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安晚》冊頁,紙本水墨,縱31.8厘米,橫27.9厘米,共二十二開,以花鳥、山水、書法為主,現收藏於日本泉屋博古館。應為其69歲(1694年)時所作,是八大山人從佛門走出,瘋癲病癒,走入塵世以後所作的冊頁,是其晚期傑出作品之一,此冊意境散淡,取材奇致,墨法高妙,是學者、畫家研究、欣賞和臨摹八大山人繪畫藝術的優秀範本。所謂「安晚」,乃是「安度晚年」之意,取自南朝宗炳臥遊之典故。


八大山人為清初「四大畫僧」(朱耷、石濤、石溪、漸江)之一,是中國古典藝術史上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以大筆水墨寫意畫著稱,尤以花鳥畫見長。他的繪畫取法自然,又獨創新意;師法古人,又不拘泥於古法;筆墨簡練,以少勝多。他懷著國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鳥、木竹、山水抒發對清統治者的不滿和憤慨,表現倔強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畫的是鼓腹的鳥、瞪眼的魚;或是殘山剩水、老樹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獸類、振翅即飛的孤鳥;或是乾涸的池塘、挺立的殘荷,而其中又有活潑的游魚、生動的花朵,藉此比喻自己、象徵人生,達到了筆簡形具、形神兼備的境界,充分運用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特有傳統手法。名畫家鄭板橋在題八大山人的畫時稱讚說:「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一:引首


根據冊頁起首一頁的題跋,這套冊頁是康熙甲戌(1694)為退翁先生所作。八大山人取南朝宗炳臥遊之典故。傳說宗炳年輕時到處遊歷,年紀大了之後雖然不能遊玩,但卻把以前所游的山川繪成圖畫,張貼於四壁,營造出一個圖畫的大自然。「安晚」指的也就是宗炳以觀賞圖畫來安度晚年之意。因此,八大山人在這裡營造的同樣是一個圖畫的精神世界。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二:瓶花


畫冊第一幅圖像,即第二開,畫的是一隻平常的小花瓶中插著一枝蘭花。瓷瓶上面畫著大片的裂紋,說明這是一隻仿哥窯瓷器。這種瓷器在明清以來非常流行,在繪畫中也有許多表現。八大山人也不例外。他筆下的這個花瓶上面塗上了一些墨色以表現上面的花紋,這也使得他畫的花瓶與眾不同。不論是哥窯還是仿哥窯的瓷器,講求的都是一個素字,而八大的花瓶卻有大片花紋。黑色花紋的另一個作用是與插著的蘭花相呼應。畫瓶里插蘭花,這也是不同尋常的構思。一般來說,畫蘭花都是一叢,單折下一枝插在花瓶里,實在是雅之大雅又是俗之大俗,雅與俗之間天衣無縫,正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三:玉蘭


第三開畫的是一株玉蘭。這是一種喻示吉祥的花卉。畫面乍一看不像是玉蘭花。典型的八大構圖方式,枝條像軸條一樣將畫面分成三個部分,花朵偏於一角,花葉頂在作。最主要的是他將草率描畫的魚兒從附屬的裝飾地位解放出來。在瓷器上,魚存在於器皿的表面,它游來游去,總是回到原處,圍著瓷器表面打轉。而八大山人的畫中,魚兒位於畫面中心,在一片白紙的虛空中遊動,達到魚水兩忘的境界。魚在文學史上具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意義。《莊子》中說「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是一種大魚。對普通的小魚來說,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之上論魚之樂是為人所熟知的故事。八大山人的魚並非落花游魚之類養在池塘中供人觀賞的魚,而是精神的逍遙者。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四:山水

