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內在智慧
濟群法師在海峽兩岸禪文化節高峰論壇
開講「禪與人生」
文│慧樞 圖│智丹、觀軒、慧珍
2016年10月15日,由廈門日報社主辦的「海峽兩岸禪文化節高峰論壇」在金都海尚國際舉行。菩提書院導師上濟下群法師應邀為來自社會各界的領導、專家等開講「禪與人生」。上午10點,在菩提合唱團供養一曲《處世梵》後,法師登台為大眾開示。
在這個時代,為什麼很多人靜不下心來?什麼是禪?靜心與禪有什麼關係?禪的核心思想是什麼?禪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
帶著這些困惑,嘉賓們在期盼中聽濟群法師娓娓道來。
如何靜心
今天是一個浮躁的時代,雖然物質高度發達,但人們的幸福指數並沒有得到相應提升,每天很忙、很累,原因在哪裡?
「根本原因在於,我們的心靜不下來。」濟群法師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已經失去了休息的能力。比如周末、假日,本可以放鬆休息,但人們往往過得比上班還累。此外,普遍存在焦慮、恐懼、沒有安全感等心理問題,這些都和心靜不下來有關。
如何從根本上擺脫煩惱?需要靠佛法的大智慧。只有佛法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認清世界,進而解除生命的迷惑和煩惱。
大智慧在哪裡
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他宗教認為由神主宰世界並決定人類命運,而佛教否定有唯一的主宰神,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都是命運的主宰者。
佛教認為,我們內心本自具足智慧,只是被混亂的念頭遮蔽了。「人人皆有佛性,都有覺悟潛能」,就像天空有陰有晴,但太陽永遠都在那裡。法師開示說,如果內心有貪婪、嗔恨等煩惱,心就會陷入其中。所以靜心很重要,清凈的環境,有助於開啟清凈的心。就像水清月現,內心清凈了,智慧才能顯現出來。
濟群法師說,禪的智慧來自無住的心,是沒有粘著的。《金剛經》告訴我們,修行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六塵境界,心才會進入清凈的狀態。「不是你不知道什麼好不好,而是知道但不粘著,這才是禪的智慧。」因此,禪不僅是一種禪意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有內在智慧。
禪的核心內涵,就是覺
講座中,法師對禪定的「禪」和禪宗的「禪」作了開顯。禪定,是通過培養專註力,使我們了解並管理自己的心,屬於方法;禪宗的「禪」,本身就是一種智慧。今天所說的「禪與人生」,更側重後者。
那麼,禪最核心的內涵是什麼?法師告訴我們,如果用一個字形容,禪的核心內涵就是「覺」。禪宗認為,佛和眾生的差別,只是在迷、悟之間。生命進入迷惑狀態,就是眾生;進入覺性狀態,就是佛。
佛教認為,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雖然我們現在處於迷惑狀態,但都具有覺悟本性。當然,根機有利鈍之別,這取決於內在塵垢是厚還是薄。禪宗所說的頓悟,就是用最直接的手段,引導我們了悟心的本質。
法師指出,很多人喜歡禪宗,但如果根機不夠,或缺乏明眼人引導,最後就會變成「口頭禪」。所以要從漸修契入,不斷解除內在迷惑,才能明心見性。
科學越發達,禪的智慧越重要
在物質高度發達的今天,多數人的生命不能自主,處於「被控」「被選擇」的狀態,如手機控、遊戲控,還有色迷、財迷、賭博、吸毒……為什麼這些能控制我們?因為我們內心培養了相關的需求和依賴。當我們對自己的心念和情緒不能自主時,意味著對自己的生命也不能自主。
「禪的智慧,是幫助我們從這些心念中走出來,學會觀照。」濟群法師表示,學佛不是往外找,而是往內看。事實告訴我們,科學越發達,佛法越重要。科學把人帶向外在世界,而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回自己。
我們能看到怎樣的世界,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而我們的認識能力,取決於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性。心性決定了我們的認識,認識決定了我們的世界。無論對世界的認識,還是對自己的認識,都是建立在心性的基礎上。佛法與西方哲學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心性」,這也正是禪的智慧所在。
今天這個時代,根本問題是人心的問題。如何認識並改造人心,引導民眾建立高尚、健康的精神追求,離不開心性論,離不開禪的智慧。最後,濟群法師特彆強調:要清楚禪文化的根本在哪裡,亮點在哪裡,才能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造福人類。
2個小時的講座緩緩落幕。意猶未盡中,嘉賓們在法寶結緣處獲贈了濟群法師的著述、音像。智慧的滋養,還在繼續……
更多分享·法寶結緣
微信·jiqunfashi
※誰有資格弘法
※禪修是心地功夫
※感受解脫清涼,開啟幸福之門
※信佛,還是和菩薩做生意
※佛教與哲學的唯心有何區別
TAG:濟群法師 |
※學佛不是放棄一切,是讓生活更有智慧
※生活不是夢,但夢可以是生活
※生活不是只有遠方
※瑜伽不是技術 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瑜伽就是讓你更有魅力的生活
※你不是抑鬱,你是沒有錢和性生活
※我不是宅,而是在家裡享受生活
※活在當下,放眼未來,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絕不是苟且,可以快樂逍遙,象他們一樣
※你的生活不在遠方
※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
※你需要的不只是瑜伽 更是一種有格調的生活
※夫妻生活很正常,就是懷不上?看你是不是有這些問題
※不是高手在民間,而是生活太不容易!
※你不是在忙著生活,而是在活著找死
※不是生活变轻松了,是你变强大了
※不是矯揉,而是生活必須造作
※生活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
※生活得更好,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