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軍爭」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軍爭」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軍爭」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從這一篇開始到第十二篇「火攻」為止,所討論的都是層次較低的問題,也就是大部分都是屬於戰術和技術的範圍,所以概括言之,對於戰略思想的研究,重要性並不太大。不過其中又還是不乏名言議論值得注意。尤其要說明的為思想本是一個完整體系,將其分層分段只是一種治學方法,因此,孫子在這幾篇中所提出的某些觀念對於較高層次(大戰略及軍事戰略)也還是一樣能夠適用。以下的分析就是採取此種看法,至於與戰略思想無太多關係的部分則一律不予論列。


「軍爭」是一個古代的軍語,其意義是很難作明確的解釋,英譯者都把它翻譯成「Manoeuvre」,那是一個更難解釋的字,有血多微妙的含義,事實上,孫子的原意就是指「爭利」而言。在此所謂「利」又即為有利的地位。梁軍在會戰之前應先運動以求達到利於作戰的位置。所以,這一篇就邏輯而言是前一篇的延續。必須先爭取有利的地位,然後始能達到避實就虛的目的。


兩軍對敵,其距離和速度大致相等,所以如何能夠先獲地並非易事。孫子提出一項基本原則,即「先知迂直之計者勝」,何謂「迂直之計」?孫子說: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遠而誘之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用現代的觀念來解釋,也就是李德哈特所提倡的「間接路線」。他指出:「名將寧願採取危險的簡潔路線,而不願駕輕就熟走直接路線。」孫子的想法正是如此,所以主張「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作為「簡潔路線的「迂直之計」固然是地理性,其應用的範圍是只限於作戰的層次,不過推而廣之,也可以視之為一種抽象原則,因此,對於較高層次的戰略也還是有其暗示價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印度GDP增速已超中國
中國前駐法總領事張國斌:中國民族政策的探索與積澱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虛實」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課
中國前駐法總領事張國斌: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日本方面正視歷史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九變」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火攻」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謀攻」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兵勢」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作戰」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用間」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虛實」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行軍」和「地形」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二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始計篇」深度分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始計篇」深度分析(二)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背後的戰略哲學思維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二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的思想體系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孫臏兵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孫子兵法》對全世界的影響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司馬法》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尉繚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陰符經》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