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轉自:壹貳(ID yierwh)


前些日子去了趟日本,此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然後給工作室淘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旅行中有一些感受,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行程基本在京都地區)。


「趣」

日本給人們的印象是無趣的,「教條」、「嚴謹」、「性冷淡」風格。如他們具有代表性的無印良品、優衣庫等品牌。

日本的「趣」……



無印良品的產品

但是我們這次的旅行的切身感受是,這個地方是有趣的。只是跟中國的趣不太一樣。

日本的「趣」……



民宿門前的路


先從房子談起。這是我們在京都住的民宿,離地鐵站步行十分鐘,這條路是每天的必經之路,所以每天至少遊覽一邊路邊的建築景觀。

日本的「趣」……



色域相近的房子


這些房子的模式都是一樣的,外牆的色調大都在本白色到黃色之間,房屋可移動的部分基本都是用玻璃跟木結構來做,院子里會種植一些植物,房子的寬窄、胖瘦也差不多。但卻覺得房子再重複。

日本的「趣」……


鄰居的家


他們這種看似統一的風格,卻不會讓人覺得乏味。然後隨手拍的一部分民居的牆面。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各異的牆面


每一家的牆面都是不一樣的,顏色、紋路、尺寸、間隔、劃分方式。牆只是一個方面,每家的植物、風鈴、門牌,也都不一樣。他們在細微處用了很多心思。


在日本「家」的概念是一輩子的,很少會換房子或遷移。當他們擁有一座房子後,他們會花很多錢請設計師,找最好的木工師傅,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的房子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精緻,向理想中的家靠近。

日本的「趣」……



京都的民宿


京都政府規定,一百平米的地基只允許蓋最大八十平米的房子,層高不得超過兩層,要拿出百分之二十的面積來做綠化、做院子里的植被。

日本的「趣」……



民宿二樓俯拍

日本的「趣」……



夜晚亮起燈光的小院


談到庭院就不得不聊聊他們的植物了,好看的有條理的搭配隨處可見。

日本的「趣」……



居民庭院里的植物

日本的「趣」……



寺院里的植物

日本的「趣」……



路邊的植物

日本的「趣」……



路邊的植物


花草樹木的間隔、疏密、高低、虛實都是有美學講究的,審美意識融入了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甚至通過庭院植物的選擇與搭配,彷彿可以了解他們的主人是什麼性格的人,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這些植物其實也有共性——很難看到很高大、很粗壯、很方正的植物。


日本的氣候、緯度跟中國接近,為什麼在日本能找到這麼多有意思的植物,卻很少見方正無變化的植物呢?我猜測這是他們長期的歷史文化的選擇,很長時間以來,他們對自己喜愛的植物保留、保留、保留,對不喜歡的植物去除、去除、去除,然後慢慢地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再聊聊食物。

日本的「趣」……



京都的居酒屋


因為白天時間用來逛景點或者搜集自己喜歡的小東西,所以每天晚飯時間會比較晚。大概九、十點,一般會選擇鐵板燒的店,類似咱們的烤串兒,店面都很小,最多能坐十個人的樣子。大多是妻子和丈夫一家人來經營的。

日本的「趣」……



緊湊的店內


吃了十幾家的店,沒有一家的菜單、味道是一樣的,家家都有主人的特點,他們在做飯的同時也在做自己,他們把理想放在一件小事里,然後把它做到自己想要的樣子。他們除了提供果腹的食物,好像還在兜售一種狀態,家的感受。結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進到這樣一家店,不大,跟老闆用手語寒暄幾句,點一些他們自創的食物,喝一杯啤酒。再勞累的一天都會覺得很美好。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各有特色的鐵板燒店


題外:旅行最後在大阪吃了一家鐵板燒,做的也不錯,但就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店面的大小、裝潢、服務態度、食材、甚至器皿都對。

日本的「趣」……



大阪看起來更乾淨更大的廚房


不同的是:在京都的鐵板燒,屋外是幽靜小道、蛙叫蟬鳴。大阪的是三層高的城鐵站和忙碌的人群。同樣的食物,不同的狀態,味道就不一樣了。

日本的「趣」……



奈良超贊的金槍魚小屋


他們除了兜售狀態,食材的也是很講究的。而食物的極致我們在一家金槍魚小店裡吃到了。店裡只做金槍魚,最新鮮的金槍魚。為了呈現食物最好的味道,生魚片分為普通、中肥、特肥,每個部位的切法、大小、厚度都不一樣。還有油炸、紅燒、金槍魚蓋飯,口味極為豐富,上菜的順序也非常講究,不會先上味道重的菜,以免嘗不出生鮮的細膩。

