!那個武土無可奈何地隨手扔下了一文錢。鐵眼從地上撿起那文錢,朝武土行禮致謝。


武土覺得奇怪,問道:「一文錢也值得你這樣高興?」鐵眼和尚答道:「這是貧僧靠行乞修佛身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一文錢,或許貧僧的心志就會產生動疑,所以感到無限欣喜。」


說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繼續化緣。暑去冬來,經過無數個風雨霜雪的日子,鐵眼和尚終於籌足了資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如果一個人信心十足地朝目標邁進,終究會獲得意想不到這的成功。


一封介紹信


曾會學土與珊禪師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學土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竇,讓他到婁隱寺去找珊禪師欣然接受,然後拜別,雲遊去了。


一別就是三年,曾會學土因為公事,來到了靈隱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紹過雪竇禪師來這裡,於是便問珊禪師:「雪竇禪師現在怎麼樣了?」 珊禪師疑惑地說:「沒有這個呀!是不是搞錯了?」 曾會學土說「怎麼會錯呢?我親自介紹他來的!」


珊禪師十分為難,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眾中尋找了個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沒有找到這個人曾會學土說:「你還記得拿我介紹信的那個人嗎?」


珊禪師搖搖頭說:「沒有啊!我從來沒有收到過你寫的介紹信呀!」


珊禪師看學土那麼著急想找到這個人,於是便和學土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個地方,就是不見雪竇禪師的蹤影。直到天快黑的時候,才在一個很破的屋子的角落裡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竇禪師。


曾會學土大喜地喊道:「雪竇禪師!」 雪竇見是曾會學土,也感到十分驚喜,他與珊禪師各自作禮。珊禪師一見雪竇禪師就看出了這個和尚將來一定會有不般的造化。


幾人各自寒暄了一陣,曾會學土問道:「三年前我親筆寫的介紹信你給丟了嗎?為什麼不給珊禪師看呢?害得你住這樣的房子!」


雪竇禪師從衣袖裡取出原封末動的介紹信還給曾會,說道:「我只是一個雲遊的和尚,沒有什麼渴求,人什麼要請人介紹呢?」


求人不如求已!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被埋沒,付出了就會有回報。


固執的玄機


玄機和尚心想:「我整日打坐,是逃避嗎?打坐,就是為了心無雜念,如果靠打坐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的話打坐和吸食鴉片有什麼兩樣呢?」 他眼神中充滿了迷惘,目光漸漸黯淡了。然後他起身去拜見雪峰禪師,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答案。 雪峰禪師看著眼前的這個人,覺得他雖然有向佛之心,但是本性中有許多缺點不自然地表露了出來,於是點點頭,問道:「你從哪裡來?」 「大日山。」雪峰微笑,話里暗藏機鋒:「太陽出來了沒有?」意思是問他是否悟到什麼禪理。


玄機以為雪峰是在試探他,心想:「連這個我都答不上來的話,這幾年學禪,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了,便揚著眉毛說:「如果太陽出來了,雪峰豈不是要融化!雪峰嘆息著又問:「您的法號?」 「玄機」雪峰心機上:「這個和尚太傲了,心裡裝的東西也太多了,且提醒他一下吧!」於是問道:「一天能織多少?」


「寸絲不掛!」玄機心想:「就這個也能考住我玄機和尚,真是太小瞧我了!」


雪峰聽他這樣固執,不由得感嘆道:「我用機鋒來擔醒他,他卻和我爭辯口舌,自以為是,卻不知心中已經藏了多少名利的蛛絲!」


玄機看雪峰無話可說,便起身準備聞去,臉上還是那樣得意的神態。


他剛轉過身去,雪峰禪師就在身後叫道:「你的袈裟拖地了。」玄機不由自主地回頭來,見袈裟好好地披在身上,只見雪峰哈哈笑:「好一個寸絲不掛!」


心裡不要裝太多的事,不要總想著別人會怎麼看你,人不如活著簡單一些好。


方丈與乞丐


一個只有一隻手的乞丐來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討,方太毫不客氣地指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後院去吧。」


