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暗中盤算「脫美入亞」?該國「親華派」透露隱情

日本暗中盤算「脫美入亞」?該國「親華派」透露隱情

霜降,沒有霧霾的清晨如此通透爽利。一大早,「海外探客」就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被日本右翼勢力罵為「叛徒」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爆料,日本就是表面上抗拒亞投行,其實垂涎已久。對於這種兩面派的行徑,國人並不陌生,因為這才是熟悉的鄰居。

30年前,鳩山由紀夫與菅直人等共同組建了日本民主黨。6年多以前,他當了不到9個月的首相就黯然辭職,背後的原因就是美軍拒絕從普天間搬遷,也可以理解為美國對日本「親華派」的敲打。在日本政壇,「親華派」無法構築穩固而長期的執政基礎,這是一個「鐵律」,只有「親美」和「親右翼」方能持久,譬如小泉純一郎政府與如今的安倍政府。

日本暗中盤算「脫美入亞」?該國「親華派」透露隱情

無論是出於真正的反思,還是利用不同政治主張牟取政治資本,這些被嘲諷為「宇宙人」、「貧下中農」的政客都有一些比較「中聽」的言論。譬如他們堅持「必須就南京大屠殺道歉」、「必須道歉直到鄰國滿意為止」,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甚至懷疑有點聽錯了。而鳩山與菅直人在上台後的首次出訪都選擇了亞洲最大國家,同時獲得至少60%的民意支持度,顯示出日本民眾並不頑固、敢於探索新道路的開放態度。

不過橫亘在亞洲兩個強國之前的根本問題是領土與歷史,在這方面日本在如今的體制下很難讓步,而這也是美國所能輕易左右事態的兩個抓手。而日本努力改善與亞洲最大國家關係的底線就是:存量擱置,共同做大增量。探客認為,這個底線的實質就是凍結領土與歷史問題,雙方共同在經濟上進行合作。在日本政客不參拜靖國神社、不「購島」、不在與己無關的海洋問題上興風作浪的條件下,其實雙方取得了一些成果,譬如雙方出於對美元霸權地位的不滿,曾經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並促成亞洲區域性貨幣互換網路的誕生,2012年日元與人民幣更是實現直接兌換,讓「賣豬肉留豬油」的美國深感威脅——沒有什麼比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與第三經濟大國聯合起來更讓第一經濟大國恐懼的事情了。

儘管美元在1973年與黃金脫鉤,但憑藉世界第一的經濟實力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慣性,美國還是維持了金融霸主地位,只有賺了錢的人才知道賺錢的感覺有多爽,為了打破亞洲兩大經濟強國的挑戰,美國的做法就是挑撥,讓兩強互斗,維持東亞的均勢,而自身則作為裁判,居於超然地位。探客發現,亞洲兩強的關係破裂,其根本原因是日本首先踐踏了自身設定的底線,不僅試圖從增量中獲利,還打破了雙方協定好的擱置存量的默契,這也是前數年網路上痛罵的「兩強密約」。

你不仁,別怪我不義,互相傷害啊,同歸於盡啊,這就是現狀。如今,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日本受訪者對華無好感,超過70%的大陸受訪者對倭無好感。美國權威媒體依然在火上澆油,充斥民眾眼帘的新聞都是什麼「某國多少星期就能實現核武裝」、「攻擊日本需要多少枚核彈」……這種反人類的東西,如今堂而皇之地成為討論的話題。

鈔票買不來忠誠,槍炮保不住聯盟。美國的亞洲盟國里,有好下場的嗎?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具體可見「海外探客」的原創文章《這3個亞洲強國有300萬軍隊曾緊隨美國終遭美國出賣而滅亡》。日本短視的政客,為了眼前的政權穩固,放棄了未來。鳩山明確地指出:以政治世家和財閥主導的日本政壇,不敢真誠道歉,害怕時態不斷擴大而不可收拾。

如今的冷淡與對抗姿態,未必是壞事。因為激烈抗拒意味著核心利益被觸碰和能量的喪失。既然無法打敗強大的對手,那就是只有加入到對手的行列。2009年10月,坐在計程車上,的哥由衷感嘆「老美才是真強,人家不用閱兵,成天價打這個踢那個,靠實戰就炫耀了戰鬥力。」7年後,的哥們再談到老美,都是「沒錢還硬撐,四處搗亂,早晚被收拾」的論調。既然在7年內的經濟增量足可以抵消一個日本,那麼如今日本再「廢除和平憲法」、再「軍事化」,又有什麼意義?