第四開為山水。「安晚」喚起的是宗炳的隱喻,而這一開山水更為直接地暗示出宗炳「臥遊」的思想。畫幅上面有題:「向者約南登,往複宗公子。荊巫水一斛,已涉圖畫里。」宗公子就是宗炳。對於文人來說,山水畫一個重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將精深的大自然轉化為自己可以把握的對象,以期在家中藉助山水畫深思就可飛到幾千里之外,達到精神的逍遙,即「臥遊」。這首題畫詩八大經常題寫,成為他最喜愛的山水畫題詩之一。八大山人的山水畫與這首題詩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定的含義,不管應對什麼情境,畫面幾乎都保持一貫的荒率作風。八大山人的山水畫深受倪瓚與董其昌的影響。畫面講求簡略的構圖,常常是前景幾棵大樹,遠處一座高山的平遠之景,講究筆墨的肌理與質感,至於畫的是什麼景象,什麼山用什麼皴法、什麼樹用哪種點苔並不重要。山水似乎成為隨意湧出的心印,既不可居也不可游,觀者無法身臨其境,或者說,其實無法如宗炳那樣「臥遊」。那麼,這豈不是與他詩中反覆提到的宗炳自相矛盾呢?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五:竹石

八大山人曉得這並不是問題。在他心中,畫只不過就是畫,不是任何東西的替代品。畫是信手塗抹而出,自己看得清楚,旁人也能明白就可以了。譬如第五開的竹石,竹在哪裡、石又在哪裡並不好分辨。與他早年受到明末清初畫譜影響的玲瓏剔透的園石不同,這塊石頭下小上大,體量巨大,笨重至極,上面草草刷上幾筆,以表示石頭凹進去背陰的一面。竹葉正好遮在石頭頂部,與石上暗影呼應一把。枯木竹石是一個元代以來流行的繪畫樣式,堅硬的磐石與挺拔的翠竹都象徵君子的高潔,然而在八大山人筆下,石頭不硬了,竹子也不挺了,兩種形象泯滅而又融合在一起。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六:鱖魚


第六開,八大山人在畫面中心畫了一尾鱖魚,要注意的是它的頭朝畫面左邊。八大山人喜歡畫魚,這種鱖魚他也不止一次畫過。題詩:「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淵注處,料得晚霞多。」題詩位於畫面左上,正好是鱖魚游去的方向。畫冊第十三開也是一條小魚,它的頭朝向右邊,題詩也位於畫面右邊,與這條鱖魚正好形成一個對稱的形式。有不少研究指出,八大山人畫的魚與景德鎮民窯瓷器上的魚有非常接近的地方。問題並不在於八大山人與民間陶瓷繪畫之間到底是誰影響誰的關係,要緊的地方是他究竟是如何讓一般老百姓常常看到的圖像轉變為深具文人繪畫品格的傑作。在繪畫技法上,八大山人常採用精妙、滋潤、明潔的筆墨表現出蕭條、淡泊、孤傲、落寞的內心境界。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七:鳥石


第七開是一隻棲息在石上的鳥。在八大山人的畫中,所見基本都是靜態的鳥,似乎他不畫翱翔的鳥兒,而尤其喜歡畫的是打盹的鳥。垂下的頭、隆起的腹部、翹起的背部,形成極富轉折的形態。《安晚冊》中第十開、十八開畫的也是鳥,基本上也都是這種打盹的姿態。第十開是一葉枯荷上的長喙翠鳥,十八開則是明清繪畫中常見的枯木寢鳥。八大山人筆下的寢鳥,彷彿一位不問世事的隱士,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更確切地說,這隻安詳沉睡的鳥頗似坐禪的僧人,或面壁的達摩,看似沉睡,實際上正在冥想之中。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八:荷花


在《安晚冊》後的題跋頁中,八大山人提到了這套冊頁有趣的遭遇。在畫完的第二天,冊中一頁荷花被人偷走。八大山人自稱「荷園主人」,這時他筆下的荷花想必已經享有不錯的名望。畫冊第八開的荷花大概就是後來補畫的。畫面兩片碩大的荷葉,中間隱約露出荷花,荷花的莖幹一重一淡,重者挑出淡墨的荷葉,淡者挑著重墨的荷葉,韻律十足,用筆真是爽快之極。這種潑墨的荷葉畫法來源於明末的徐渭。八大山人在其中減少了幾分恣意,增加了幾分抒情,這大概也反映出曾經為僧的他性格中的內斂成份。他與徐渭一樣都曾經受到精神疾病的侵害。但徐渭表現出的是殺妻的歇斯底里,而八大山人究竟是真狂還是佯狂,學者至今還有爭論。不管怎樣,在清初,用墨的功夫大概還少有人能出八大山人之右,所以也難怪荷花被竊了。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九:貓


