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被滅後,為什麼不學趙匡胤來個黃袍加身!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被滅後,為什麼不學趙匡胤來個黃袍加身!

眾所周知,封建制度的基礎是土地所有制。誰能佔有更多的土地,誰就能獲取更多的土地稅。而徵收土地稅(不管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的基礎就是暴力。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存在基礎都是「暴力佔有土地—徵收土地稅—養兵維持暴力機器」的循環,一旦這種循環被打破,封建統治就會發生動搖。

而中國這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地理上有很大不同。中國地理大體封閉,東南臨海,西有雪域高原,只有北方面臨游牧民族威脅。而整個宜農區內部,又有華北平原這一核心板塊。因此,與地形支離破碎,又十分適合外敵入侵的歐洲相比,中國很早就建立起一套龐大的中央集權機器。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被滅後,為什麼不學趙匡胤來個黃袍加身!

所以,與歐洲的諸侯林立相比,中國的唯一的最大的地主——皇帝,在整個國家中處於支配地位。皇帝成功的將所有的競爭對手也就是其他的地主,大體壓縮在不超過一個縣的規模。所謂「皇權不下縣」,就是一家獨大的超級地主,與無數的普通地主博弈的結果。

為了打理這個龐大的國家,皇帝逐漸豢養了大批的知識分子,構成一個龐大的官僚隊伍。與之對比,無法形成統一國家的歐洲,知識分子自行結盟,發展出教會這樣的社會組織。

這個官僚機器是如此的成功,以至於在太平年月,皇帝基本不用擔心各普通地主的挑戰。雖然屢有反覆,但總體趨勢是皇權一家獨大越來越明顯。

在和平年代,土地承載能力尚未達到極限的時候,農業生產呈現出一種極為穩定的緩慢增長與積累的狀態。大體上人力投入越多,獲得的農業產品就越多。因此,在這個階段,無論官方民間都傾向於快速增殖人口,以獲得更多勞力。中國文化中也就有了「天道酬勤」「地不欺人」的說法。

在這個過程中,農民雖然受到剝削,但畢竟能夠吃個半飽。一方面地主階級發揮了自身的組織作用,一方面社會財富還有上升空間,社會矛盾比較緩和,這個也就是所謂的「某某之治」「某某盛世」的時期。

然而,隨著荒地開發殆盡,各種增產措施手段用盡,人口的增殖終將成為負擔。農業生產達到瓶頸之後,人均所得只能越來越低。不少農民開始破產,偏偏地主配合高利貸在此時會乘機加速土地兼并。於是,在自耕農變僱農,再到僱農都當不上之後,流民群體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被滅後,為什麼不學趙匡胤來個黃袍加身!

這些流民,是封建家長制度已經無力維持既有的社會形態,再也無力緩解階級矛盾的情況下出現的。此時出現的現象就是治安敗壞,盜匪蜂起,但是畢竟還有最大的地主皇帝和他的朝廷負責鎮壓。在一段時間內,還是可以維持的。

但是隨著流民的增多,這些流離於封建體制之外的人口自然會自行形成一定的組織,出現一些「意識形態」的東西。在我國歷史上,一般是各種民間宗教出任這一角色,不管是太平道、白蓮教還是拜上帝教,都會讓鬆散的流民的組織性大大增強,此時朝廷的統治就會岌岌可危了。

在平時,朝廷對地方各普通地主一般持壓制態度。雙方博弈的結果,就是使整個封建社會成為一個靜態社會。在這個社會裡,一個縣的只要不發生地質突變,其擁有的土地種類數量就大體穩定。一本稅收手冊(一般掌握在當地稅吏手裡)就可以沿用數百年。漸漸的,應該繳納的皇糧國稅成為一個定數,絲毫的改變都會釀成政治動蕩。到了清朝,朝廷乾脆宣布「永不加賦」,封建關係完全穩定了下來。

而這一切的前提有兩個:一個是人人都知道的人地關係,一個是土地的自然情況不發生大的變動。而我國腹心之地的黃淮地區偏偏存在一個BUG。

這個地區有個特點,平時是最適宜耕種的大平原,開發非常容易,廣闊的宜農土地聚集了大量的人口。然而,一個天災,特別是黃河泛濫改道,卻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摧毀這一切。一方面大水和泥沙毀掉了農業生產的基礎,另一方面,「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維繫封建秩序所必須的各種地界劃分被徹底抹掉。而此前蓄積的大量人口會立刻轉化為海量流民,整個帝國的基礎也就動搖了。