乞丐生氣地說:「我只有一隻手怎麼搬呢?不願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什麼話也沒說,用一隻手搬起一塊磚,說道:「這樣的事一隻手也能做的!」


乞丐只好用一隻手搬起來,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方丈遞給乞丐一些銀子,乞丐雙手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方丈說:「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賺到的錢。」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過了很久,又有一個乞丐到了寺院。方丈把他帶到屋後,指著磚堆對他說:「把磚搬到屋前就給你銀子。」但是這位雙手健全的乞丐卻鄙夷地走開了。


弟子不解地問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這次你又叫乞丐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磚放在屋後,還是屋前?」


方丈對弟子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若干年後,一個很體面的人來到了寺院。他氣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這人只有一隻左手,他就是用一隻手搬磚的那個乞丐。自從方丈讓他搬磚以後,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然後,靠自己的拼搏,終於取得了成功。而那個雙手健全的乞丐卻還是乞丐。


一個人應該具有兩種最基本的品格,第一是靠自己的手勞動,第二是靠自己的頭腦思考。可是我們放眼望去,或者環視周圍,是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這兩條最基本的品格呢?


確定的目標


弟子們和禪師一起在田裡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總是歪歪扭扭,而禪師卻插得整整齊齊,猶如用尺子量過一樣。


弟子們疑惑地問禪師:「師父,你是怎麼把禾苗插得那麼直的?」


禪師笑著說:「這其實很簡單!你們插秧的時候,眼睛要盯著一個東西,這樣就能插直了!」


弟子們於是捲起褲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彎曲的弧形。


禪師問弟子:「你們是否盯住了一樣東西?」「是呀,我盯住了那邊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啊!」弟子們答道。


禪師笑著:「水牛邊吃草邊走,而你插秧時也跟著水牛移動,怎麼能插直呢?」弟子們恍然大悟,這次,他們選定了遠處的一棵大樹,果然插秧都很直。


這讓我們想起了另外一個故事:


父親和孩子在雪地里走,父親對孩子說:「咱們看誰走得腳印直。」孩子高興地說:「好吧!不過有時間限制嗎?」 父親說:「沒有時間限制!只要腳印直就算贏了。」


於是孩子看著自己的腳,腳尖連著腳跟,一下一下地向前走,等他走到指定的地點時,父親早就到了,正站在那裡看著孩子笑。


孩子向後一看,只見父親的腳印非常直,可是自己的腳印卻是歪歪扭扭。孩子疑惑地問父親:「我走得那麼仔細,可是為什麼還是走得沒有你的直呢?」


父親說:「不要只看著自己腳下,你只要用眼睛看著前面的大樹就能走直了!」孩子按照父親說的去做,果然走得腳印非常直。


不要只看著腳下,而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固定的目標。只有朝著確定的目標前進,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若這些文章能讓你的心靈得滋潤,讓你得到些許快樂,我能為大家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我真的很高興,感謝新浪網站提供這樣的一個平台,資源共享,讓我們能夠共享智慧的快樂。


割斷慾望之繩


一則故事:一個後生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禪院里的老禪者。來到禪院,他與老禪者一邊品茗,一邊閑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皆因繩未斷。」老禪者隨口答道。


後生聽到老禪者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老禪者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


「不,老師父,我驚訝的是,你怎麼知道的呢?」後生說,「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者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一隻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里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烈,也被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為被繩牽住。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一塊圖章,常常讓我們坐想行思;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回輸贏,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一次得失,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一份殘羹,常常讓我們蹙眉千度。


為了錢,我們東西南北團團轉;為了權,我們上下左右轉團團;為了欲,我們上上下下奔竄;為了名,我們日日夜夜竄奔。


快樂哪去了?幸福哪去了?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因為一根繩子,水牛失去了草原;因為一根繩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為一根繩子,駿馬失去了馳騁。


你看,曾經與鷹同一基因的雞,現在怎樣在雞塒邊打轉?你看,曾經邀游江海的魚,現在怎麼上了釣鉤而擺上人家的餐桌?你看,曾經蹦蹦跳跳的少年,現在是怎樣的滿臉愁雲慘淡?你看,當年日記本上紅筆書寫的豪言壯語,現在又怎樣成了黑色的點點符號?


