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太空中,彷彿開始了新的人生

在太空中,彷彿開始了新的人生

在太空中,彷彿開始了新的人生



2月3日,俄羅斯宇航員離開國際空間站,成功完成太空行走。新華/衛星

宇航員在太空中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也面臨很多地球上不存在的挑戰,彷彿開始了新的人生


本報記者 彭茜 黃瑩瑩 發自北京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兩名中國宇航員將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駐留30天。相較於國際空間站里的宇航員半年甚至更久的太空飛行,30天不算長,但這已經是中國航天史上最長的太空駐留。


眾所周知,長期在封閉的微重力環境下生活,對航天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如何長期在太空生活,也成為此次飛行需要檢驗的一項內容。而曾在太空長駐過的國外宇航員們及航天專家也紛紛現身說法,帶來了「太空生活手冊」,支招太空長住時的注意事項。

認識自己全新的身體


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克里卡廖夫說,自己特別喜歡從航天器的舷窗向外眺望,因為那樣能看到「神話般」的世界。


克里卡廖夫現任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載人航天計劃執行主任,他對太空生活可謂熟悉到了骨子裡。在1988年至2005年期間,他6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乘坐過「聯盟」飛船和美國「發現」號、「奮進」號太空梭,曾在蘇聯/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長期駐守,完成過8次太空行走任務,累計太空飛行時間達803天。


宇航員在太空中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也面臨很多地球上不存在的挑戰,彷彿開始了新的人生。


「在適應太空環境時,宇航員需處理好一些複雜問題,例如學會在封閉空間和失重條件下生活。每次太空飛行都會增強航天員的信心,同時其不適感會逐漸減少。」克里卡廖夫說。

擔任歐洲航天局局長顧問的前法國宇航員、第一位登上國際空間站的歐洲女性克洛迪·艾涅爾說,在自己的兩次太空之旅中,微重力環境讓她印象深刻。


「在微重力環境下飄浮,我們會發現自己擁有一個全新的身體。而這個身體是如何去一點點適應新環境的,在我看來十分有意思。」她說,儘管宇航員在飛行前已接受了大量訓練和準備,但在太空中的實際還是和此前預備體驗的大不相同,「一定要在微重力環境下仔細探索身體和運動的變化」。


大多數時候,在空間站生活的日常還是程序般的按部就班。克里卡廖夫說:「在空間站里,宇航員在每個工作日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區域內完成各項任務,此外還要有規律地鍛煉身體,以保持工作狀態。」


通過飲食和運動保持健康


長期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下生活,人體很容易出現鈣流失、肌肉萎縮、紅細胞減少、腎結石等狀況,這就需通過均衡飲食和有針對性的運動來彌補。

為節省飛船的空間和發射時的有效載荷,航天食品都需要做到應儘可能重量輕、體積小,並且要根據宇航員失重條件下生理改變的指數,對膳食營養素作適當調整。如肌肉萎縮要求食品必須提供充足的優質蛋白質。


太空食品很多是脫水的,吃時需要泡水恢複本來狀態。為了防止食品碎屑到處飄影響設備運作,航天食品往往被製成與口大小相近的立方體或小球狀的「一口吃」食品。水和湯汁、果醬等,則被裝在直接從塑料包或牙膏狀的軟鋁管里,吃時一點一點往嘴裡擠。


如今的太空食品能保持一周都不重樣。宇航員可以享受濕或半濕食品,如帶汁火雞、牛肉等,它們擁有與地球上的食品近似的水分含量,因此更加美味一些。宇航員們也能在太空艙里用微波加熱器來烘烤食物,一頓熱騰騰的紅燒牛肉、炒蛋、豬排都不是問題。每六周來一次的補給飛船有時會送來新鮮水果,甚至一包墨西哥薄餅,這往往讓宇航員們欣喜若狂。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秘書長楊宇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宇航員的飲食一般以高蛋白、高鈣類食物為主,同時由於在太空中人的味覺會變得遲鈍,因此口味較重的食品會比較受宇航員們的歡迎。

國際空間站新近還開發出了一款應用軟體,用於幫助宇航員實時記錄食物攝取,並讓地球上的研究人員實時監測和改善宇航員的健康狀況。這款軟體列出了國際空間站以及其他國際夥伴機構可獲取的全部食物的資料庫,並且報告宇航員每日所需的營養素,以保證充分的卡路里消耗,減少鈉攝入以及保持水分,以降低腎結石風險。


除了合理膳食外,保證每天的運動量是宇航員們保持健康的關鍵。「我們每天有兩個小時的鍛煉時間以保持身體健康。」曾經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站長、第一位漫步太空的華裔宇航員焦立中說。


就像電影《地心引力》所演的那樣,宇航員在空間站上有自己的健身房,甚至還有太空跑步機,不過需要把自己固定在跑步機上避免「飛走」。這樣可以避免在太空中的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保證讓宇航員回到地球時還能正常走路。


日本宇航員若田光一曾告訴楊宇光,他從空間站回來後,非但沒有出現骨質疏鬆的癥狀,反而骨密度還增加了。「這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我運動非常頻繁,二是我食用的食品中有很多生魚片類食物,補充了相當多的鈣質。」


克服工作和生活小麻煩


除了通過飲食和鍛煉來保持身體健康外,在太空生活還要克服和適應許多工作和生活瑣事帶來的小麻煩。


在焦立中看來,最大的挑戰就是就是努力別丟東西:「所有東西都必須固定在安全的地方,通常是用尼龍搭扣或橡皮筋固定。但如果有人撞到某件物品,那麼這個物品就有可能擺脫束縛,就丟掉了。」


