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是對佛教真精神的回歸
導 讀
太虛大師曾經提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學佛首先要學習做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都在是教我們怎麼做人,怎麼做個好人。宗性法師認為,如果說奉行好五戒,可以成為一個基本的好公民,那麼,十善就應該是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養。
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養
前 言
「人生佛教」是對佛教真精神的回歸
今天講座的題目,叫「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養」。為什麼要關注人生修養呢?我們先回顧一段歷史:在辛亥革命前後,社會的巨變,時代的巨變,對整個中國的傳統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這個衝擊不是偶然的,特別是甲午戰爭、鴉片戰爭以後,全體國民突然覺得國家不行了,於是人們回過頭來開始反省:整個中國社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這個時候,很多人把眼睛看向西方,發現西方有兩個救世良方,一個是民主,一個是科學。於是中國人也開始研究這兩樣東西。這個過程中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當時比較保守的,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我看後來這一派垮掉了。
還有一種是激進主義的,主張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對整個中國的傳統開始算帳,佛教也不例外。在整個社會大變革的環境下,充滿了對傳統的再審視,甚至全盤否定。
那麼佛教如何應對呢?這時候,一代高僧太虛大師進行了環球考察,特別是到歐洲轉了一大圈,其間接觸到了很多西方的教會人士,包括一些很有影響的人物。如《太虛大師全集》裡面記載他跟羅素有過對話,我們現在有時候引用羅素的話:「所有宗教裡面我最贊同的是佛教。」就是羅素在這次會談中講的。
太虛大師回國以後愈發覺得中國的佛教,從唐宋以後到明清的佛教形式,已經把佛教帶進了一個死胡同。所以,大師認為佛教要改革,他提出了「教理」、「教制」、「教產」三大革命,這三大革命的核心理念,後來又綜合成一個「人生佛教」思想。
「人生佛教」其實是對佛教真精神的回歸,而不是創新。今天很多人理解「人生佛教」,包括今天提倡的「人間佛教」,總以為「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是對佛教的創新,事實上不是。
太虛大師當時提出這個思想的動機,就是要還佛教的本來面目。因為到了明清以後,整個中國佛教神秘化、鬼神化、世俗化特別嚴重,背離了佛教重智慧、重悲心、重現實社會等這樣一些基本理念。
智慧和慈悲:佛教的兩大主旋律
我們讀佛經的時候,會感覺佛是在人間的,特別是讀《阿含經》的時候,當然讀大乘經典也能感受到。比如佛陀穿衣、吃飯都有記載;佛陀與弟子之間怎麼問,怎麼對答,都是很人性化的。可是到明清以後就變樣了。
還有,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很重視現實人生,很重視現實社會。佛陀創立佛教,他的本意就是出於對人生和社會的關懷。悉達多太子就是因為見到世間的生老病死,才開始去尋求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因此他生起要出家、要修道的動機。
佛陀學道的出發點本身就是立足於現實人生、立足於現實社會的,這是佛教的本懷。那麼如何解決現實人生和現實社會的問題呢?悉達多太子通過對當時各種思想的學習和領會,最後都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另闢蹊徑,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創立了佛教。
這其中表明,佛法包含兩大主旋律:一個是用智慧來凈化和提升每個人的人生境界,另一個是用悲心來解決現實人生和社會的諸多問題。從兩漢到隋唐的佛教遵循了這樣的主旋律,所以帶來了唐宋時期的佛教鼎盛,宗派佛教也好,禪宗也好,都把佛教智慧的主旋律發揮得淋漓盡致。
佛教是首重智慧的,智慧首先要解決的是自身修養的問題。我們自身修養問題的最大堡壘就是「自我主義」。只有依靠無我的智慧才能消除固執,消除自我,只有這樣,整個人生修養的境界才能提高。一旦無我的智慧生起來,同時心量寬闊,如同佛教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麼悲心也就能夠生起來。所謂「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對他人,對現實,對眾生的關懷,也就同時生起來了,這就是悲心的體現。
很多經典里問:「佛你為什麼要說法?」佛說:「我要把我覺悟到的,讓一切眾生都能覺悟到!」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在智慧生起的同時悲心也生起來了。要不然釋迦牟尼佛不會講法。現在有些人說釋迦牟尼佛講法不是出於悲心,原因是佛陀證道之後坐在菩提樹下,他本來是不想講的,是帝釋天去求他講給眾生聽的。表面看好像是求佛陀的,事實上不是,這只是佛陀的一種示現。佛陀如果沒有悲心,再怎麼請,用轎子抬也不行,用大炮轟也轟不出來的。正因為佛陀有悲心,他要讓所有的眾生都能覺悟,才把覺悟的方法告訴大家。
選自宗性法師《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養》
※「中國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老法師圓寂十周年法會暨蓮香書院落成典禮隆重舉行
※禪定是最堅固的鎧甲,可以抵擋煩惱的利箭
※修行,是尋求再生還是另一種生命狀態?
※恭迎燃燈古佛聖誕
TAG:成都文殊院 |
※道教之真精神
※佛教如何看待:肉體與精神
※佛教精神是「無神論」?原來是這樣的!
※清教徒精神是什麼 清教徒精神與美國的創業精神
※文化教養、社會擔當、自由靈魂,真正貴族精神豈是當下貴族學校能教育的?
※《我的前半生》精神和物質獨立,是對自己此生最大的犒賞
※東京大學教授:日本人的精神核心是佛教
※展现人本精神的区础坚人体油画,为何会是生命的律动
※匠人精神:仇英的藝術人生!
※順豐創始人:佛教讓我找到了精神寄託
※貴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養,社會擔當,自由靈魂
※多識活佛:藏傳佛教寺院就是雪域藏人精神世界的展現
※什麼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道教美術「雅」之精神探賾
※夏季犯困沒精神 教你提神的好方法
※大乘佛法的真正精神所在
※怎麼看哈佛教授從中國傳統神話中總結的華夏民族精神這事
※學習鐵人精神,做人間佛教的使者
※佛教幾位常見菩薩的精神內涵,您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