第九開是一隻貓。八大山人畫的貓基本上都是腦袋大,身子小,弓著背,趴在地上,似乎也在打盹。畫上題詩:「林公不二門,出入王與許。如公法華疏,象喻者籠虎。」詩的具體含義難以琢磨,但其中肯定有不少玄奧的禪宗思想。貓同樣是一個流行的題材,常常是貓與蝴蝶被畫在一起,「貓蝶」即「耄耋」,含有祝壽的吉祥之意。八大山人畫的貓並非這種含義。他筆下的虎與貓有時很相似。他在1699年端午節畫的一件《艾虎圖》中,虎的形象就像極了一隻貓,真是所謂「照貓畫虎」。正如題詩中提到的「籠虎」,《安晚冊》中的貓其實也具有虎的特點,形象之間隱約透出模糊的轉化之意。這種物象之間的轉變,其實與禪宗的教義之間存在某種關係,不執著於一個特定的物象,正是禪宗的境界。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荷花小鳥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一:葡萄


畫冊第十一開畫的是一藤葡萄。畫家畫葡萄也有很長的歷史,徐渭就十分善於畫墨葡萄。葡萄往往具有懷才不遇的含義,所謂「筆底明珠人不識」;葡萄也具有富貴吉祥的含義,與中秋相連。南京博物院藏有八大山人一套山水花果冊,其中一開葡萄與此幅構圖基本相同,對頁題跋中有一句「張騫屬國旋歸暮,八月高歌雲漢槎」,意謂出使西域的張騫回到漢朝之後也已經年邁,無法獲得朝廷重用,只能回家於中秋時在葡萄架下唏噓不已。可見,八大山人意識到了葡萄的這兩種意義,但並不是說畫里就一定會表現出來。其實,除了葡萄粒之外,八大畫的葡萄並沒有明顯的特別之處。他畫的葡萄粒並不是一串一串,而是一顆一顆,掩映在葡萄葉中。有的時候,葡萄看起來就像一隻隻眼睛一樣。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二:瓜鼠


畫冊第十二開畫的是冬瓜老鼠。不過,看起來冬瓜的畫法與石頭畫法有點相像,只是頂上多一個瓜蒂子,灰色的鼠正伏在旁邊。瓜鼠圖同樣是一個習見的吉祥畫題。瓜與鼠都多子,因此隱含著多子多福的意思。八大山人的瓜鼠也很難說有什麼特定的意味,而更像是一種筆墨嘗試,將一個習見的通俗主題用自己的筆墨方式畫出來。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三:小魚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四:巨石


畫冊第十四開描繪一塊巨石,頂天立地佔據畫面左半邊,右邊地面長出一株無名的小植物,一大一小,一剛一柔,兩者之間呈現出強烈的對比。畫面有題詩:「聞君善吹笛,已是無蹤跡。乘舟上車去,一聽主與客。」人已經走了,只剩下這塊巨石。畫面很有一些幽默的味道,當然,也多少有一些孤獨。八大山人在石頭上嘗試了不同的皴法,濃淡層次達到三四層。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五:花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六:芙蓉


第十五開是一株花卉,像是芍藥。構圖左邊是花枝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右邊是從畫外伸進來的一朵怒放的花朵。左右形成強烈的對比,暗喻轉化之意。花骨朵總是要開放的,花朵也總是要凋謝的,所以,右邊的花朵正是左邊的花苞的未來,而左邊的枝杈必將也是右邊花朵的未來,兩者始終處於不斷的轉化之中。接下來的一開是芙蓉。花朵上點上了幾點胭脂,顯得與眾不同。這一開與第三開的玉蘭在構圖上可謂相互補充。玉蘭是向上斜出一枝,而芙蓉恰是往下垂下一條。這表明八大山人在整套冊頁中也注意了相互之間的呼應。體現這種呼應關係的還有之前的兩幅魚,以及接下來的兩幅水仙。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七:水仙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八:雙禽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十九:水仙