大象在木樁旁團團轉,水牛在樹底下轉團團;我們在一件事里團團轉,我們在一種情緒里轉團團,為什麼都掙不脫?為什麼都拔不出?


皆因繩未斷啊。


名是繩,利是繩,欲是繩,塵世的誘惑與牽掛都是繩。人生三千煩惱絲,你斬斷了多少根?


老禪者說:「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著,生生死死不得解脫。」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滿地都是寫了字的廢紙。


「怎麼啦?」老和尚問。


「寫不好。」老和尚撿起幾張看:「寫得不錯嘛,為什麼要扔掉?又為什麼哭?」


我就是覺得不好。」小和尚繼續哭:「我是完美主義者,一點都不能錯。」


「問題是,這世界上有誰能一點都不錯呢?」老和尚拍拍小和尚:「你什麼都要完美,一點不滿意,就生氣,就哭,這反而是不完美了。」


潔癖


小和尚把地上的字紙撿起來,先去洗了手。又照照鏡子,去洗了臉;再把褲子脫下來,洗了一遍又一遍。「你這是在幹麼啊?你洗來洗去,已經浪費半天時間了。」老和尚問。「我有潔癖!」小和尚說:「我容不得一點臟,您沒發現嗎?每個施主走後,我都把他坐過的椅子擦一遍。」「這叫潔癖嗎?」師父笑笑:「你嫌天臟、嫌地臟、嫌人臟,外表雖然乾淨,內心反而有病,是不潔凈了。」


化緣


小和尚要去化緣,特別挑了一件破舊的衣服穿。「為什麼挑這件?」師父問。 「您不是說不必在乎表面嗎?」小和尚有點不服氣:「所以我找件破舊的衣服。而且這樣施主們才會同情,才會多給錢。」「你是去化緣,還是去乞討?」師父瞪了眼睛:「你是希望人們看你可憐供養你?還是希望人們看你有為,透過你度化千萬人?」


後來,老和尚圓寂了,小和尚成為住持。他總是穿得整整齊齊,拿著醫療箱,到最髒亂貧困的地區,為那裡的病人洗膿、換藥,然後髒兮兮地回山門。他也總是親自去化緣,但是左手化來的錢,右手就濟助了可憐人。他很少待在禪院,禪院也不曾擴建,但是他的信眾愈來愈多,大家跟著他上山下海,到最偏遠的山村和漁港。「師父在世的時候,教導我什麼叫完美,完美就是求這世界完美。師父也告訴我什麼是潔癖,潔癖就是幫助每個不潔的人,使他潔凈。師父還開示我,什麼是化緣,化緣就是使人們的手能牽手,彼此幫助,使眾生結善緣。」小和尚說。「至於什麼是禪院,禪院不見得要在山林,而應該在人間。南北西東,皆是我弘法的所在;天地之間,就是我的禪院。」


最難的事


弟子們問禪師:「老師,如何才能成功呢?」禪師對弟子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


說著,禪師示範了一遍,說道:「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嗎?」


弟子們疑惑地問:「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禪師說:「做完了件事,一年之後你們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們想:「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


一個月後,禪師問弟子們:「我讓你們做的事,有誰堅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驕傲地說道:「我做了!」禪師很滿意地點點頭說:「好!」


又過了一個月禪師又問:「現在有多少人堅持了?」結果只有一半的人說:「我做了!」


一年過後,禪師再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幾個人堅持了?」這時,只有一人驕傲地說道:「我做了!」


禪師把弟子們叫到跟前,對他們說:「我曾經說過,做完這件事,你們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現在我想告訴你們,世間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


「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夠做到並持之以恆的,終究只是極少數人。」


後來,一直堅持做的那個弟子成了禪師的衣缽傳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天生暴躁


盤圭禪師說法時不僅淺顯易懂,也常在結束之前,讓信徒發問問題,併當場解說,因此不遠千里慕道而來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請示盤圭禪師說:


