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為何落選雲台二十八將?皆因一封家書惹禍
>天天快報
「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為何落選雲台二十八將?皆因一封家書惹禍
老黃說事2016-10-18
很多人寫作文時都曾引用過這樣一句豪情滿懷的詩:「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馬革裹屍的故事,講的就是東漢開國功臣、伏波將軍馬援。
先後任隴西太守、爵封新息侯的伏波將軍馬援,論戰功、數政績、憑操守,都是東漢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理應受東漢王朝的表彰和封賞,然而,他卻未能入選雲台二十八將。不僅如此,當他病死彊場、犧牲在工作崗位上「馬革裹屍」後,更遭到爵位被奪、死無葬處的悲慘結局。
一代名將為什麼會遭如此不公的待遇?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一封家書惹的禍。
馬援有句名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手中邪!」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馬援的一生,就是征戰的一生,為了東漢的建立,他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
但是,這個連死都不怕的大丈夫,仍然有所畏懼。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侄子。
馬援早年喪父,是哥哥們的呵護下成長的。他大哥時為河南太守,二哥、三哥都在京城為吏。馬援不依賴哥哥,小小年紀就去了邊彊,以放牧為生。後來他發達了,管著幾百戶人家,有牛羊數千頭,谷數萬斛。他曾說:人發了財,貴在能救助他人,否則就是守財奴。因為他為人慷慨,所以有許多人來投奔他,成為隴右最有實力的人物之一。
當光武帝劉秀率領兵馬行進在光復漢室、統一天下的漫漫征途時,雄居於隴西的隗囂和稱帝於巴蜀的公孫述,就成為劉秀一統天下的巨大阻礙。
正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馬援選擇了投靠劉秀。作為隗囂的屬下,作為公孫述的老鄉,馬援選擇劉秀,說明他僅僅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還是個目光遠大的政治家。
馬援的二哥死後,兩個侄兒少不更事,口無遮攔,得罪了不少人,馬援深以為憂。他關心這兩個侄兒,就像關心自己的兒子一樣。當他遠在交趾萬里以外的時候,還不忘寫信告誡他們,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誡兄子嚴敦書》。
他在書信里只說了一件事,就是要求侄兒不要在背後論人長短。這點真心沒錯。為了說明這樣做的重要性,老馬還在信中舉了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做人要學龍伯高,不要學杜季良。他說,龍伯高為人厚道,廉潔奉公,具有很高的威望,我喜歡並尊重他,希望你們效仿他。杜季良他豪俠仗義,替人分憂,助人為樂,不論人品清濁他都能結交。我喜歡並尊重他,但是不希望你們效仿他。
馬援誡侄,本是出於教育後代的善意,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份誡侄書偏偏將他捲入是非之中。因為,他本身也不自覺地在書信中論了龍伯高與杜季良的短長。
在馬援誡侄之後,就有杜季良的仇人以他的誡侄書為依據,向光武帝舉報杜季良,說杜季良「為行浮薄,亂群惑眾」,並附帶著告了與杜季良交好的梁松與竇固,於是杜季良被革職,梁松與竇固也被劉秀狠狠地批評了頓。
因為一封誡侄書,馬援無意中得罪了梁松等人。
而這位梁松,並非等閑之輩,他乃當今皇上的女婿,在朝中「貴重」無比,連公卿大臣都畏懼他幾分。梁松雖然免於處分,但心中仍對馬援憤恨不已。
62歲那年,本已退休的在家的馬援,聽到東漢軍隊在武陵(今屬湖南)作戰失利後,不甘老死家中的馬援,向劉秀請求帶兵出征。令老馬沒想到的是,一生征戰毫無敗績,卻會栽在武陵這個小地方。
馬援趕到武陵時,因天氣太熱,加之水土不服,士兵病死多半,軍隊幾乎喪失了戰鬥力。不久,馬援也身患重病,只得命士兵在山上鑿洞,鑽進山洞裡躲避暑氣。
就是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軍中還有人搞內鬥。中郎將耿舒因在行軍路線上跟馬援意見相左,他的意見未被採納,便對馬援心懷不滿,想藉機報復。於是他上書朝廷,把軍事失利的責任都推給馬援,誣告坐失戰機,遭致失敗。光武帝便派虎賁中郎將梁松作為欽差大臣,趕到武陵監督馬援。