每周六,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們都會對空間站進行一次例行大掃除。多數丟失的東西都可以在空氣過濾器那裡找到,但有時一些東西可能好久都找不到,甚至永遠找不到了。比如一些小零件、一包磁碟,以及手錶、鉛筆等個人物品,但不會構成危險。


適應在空間站里呼吸時的特殊感受,也是宇航員們的一大挑戰。楊宇光說,在太空中呼吸時,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像在地球上那樣能夠快速對流分散開來,而是會聚集在臉部周圍,時間長了以後,尤其是睡覺時很容易感到憋悶,可能會導致宇航員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


而讓每位宇航員既激動又緊張的太空任務無非就是「太空漫步」了,專業稱謂叫做「艙外活動」。這是一項高風險的活動,一般在需要出艙維修和更換空間站各種設備時進行,最長的作業時間可達十幾小時。宇航員們需要穿上太空服,必須保證把自己牢牢固定好,以防止在作業時飄向茫茫太空無法回來。所以當把自己掛在空間站外壁時,多數人都感到自己「渺小」而脆弱。不過,他們攜帶的「太空噴氣背包」,可以幫助宇航員們在太空中隨心所欲地翻筋斗、旋轉,向上、下、前、後自由移動。


學會享受業餘生活


茫茫太空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不少人會陷入對家人朋友深深的思念,尤其是長期處在狹小空間,甚至有人可能會患上幽閉恐懼症。楊宇光說,宇航員的心理素質是遠遠超越常人的,但是長期在這種封閉的空間生活,同時又肩負繁重的工作,還需要適應微重力條件,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所以心理疏導是長期太空生活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那麼如何在太空漫遊中保證心理健康呢?楊宇光表示,首先,要保障宇航員的休息時間。三五天的短期太空之旅,可以抓緊時間多做點實驗,但長期的話,應該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及鍛煉時間。其次,宇航員可以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比如國際空間站的穹頂艙擁有觀察太空的最好視角,不少宇航員喜歡在這裡觀察、拍攝他們眼中太空和地球。也有一些宇航員利用業餘時間拍攝一些有趣的視頻,與地球上的朋友分享。比如加拿大籍宇航員克里斯·哈德菲爾德就曾在空間站製作科普視頻,若天光一也曾拍攝自己在空間站出醜的小視頻。


「現在技術發展了,宇航員們在空間站里可以看視頻、聽音樂,也可以發郵件、上推特和臉書,隨時與自己的親朋好友以及粉絲互動,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甚至還能看世界盃的直播。」楊宇光說,豐富和享受業餘生活是克服心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俄知名航天史學專家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介紹,在長期太空飛行中對抗抑鬱的方法很簡單,只需把日常工作安排得盡量充實,不要留出太多「想心事兒」的時間就行了。在他的研究生涯中還沒碰到一起因航天員長期抑鬱影響飛行任務的事例,有些航天員可能會在一兩天內出現憂鬱情緒,但此後狀態都會步入正軌。


熱列茲尼亞科夫認為,與生理問題相比,空間站長期考察組成員的心理融合度問題更為複雜。在各國長期太空飛行記錄中,曾出現過由於幾名航天員性格不合,導致飛行任務提前結束的情況。這就要求在升空前長期考察組內的所有航天員是否選配得彼此合適,考慮每個航天員的性格特點是否匹配,還要精心設計各種訓練科目,以檢驗組成員間的融合度。


太空生活是艱難的,但也是有趣和特別的。正如艾涅爾所說,在太空中的日子完全沒有留下任何不美好的記憶。「雖然會遇到十分複雜的情況,但那都是正常的,是太空『探險』的一部分,我需要做的只是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她說。


更多精彩詳見《國際先驅導報》(即《參考消息》原創版)紙質版,由新華通訊社主管,參考消息報社主辦,周五出版,4開32版,國內外發行,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各大城市報刊亭均有發售。


郵發代號:1-65


年定價:98元


零售價:2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先驅導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前駐華大使:中美足夠聰明,不會將關係推向戰爭
美國人看中國投資心態複雜
英國「脫歐」已變「拖歐」
英國或收緊中資進入敏感領域
最適合講斯諾登故事的美國導演

TAG:國際先驅導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感悟:愛太短,彷彿是為了離開,為了回憶
古力娜扎剪了短髮後,五官越發精緻,彷彿人生開了掛一樣
點開這個人的ins,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你擁有了人生的第一隻寵物,激動的心情彷彿中了一個億!
生完孩子最心酸的第一年,我彷彿嘗盡了人生的六苦
生了一堆橘貓,我彷彿看到了將來的貧窮!
朝鮮農民的日常生活,彷彿看到早些時候的中國
實拍百歲老人年輕和現在照片對比,彷彿看到了他們的一生
朝鮮邊境農村人的真實生活,彷彿看到了曾經的童年生活
在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站在湖面上的我彷彿看見了太空
開中餐廳的趙薇換了新發色,彷彿變回了從前的那隻小燕子
外國人的精彩人生,還原兒時場景,和成年照對比他們彷彿都穿越了
看著大叔蒼老的背影,再看他的女友,我彷彿又找到了人生的目標
這樣的窗帘,關了燈彷彿站在了城市的最頂端,好不壯觀,好不美麗
彷彿從童話故事裡蹦出來的真實混血動物,我開始懷疑人生了
自從用上了Adobe的香水,我的設計生涯彷彿開了掛
清虛的夜空里,我彷彿感覺到了月光的流瀉
看著他在名人堂上動情的演講,彷彿青春又重新放映了一次
中國空軍最丑的飛機:下巴倆大包,彷彿得了「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