「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盤圭:「是怎麽一個「天生」法?你把它拿出來給我看,我幫你改掉。」


信徒:「不!現在沒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會跑出來。」


盤圭:「如果現在沒有,只是在某種偶發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那麽就是你和別人爭執時,自己造就出來的,現在你卻把它說成是天生,將過錯推給父母,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經此開示,會意過來,再也不輕易的發脾氣了。


曬香菇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歲駝著背的老禪師,在大太陽下曬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的說:「長老!您年紀這麽老了,為什麽還要吃力勞苦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麽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為您老人家代勞呀!」


老禪師毫不猶豫的道:「別人並不是我!」


道元:「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


老禪師:「大太陽天不曬香茹,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來曬嗎?」


道元禪師是一寺之主,指遵萬方,可是遇到這位老禪師,終於認了輸。


禪者的生活,無論什麽,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別人不是我」,「現在不做,要待何時?」這是現代人應該深思的問題。


在鍵錘下日益強壯


寒冬臘月,一個名為「滴水」的和尚去天龍寺拜見儀山禪師。外面下著很大的雪,可是儀山禪師卻不讓他進門。那個和尚就在門外一直跪著,這一跪就是三天。儀山的弟子看他可憐,紛紛為他求情,可是儀山說:「我這裡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沒有住所的人!」弟子們沒有辦法,只好紛紛走開。


到了第四天的時候,那個和尚身上皴列的地方開始流血,


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來,但他依然跪在那裡,雷打不動。儀山下令弟子:「誰也不準開門,否則就將他逐出門外!」


七天後,那個和尚支撐不住,倒了下去。儀山出來試了一下他的鼻子,尚且有一絲呼吸,於是便下令將他扶了進去。滴水終於進了儀山禪師門下參學。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儀山禪師問道:「無字,與般若有什麼分別?」


話剛說完,儀山一拳打了過來,大吼:「這個問題豈是你能問的?滾出去!」


滴水被儀山的拳頭打得頭暈目眩,耳朵里只有儀山的吼聲,忽然間,滴水想通了:「有與無都是自己的膚淺意識,你看我有,我看我無。」


還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紙擤鼻涕的時候,被儀山看到了,他大聲喝道:「你的鼻子比別人的血汗珍貴?你這不是在糟蹋白紙嗎?」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難以忍受儀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說:「人間有三種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師門的影響里,發揚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賞家師的慈悲,步步追隨;上等僧在師父的鍵錘下日益強壯,終於找到自己的天空。」


所以說,向你揮來的鞭子,常常只是要你把頭抬得更高,背脊挺得更直。


知非便舍


慧遠禪師年輕時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嗜煙的行人,兩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然後坐在河邊休息。那行人給了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行人的饋贈,然後他們就在那裡談話,由於談得投機,那人便送給他一跟煙管和一些煙草。


慧遠禪師與那人分開以後,心想:這個東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定,時間長了一定會惡習難改,還是趁早戒掉的好。於是就把煙管和煙草全部都扔掉了。


又過了幾年,他又被《易經》迷上了。那時候正是冬天,地冷天寒,他於是寫信給他的老師,向老師索要一些寒衣,然後託人送到老師那裡。但是信寄出去已經很長時間了,冬天已經過去,山上的雪都開始融化了,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的音信。慧遠禪師於是用易經為自己占卜了一卦,結果算出那封信並沒有送到。


他心想:「易經占卜固然準確,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麼能夠全心全意地參禪呢?」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接觸易經之術。


之後,他又迷上了書法,每天鑽研,居然小有所成,有幾個書法家居然也對他的書法讚不絕口。他轉念想到:「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就成為書法家,而成不了禪師了。」從此他一心參悟,放棄了一切與禪無關的東西,終於成為了禪宗大師。


明白自己的目標固然可貴,但更可貴的是為了成就目標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所為與目標相悖,便要立刻改正,這是達到目標的最佳方法。


直接問意思


有一次,慧能禪師在別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念經,慧能傾身細聽,感覺有些不對,於是起身來到那個念經的人身邊說道:「您常常誦讀經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個人搖搖頭說:「有一些實在難懂!」


