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為何最終定都長安?兩個人的話促使劉邦力排眾議下決心

漢朝為何最終定都長安?兩個人的話促使劉邦力排眾議下決心

漢朝為何最終定都長安?兩個人的話促使劉邦力排眾議下決心

文/晏建懷

漢朝為何最終定都長安?兩個人的話促使劉邦力排眾議下決心

劉邦封為漢王時,最初定都南鄭(今陝西漢中)。「還定三秦」後,為便於東征的補給,劉邦將都城遷至櫟陽(今陝西臨潼北)。項羽滅亡,天下大定,在的勸進下,劉邦即皇帝位氾水之陽(今定陶縣官堌堆)」,隨後,定都洛陽,讓各諸侯王罷兵歸國,將太公、呂后和太子劉盈以及其他親屬迎入洛陽,還召集列侯諸將,置酒洛陽南宮,對楚漢戰爭作了一番總結性的講話,大有將洛陽當成永久之都的打算。

漢五年(前202)五月,齊人婁敬去隴西戍邊,途經洛陽,得知新皇帝準備將洛陽當作京都,他覺得不妥,想向皇帝提個建議,但自己的戍卒身份怎能處見?於是,他找到此時在洛陽的老鄉虞將軍,在他的引薦下,終於拜見了劉邦。也可見,劉邦新皇登基,還是能夠禮賢下士的。

婁敬直入定都話題說:「皇上定都洛陽,是打算效仿周朝嗎?」高祖說是。

漢朝為何最終定都長安?兩個人的話促使劉邦力排眾議下決心

婁敬說:「陛下取天下與周室異」,意思是漢朝取得天下的時勢與周朝有著很大的不同。婁敬從周朝的先祖后稷談起,講到武王伐紂、成王嗣位、周公輔佐、定都洛陽,直到最後滅亡,說明了一個道理:「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意思洛陽居於全國中心,和平年代,便於四方來朝,戰亂時期,也利於四方進攻。

接著,婁敬對高祖說,周室起家靠德,而且「積德累善十有餘世」,陛下起家靠的卻是戰,「大戰七十,小戰四十」,連年征戰,生靈塗炭,滿目蒼痍,哭泣之聲不絕於耳。在這種情況下定都洛陽,如同將自己置身於怨恨之中,無異於自取滅亡。不若定都關中(長安),關中之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物產豐饒,天府之國,即便山東(崤山以東)有亂,關中還可以保全,所以,定都關中,乃不二選擇。

婁敬雖一無名戍卒,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進退,明存亡,對時勢的理解和把握超過當時高祖手下任何一個謀士。高祖起於草莽,經歷大小百餘戰,多次面臨滅亡險境,深諳一步走錯全盤皆輸的道理。婁敬一番有理有據的說辭,讓高祖有醍醐灌頂一般的醒悟。於是,高祖召來群臣計議。誰知,臣僚諸將絕大多數都是山東人,都有故土情節,不願意離家萬里,高祖徵求意見時,他們紛紛以周朝定都洛陽數百年而不亡、秦朝定都關中二世即滅亡為理由,爭相要求定都洛陽。關鍵還是洛陽離家近。

漢朝為何最終定都長安?兩個人的話促使劉邦力排眾議下決心

其實,高祖心裡早已被婁敬說服,群臣反對讓他很是不爽,每每這個時候,他都會找一個人幫他下最後的決心,這個人就是謀聖張良。為此,他單獨召見張良,張良非常贊同婁敬的建議,他說:「洛陽地小田薄,四面受敵,確非用武之地。關中沃野千里,易守難攻,山東安定,黃河、渭水漕運可源源不斷地供給,山東有變,順流而下,征討方便。關中可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以此定都,確實是不二選擇。」

張良的話,給了高祖最後的定心丸,於是,隨即遷都關中,開始經營那個後來輝煌於世的名都長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德雲社有今天 他功不可沒 曾力排眾議支持郭德綱
毛主席為何力排眾議,堅持要打朝鮮戰爭?單憑這一條就太值了
此墓挖掘前眾人皆阻止,郭沫若力排眾議決心要挖,下墓後他先虛了
美國眾議院議長力挺川普:他還是個政治新人,邊干邊學難免失誤
為何諸葛亮力排眾議堅持北伐?窮兵黷武還是另有遠謀
美國眾議院議長力挺川普:他還是個新人
雷劈火燒也得搞?朱棣力排眾議的遷都北京奧秘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力排眾議一定要執意遷都北京?
蔣介石為何力排眾議選擇資歷尚淺的戴笠任特務處長?
秦國四雄主秦孝公為何力排眾議支持商鞅變法
當初力排眾議挺足協新政,如今屢遭誤判忍氣吞聲,魯能「保皇」何時休
此人歸順,李世民力排眾議不殺他,結果玄武門之變救了李世民一命
安倍瘋了?「脅迫」天皇、解散眾議院,還突然給了中國「溫柔一刀」!
揭秘:毛主席力排眾議,堅持出兵抗美援朝的原因
彭德懷攻克漢城後力排眾議果斷撤軍,因為西北戰場他曾敗給胡宗南
有人舉報尉遲恭造反,李世民力排眾議要保他,還給了他一筆分手費
張學良明知危險,為何力排眾議,護送蔣介石回南京?
這一建議差點讓中國航母沒發動機用 幸虧老將軍力排眾議將其否決
特朗普又被美國一民主黨眾議員彈劾 雖然幾乎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