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往期推薦:風物丨丹霞,水墨山水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文圖/段英賢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作者簡介】段英賢,男,北國冰城人氏,長居南國三亞。1982年畢業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冶金機械系,高級工程師,黑龍江省攝影家學會會員。散文及攝影作品多次在當地主流媒體刊登。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哈爾濱曾是教堂之城,在這個版圖不大的城市裡曾存在一百餘座宗教建築。儒教,道教,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以及日本神道教和佛家寺院。這樣的現象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奇觀,這也剛好體現了當時哈爾濱多文化,多民族和諧共處的社會形態。

這些宗教建築大都規制嚴整,外觀精美,砌建工藝精湛,堅固耐用。這說明教眾們已經把這座城市當成自己的歸宿了,相濡以沫,白頭偕老。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該圖片來自網路)

當初隨著聖.尼古拉教堂的鐘聲響起全城教堂的鐘聲也隨之此起彼伏的響起,鐘聲和祈禱聲在城市的上空瀰漫,經久不息。信徒們在這裡滌盪心靈,虔誠仟悔,祈求平安,那是多麼動人的景象啊!如今這些難得的宗教建築成為哈爾濱重要特徵,然而這個曾經的教堂之城,卻隨著永遠消失的祈禱聲和鐘聲一起湮滅歷史的長河中。


下面讓我們隨著哈爾濱教堂鐘聲繚繞的餘音,去追尋那些曾經精美的教堂:


1、江北聖.尼古拉教堂


1924年建成,1928年竣工,磚木結構。1970年發生火災,隨後拆除了建築殘骸。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松花江北岸太陽島上。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2、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聖母領報教堂、聖母報喜教堂)


初建於1903年,重建於1912年,在建竣工於1941年,1970年拆毀。拜占庭式俄羅斯東正教聖母報喜教堂。採用了鮑·馬·圖斯塔諾夫斯基的設計方案,可容1200人做禮拜,氣勢恢宏,建築精美,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宏偉、最壯觀的教堂。位於警察街(現友誼路),是東正教北京傳教士團駐哈爾濱代表部所在地。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3、聖·伊維爾教堂


聖.伊維爾教堂是哈爾濱現存最早的教堂建築。最初是俄國外阿穆爾軍區的軍用東正教堂,始建於1907年5月27日,1908年6月3日舉行了首屆宗教活動。位於軍官街(現道里霽虹街)工廠胡同。折衷主義建築,設計師為俄羅斯著名設計師K.X.德尼索夫,教堂平面布局是狹長的十字星式,主建築屋頂建有五個球型尖塔,一大四小,錯落有致。後來增建了鐘樓和祭壇,尖塔數量達到七座。文革期間,教堂被毀壞,洋蔥頭和十字架也被拆除,周圍建起了民居,將教堂完全遮蔽。雖然教堂只剩下一副骨架,但是結構依舊堅固,現主建築用於倉庫。近日隨著哈站北廣場的建設,教堂即將重新修復,期待中。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4、聖母安息教堂 (烏斯平斯卡婭教堂)


建於1908年,約1930年建鐘樓,鐘樓為烏爾佐夫設計,磚木結構,俄羅斯建築風格,原為哈爾濱外僑新墓地入口, 位於新市街新墓地,現為南崗區東大直街1號,用於文化公園內的電子娛樂廳。


該教堂的最大特點是主體與鐘樓相分離,均為哈爾濱市Ι類歷史建築。鐘樓二層的四個立面分別由帶拱券的三扇窄長窗組成。三層是鐘樓,六根廊柱支撐起銳角型六面體的帳篷頂,頂端豎立十字架。鐘樓基座開闢出門洞,基座與兩側的坡屋頂平房建築相連,平面布局呈凹字型。封口處是四根方形立柱組成的大門,立柱上雕刻浮雕,頂端有柱檐,造型精美絕倫。文革期間,四柱化為烏有了。教堂主建築上方原有一大一小兩座洋蔥頂和十字架,文革中被一併拆除。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5、聖·尼古拉大教堂


聖· 尼古拉教堂,俗稱"喇嘛台",曾經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當年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


繼尼古拉教堂之後廣場周圍先後建造了莫斯科商店(今天的博物館)、新哈爾濱旅店(今天的國際旅行社)和別洛夫醫院(今天的中山商場)。整個廣場在多種藝術建築中簇擁中,充滿著異國文化氣氛。從此在哈爾濱最高點,"東方小巴黎"的形象開始樹立起來了。


1966年文革中聖·尼古拉教堂被毀。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6、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入駐哈爾濱,為軍中宗教儀式需要,建立了一座木結構簡易教堂,該師撤離後,師長將教堂聖象,聖器等資產捐贈給當地的俄羅斯東正教徒。之後俄國茶商伊·費·赤斯嘉科夫出資六萬盧布,搬家到埠頭區建設一座木製教堂。東正教海參崴和堪察加地區大主教為教堂落成舉行祝聖儀式。一年後,教堂重建為磚木結構,工程於1912年完工。


