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如何處理海外禮物的報稅——為你解答稅務難題
新移民常碰到的大問題是如何處理海外匯款來的錢。美國現在非常注意洗錢,有關問題請詢問銀行。這裡只談稅務問題,華人匯款入境美國,基本分為五個類型:
收入:所有美國居民必須申報他們在全球的收入。即使沒有收到W-2 或者1099表,也得在稅表中申報。投資、服務、勞力、利息、紅利等各項收入都要納入收入稅。
借來的錢:向你的國外親人朋友借的錢,一般來說不需要繳稅。這些借錢你要記錄下來,把借錢的借據(promissory note)留好,以防國稅局查詢。但是如果有利息,利息是有稅務考量的。
投資: 投資進來的錢是資本,一般來說在美國是非應稅的。你要有這些錢的來源和記錄,在美國投資後賺的錢是要繳稅的。
你自己的錢:新移民在他們來到美國以前賺得的錢(已經在他國繳稅),現在把錢轉來美國。這種轉移通常沒有稅務的問題。
贈與禮物:在美國,贈與稅是贈與者的義務。如果是美國人贈與財產給其它人,不管這些財產在何處轉讓,贈與者每年只能贈與1萬4000元,超過者就要申報贈與稅表。但是,如果贈與者是非美國公民或居民,他們對美國政府沒有稅務責任,也沒有義務繳稅申報。非美國公民或居民若把海外財產(非位於美國的財產或在美國的股票、債券等無形財產)捐贈給美國公民或居民,這個轉移是沒有美國贈與稅的。
如果海外禮物金額超過10萬元, 或收到法人贈與超過1萬5601美元, 收到禮物的美國公民或居民就要申報。這個申報是為資訊目的,無須繳稅。如果受遺贈後變成有需要申報的海外資產,每年就要申報外國帳戶和資產。如果是公司、合夥等的大股東(持股10%以上),還要報很多商業的資訊報表。
例如,已入籍10年的張先生,富有的姑媽計劃送他約100萬美金。姑媽不是美國公民或居民,姑媽要不要交稅表或者是否要繳稅?張先生是否需要申報或者需要繳稅?因為姑媽不是美國籍或綠卡持有人,姑媽不須要繳稅或出示任何證明文件。受贈金額高於10萬元,張先生是要申報的,但不要繳稅。
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
美國個人所得稅的繳納以實際居留時間為標準,而遺產與贈與稅的徵收則參照另一套標準。只要你身在美國且有在美永久居留的意向,就被視為美國遺產與贈與稅的納稅居民。亡故時符合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標準的個人,無論是否兼為個人所得稅納稅居民,須就其全球資產在美繳納遺產稅。個人所得稅納稅居民的判定標準比較客觀。而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的判定卻是客觀與主觀因素的綜合,因此相對個人所得稅納稅居民而言,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涵蓋範圍可能更廣,也可能更窄。
除個人所得稅以外,作為美國公民或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有生之年獲贈財產須納聯邦贈與稅,亡故後世界各地的遺產均須納聯邦遺產稅。非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的外國公民,須就其位於美國的財產繳納聯邦贈與稅和遺產稅。聯邦遺產稅與贈與稅的現行最高稅率均為40%。
例如,張先生準備在美永久居留,於2015年10月30日到美國,他抵達美國的那一刻即被視為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若張先生於抵達美國的第二天,即2015年10月31日意外亡故,他名下的所有資產均須繳納美國聯邦遺產稅。但是,如果張先生來美後在美連續居留三年,但打算於第四年回到中國永久居住,雖然在美期間他是美國個人所得稅納稅居民,他卻不算是美國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若張先生在回國前不幸在美亡故,聯邦遺產稅的徵收只限於他在美國的資產。
非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的外國公民亡故時,其在美國境內所有資產價值超過六萬元的部分將被徵收遺產稅。非遺產與贈與稅納稅居民的外國公民轉讓其在美國境內的有形資產時,須繳納聯邦贈與稅。
(本文整編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我們為什麼要在美國加州安居買房?
※不打無準備的仗!——在美國學什麼專業賺錢最多?
※幾招教你提升生活品質——省時又省心!
※美國定居逾10年——外國人也可領社安金
※留學低齡化越發普遍——這樣的「小別離」值不值?
TAG:米國華人資訊 |
※醫藥廢水處理常見問題解答
※最高法:審理房屋登記行政案件發現涉嫌刑事犯罪問題如何處理的答覆
※農民購置打捆機 解決麥田秸桿處理難題
※婚姻出軌了怎麼辦 處理婚外情的注意事項
※心理專家:中國的婆媳關係為何這麼難處理?你該如何正確處理?
※櫃面外匯業務集中處理常見問題答疑——系統功能與操作(二)
※戀愛中的情侶應該如何處理經濟問題?
※櫃面外匯業務集中處理常見問題答疑——系統功能與操作(三)
※涉稅:中秋節!購物卡?處理好三方關係很重要
※櫃面外匯業務集中處理常見問題答疑——系統功能與操作(一)
※處理婚姻關係,應該注意避免哪些雷區?
※如何正確看待和理性處理婚外戀?
※民草方護膚,季節交替該如何處理肌膚問題
※櫃面外匯業務集中處理常見問題答疑——憑證填寫及作業規則(三)
※開辦費的企業所得稅處理如何規定?
※企業應該如何處理員工違紀呢?
※婆媳關係應該如何處理?教你化解婆媳危機
※意外懷孕該怎麼辦,如何處理最安全?
※常見意外傷害該如何應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