元末紅巾軍正是起家於此,民末農民戰爭雖然起源於土地承載能力更差的西北,但真正不可控制還是在河南大饑荒和農民軍進軍中原之後。

然而,在清朝卻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封建官僚制度更加成熟,治理黃河能力更強;另一方面美洲作物大多適用於北方。清朝竟製造了一個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期,最終爆發不可控制的起義的地區,居然是在南方。

太平天國起家的地方,是廣西山區。在這裡,土客矛盾、漢夷矛盾非常尖銳。然而,太平軍卻在其起義地區站不住腳跟,直到長江下游地區才穩定下來。

眾所周知,在封建王朝面臨農民起義無計可施的時候,都會祭出最後一招:組織團練。平時被朝廷防範的地方地主,此時被政治鬆綁。只要有本事,盡可以拉起一支隊伍「保衛桑梓」。對皇帝而言,即使淪為傀儡,也要比被農民軍處死要好。

歷史上,因為農民起義中央喪失權威而造成地方勢力崛起,最終改朝換代的情況也不止一次發生。典型的例子如黃巾起義之後的三國政權,隋末大亂之後的李唐王朝等,都是豪強組織團練最終坐大而成的例子。

清末,曾國藩等一些地主團練頭子似乎也有了這種機會。然而,這些手握重兵的漢人大臣,卻依然效忠於滿清王朝,沒有乘機改朝換代,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在於,古今團練,彼此不同。此處以曹操與曾國藩為例說明。

曹操起家於鎮壓黃巾起義,其第一次起兵雖然是變賣家財招募所得,但很快就招降了大量的黃巾軍。其精銳軍團「青州兵」正是在黃巾降兵中擇其精銳而成。而未入選的老弱人員,轉而用於屯田,用以支持戰爭開支。此後,曹操就以此為基地,逐漸走上了統一北方的道路,奠定了改朝換代的基礎。

而曾國藩招募了一支「湘軍」,同樣擁有強大的武裝,卻不敢反抗滿清,反而自己動手裁撤軍隊。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前面說過,中國北方,地形一馬平川。因此,一旦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就會立刻波及廣大地區。大量的流民會衝擊任何能夠衝擊的地帶,每佔領一地,就會將該地富戶屠殺,糧食吃凈。一些封建秩序尚好的地區,只要不能抵抗住農民軍的攻擊,很快就會被破壞生產,百姓不得不成為新的流民。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流民數量就會如滾雪球般增長,直到席捲整個地理邊界。北方平原地區不存在大的自然險阻,自然會帶來封建秩序的總崩潰。無可阻止的動亂持續一段時間之後,農民軍既沒有了掠奪目標,又空出了許多土地,封建秩序重建也就容易了許多。對曹操等封建新貴而言,也自然少了很多舊貴族的掣肘。

然而,在太平天國活動的南方,各地山水阻隔。太平軍每攻克一地的代價就大了很多,而所得卻相對有限。無數山區造成大量頑強的宗族,太平軍始終難以坐大。直到轉戰到安徽江蘇的平原地區,太平天國才有了一塊穩定的大塊根據地。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被滅後,為什麼不學趙匡胤來個黃袍加身!

也就是說,南方許多地區的封建秩序還依然保留著。

曾國藩組織團練的湖南就是這麼個情況。與曹操收編流民,能夠自由的組建新軍、組織屯田相比,曾國藩只能在原有的宗族制度上做文章。湘軍的組織核心,本來就是湖南的士紳階層。對這個階層而言,農民軍每到一地,首先被屠殺的肯定是他們,所以對太平天國讎恨最深。另外,南方山區民風強悍霸蠻,本來就崇尚武功。現在朝廷在政治上鬆綁,甚至提供資助,正是生逢其時。

對這些士紳而言,老家的土地還在,因此其封建社會關係依然穩定。外出作戰中自然保持著原有的封建秩序。曾國藩也只能加強而不是破壞這種封建關係。在湘軍中內部,各家族勢力盤根錯節。一方面造成了一種「上陣父子兵」的頑強,同時也使得各支隊伍,甚至同一支隊伍內部矛盾重重。其指揮關係完全是靠對有威信的人的層層效忠而保持,常有一支部隊主官死亡,外派人員管不住隊伍,內部又產生不了新的領袖,後來不得不徹底解散的事。

