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歷事四朝 侍奉了十位皇帝 「不倒翁」馮道的是與非
有一個人歷事四朝,侍奉了十位皇帝,一直佔據高位,處於權力的核心之中巋然不動。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故事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他就是馮道。
熟悉五代史的讀者一定都知道,這是個短暫又充滿戰亂的時代,自從907年唐王朝滅亡後直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餘年中原竟然經歷了五個王朝。北方被契丹佔據,地方上割據勢力稱雄,沒有強力的中央政府出現,戰亂加劇了百姓的苦難,然而在這樣一個你方唱罷我登場、換皇帝比換菜還快的大舞台上,有一個人歷事四朝,侍奉了十位皇帝,一直佔據高位,處於權力的核心之中巋然不動。當時有人稱讚他是士人中的領袖,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在亂世中保護百姓的舉動備受稱讚。死後卻又被許多史學家罵成毫無廉恥、身事多主的奸臣,是在亂世之中不顧名節貪戀權貴的小人。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故事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他究竟是誰?答案是馮道。他沒有贏得生前身後的名聲,只迎來爭議、批評與部分人的同情。而歷史的真相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走進這個人物,好好看看他在這個亂世中究竟做了些什麼。
一、為人謙虛寬厚,亂世之中多濟民庇士
公元882年,馮道出生在今天河北滄州的一個耕讀之家。這個條件可以說是清貧了,但是馮道卻從小就知道努力讀書,即使是條件惡劣也絲毫不放棄。他侍奉雙親,非常孝順,很快就在地方上傳出了名聲。後來他被地方官舉薦,成為官場中人。一開始接觸到權力核心的馮道是在後唐政權中,李存勖認為他有操行、文章秀美,於是就很禮遇他,讓他做自己的掌書記,管理他府上所有的文書。在李存勖稱帝後,他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備受恩寵。
這個時候,馮道的父親去世了。按照規矩,父親去世後馮道必須離職丁憂,返回家鄉。這個時候,地方上的官吏知道他回家了,都爭相去結交攀附。在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送給馮道金錢禮物,然而他分文不受。因為戰亂,他看見了許多家鄉父老流離失所,度日如年,於是他就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救濟百姓,自己居住在簡陋的茅草房中。面對誘惑與困難的生活環境,他絲毫沒有動搖,卻依然保持著淡泊簡樸的快樂。
局勢越來越亂,朝代更迭,皇帝一個接一個的換,他被所有皇帝看重,官也接連不斷的往上升,後來做到了宰相。其實這不一定表示皇帝們多喜歡他,因為亂世之中,皇帝自己也沒有完全維繫統治的把握,他們也會想要通過給馮道封高官,獲得士人們的支持,從而快速地穩定統治。面對這種或真或假的恩寵,馮道也有些無奈。有一次,兒皇帝石敬瑭封他做司徒兼侍中,他看了詔書,搖著頭上表表示自己要辭官。石敬瑭自然不願意放他走。奏章剛看完,石敬瑭就派侄子石重貴去馮道府上看望,還跟他傳了話:「明天您要是不來上朝,朕就親自來請。」
還親自來請呢,話雖然說的漂亮,這要是真敢不上朝,明天來的可不是皇帝來請的鑾駕,恐怕就是砍頭抄家的兵丁了。馮道也無奈,只好接著上朝。但是既然名義上被皇帝寵著,他總能在亂世中做些事。比如在人才的選拔上,馮道選用了大量的樸實、有真才學的士人,浮華無實的士人都被他廢退,在亂世之中,為了維繫局勢,他還接下了出使契丹的燙手山芋,在契丹待了幾年,還裝著不想回晉國,為的就是局勢的穩定。但是形勢其實並沒有他想得那麼美。
而皇帝的後繼者不願意向他的前任一樣繼續向契丹俯首帖耳,契丹國一怒之下派了大軍南下,把後晉滅了。城破之後,契丹可以燒殺搶掠一番,但是這個時候,馮道出面了。他前去拜見契丹的皇帝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問他:「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馮道說:「天下百姓,佛祖都救不了,只有皇帝您能救。」這番出使很讓耶律德光滿意,所以馮道盡了全力讓滅亡的後晉免收強敵的欺凌,這份功績實在是了不得!
