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之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媽祖在世界各地不斷得到發揚光大,並且融合到當地的生活中,演繹成一種多內容、多方位、多角度的人文互動現象,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傳承的延續。
1
媽祖與東亞「海絲」文化
媽祖文化從福建莆田湄洲島發祥,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信仰元素,始終保持著獨特的傳統的信仰文化現象。隨著媽祖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又融合了儒家、佛教和道教等元素,媽祖文化逐漸從諸多海神文化中脫穎而出,成為獨樹一幟的包含海洋精神的獨特文化信仰現象。
許多歷史文獻史料表明,媽祖與許多重大海事活動有關。北宋宣和年間,宋朝使團奉詔出使高麗,途中遇到大風,船隊八舟七溺,祈求媽祖來救助危難。使團平安回來後,奏請皇帝,於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賜媽祖廟額「順濟」,以讚頌媽祖「順利濟度」使舟的神功。這段歷史在廖鵬飛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碑記中就有記載。
在明代,關於媽祖與東亞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史料記載頗多,胡靖所著的《琉球記》就記載了當時海上活動與媽祖有關的情景。《琉球記》原名《杜天使冊封琉球真記奇觀》,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冊封戶科給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司正楊掄為琉球正副使,這是明朝最後一次對琉球冊封,留下了唯一的文史資料。清代張學禮在《使琉球記》詳細記載了出使琉球的全過程,內容涉及多個學科,記錄下來的史料,成為媽祖與東亞「海絲」的重要資料之一,意義重大。
2
媽祖與南海「海絲」文化
南沙群島舊稱「七洲洋」,南沙群島的東北部由永興、和五、石島、南島、北島等島嶼組成,西南部由珊瑚、甘泉、金銀、琛航、中建等島嶼組成。這些島嶼,都是中華先民最先發現,並生產生活過的地方。歷代漁民、船工、海員、客商,他們都敬奉媽祖,在從事海洋生產生活過程中,每每祈求媽祖的保佑。獲得保佑後便在南海諸多島嶼上修建了敬奉媽祖的場所,留下了許多媽祖在南海的印記。據悉,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被當地漁民稱「貓注」,因與「錨嶼」的諧音,上面建有媽祖廟,漁民們稱島上的媽祖為「貓注娘娘」。這個敬奉媽祖的場所,還曾經掛有「海不揚波」的匾額,與「108兄弟公」等神祇共同守衛南海,護佑海上航行的船員和作業的漁民。除永興島的媽祖廟,三腳島(琛航)、甘泉島、北島、黃山馬(今平島)、太平島都有規模不一的娘娘廟。
在以海南島為中心的南海,留下了眾多的媽祖文化遺迹,這些遺迹也印證了中國先民在南海諸島開發、生產、生活的足跡。
上世紀20年代,海南瓊海漁民從西沙珊瑚中捕撈到一尊媽祖石雕像,它是古代中國沿海船隻留下的遺物。在西沙琛航島娘娘廟中,還有被當地認為是「媽祖化身」的觀音像。在西沙群島第二大島東島(和五島)的一座古廟廟門上,刻有對聯:「前向雙帆孤魂廟,后座一井兄弟安。」
除了南海小島嶼有眾多媽祖廟外,海南島的媽祖廟歷史更是悠久。據不完全統計,元代海南島有天妃宮5座,明清有42座。這些媽祖廟中,文化底蘊深厚,如海口市海甸北白沙門上村天后宮,對聯云:「萬派回瀾依後德,千秋血食頌神功」;白沙門中村天后宮有對聯云:「素沐鴻恩光福境,同歌仁里艷陽春」。許多學者對南海諸島中的媽祖廟宇認真研究過,相關的資料充分表明媽祖在南海的存在都是人們海上活動留下來的產物。
在南海,媽祖不但傲立西沙群島,還進入環南海沿岸諸多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菲律賓、汶萊等國家,都有媽祖廟,其發展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編輯/鄭志鴻
※藍瘦,香菇!超強颱風「海馬」來勢洶洶,即將威脅福建啊啊啊!
※大型人文紀錄片《天下媽祖》第四集
※救商船吹草成木
※文峰天后宮
※道醫智慧,夏天不出汗冬天就會有病!
TAG:掌上媽祖網 |
※媽祖廟之上海松江天妃宮
※海邊媽祖,海上博物館
※媽祖情系兩岸緣—台灣路竹天后宮首次赴媽祖故里謁祖進香
※媽祖廟之安美媽祖廟
※媽祖廟之崑山慧聚天后宮
※「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活動總結座談會召開
※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架起海絲「連心橋」
※媽祖祭典走向海絲沿線、巡安繞境萬眾矚目
※媽祖傳說系列之助摛草寇
※印尼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走進陸豐福山媽祖景區
※海祭媽祖大典將舉行 海內外信眾齊聚「媽祖故里」湄洲島
※媽祖的信仰起源於何時?探訪歷史悠久的屏東媽祖廟
※歷史上沿海地區崇信的「天妃媽祖」 實際身世是如何的呢?
※惠安霞蓮鋪天后宮 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沿海地區漁民為何信仰媽祖,她的原名叫什麼?
※關於海神娘娘媽祖的傳說
※依山傍水,是著名的衝浪聖地,在海角上還矗立著媽祖神像
※媽祖文化的一朵浪花:光是媽祖的髮型,足以驚艷天下!
※今日海上女神媽祖神誕,見者吉祥,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