日本的「趣」……



都是金槍魚


量都不大,在這裡吃到了「質」的感受。

日本的「趣」……



網上流傳的圖

日本的「趣」……



金槍魚店的老人


順帶著說說他們老人的狀態,沒有誇張的打扮,也說不上是睿智或者有文化,就是感覺他們活出了一種說不出的安然。

日本的「趣」……



一家手工棕刷店鋪

日本的「趣」……



喂河狸的江邊老人

日本的「趣」……



跳蚤市場酷酷的大爺

日本的「趣」……



古玩店的老人


他們做事很專註認真,讓人感受到他們在這個年紀的自若,那種內在的不慌張和通透。他們這個年紀的老人仍然專心致志的做著手邊的活,這件事情他們可能已經做了一輩子,那位經營餐館的老人已經做了三十年,這位做刷子的老人時間則更長。他們一輩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但他們的狀態彷彿這件事他們還沒有做夠,還有繼續做的更好的餘地。


所以到底什麼是有趣,是要爭著跟別人不一樣?是不斷的嘗試新鮮的事物?還是認認真真的把一件事做好,做一件自己的事,一件就好。


「窗」

日本的「趣」……



寺院一角


他們利用窗造景的能力也是很令人讚歎的,窗與繪畫的畫框有時候起到的作用是一樣的。從他的空間內選景,選出來的這個框架其實就是一幅畫,在日本這樣的窗戶,這樣的框架,這樣富有美感的瞬間極多。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框中的美麗


一面普通的鏡子,前邊擺上一盆植物後,感覺就不一樣了,美在他們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


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一直並不明白這個概念。在京都的時候感受到了——處處都在美。喝一杯茶,吃一口飯,路過一家庭院,美無處不在,人的心靈不自覺的就被影響了,就算想脫離美感、脫離藝術都是很難的。


傳承


關西地區這三個城市線路走下來的感受是,從傳統文化保存的很好的京都,到在被現代文明衝擊的奈良,再到大阪完全現代化的城市。他們也受到西方文化或者新興文明的洗刷,而日本又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日本的「趣」……



大鎧


日本的大鎧是他們古時候打仗時穿著的鎧甲,是需要有很高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資格擁有的,而這樣一套大鎧可以傳承多長時間呢?有史料證明的是大概七百年,可以一直傳承而且可以穿著用在戰場上。

日本的「趣」……



武士刀


他們的武士刀是現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刀具,用的是百鍊鋼的錘鍊技術,這種技術是中國唐朝時傳過去的,而這種技術中國在唐朝以後就逐漸荒廢了,以至於到現在已經失傳。如今中國出土相對完好的刀具文物只有三柄,日本卻可以找到五十五柄唐朝時期鍛造的刀具。


他們對重要文物的傳承與保護的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性格中的嚴謹跟謹慎。在日本這麼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他們會特別珍惜這些東西。中國這種鍛造技術為什麼會失傳呢?因為中國的軍隊太多、太大,如果用這種耗時的技術,是滿足不了軍需的,所以更快捷廉價的方法取代了頂尖的技術。(如今也是,求快不求好。)

日本的「趣」……



老人在給小刷子做包裝

日本的「趣」……



古董店


他們對傳統的小物件同樣保持著很好的傳承,例如上文提到的手工棕刷店與古董店,你會發現他們很樂意安安心心的守著自己的這一份小的攤子到老,這就是他們這輩子最偉大的成就。


關於創新,在京都期間剛好趕上了日本一年一度的手工藝人展覽,參展者大都是很年輕的手作職人,種類繁多,也很有創意。

日本的「趣」……



和紙小擺件

日本的「趣」……



創意戒指

日本的「趣」……



首飾

日本的「趣」……



木製餐具

日本的「趣」……



陶瓷餐具

日本的「趣」……



陶瓷皂托

日本的「趣」……



粘土貓咪


好玩的東西非常多,年輕人做的這些小手工價錢並不低,甚至經常高於一些老物件,說明他們很認可這種文化的創新與傳承,並且在刻意的保護這些東西。

日本的「趣」……



超可愛標籤


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上圖每一家店標籤都不一樣!我們看到的每一家店都是活生生的,攤主與他的作品氣息是一致的,從攤位的布置、小展簽的設計、說話的語速或者東西的價格,都可以找到一種莫名的制式在裡邊。在這裡買再小的一件物品,主人都會給你做一個非常精緻的包裝,然後點頭微笑、遞名片、鞠躬。可以看到他們對自己作品的熱愛和珍惜。


