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這麼做是要出人命的實戰復原古羅馬角鬥士對抗
古羅馬角鬥士的最早記載要追溯到公元前264年,當時馬庫斯和德西穆斯兄弟在他們的父親——著名的貴族朱尼厄斯·布魯特斯·貝拉的葬禮上驅使3對奴隸拚死搏殺。到了公元574年,已經是基督教之城的羅馬舉行了最後一場角斗表演。古羅馬的角斗活動持續了近千年。在羅馬歷史上,許多這樣的表演都是由顯貴家族出資舉辦,免費向羅馬公民開放的。角鬥士以戰鬥到死來取悅觀眾。他們在一個有著開放空間和環形看台座位的場地里戰鬥,他們在戰鬥中使用劍、矛、刀和其他武器。不過並不是每個角鬥士都是戰鬥到死,有一些角鬥士被允許活命,只要他們能在戰鬥中表現出非凡的勇敢和戰鬥技巧。當時整個羅馬帝國的城市幾乎都有競技場,這些競技場不僅用來進行角鬥士表演,還被用以野生動物狩獵和處死犯人。
但和電影里的不同,角鬥士不會與動物對戰。那些在競技場里與動物搏鬥的表演者叫做」斗獸士「(bestiarii)。在羅馬人眼中,斗獸士和角鬥士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職業。狩獵表演(venationes)與角斗比賽(munera)也是兩種不同的娛樂項目。在競技場一天的娛樂活動中,狩獵表演通常最先進行,其次是公開處決死囚,最終的壓軸節目才是角斗比賽。角鬥士也不負責處決罪犯。競技場上的死刑犯往往會被飢餓的猛獸解決。
每場表演開始前,所有參與者都將在場地上接受檢閱,最前面坐在戰車裡的是角斗主辦者,華麗的服飾和座駕代表了身份。他的身後是樂手和舞者,伴著節奏活潑的音樂入場。接下來是角鬥士,神情嚴肅的步入沙場。角鬥士的身後是扛著盔甲與武器的奴隸。戰神和其他眾神的雕像隨後入場。最後則是僕人、裁判和其他官員。在角斗表演前會有廣告,被選中參加表演的角鬥士主人(lanista)將安排奴隸在牆壁上油漆上標語,並在街上大聲的告訴路人。奴隸們將告知在何時何地有怎樣的角斗表演。
角鬥士的角斗是經過仔細配對的。在演出開始前,角斗主辦者和角鬥士主人(lanista)會決定誰和誰進行爭鬥。比賽將從菜鳥的廝殺開始,在專家和老手的死斗後結束。許多早期的角鬥士是戰俘。公元前250年之間和公元前100年左右,羅馬人進行了許多對外戰爭。在這些戰爭中的戰俘被賣為奴隸。被俘虜的士兵被送上競技場,在角斗時使用他們自己國家的武器和裝甲。還有一些角鬥士是志願者。這些志願者通常是之前的士兵,想要為他們的退休賺取更多的金錢。他們簽署了當角鬥士一段時間或參加一定數量的戰鬥,如果他們活了下來將收到大筆的錢。
與男性奴隸一樣,女性奴隸也會被送入角斗場,但也有一些女居民自願舉劍參與格鬥。歷史學家們還沒有確定女性究竟從何時起就身穿盔甲、參加角斗,但到公元1世紀,她們已經成為競技場上的常駐角色。女角鬥士一般不戴頭盔,她們的裝備和男性角鬥士相似,使用刺劍(stabbing sword)和大盾(large shield),在古羅馬的父權制文化中,人們對女戰士抱以輕視的態度——圖密善皇帝(Emperor Domitian)就喜歡讓女人與侏儒進行角斗。不過女角鬥士的對手一般是女性。在一塊可追溯至大約公元2世紀的大理石浮雕上,描繪著一場兩位女性之間的角斗畫面。
角鬥士訓練武器
角鬥士第一次戰鬥前需要經過6個月的訓練。角鬥士學校被稱為遊戲(ludus)。最早的學校位於那不勒斯(Naples),後來搬去了羅馬。一些學校會專門培養某一種類的角鬥士,一些則是訓練所有類型。學校的主人多數是角鬥士主人(lanista),也有一些是富裕的貴族。角鬥士培訓學校里的設施都相對簡單,通常都是以一個訓練比武場為中心,周圍分散著許多零散建築。角鬥士培訓學校里的訓練比武場和羅馬斗獸場的結構很相似,只是規模要小的多。在斗獸場沒有公開比賽的日子裡,許多愛好比賽的羅馬人就會湧入這些培訓學校的比武場去看他們欣賞的角鬥士訓練或模擬實戰,因此這些培訓學校的比武場周圍通常也設置了很多座位和特殊看台以供有需要者使用。在角鬥技藝大型培訓學校「馬格努斯」里,據說他們那的比武場周圍的座位多達3000多個。角鬥士訓練使用木製武器,防止訓練受傷,同時也防止抵抗。一些木製武器里含鉛,重量和真實的武器接近。
失敗者伸出食指投降,而觀眾們比出大拇指朝下的手勢表示殺死失敗者
由於角鬥士老闆需要大筆投資才能培養出優秀的角鬥士,而從經濟角度來說,每次比賽都死人是很不划算的。有時老闆會把角鬥士們租出去進行商業表演,而那些「演員」們往往刀下留情。在其中一方受傷無力再戰、或者高舉食指表示投降時就會終止比賽,聽從比賽組織者的指示,或者根據現場氣氛與觀眾的呼聲決定是否殺死戰敗者。龐培城的一處塗鴉記載了一場由十八名角鬥士參加的表演:在九次一對一的拼殺中,九人勝出,六人戰敗後倖存,只有三人被殺死。