這真是冤家路窄,本就記恨馬援的梁松,在武陵處處給馬援難堪,可憐一代戰將,有志不得施展,不久舊病重發,不治身亡,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實現了他「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的人生諾言。
馬援一死,梁松仍沒放棄報復馬援。因武陵之役的失利,被人誣為馬援指揮失當所致,早已引起皇上的不滿。梁松看準了這個機會,直接舉報馬援,說他南征交趾返京時,私帶了一軍車財寶據為己有。
其實馬援帶回的是一車薏苡種仁。薏苡種仁又叫苡仁、米仁。當地薏苡果實較大,馬援想把種子引進內地,予以推廣。
這本是一件可以惠及內地民眾的好事,然而梁松一告就准,以致龍顏大怒,馬援的新息侯印綬被追繳。馬援家人得知後十分惶恐,不敢將「馬革裹屍」的馬援遺體葬於自家墓地,只得在京城西郊買地數畝,草草掩埋。
葬完馬援,馬援的侄兒馬嚴和馬援的妻子兒女們草索相連,到朝廷請罪。光武帝拿出梁松的奏章給他們看,馬援的家人這才知道蒙受了天大的冤枉。馬援夫人知道事情原委後,多次向皇帝上書,申訴冤情,皇上這才下令厚葬馬援。
一封家信,也能引火燒身,看來,古時官場真是步步兇險啊。
雖然冤情洗清了,但在漢明帝時圖畫東漢初年的名臣列將二十八人列於雲台時,仍沒有列上馬援。直到建初三年(公元78年),漢章帝才追謚馬援為忠成侯。
馬援的大半生都是在征討殺伐的戰爭中度過的,他為國盡忠,殞命疆場,馬革裹屍,不死床簀的人生經歷,令人欽佩。馬援進身朝廷,不是因他人推舉薦拔,而是全靠自己盡忠為國。後來居於高位,也不結黨營私,想獨善其身。只是,這樣的願望,在那樣的時代,也是奢望。因此,他生前遭受權貴的排擠壓抑,死後又遭小人的誣陷迫害,是他一生都繞不開的死局。
老馬,是個不被歷史厚待的悲劇英雄。
但是,在老馬死後的N多年以後,他卻因那句「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豪言壯語而彪炳千秋,成為後世崇敬的楷模。
由此看來,歷史,也還是公正的。
※地主家出身的江青以何逃過黨內多次身份審查?
※祖宗傳下來的老規矩都快被遺忘,看看你知道哪些?
TAG:老黃說事 |
※雲台二十八將里為什麼沒有伏波將軍馬援?原因讓人欽佩!
※馬援戰功卓著,馬革裹屍,為何沒能入選「雲台二十八將」?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效仿的誰?看東漢雲台二十八將
※馬援何故缺席「雲台二十八將」龍虎榜?
※除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雲台二十八將,你可聽說過麒麟閣十一功臣
※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三代為將的鐵血巨族,喋血孤城,抗拒匈奴大軍
※雲台二十八將中,他是唯一死在刺客手裡的戰場殺將……
※因一封信,此人助劉秀得隴望蜀,封侯後列雲台三十二將,他是誰?
※腦洞大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PK雲台二十八將,誰會勝出?
※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將都有誰?最厲害的是誰
※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卻死於刺殺 有一成語與其密切相關!
※效顰雲台二十八將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清代配享太廟有多搞笑?
※可知道雲台二十八將是哪二十八個?功勞最大的反而沒排得上
※漢光武帝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將,你認識多少?
※東漢:劉秀和他的」雲台二十八將「之前言
※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將為何以鄧禹為首
※他是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是「盤腸大戰」的英雄,有一成語跟他有關
※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卓茂的故事 對卓茂的評價
※光武帝劉秀手下謀士與武將——東漢開國的「雲台二十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