1922年,東正教哈爾濱大主教區的教徒已達三十萬人,原索菲亞教堂已不能滿足需要,遂另闢新址再建教堂。1923年9月27日,索菲亞教堂在現在的地址上舉行奠基典禮,歷時九年,與1932年1月25日建成,至此,索菲亞教堂成為哈爾濱及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東正教徒奉為聖地,也曾經是哈爾濱的精神聖地。


該教堂先後由俄國建築師日丹諾夫,沃斯科爾科夫主持設計施工。樣體為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建築面積721平方米。整個教堂分成四層,高度53.35米。它深受拜占庭建築建築藝術影響、有著俄羅斯式的穹頂,羅馬風格的拱券高窗宏,以及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有機組合。特別是1997年的修整,使索菲亞教堂成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風景中一個亮點、每當黃昏來臨,夕陽輝映在高聳的穹頂上,鴿群如雲、樂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亞廣場上,頗有心曠神怡之感。聖·索菲亞教堂現為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哈爾濱道里區透籠街95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7、哈爾濱土耳其清真寺(韃靼清真寺)


始建於1922年。磚木結構的教堂。建築師為尤·彼·日丹諾夫。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風格建築。挺拔高聳的宣禮塔以及兩側對襯圓頂、尖券拱形高窗。表現了伊斯蘭教建築的特徵。洋溢了莊嚴肅穆、寧謐渾重的宗教氣氛。土耳其清真寺這一稱謂的由來,是因最初教徒主要是土耳其人和來自俄國的依特爾人。這些伊斯蘭教徒有著彎曲的黑髮,被俄國稱為韃靼人,所以也把這座清真寺稱為韃靼清真寺。


解放後,韃靼人陸續離開中國,清真寺關閉,1953年8月,韃靼清真寺被代管人基塔耶夫出租給了五金機械哈爾濱公司,阿克秋琳娜為寺院產權監護人。1966年由道里區人民武裝部借用。90年代末,阿克秋琳娜到美國後,通過美國的韃靼協會與國務院宗教事務管理局聯繫,把該寺贈給哈爾濱市伊斯蘭教協會。2001年5月哈爾濱市政府按原貌對建築進行了修繕,使之重見天日。


地址:哈爾濱道里區通江街108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8、哈爾濱清真寺


始建於 1897年。1904年改建。它是哈爾濱穆斯林的伊斯蘭磚木結構教堂。


1935年在眾多伊斯蘭教徒的倡議和捐助下,擴建為426平方米的阿拉伯式禮拜堂。是阿拉伯式教堂建築的經典之作。設計師是:克拉勃廖夫兄妹。望月樓和每個穹頂的頂端都高聳著一彎新月、是伊斯蘭教特有的標誌。為了滿足伊斯蘭教徒禮拜的需要,1989年進行大面積的改造,使這座老建築煥然一新。


地址:哈爾濱道外區南十四道街288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9、中華東正教會哈爾濱教會(原聖母帡幪教堂)


始建於1922年。原為木結構大教堂。1927年重建為現在磚石結構的教堂。著名建築師日丹諾夫為教堂免費提供了他大學畢業的作品,一套模仿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設計圖,並親自擔任監工。1940年日丹諾夫去世後被葬在教堂身後的墓地。


至今這裡還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澆鑄的重達 2600 公斤大鐘。建築呈拜占廷式建築風格,4個六面體小塔上的4個小穹隆烘托著中間聳起的巨大的穹頂,大穹頂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處上方的鐘樓又起一處小穹頂,錯落有致,凝重莊嚴。1984年政府重新修繕開放。


地址: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268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0、哈爾濱市基督教會(原尼埃拉依教堂,德國路德教堂)


這是一座帶有北歐風格的哥特式磚木結構的教堂。1914年由德國人倡議、中東鐵路局和民間捐助1916年教堂建成。建築師弗奧羅布設計、當時僅供德國僑民和各國領事館的教徒使用。教堂規模小巧合理、解放後,闢為基督教堂,沿用至今。


地址: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252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1、哈爾濱猶太教新會堂 (哈西德教會會堂)


1918年開始建造,建成於1921年,建造面積1230平米,建築師是:列維金,可同時容納數百名信徒。是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猶太教教堂。現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館,成為哈爾濱猶太人及其後輩尋找舊夢的地方。位於道里經緯街162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2、聖母無染原罪天主教堂(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原為設在公主嶺的隨軍教堂,日俄戰爭後遷往哈爾濱,幾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結構教堂。教堂街由此得名。為木結構的教堂。1931年籌建新教堂,1935年建成為磚石結構。俄國建築師尤.符.斯米爾諾夫設計。


這是一座俄羅斯巴洛克式教堂建築的經典之作,建築最精緻的地方是鐘樓的三段式設計,近乎於洛可可的巴洛克晚期風格,每一段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層次豐富,線條繁複優美,層巒疊嶂,過渡到六面體的帳篷頂,頂端豎立十字架。整座建築為清水紅磚砌造,工藝堪稱完美,尤其是窗額,屋檐等曲線造型,圓潤流暢,令人嘆為觀止。