在其後的漢、周,馮道也延續被統治者重視,篡位的郭威一開始見到他,向他下拜,他毫不謙讓的就接受了,郭威明白,稱帝時機還沒有到。在後來稱帝後,也從不直呼馮道之名,最終馮道以七十三歲的高齡安然去世。
二、話鋒突轉,馮道倍受後人批評
亂世總不能延續下去,北宋建立了。新的王朝在意識形態上會有些新的要求,思想觀念上總會有些改變。在官風上,這個穩定的政權肯定喜歡只忠於自己的大臣,而五代亂世的歷史,自然會有新的評價。於是馮道遭了秧。一個強調忠烈的朝代怎麼會喜歡一個貳臣?更何況馮道侍奉的不只是一個主子。如司馬光就說:「臣愚以為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為女不正,雖復華色之美,織紝之巧,不足賢矣;為臣不忠,雖復材智之多,治行之優,不足貴矣。何則?大節已虧故也。道之為相,歷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視過客,朝為仇敵,暮為君臣,易面變辭,曾無愧怍,大節如此,雖有小善,庸足稱乎!」在封建道德眼光下,一個貞潔的女子尚且不會嫁給第二個丈夫,更不用說在多政權當官的士人在他們眼裡會是什麼樣。如是之類以男女關係比附、批評馮道如同嫁了多個丈夫不守貞節的女子一樣身仕多朝的批評,也如雪片一樣多,歐陽修、胡三省等人都說過類似的話,這裡我們就不多舉例子了。
在理學士大夫的眼中,身居亂世,就應該隱居,如果出仕了,國家滅亡就應該殉國而死,以成就個人的忠烈,不能為了貪慕權貴丟失氣節。這個批評可以說是逮到了要害。
當然,這樣的批評也難免有些道德主義。身在亂世中,為了保民、降志辱身,馮道做出了很多犧牲,倘若他像理學家批評的那樣一死了之,又有誰能儘可能維護百姓的安定,讓他們少受地方豪強們的欺凌?沒有馮道苦心孤詣的身仕多朝,歷史會向什麼更壞的方向發展,我們真的難以想像。我們可以說馮道沒能壯烈的一死了之為某個主子盡忠,但卻不能否認他在亂世中維繫局勢、庇護百姓的功勞。出於皇朝宣揚忠誠,反對朝秦暮楚到處背叛的需要,把馮道做個反面教材其實也是勢所當然。我想馮道本人其實也是能有所預料的,這個鍋他不背不行。
三、再次火熱,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作祟?
不得不說,馮道最近又火了。
有些人,提出不能站在道德主義的角度上對馮道苛責。這個說法我完全贊同。但是最近這些年談馮道,似乎讓我嗅到了一些別的味道。
有的人寫書,提出馮道是個不倒翁。不管哪個朝代來,不管局勢是什麼樣的,馮道總是有高官做,從這個角度看,馮道真是不得了!
不管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馮道的故事馬上搖身一變成為了成功學教材:一個社會底層的人物,在別人顧著保命的亂世竟然能一點點往上爬,爬到了最高層。官場一次次的大地震,倒了無數官員,但馮道卻越吃越開,新主子舊主子都寵著,這是多大的本事!
很多人眼中的馮道,就是這樣一個油條子,老泥鰍。更要命的是,他們發自內心地崇拜這種和那些「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的「社會精英」們談笑風生的那個馮道,指望著能像他們想像的馮道那樣大奸似忠,常保富貴。這樣的馮道,已經不是儒家士大夫了,反而是徹頭徹尾的厚黑大師、成功大師,能傳授我們無窮的「人生經驗」。
這樣的火熱故事,反映出什麼樣的社會風氣,其實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而我們其實應該再仔細讀讀馮道的故事,去想想出身貧寒卻努力讀書,孝敬父母的那個馮道,想想在亂世之中、降志辱身保護百姓的那個馮道,想想那個拒絕賄賂、勤儉守身,把自己的俸祿分給同鄉百姓,不拘一格選拔寒門士人的那個馮道,想想面對虎口出使契丹卻義無反顧頭也不回的那個馮道。
雖然早已身在九泉之下,他依然在微笑。
本文為騰訊儒學頻道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逝去的儒者:我的父親梁漱溟
※季氏第四章至第六章
※「愚不可及」是夸人?這些常用的成語 原來都經歷了古今詞義大變!
※古人的聲韻啟蒙 美哭你!
※季氏第一章至第三章
TAG:騰訊儒學 |
※康熙皇帝為何把皇位傳給了老四,而不是善戰的十四子?
※他是官場不倒翁,一生侍奉十一位皇帝,中國歷史唯一的十朝元老
※歷經五朝,侍奉十一個皇帝,他靠什麼成為官場不倒翁?
※皇帝的第一次給的誰?你不知道的事
※清朝最牛的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毛主席說他有三個了不起的地方
※古代皇帝第一次都給了誰?不是皇后,也不是其他妃子
※康熙皇帝為何把皇位傳給了雍正,而不是被稱賢明的老八?
※以清朝皇帝迎娶皇后為例講述帝王婚禮是什麼樣的,和咱真不一樣
※一朝出了十七位尼姑皇后,他們的皇帝原來都在干這事
※康熙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他有一個厲害地方,哪位帝王也比不了!
※這個德國人被順治皇帝尊為爺爺,沒他玄燁做不成皇帝
※清朝最得人心的一代皇帝,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他!
※十三個宋朝歷史冷知識,看皇帝如何玩轉後宮
※兩張一陳把清朝皇帝演繹得淋漓盡致,你們心中的皇帝是誰飾演的
※宋朝的皇帝真是任性!一連四位皇帝禪位做太上皇!
※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昏庸無能的一位是誰?
※不想當皇帝的乞丐不是有信仰的乞丐——朱仲八
※明朝最好的皇帝,不是朱元璋也不是朱棣,而是他,只娶了一個老婆
※清朝皇帝一句話,讓我忍不住點了十二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