角鬥士根據使用武器和盔甲的不同分成各種類別,著名的有:莫米羅角鬥士(Murmillo)由身高較矮但體格健壯的戰士培訓而成。有厚重的矩形盾牌保護,全身從肩膀到小腿都在盾牌的掩護之下。這類角鬥士還戴著有巨大頂飾的頭盔,手持短劍,通過視野很差的面罩觀察對手。由於「莫米羅」是希臘語中一種魚的名字,歷史學家推測,這種角鬥士很可能得名於頭盔上的魚形圖案。
色雷斯角鬥士(Thraex),他們手持僅可遮住軀幹部分的小型方盾牌,手中的武器也只是匕首而已。著名的奴隸起義領袖斯巴達克斯屬於「色雷斯角鬥士」,這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角鬥士,他們身上幾乎沒有什麼防護的鎧甲,而且兵器又是短而輕的匕首,因此角斗雙方的攻擊速度非常快,完全依靠自身的體力、速度和技巧來周旋。他們進攻同時還要兼顧防守,因為一旦失手,將難以挽回。
最不同尋常的就屬僅有皮製護肩、網和三叉戟的網鬥士(retiarius)。在所有角鬥士中,這類角鬥士最易受攻擊,因為他們幾乎赤身裸體地參加格鬥。但是他們可以憑藉機動性慢慢消耗對手體力,然後伺機撒網纏住對手,尋找破綻,憑藉武器的長度一擊制敵。網鬥士的對手是追擊士(Secutor)也叫魚人角鬥士,這類角鬥士專門用來對付網鬥士。與莫米羅角鬥士不同,他們的頭盔設計更加圓滑,以避免被對手拋出的網套住。他們的面罩上只留兩個觀察孔,以防被三叉戟「見縫插針」。由於防護嚴密,追擊士經常在競技場上追著網鬥士砍殺,因此得名「追擊士」。
同時使用兩把雙劍的鬥士(dimachaerus)。他們不使用盔甲、頭盔、盾牌,僅在手臂和小腿上有防護
此外有騎著馬進入競技場的馬背騎士(equites)、在戰車上作戰的戰車鬥士(essedarii)等等
畢竟羅馬角鬥士都要經過半年的訓練才會上場,軟兵器和雙持又都屬於比較難上手的武器,這直接導致與我對抗的網鬥士經常因為雙手協調不好,被自己甩出的漁網纏住,而被我擊敗。
但是畢竟漁網也不是毫無作用的,也有我被漁網絆倒從而落敗的時候。而且雪地比較滑,相對來說,更不利於持更短兵器,必須快速突進近身打貼身對抗的魚人角鬥士。
依然按照羅馬決鬥的規則,當被徹底制服的時候,舉起食指代表投降。不過由於除去一名裁判外,只有一名觀眾,而且也不能真的把對手打死。所以投降就算結束。
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可能重現羅馬角鬥士那樣徹底殺死對手來進行戰鬥的表演了。我們只能使用包了軟緩衝的安全對抗武器來進行模仿角斗,更多的只是娛人娛己。但即便如此,網鬥士的包了軟緩衝的矛也被我生生打斷,不得不換了一根我帶來本來想打棍術對抗的白蠟棍來繼續戰鬥。最後上對打的視頻集錦,以供大家一樂。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人渣嘯西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
※郭靖用它來追黃蓉,叱吒中原的汗血寶馬為何消失了?
※隋朝搞垮突厥的秘密:能玩阴的绝不动刀!
※希德斯瑞之戰:奧地利騎槍VS瑞士戟
※乙卯倭變:倭寇不光禍禍中國,朝鮮也沒少遭殃!
※蒙古人橫掃歐洲原來不僅靠騎射,火器也玩得溜!
TAG:冷兵器研究所 |
※在古代這麼做是要出人命的!實戰復原古羅馬角鬥士對抗
※看了這組照片才明白,為什麼戰鬥民族這麼強,差距實在是大
※母獅殺死斑馬後竟對屍體做出這事,這麼污真的好么?
※戰場上裝死能活命?一戰二戰的士兵們是這麼做的
※她就這麼沉浸在復古的世界,把自己美成古代人
※俄羅斯人從小這麼做使他們不怕冷,果然是戰鬥民族
※古代做弼馬溫竟然這麼有出路,我們錯怪玉帝了!
※原來古代人都是這麼說話的!
※古代要是下這麼大雨,人們出行怎麼辦?
※「錦衣衛」讓人好奇的是,他爹怎麼生得出這麼帥的兒子
※實拍轉型中的朝鮮,朝鮮人這麼會玩,第二張是什麼?
※古代女書家才這麼少是有原因的
※這是誰啊這麼大膽,敢逗馬雲,馬總好尷尬啊
※古代嬪妃和皇帝嘿咻 竟還有這麼多奇特規矩!
※這麼牛的超寫實素描,他是怎麼練的?
※奧巴馬競選總統用的畫像原來是這麼做出來的!
※妹子,這麼強悍的一字馬怎麼練出來的?
※王思聰的出場方式,我就是這麼叼
※歷史上從未聽說過得四個奇葩戰爭武器,真么想到古人腦洞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