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斷章取義的孔子名言
作者:左中
關於《論語》的社會功能,北宋趙普的價值評估是: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這本區區萬餘言的小冊子,隨著時代的變遷、語境的變化及詞義的演變,原著已略顯晦澀。如果我們今天再讀時,還只讀半句,則不免如墜雲中。本來的至理名言,倘若因此而被斷章取義地加以運用,以致適得其反,這就不能怪孔老夫子了。
就說「和為貴」吧:在《論語》里,孔子關於「和」的運用,可不是這光禿禿的三個字。他給「和」的運用所設置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要有原則地與人和諧相處,如果僅僅為和諧而和諧,而不以禮來加以節制,那也是行不通的。
「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一種為人處世方法的結果運用,但一個重要前提是人品!這個人品到底要強大到什麼程度,才能實現「四海之內皆兄弟」呢?孔子的答案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首先是做一個君子,然後是做事既要態度端正,又要仔細不出錯,做人既要對人恭敬,又要一言一行都合乎社會普遍認可的禮節規範和價值標準,只有這樣,人家才肯和你稱兄道弟。
關於勸人向善的事兒,孔子在後半句里,回答得既現實又很世故:「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你先真誠地勸告他,然後再找個適當時機去引導他,如果他還不聽,你就別勸了,免得討人嫌。」關於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原因,他以一個山東人的率直點題道:「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所載非孔子一人之言,還有其弟子對他言論的補充與完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孔子與曾子對話中的前半句,對此,曾子完善道:「君子思不出其位。」意思是說一個人不僅要做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要做到在考慮問題時不要超出自己的職責範圍。
「人不知而不慍」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涵養。但若真叫一個人坦然接受自己的默默無聞,則無異於空泛而蒼白的說教,孔子沒那麼迂腐!他在另一則談話里補充道:「患其不能也。」——是說:「不要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生氣啦,若真要生氣的話,那就生自己沒本事的氣吧。」
「以德報怨」是別人問孔子的前半句話——有人問孔子:「以恩德來報答怨恨,您看這樣行嗎?」孔子反問道:「那拿什麼來報答恩德呢?」然後,孔子以自問自答的形式表明自己的看法:「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拿正直來回應怨恨,以恩德來報答恩德,快意恩仇,這才是孔子完整的表達與主張。
生活中,常有人張嘴就罵「老不死」的,在《論語》里,這可不是一句隨便罵人的話。孔子對老不死的界定是非常嚴格的——《論語》記載:原壤叉著兩腿在坐等孔子,孔子一看,氣不打一處來,罵道:「幼而不遜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原壤啊,你小時候不講孝悌之道,長大了又無所作為,老了還不死,你真是個浪費人家糧食的賊啊!」說完仍不解恨,竟拿起拐杖來敲這個無德無才之人的小腿。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是說「對一個人見人厭的人,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對他考察一番;但對一個人見人愛的人,那我們就更要考察他了」。孔子的這些生活智慧,只要我們讀的不是半句,就總會在心中會心一笑。
其實,孔子被錄入《論語》的每段話,都好比一根甘蔗,好吃的部分往往在後半截。只要他的每段話,都被你完整地閱讀,那麼,半部《論語》足矣!若每一段話只讀了半句,則雲里霧裡乃至謬之千里,也並非不可能。
※一個醋罈子打翻一個王朝
※明君劉秀的一次偏聽偏信,致使一位開國功臣被迫造反
※某國拍電視劇:他們的祖宗曾打到唐朝沒脾氣?
※古代有哪些巾幗英雄,哪些事迹使他們千古流芳?
TAG:歷史派 |
※那些被斷章取義到完全顛覆原意的經典名言
※這句話被無知的你們斷章取義太久了
※那些被斷章取義到徹底改變原意的經典名句
※那些被斷章取義的經典名言,將你騙了多少年?
※這些被斷章取義的名句,98%的人還不知道!
※斷章取義的名言騙了你多少年?
※那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到底騙了你多少年?
※這七句古文被斷章取義意思全變
※追夢:我的話被斷章取義,人們光想著頭條和話題
※被後人斷章取義所曲解的古代金玉良言,有一句剩男剩女都怕聽到
※「金屋藏嬌」藏的並不是小三:斷章取義的名言騙了你多少年?
※張歆藝否認說過後悔第一段婚姻:斷章取義要有度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些話被很多人斷章取義
※從哪句話能看出王瑞兒承認變性?媒體為啥斷章取義?
※張歆藝發飆怒懟媒體斷章取義,還是很感恩前夫的
※馬雅舒回應女兒被罵:別斷章取義 宣洩你惡毒情緒
※馮小剛拒絕跟文章握手?媒體斷章取義有多可怕
※張歆藝怒懟媒體斷章取義,事情真相是這樣?他罵你怎麼辦?
※新歌聲回應陳奕迅內幕言論:他的話被斷章取義,網友:12個字吐露他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