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海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至今有哪些變化

上海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至今有哪些變化

娛樂,從來都與大眾息息相關,它填補了閑暇和無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審美情趣、行為方式甚至是思維習慣。大學生作為社會新思想的前沿群體,代表著最先進的流行文化,是娛樂行業的追隨者、擁戴者,更是消費者、引導者。


租界時期:上課不如跳舞


19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英租界和法租界先後在上海建立,為滿足西方僑民的娛樂生活,西方娛樂文明逐漸引入上海,很快建立了一批由總會、俱樂部、劇院、旅館、公園、彈子房、保齡球館、運動場等構成的公共娛樂空間,為近代上海娛樂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初期,經過開埠以來五十餘年的初步發展和磨合,上海城市娛樂有了新的突破,戲院、遊樂場、電影院和舞廳成為了城市娛樂的四大代表。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一大批在歷史上相當著名的娛樂企業誕生於大上海溫軟醉人的夜色里,如著名的「四大舞台」:天蟾舞台、共舞台、大舞台和更新舞台;又如聞名的「四大影院」:大光明、大上海、國泰和南京;還有如「四大舞廳」:百樂門、仙樂斯、大都會和麗都。此外中國現代遊樂場的領銜企業一一大世界遊樂場,雖然誕生在1917年,但是真正的發展和崛起卻是在1924年重新建造以後。



上海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至今有哪些變化


圖為20世紀初的夜上海


這一時期的上海學生,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崇尚消費,追求享樂。奢華之風吹遍上海灘各個階層,也吹入了上海大學生的心中。這群正在享受著高等教育的新青年們,「醉心歐華,愛好摩登,西裝穿得筆挺,頭髮梳得高高」,渾身上下充滿活力。


舞廳就是大學生們經常流連的場所。上海的舞廳主要集中在公共租界,而大專學校的布局又為學生就近參與跳舞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校園司令查閱資料發現,1932年上海專科以上的大學總計有34座,分布於租界和租界附近的滬南、閘北、法華等區域內專科以上的大學有26家之多,其中單就租界而言,就有專科以上大學15家,約佔總數的44%。如果加上附近區域的11所大學,約佔總數的7.65%。1932年,上海專科以上的大學生總數達到了14086人,其中大學生有8111人。


年輕的大學生們有朝氣,有知識,有涵養,十分尊重舞女們,因而頗得舞女和舞廳經營者們的青睞。可這一現象卻起了負面作用,「不少舞客為抬高身份以博得舞女歡心起見,莫不冒充大學生,以是舞場中所謂大學生,竟滿山滿谷,觸目皆是,以致引起社會輿論之非議。」嚴重敗壞了大學生們的聲譽。社會輿論和學校當局紛紛呼籲大學生們應當以學業為重,禁止出入舞廳,最終導致上海大學聯合會於1934年做出決議禁止大學生跳舞。


禁舞令一出,社會一片動蕩。《電聲》周刊在報道大學生禁舞對舞廳生意影響時指出:「是時,社會蕭條,舞客本已大減,因受到大學生禁舞的影響,各中學生亦被校方禁止跳舞,而一般社會人士,亦相率勸戒其子弟,勿再沉迷於舞場,致使各舞場中的舞客,較前數月更形銳減,各大舞場,若百樂門、大都會、大滬、大華、維也納等,以前營業最盛時,舞客幾無隙地,今則每夜平均只百餘人而已,甚至連次數亦不滿。」紙醉金迷的夜上海,再也回不去她歌舞昇平的繁華時代。

孤島時期:苟延殘喘的娛樂


經歷了「一·二八」事變和「八·一三」事變的上海,經濟嚴重受挫,娛樂業發展陷入危機之中。進入孤島時期,上海終於喘了一口氣,擁有了短暫的平靜,而那座「東方不夜城」的傳奇,也接近了尾聲。


淞滬會戰給上海的經濟文化帶來了沉重一擊。據美國經濟專家調查統計,戰時上海經濟損失在億元以上。多所高校的文化設施和文化環境也慘遭破壞,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校舍、圖書、教具,多被日軍炮火禁毀。世界經濟危機的波及更是令這座孤島雪上加霜,娛樂企業經營數量大幅度減少,大牌娛樂企業也難以抵禦市場衝擊,面臨改換門庭、裁員減薪、倒閉等重重危機。



上海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至今有哪些變化


圖為衰敗的百樂門


與此同時,蔣介石為加強國民黨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在全國開展了新生活運動,倡導廉潔、樸素、合乎禮義廉恥的新生活,嚴重打擊了娛樂事業。