慧能就把那個人剛才朗誦的部分為他作了詳細的解釋:「當我們在虛名浮譽的煙灰里老去,滿頭白髮的時候,我們想要什麼?當生命的火燼將熄,心跳與呼吸即將停止的時候,什麼是我們最後的期盼?當墳墓里的身體腐爛成屍骸,塵歸塵,土歸土,生命成為毫無知覺的虛空之後,我們在哪裡?」


一時間,天清地明,那個人混沌頓開,似乎隱約能看見生命的曙光了。


那個人驚異地問慧能佛經上幾個字的解釋,慧能大笑說道:「我不認識字,你就直接問我意思吧!」


那個人聽了他的話感覺到十分吃驚,說道:「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能夠了解意思呢?怎麼能夠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著說:「諸佛的玄妙義理,和文字沒有關係。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騎馬的時候,不一定必須要有韁繩,那是給那些初學者準備的,一旦入門,就可以擺脫韁繩,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馳騁。」


因緣乞丐


有一個乞丐,總是躲在寺廟的一個角落裡靜靜地合掌念佛。然後就去乞討,每當有人施捨的時候,他總是面露喜色,不停地說:「因緣!因緣!」即使不給,他也會說:「因緣!因緣!」小孩子用石頭打他,他也只是說:「因緣!因緣!」因此,人們稱他為「因緣乞丐」。


晚上,他沒有住的地方就在別人的屋檐下過夜。一個寒風刺骨的晚上,一個書生因為天黑沒有看見他,竟在他頭頂上小解,乞丐醒來,喃喃地說:「因緣!因緣!」


書生大吃一驚,不停地道歉,乞丐急忙說:「不敢當,不敢當,都怪我睡錯地方,嚇著了你,這也是你我的因緣。你向一個乞丐道歉,實在是讓乞丐不安!」書生被他深深地感動了,立刻向他許諾說:「只要我死在你的後面,我一定厚葬你!」


沒過多久,因緣乞丐就在一家人的屋檐下死去了。書生信守諾言,為乞丐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然後將其火化。但是奇怪的事發生了,乞丐居然在火焰中獲得了重生,他渾身散發著耀眼的金光,向書生說道:「感謝你將我的肉身超度,剩下的東西就是給你的補償。」然後就消失了。


後來,書生在乞丐的骨灰中發現了幾十顆水晶般透明的紫色舍利子。


切莫以貌取人,處處有佛性,人人均是佛。


還生氣嗎


有一位婦人脾氣十分古怪,經常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生氣。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氣不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朋友對她說:「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為什麼不去向他訴說心事,請他為你指點迷津呢?」於是她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找那位高僧。


她找到了高僧,向他訴說心事,言語態度十分懇切,渴望從高僧那裡得到啟示。高僧一言不發地聽她闡述,等她說完了,就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然後鎖上房門,無聲而去。


婦人本想從禪師那裡聽到一些開導的話,沒想到禪師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把她關在這個又黑又冷的屋子裡。她氣得跳腳大罵,但是無論她怎麼罵,禪師就是不理會她。婦人實在忍受不了了,便開始哀求,但禪師還是無動於衷,任由她在那裡說個不停。


過了很久,房間里終於沒有聲音了,禪師在門外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生自己的氣,我怎麼會聽信別人的話,到你這裡來!」


禪師聽完,說道:「你連自己都不肯原諒,怎麼會原諒別人呢?」於是轉身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


「為什麼不生氣了呢?」


「我生氣有什麼用呢?只能被你關在這個又黑又冷的屋子裡。」


禪師說:「你這樣其實更可怕,因為你把你的氣都壓在了一起,一旦爆發會比以前更加強烈。」說完又轉身離去了。


等到第三次禪師問她的時候,婦人說:「我不生氣了,因為你不值得我為你生氣。」


「你生氣的根還在,你還沒有從氣的漩渦中擺脫出來!」禪師說道。


又過了很長的時間,婦人主動問道:「禪師,你能告訴我氣是什麼嗎?」


高僧還是不說話,只是看似無意地將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婦人終於頓悟:原來,自己不氣,哪裡來的氣?心地透明,了無一物,何氣之有?


