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古文和《古文辭類纂》
熟悉古文的人都知道桐城派古文。桐城派是清代著名的古文流派,其之所以被稱為「桐城派」,是因為這一流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和姚鼐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世稱桐城派。
桐城派的主要文論主張,是以義法為中心。方苞最初提出「義經法緯」之說,所謂「義」,即言有物,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法",即言有序,指的是寫作技巧。要求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以「雅潔」為尚,反對俚俗和繁蕪。劉大櫆發展了方苞關於「法」的理論,進一步探求寫作的技巧,提出了「因聲求氣」說,探討「神氣「、「音節」、「字句」的關係。姚鼐則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強調"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為"闡道翼教"而作,文風上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頗具特色。桐城派在清代文壇上影響極大。
《古文辭類纂》正是姚鼐為闡明自己的文論觀點,宣揚桐城派的文學主張而選編的一部古文選集。
《古文辭類纂》一書,清姚鼐編選。全書75卷,選錄戰國至清代的古文辭賦,共計七百篇。依文體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等13類。書首有序目,除了簡要介紹編者學文的經歷和編選的緣起之外,主要是略述十三類文體特點,探索源流,評點各作者的得失。及其文例,書中並有評點,宣揚桐城派的文學觀點。
全書共選文700篇,各作者計60人。主要選錄自《戰國策》、《史記》、兩漢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以及明歸有光、清方苞、劉大櫆等的古文。其中「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共選錄373篇,佔全書一半以上。正體現了桐城派主張的學古文當從唐宋八大家入手的觀點。
《古文辭類纂》一書,向來推為古文名選本。刊行之後,屢經翻刻,風行一時,並有大量的續書。如清王先謙的《續古文辭類纂》,34卷;清黎庶昌編《續古文辭類纂》,28卷;近代蔣瑞藻《新古文辭類纂》60卷。
※略說中國古代的姓、氏、名、字
※「九重天」是指的哪九重?
※國學常識:十三經中唯一的工具書《爾雅》
※文不等於字,偏旁並非部首,偏也區別於旁
※華燈漢字說:漢字的起源
TAG:華燈國學 |
※《古詩詞、古文朗誦頻道》(三)
※古文字與古城牆
※【經典古文】秋聲賦
※古文(文言文)為什麼需要譯文?
※桂林的古文觀
※馬英九懷念與母親背古文:文言文是中華文化載體
※古文朗讀 與諸子登峴山
※千古文章《滕王閣序》
※大文豪蘇東坡,經典古文十六句
※原創文言古文 鄉論
※精研古文字,擅長金文大篆書法,作品雄渾樸茂高古端莊
※詩文知識:古文背誦的四種方法
※自古關於白梅楊的古文軼事
※商丘古城商祖祠 閼伯台 見證中華古文明
※古文警句
※古文朗讀 宿建德江
※古文朗讀 登高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古文觀止》:古人九句話,九種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