孤島時期的上海大學生,由於禁舞令和社會整體風氣的影響,不再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他們中的一部分,積極投身於抗日事業,化知識為力量,力求挽救民族危亡。而大多數的學生們,每天仍舊按部就班地上課、下課、學習,在租界短暫的和平里,戰戰兢兢地過著自己平凡的日子,守護著自己或渺小或宏偉的夢想。娛樂生活,於他們而言,大概成了可望不可求的奢侈。


新中國時期:從政治里開出娛樂的花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一邊沉浸在紅色激情中,一邊滿懷對共產主義的憧憬。看樣板戲、唱語錄歌、跳忠字舞,差不多就是娛樂生活的全部。


1958年,北京市文化局發出了一份關於肅清黃色音樂的通知,並附有《黃色歌曲參考目錄》,充滿老上海風情的《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等歌曲赫然在列。政治氣氛越來越緊張,娛樂業在夾縫中求生存,成了不倫不類的怪胎。1963年至1965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先後編輯了《革命群眾歌曲》第一集和第二集,政治色彩十分鮮明。「文革」開始後,娛樂業更是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大批判和徹底否定。藝術,終究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上海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至今有哪些變化



圖為上世紀末的文藝匯演


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開始覺醒,「文革」思潮冷靜了下來。貧窮,是那一代人共同的記憶。來上學的大學生們,通常只有一個大包袱,寢室里除了被子、褥子、個人衣服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再沒有其他東西。


好在,物質的匱乏阻止不了心靈的豐盛。一方面,文學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反思文學、知青文學、傷痕文學等盛行一時,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思考;另一方面,國際體育賽事的引入,也為大學生的生活增添了活力。


改革開放以後,市場經濟的肥沃土壤令娛樂業再次蓬勃發展了起來。街頭巷尾,隨處飄著鄧麗君的歌曲,千萬人守著電視機看《射鵰英雄傳》,瓊瑤、金庸等人的小說為大眾打開了文學娛樂的大門。?



上海大學生的娛樂方式,至今有哪些變化



圖為上世紀90年代的女生宿舍海報


大眾娛樂以燎原之勢覆蓋全國。積極投身於時代潮流的大學生們,會聚在宿舍,一起打牌、跳舞、玩遊戲,也會出去約會,看電影、溜冰……牆上貼著海報,桌子上放著收錄機,回力鞋和梅花牌的運動褲是大學生們的時尚寵兒。


總有老人家牽著我們的手,笑著對我們說,孩子,你們生對了時代。是這樣嗎?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們,我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我們有自由呼吸的天地。要追劇時,打開平板電腦;要玩遊戲時,拿起智能手機;嫌紙質書籍太笨重時,可以用電子書代替;怕打字太麻煩時,可以輸入語音。我們的APP里,有搞笑的綜藝,有唯美的MV,有詭譎的文字,有動聽的旋律,有名師的高見,有朋友的細語……有太多太多的眼花繚亂,亦有太多太多的迷失本心。


校園司令認為——娛樂至死的年代,無所謂幸運或者不幸。多一點冷靜,少一點浮躁,以娛為樂,不被娛樂左右,才是大學生對待娛樂應該有的態度。


(圖片源自網路)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園司令 的精彩文章:

中國式父母:大學前禁止戀愛,畢業後催著結婚
大學畢業後你也許才知道該怎麼花錢
留德女生被害案嫌兇確定,父母均是德當地警務人員

TAG:校園司令 |

您可能感興趣

霜之朝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減肥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整容方式,一瘦全都有啊!
大街上去摸陌生人的臉來改變社交方式的女攝影師
生活在俄羅斯的這個少數民族是」女真「後裔,至今生活方式仍沒改變!
搭訕女生,有哪些有效的方式?
這些才是應該有的生活方式
雕塑合影新方式,有的上演美女與野獸,有的竟然很鬼畜
現代人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古代人又是怎麼娛樂的呢
微醺,我的生活方式
女攝影師想改變社交方式,到大街上去摸陌生人的臉
哪些是不能往生的错误念佛方式
大冬天的,南方農村人都有哪些取暖方式?
做到這五點,你將擁有高境界的生活方式
化妝是一門時尚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沒有衛生棉的古代,女性都有哪些方式清理那個地方
關於遛狗,都有哪些有趣的方式?
有哪些有趣的開門方式?
小龍蝦,才是上海娛樂圈的正確社交方式
体验飘飘欲仙共有几种方式?有高大上的有简单粗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