也正是這個原因,曾國藩的戰術也只能是「結硬寨,打呆仗」,充分發揮封建家族內部的團結作用。而各支部隊,也只服從曾國藩這個領導,換了別人誰也指揮不動。為了安撫各個家族,曾國藩也只能縱容湘軍的殺人搶掠。對於只有家族觀念的湘軍來說,外省人簡直就是異族,每攻克一地,屠殺搶掠是應有之義。

除了戰利品外,湘軍最基礎的財政來源是「厘金」。所謂厘金,是軍隊私自在各關口設立的稅卡。靠的就是對商品流通徵收重稅。湘軍在外省作戰,很難有耐心慢慢收集農業稅,只有這種來錢快的收入來源才能滿足其需要。換句話說,湘軍在安徽江蘇等地的統治,其實是「懸浮」的,對土地的直接控制能力始終未建立起來。

對比曹操的屯田區和青州兵,曾國藩對湘軍內部的控制實際上只是各支勢力的共主。在尚有擴張餘地的時候還可以維持團結,一旦遭遇大敗,恐怕就要立刻散夥。在用人上,曹操能夠「唯才是舉」,而曾國藩只能在各個派系之間妥協平衡。

因此,曹操開始的土地雖小,卻能一點點發展壯大,即使遭遇赤壁之戰這樣的失敗,也能穩住陣腳。而那些慫恿曾國藩稱帝的人,卻無非是收下想要他帶著去新地方搶地盤罷了。

不說李鴻章、左宗棠等曾國藩控制不了的勢力,就是湘軍內部,曾國藩都是如履薄冰。只要他不傻,就不會當這個出頭鳥。真的強行稱帝了,也會成為手下的一個工具。包括那個慫恿最積極的曾國荃,將來會不會變成宋太宗都很難說。

所以說,此團練(南方)與彼團練(北方)不同,曾國藩是靠維持激勵原有的封建秩序起家,沒有一個易於控制的班底,箇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主動裁撤軍隊,轉而成為一個政治集團,已經是他自己和湘軍集團最好的出路。

以上就是曾國藩不肯稱帝的原因。另外還要補充一點:即使曾國藩勉強稱帝,左李之流也不進行反對。清政府依然擁有很大勝算。湘軍的軍費來源主要是厘金,也就是國內貿易的稅收。而在湘軍攻克天京的1864年,清政府在李國泰和赫德的幫助下,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新式海關。由於採取西方式的管理制度,海關竟成為晚晴官場難得的清廉機構。海關稅也成為清政府最可靠的財政來源,直接為其續命五十年。湘軍的厘金收的越多,國內貿易越萎縮。國際貿易(主要是進口)就越增長,清廷收到的海關稅就越多。湘軍在封建土地稅和商業稅方面都比不上清朝,真的打起來,洋槍洋炮方面肯定落後,所謂的強悍戰鬥力還能剩下多少,就很難說了。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在消滅太平天國後, 為什麼不稱帝
若不是曾國藩猛浪,太平天國早就滅了
咸豐說誰滅了太平天國就封王,曾國藩做到了,卻只得了個侯爵
為何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不自己稱帝,而是繼續做滿人的忠臣?
曾國藩在消滅太平天國後,為什麼不稱帝,因為這幾個原因
不遜曾國藩,發掘左宗棠的這個人,還是太平天國最大的剋星!
曾國藩功蓋天下,滅太平天國,其子孫長盛不衰,皆因他的這個信條
太平天國的李秀成勸曾國藩當皇帝,曾國藩寫了一行字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在被俘後用七個字說出了太平天國覆滅的原因!
太平天國運動被剿滅以後,看了曾國藩給慈禧寫的奏摺,你會更加的欽佩曾國藩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是如何被曾國藩滅掉的
湘軍悍將,生擒太平天國林啟榮,滅了天國最後的希望
平定太平天國前後,這些人都曾勸說曾國藩稱帝,包括左宗棠
曾國潘在攻入太平天國天京後,同治帝喊他要寶藏,他卻說沒有
太平天國北王弟弟為何能免死 太平天國韋俊怎麼死的?
洪宣嬌想當太平天國老三,也學天王東王玩「升天」!
曾國藩滅了太平天國後,慈禧要害他,湘軍殺了一個人,讓慈禧軟了
太平天國飛將軍,竟讓曾國藩寢食難安?最後戰敵身亡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卻治不了女婿,害苦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