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打獵得鼠疫!匈奴人其實也種地!
狩獵是牧人們喜好從事的活動,也能他們避免宰殺牲畜而仍可得到肉食。因此,牧人的歌謠中經常傳唱狩獵之樂。但在現實生活中,狩獵並不是牧人最重要的輔助生計。
首先,任何地區、任何季節都有豐富的野生動物可供獵取。其次,更何況在耗費人力的游牧經濟模式下,牧人往往格外忙碌而無暇從事狩獵。一般來說,秋季到初冬,牧民的狩獵活動多一些。此時游牧工作較少,獸肉易保存,在薄雪上容易追蹤獵物足跡,馬也較肥壯,都使得這時候常宜於狩獵。雖然根據各種遊記及史詩記載,牧人所獲獵物多是大型動物。但這些材料往往將狩獵當作一種英雄行為來記錄、歌頌,因而無法反映游牧人群日常生計的獵食行為。
草原上的大型草食動物都有移棲性,以追尋不穩定的、季節性的自然資源,而匈奴各部落皆有其固定牧地,因此並不是所有匈奴牧民都有機會獵得大型動物。相反的,小型動物如松鼠、兔、狐、貂、獾,以及各種鼠類等都是定柄性動物,這才是匈奴人經常獵獲的獵物。雖然如此,在一同定牧區過度捕殺小型動物也會造成「射獵無所得」的結果。而且這類小型動物往往帶有潛在的危險,那就是鼠疫。
與普通人的傳統觀念不同的是,其實匈奴人的生活非常依靠農業。中原人的歷史文獻里常有匈奴儲存粟米,以及某年他們的作物收成欠佳(谷稼不熟)或匈奴派軍隊屯田等的記載。比如「匈奴復使四千騎田車師」,「遣左右大將各萬餘屯田右地」等等。前蘇聯與蒙古國的考古學者在貝加爾湖附近,也曾發現匈奴時期當地住民的穀物遺存、農具以及村鎮遺址。當然,牧人從事的農作大多是相當粗放的。他們只在春季出牧時簡單地整地、播種,然後離去開始游牧,秋季回來收成;有多少算多少,遇上乾旱也可能毫無收成。
因此,一個普通匈奴人的日常餐桌上,是以奶製品和穀物為主流,輔助採集來的野菜、蘑菇和植物根莖。肉食只有運氣特別好,或者是運氣特別差的時候才會出現。甚至,如果一個匈奴人的餐桌上出現了大量的肉食,那麼對他來說可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他的牲畜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除了匈奴貴族,每個普通匈奴都徘徊於溫飽線上,隨時面臨著忍飢挨餓的可能。這也是匈奴人要經常對漢帝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農人的生活狀況就好得多了。定居的農業經濟,提供了更高的生產率和安全性,而且更容易積累資產。雖然他們也會遭遇旱災和蝗災的困擾,但土地是不會消失的「本金」,只要不是去土地,農人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他們自尊心太強!覺得貓太高冷,大勢屠殺後爆發了鼠疫!
※鼠疫炸彈實驗,「馬路大」靶場掙脫後,出現讓鬼子都感動的一幕
※鼠疫在歷史上究竟有多可怕?死亡人數!二戰根本比不了
※明朝滅亡因老鼠?消滅守軍的非李自成是鼠疫
※近代西醫也曾迷信:鼠疫是「上帝帶給人類的懲罰」
※明朝滅亡因老鼠 消滅守軍的非李自成是鼠疫
※鼠疫離我們有多遠?
※闖王李自成能攻破北京城,竟是一場鼠疫的功勞?!
※揭秘闖王李自成起義失敗的原因,奈何百萬大軍敵不過鼠疫
※明朝末年碰上了鼠疫漢軍死傷無數,為何入關清軍卻安然無恙呢?
※他距诺奖最近华人,灭东北鼠疫,拯救亿万生命被遗忘
※清末東北鼠疫大爆發,死亡6萬多人,如果沒有這人,後果不堪設想
※清末東北大鼠疫舊照曝光,6萬餘人喪命,讓人不忍直視!
※「新京鼠疫」親歷者:那是一生的恐懼!
※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三次鼠疫毀滅了多少人口?
※鼠疫到底多可怕,哈爾濱曾一天死一百多人,多虧了伍先生的三板斧
※俄日借東三省鼠疫欲發兵,清副外長前往:我們可以滅災不需要刺刀
※撲滅東北大鼠疫,開創舊中國醫療衛生事業,這位華人功不可沒
※馬達加斯加暴發鼠疫 已有50多人身亡 鄰國發現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