他們的創新都是從生活出發,做一些細膩暖人的小東西,幾乎沒有看到大概念的空架子。


像日本人這樣每天都專註的把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不一樣,做到有新意,這個國家的創造能力一定極強,並不是通過口號、概念,所以他們的傳承與創新也挺有意思。


再來感受一下大阪的畫風,在新的都市裡面,文化並沒有斷代。他們對精緻、對美的講究是沒有放棄的,只是換了一種現代的解決途徑而已。

日本的「趣」……



讓人想進去買點東西的理髮店

日本的「趣」……



咖啡+服飾+香氛的綜合店


寺廟


京都寺廟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令人咂舌,大小寺廟、神社隨便一拍都很美。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日本的「趣」……



寺院景緻隨手拍


日本人的行為方式跟他們的文化與對禪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他們並不追求一種宏大的、有氣勢的或者是磅礴的概念,這跟他們的文化傳承有關係。日本繼承了中國從唐以後的文明,唐、宋、明時期對他們影響很大,秦漢時期對他們的影響相對薄弱,所以他們更追求一種雅緻。


他們把多餘的、誇張的或者不能長久依存的美給砍掉,然後選擇了一種很隱忍、剋制的追求美的方式。他們選了一種更難的方式達到他們想要的美術,但是通過豐富又極致的細節能看到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極強的慾望。

日本的「趣」……



寺內庭院

日本的「趣」……



大殿內羅漢像


看他們的佛造像也是這個概念,是一種比較典雅秀美的審美方式。他們的石碑、經幢包括書法也都是在這種統一的美術風格之下。

日本的「趣」……



奈良藥師寺(日)


日本國寶級佛造像(日)

日本的「趣」……



青州佛造像(中)

日本的「趣」……



奈良東大寺(日)

日本的「趣」……



泰山岱廟經幢(中)

日本的「趣」……



長清靈岩寺經幢(中)

日本的「趣」……



京都六角堂(日)

日本的「趣」……



漢史晨碑(中)


從文物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壯美與日本秀美的區別。中國的文化更加厚重、磅礴,這也是日本之行欣慰的地方。可以看出咱們的文物無論從氣度上還是從審美品位上都高出日本文物很多。


此次日本之行給我最好的體驗,是可以想像如果中國文化沒有斷代,咱們有可能是什麼樣子。在日本,通過對日本現代文明的臆想,我彷彿能感受到咱們可能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那種感覺是很甜美的。加之我們擁有這麼好的歷史、這麼好的文化,這種沉澱積累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所以,咱們怎麼通過學習別人的優點、行為方式,讓自己的文明做得更好一點呢?這並不需要空洞的偉大,而是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就可以了,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哪怕是換一塊好看的桌布,養幾盆有精神的花,這其實就是生活中的美術。


美不在什麼大的地方,就在生活的細枝末節里,做好一件小事。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壹貳(ID yierwh),平台其他文章對於聲明不得轉載的內容概不轉載。我們對文中觀點不預設任何立場,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有侵權或違規,聯繫即刻刪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零距離 的精彩文章:

測試好身材新方法-胸前放手機,日本妹子畫面感太美場面太刺激
這家店走紅日本,竟然只賣兩種麵包!
日本媽媽生了一對龍鳳胎,竟然在孩子睡覺時偷偷……
迷戀蘿莉的島國人,已經沒救了……12歲蘿莉選美奪冠 網友:她們是吃什麼長大的?
去日本你必須知道這些風俗禮儀

TAG:日本零距離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日本人的牙怎麼了?為什麼日本人的牙齒如此……
日本那些奇怪的規則,日本網友自己都受不了……
日本?茶
日本選舉&孟加拉恐襲……圖說上周的日本
日本的「貓の日」 到底是什麼鬼?
知日专访庵野秀明:现在的日本动画,有点儿无趣。
中國式賞櫻?日本人是拒絕的……
敢於說「不」的日本人少的可憐……
日本是什麼顏色的?
日本綜藝節目:日本宅男就喜歡這麼沒節操的玩!
日本人在深夜最喜欢看的节目竟是这些……
日本人有奇怪的敏感點……
日本七夕節——日本牛郎織女都怎麼玩耍的?
從日本美食看日本的「匠人精神」
在日本扔垃圾會坐牢?關於日本的20個真相!
看來我的日語白學了!山カモヤモムヤモ……連日本人都看不懂的偽日語
实访日本荒岛上那些令人感动的日本公务员们
上半年日劇推薦、日本渣男、當紅女優……
直擊戰後的日本藝伎:為佔領日本的美軍服務,展示日本的「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