亞洲兩強之間其實是缺乏值得信賴的溝通管道,亦或故意對某些意味深長的動作與言論表示不解。探客記不清是張賢亮還是劉心武,寫過一篇小說,講得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男女同學之間暗生情愫也不敢表白,就相互找茬揭短,以此進行另類交流。通俗地講,就是「有一種愛叫仇視。」越是想成事,越不能讓可能的阻礙力量有時間來反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在拉美搞了「爭取進步聯盟」,扶植智利成為「樣板國家」。在投入10多億美元之後,智利卻踢開美國這個「金主」兼「恩公」,玩起了獨立自主。皮諾切特指揮的叛軍攻入總統府,阿連德總統手持卡斯特羅贈送的衝鋒槍迎戰,結果身死政亡。前車之鑒,後事之師。當初的血腥暴露了美國的骯髒,以後山姆大叔行事「溫柔」了很多,幾乎不會公開動刀動槍,要文斗不要武鬥。這套把戲在奧巴馬政府里叫做「巧實力外交」,巧就巧在讓小國犧牲核心利益納了「投名狀」,而美國卻將其當作籌碼,兩頭通吃。不過大家夜路走得多了,也便習慣了與鬼同行,小國們紛紛祭起「大國平衡槓桿」,誰是棋手,誰是棋子,角色並不固定,視具體情境而變化。譬如菲律賓,這次就成功扮演了蹬了老鷹的兔子,利用美國控制力出現空檔期,好好做了一筆生意,對於日本而言,難道不是現成的教材?

亞洲最大國家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日本卻只是亞洲最大國家的第四大乃至第五大貿易夥伴,這種落差僅僅在10年內就已成為現實,接下來的10年呢?如果再不「脫美入亞」,日本就真的成為面貌不清的「國際流民」。日本政客如果還算有點悟性的話,也該在檯面下進行活動了。「天皇下跪,徹底謝罪。舉國歸附,永當藩部。」大陸的網言網語,似乎已經開出了條件,探客實話實說,這並不算過份,總比以後「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要好。(完)

註:本文系「海外探客」獨家原創稿件,歡迎理性評論與科學指正。關注「海外探客」微信donatehour007,這裡有最另類最個性的國際新聞評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抱美國「大腿」無望,盤算「脫美入亞」另露隱情
美國「福特」號航母匆忙入役背後的盤算
美日拉攏北約國家,英國和法國介入亞太,各自打著怎樣的盤算呢?
日英兩國戰機首次聯合演習 日本在盤算什麼?
日網民稱中國轟炸機抵近日本 盤算著如何轟炸東京
由好萊塢主導的華語電影《長城》:中西製作方各自盤算著什麼?
美國國防部發布所謂「航行自由報告」,背後有著哪些盤算?
台學者談綠營盤算:只要基本和平「防堵」將讓蔡英文連任
F-35B對中國難有效?美國人的盤算其實你沒看清!
這倆國家又盤算在背後捅中國一刀 借錢給越南買自家產的防空導彈
中印邊境局勢再度升級?印總理莫迪到底在盤算什麼?對美髮信號?
珍寶島衝突後蘇聯甘願會悶聲吃虧?其實他們盤算過這幾招對付中國
美不去管朝 今日又來南海 他到底盤算些什麼
諸葛亮知道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什麼還讓他去?是盤算好的嗎?
現代詩薦讀:《有了雲計算,你還得盤算》
股市崩盤算什麼?崖柏也會崩盤嗎?倦勤有話說
魔獸世界潘達利亞野外掉落坐騎數目驚人,你盤算過嗎?
龍珠超,弗利沙力量大會盤算成最大謎團,洗白?一路黑下去?
悲壯的華沙起義 丘吉爾極力救援 斯大林隔岸觀火 都有自己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