第十七開為白描,第十九開則有淡設色,各不相同。白描的水仙朝向右邊,而設色的面向左邊。白描水仙連紮根的泥土一塊畫出,設色水仙則不畫根。白描水仙花朵正在綻放,而設色水仙尚是花苞。總之,二者相互形成有趣的對比。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二十:書法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二十一:鵪鶉


在第二十開的題跋頁中,八大山人寫明這套冊頁的時間,從1694年夏天5月6日至16日,畫了10天,寫成16幅圖畫。實際上,《安晚冊》一共22幅,他在6月20日的補題中寫明第二十一開畫有兩隻鵪鶉,作於重陽佳節。在這一天,八大山人除了畫這件之外,還畫有一幅《瓶菊圖》立軸與一件《魚鳥圖》立軸,這些畫大概都是應酬之作。我們可以看到,在重陽來畫了那幅鵪鶉。兩隻鵪鶉相對而立的構圖八大山人用過多石縫之中點綴了數朵菊花。這天,他應該是先畫了《瓶菊圖》,菊花上還有些淡設色。接下次,這次為了與重陽節聯繫起來,在背景加了一片山石,而再畫了一幅《魚鳥圖》。

八大山人《安晚冊》賞析



之二十二:山水


最後一開又是一幅山水,作於1702年,為八大山人逝世前兩年,時年77歲。題云:「蓬萊水清淺。為退翁先生寫。」畫面很簡潔,明顯具有董其昌的風格。這一開顯然是後人補進《安晚冊》中的,但以之作為冊頁最後一幅也非常合適,宗炳的「臥遊」理想在這開山水畫中再次得到體現。按照題款,畫面中是海上仙山蓬萊。蓬萊在海上,如何會「水清淺」呢?顯然,這指的是畫中的這片山水。八大山人知道,畫中山水永遠無法是真山水。「荊巫水一斛」,巫峽水再多,拿繪畫來表現的話也就是那麼一斛而已。「蓬萊水清淺」,海上風浪再大,在畫中都會變得清淺。


《安晚冊》堪稱是八大山人畫藝的一次大展示,他所喜愛的主題基本上全都包括在內。八大山人在冊頁引首頁中說「少文(宗炳)凡所游履,圖之於室。」我們可以改動一下:「八大凡所游履,圖之於紙。」冊中所繪的其實是八大山人的生活,儘管他同任何人一樣都免不了世俗之事,但他在畫中營造的絕對是一個超凡的世界。


(以上圖文內容整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最美中國瀑布,太漂亮了!
【說物】窗欞紋樣
失眠,為三毛

TAG:老坑文化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八大山人晚年精品傑作《安晚冊》
八大山人《精品冊頁》欣賞
八大山人《 荷花翠鳥圖軸》賞析
中國畫-請欣賞明末清初著名水墨寫意畫家八大山人之《安晚冊》
八大山人《臨河序》
「國畫精賞」清 · 八大山人《仿董北苑山水圖》
八大山人晚年精品《瓶菊圖》
經典‖八大山人《愛蓮說》
「國畫精賞」清 · 八大山人《雙鷹圖》
八大山人《臨興福寺半截碑冊》
八大山人《書畫合冊》
山人妙墨動天下——八大山人《柏鹿圖》
八大山人 山水圖冊
醉美長卷!——八大山人《西園雅集》
看看八大山人的《七夕文》
八大山人草書欣賞:唐詩四條屏
八大山人臨《興福寺碑》
「國畫精賞」清 · 八大山人《魚石圖》
國畫清風雅集:清 八大山人《花鳥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