氣由心生,心有欲則氣生。世人正是因為有太多的慾望,所以才會生活得不快樂!


一村菊香


禪師在院子里種了一顆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園,香味一直傳到山下的村子裡。


凡是來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讚歎道:「好美的花兒呀!」


一天,有人開口,向禪師要幾棵花種在自家院子里,禪師答應了。他親自動手挑揀開得最鮮、枝葉最粗的幾棵,挖出根須送到了別人家裡。消息很快傳開了,前來要花的人接連不斷。在禪師眼裡,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知心、一個比一個親近,都要給。不多日,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乾二淨。


沒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沒有了陽光一樣寂寞。


秋天最後的一個黃昏,弟子看到滿院的凄涼,說道:「真可惜!這裡本應該是滿院香味的。」


禪師笑著對弟子說:「你想想,這樣豈不是更好,三年後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弟子不由心頭一熱,看著禪師,只見他臉上的笑容比開得最好的菊花還要燦爛。


禪師說:「我們應該把美好的事與別人一起共享,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這種幸福,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了,心理也是幸福的!這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擁有了幸福。」


不要總想著自己,應該把自己美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一起分享。當你看到別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時,你會體會到,其實與別人分享幸福比自己佔有幸福更幸福!


心裡的鎖


這是一個參禪者講述的小故事。


魔術大師胡汀尼有這樣一手絕活,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開無論多麼複雜的鎖,從未失手。他曾為自己定下這樣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要在60分鐘內,從任何鎖中掙脫出來,條件是讓他穿著特製的道具服進去,並且不能有人在旁邊觀看。


英國一個小鎮的幾個居民,決定向這位魔術大師發起挑戰,並有意給他難堪。他們精心打造了一個堅固的鐵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複雜的鎖,請胡汀尼來看看能否從中逃脫。胡汀尼接受了這個挑戰,他穿上自己那件特殊的道具服,走進鐵牢中。牢門「哐啷」一聲關了起來。待眾人離去之後,胡汀尼從道具服中取出自己特製的工具,開始工作。


30分鐘過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緊貼著鎖,專註地工作著,45分鐘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胡汀尼頭上開始冒汗。最後2個小時過去了,胡汀尼始終聽不到期待中的鎖簧彈開的聲音。他筋疲力盡地將身體靠在門上坐下來,結果牢門卻順勢而開。原來,牢門根本沒有上鎖,那把看似很厲害的鎖只是個樣子。


小鎮居民成功地捉弄了這位逃生專家,門沒有上鎖,自然也就無法開鎖,但胡汀尼心中卻上了鎖。大師的失敗在於,他太專註於這把具有象徵意義的鎖了,他的目標在不自不覺中從「逃生」轉換成了「開鎖」,況且,他先入為主的概念告訴他:只要是鎖,就一定是鎖上的。人在一生中積累了許多人生經驗,可正是這些經驗也成為各種觀念的「鎖」,有些人可能會被這些無形之「鎖」鎖一輩子,拒絕跳出原來的觀念看問題。


凡聖兩忘


南塔光涌禪師初參仰山禪師時,仰山問他:「你來做什麼?」


光涌答:「來拜見禪師。」


仰山又問:「見到了禪師嗎?」


光涌答:「見到了!」


仰山再問:「禪師的樣子像不像驢馬?」


光涌說:「我看禪師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鬆再追問:「既不像佛,那麼像什麼?」


光涌則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與驢馬有何分別?」


光涌大為驚嘆,說道:「凡聖兩忘,情盡體露,二十年之中,再也無人優勝於你,你好好保重。」


事後仰山禪師一見到人就贊歎說:


「光涌為肉身佛也。」


這則公案究竟有何含意呢,譬如有人問人像什麼?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假如有所像,就有所不像。如果回答說人像鬼,鬼中也有人;如果說鬼像人,人中也有鬼。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虛空像什麼?虛空無相無所不相,正因為虛空無相,才能包容萬有;虛空無相,所以像一切的樣子。仰山禪師和光涌禪師議論不像驢,不像佛,那麼究竟像什麼?像自己。唯有見到自己的自性,才能與虛空一個鼻孔出氣,像什麼?像虛空無相之相。能夠凡聖兩忘,體用一如,那就是見到無相的真理了。