教堂內有聖畫家薩得羅基尼的聖畫和聖母像。原來屬於東正教堂,1980年轉給天主教會,現名為聖母無染原罪教堂。至今,這裡依然有許多俄國人舊地重遊,絡繹不絕地來此參觀。現經對周圍環境的修建綠化,已經成為鬧市中一個清靜去處,成為哈爾濱別具一格的景點。後來又在教堂東側的廣場搭建了一處簡易舞台,又在革新街一側搭建了帳篷市場,賣些小吃,使得原本莊嚴肅穆之處成為嘈雜的地攤市場和大排檔。


地址:哈爾濱南崗區士課街47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3、呼蘭天主教堂


建築面積836平方米。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主體建築系一座雙塔型法國式教堂,高35米,青磚瓦土木結構,具有濃厚的歐式建築藝術風格,其外觀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的教堂建築有相似之處。建築中所有的門、窗均用青磚砌成拱形。在主體建築兩座塔樓中央頂端鑲嵌著紅銅製成的十字架。在第二層樓兩塔中間處懸掛著黃銅鑄造的大鐘,鐘體通高1.05米,周長0.95米。


1908年,法國神甫戴治達主持修建呼蘭天主教堂。青磚外牆,東西18.3米,南北23米,建築面積836平方米。雙塔造型類似於巴黎聖母院,高35米。堂內歐式穹隆大廳寬敞明亮,有兩排紅漆明柱。在籌建期間曾引發著名的「呼蘭教案」。1947年,在土改中,教堂被沒收。文革時期又遭到嚴重破壞。2005年,佔用教堂的呼蘭五中移地重建。


地址:呼蘭區東直路71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4、哈爾濱猶太總會堂舊址


1907年5月3日奠基,1909年1月落成.設計師是卡茲-吉列,1931年火焚後重建.哈爾濱猶太宗教公會曾在此辦公。


總會堂為二層磚石結構建築,呈拉丁十字形,門窗飾以圓拱和尖拱,屋頂有大小錯落的兩個穹頂,擎起大衛之盾六角聖星,建築十分精美,盡呈猶太建築風格。


地址:通江街82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5、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堂


建於上個世紀1920年,磚木結構,哥特式風格,市3類歷史建築。


地址:道里區新陽路158號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16、波蘭天主堂(耶穌聖心主教座堂)


波蘭人稱之為聖.斯坦尼斯拉夫教堂,始建於1906年,1907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築師是卡茲. 基列依。哥特式建築風格,磚石鐵蓋,建築面積492.48平方米。鐘樓在前,禮拜堂在後,是當時哈爾濱市內唯一的有暖氣的設施的教堂。原建築90年代中期被拆除,原址新建起一座仿哥特式教堂建築——耶穌聖心主教座堂,一座很吸引當代哈爾濱教民的天主堂。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波蘭天主堂


哈爾濱老教堂我們尋走了一圈,回眸城市的百年的歷史,精美的教堂建築,異國他鄉的文化,無不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這也讓我思考一個問題:短短的幾十年間,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哈爾濱從松花江邊的一個默默無聞小漁村,飛躍式發展,一躍成為遠東地區的名城,國內一流大城市,吸引了二十幾個國家的幾十萬的外國僑民,包括一大批頂尖的各種人才,它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一個愚昧,落後國度的啟蒙城市,如此的發展速度難以讓人理解。再考慮到哈爾濱的地理特點,既沒有出海口,不含地利。又地處苦寒之地,沒有天時。這就更難以讓人理解了!


作家阿唐先生在《老街漫步》里幫我們找到一個答案,那就是兩個詞:寬容和自由。


這就是哈爾濱的品格,足以讓我們深思……



哈爾濱百年老教堂的故事



耶穌聖心主教座堂


註:以上照片黑白的選自明信片,彩色的為作者拍攝。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洪與、姚小紅


編輯:鄒舟、於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丹霞,水墨山水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百年老照片
漳州曾做8天國都 百年老教堂見證「閩變」
桂林人說桂林事 上南州村龍家裡百年老木屋遺落中的古老木工藝
浙江寧波百年老街上演百人旗袍秀
突尼斯百年老宅的浪漫邂逅
安利紐崔萊傳人來華,講述百年老店秘籍
關於薩拉齊這座百年老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上)
世界最古老電競比賽:主辦方為百年老店
白雁坑村號稱是嵊州的香格里拉 村裡有百年老樹幾百棵
古勞水鄉龍船飯香飄百年老仁和
世界上最美的咖啡館開業了:在京都百年老宅的榻榻米上喝星巴克
來自惠州百年老店的端午祝福
上百年老的古船被颶風艾瑪衝上岸
六百年老教堂改造成豪華別墅賣六百多萬
乾隆六下江南竟就為這一口?蘇州百年老店大廚的得意之作
哈爾濱道外名小吃,你不知道的百年老店都在這了!第10集預告
桂林人說桂林事 桂林大面圩保存最完整 的百年老房
曾經是襄陽城最繁華、最富有、流金淌銀的百年老街:陳老巷
香港歷史百年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