餓了吃飯


有人問大智慧海禪師什麼是修行,禪師說:「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其人不解:「別人不也是一樣,餓了吃,困了睡嗎?」禪師解曰:「因為凡人吃飯時不肯吃飯,想這想那,千般計較;睡覺時不肯睡覺,夢這夢那,顛倒夢寐。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只是睡覺。」


幼時,我們與世界渾然一體,長大以後,我們刻意專營,失去了本我,因此,要想獲得開悟,就一定要放下,用原有的,平凡純樸的心去吃飯、睡覺、工作。


擔起責任


枯木禪師,面對供養他的妙齡少女投懷送抱,表現的戰戰兢兢,說:「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意」,沒有一絲同情和憐憫之心。老和尚背少女過河,小和尚不解,質問師父為何近女色,老和尚笑說:「我早已經把她放下了,你怎麼還把她抱在心裡呢?」


禪宗經常說「捨得」。有舍才有得,能舍才能得。捨去的是妄想,得到的是智慧。修行達到枯木禪師的地步,已是相當高深,但不是最徹底的境界。必須枯木逢春,枯木生花。而老和尚正是用其智慧和大愛的心幫助人。


改變態度


一位美麗的女孩遭到情人拋棄,跑道禪師面前哭訴生活的不幸。禪師則說:「在你沒有遇到他之前,你的生活不也是一樣的嗎?為什麼那個時候能無憂無慮,開開心心,而現在卻是這樣呢?有相遇就有離別,緣分到了,你們在一起,緣分散了,你們分開。你為何不能繼續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呢?」


要善用我們的智慧去轉化萬物。你改變不了環境,但能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


一位老和尚把女人帶到一座高山前,問:此山如何?


女人說:偉岸,高大,挺拔,秀美。


老和尚說,跟我上山吧。一路上山無語。走著走著,女人累了,乏了,路不好走,女人諸多抱怨。


等到了山頂,老和尚問:你剛才看到的山現在感覺如何?


女人說:這個山不好,都是碎石路,樹也沒長好。不過,遠遠望去,對面的山更美啊。


老和尚笑笑說,當你認識一個人時,就是遠看高山,眼中滿是崇拜;了解了,就是上山,你看到的都是普通細節;到了山頂,你眼中也只是看到另外一座山而已。山沒有變,是你的心變了。你的心變了,眼神就變了。沒有了崇拜,山就不再偉岸。你抱怨越多,傷害就越多。 你為什麼能在山頂看到其他的高山?是因為你腳下踩的山提升了你的眼光而已。 一個人只有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才會真正幸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戒色節慾 的精彩文章:

TAG:戒色節慾 |
您可能感興趣

詮釋人之本心,感悟禪學真理!
歷史事實的重建與詮釋:宋代義理史學再認識
儒道大學詮釋:之一
狗狗為你詮釋讓人討厭的人
魔弦傳說:一個詮釋人性光輝的故事
唐嫣復古造型 詮釋理性之美
用張良的四個故事詮釋什麼叫傳奇的人生
「喜歡」和「愛」最經典的詮釋
「喜歡」和「愛」最經典的詮釋。
《生物波與人體抗癌能力詮釋》——生物波理論與醫學實踐
真理與意義:詮釋山脈
這些中國男人你不得不佩服,有的捨命救人,有的詮釋了真正的愛
從《道德經》詮釋《人民的名義》
「自然的力量」的最好詮釋 山姆.宏邦中國行講了啥?事關人人健康,難道你不看?
紀錄片《講究》詮釋身邊人的「匠人情懷」
用張良的四個故事詮釋:什麼叫傳奇的人生
中國醫學對性行為的詮釋
這是我看過關於「喜歡」和「愛」最經典的詮釋
周易的內容詮釋、名稱詳述和思想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