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下)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下)

百法略說(140)色法之


「法處所攝色」(下)


關於「法處所攝色」的解釋呢,內容比較多。我們再來看看普光法師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十一法處所攝色者,謂意識所行,無見無對,色蘊所攝,略有五種: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微色。極迥色者,謂即此離余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


普光法師呢,也是說,色法有十一種,最後這個第十一種呢叫「法處所攝色」,他說法處所攝色是意識所行,就是意識所緣的東西,所認識的對象。法處所攝色在五蘊裡面是歸在色蘊的範疇裡面的,而且是「無見無對」的,這個概念大家還記得吧,前面說過。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下)


那麼在法處所攝色的分類上呢,也是五種,跟窺基大師說的是一樣的,不過在名稱上略有區別。比如普光法師說的「自在所生色」就是前面說的定果色、定自在所生色。前面說的「遍計所執色」,普光法師這裡說的是「遍計所起色」。


還有後面的「受所引色」,普光法師的解釋直接就等同於無表色了,因為普光法師是以俱舍著稱的,我們一直把普光法師和窺基法師的註解對比著理解,就是要體會出來,他們兩個人的世界觀是有區別的,窺基法師不管說什麼都從唯識的角度來說的,強調唯有識是有的,外境是無的。而普光法師不管說什麼基本上是從俱舍的角度來講的,認為境是真實的。這是根本的區別,這種區別在細微處時時體現,大家要注意體會。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下)



我們再看看《顯揚聖教論》里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法處所攝色,謂一切時意所行境,色蘊所攝,無見無對。此復三種:謂律儀色、不律儀色、及三摩地所行境色。律儀色云何?謂防護身語業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不現行法,建立色性。不律儀色云何?謂不防護身語業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現行法,建立色性。三摩地所行境色云何?謂由下中上三摩地俱轉相應心心法故;起彼所緣影像色性,及彼所作成就色性。是名法處所攝色。


這裡首先說法處所攝色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意所行的境,「意」是第六意識。然後呢,講到分類分了三種:律儀色,不律儀色,三摩地所行境色。律儀色和不律儀色,就是前面窺基法師講的「律不律儀」,是受所引色的內容。三摩地所行境色,就是定果色,或者相當於普光法師說的自在所生色,三摩地就是「定」的意思,這個大家都知道的。那麼,這裡沒講極迥色、極略色,也沒講到遍計所執色,主要就是講到了受所引色和定果色。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下)



律儀色防護的是身語業,沒有說意業,這裡說「依彼不現行法」,後面不律儀是「不防護身語業,依彼現行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律儀防護的好的時候,持戒持的好,不犯戒,戒體清凈,那麼這個情況實際上是沒法用顯色、形色、表色來表現的,你什麼殺、盜、淫、妄都沒做,這時候怎麼表現出具體的情況來呢?

如果你說這就是戒體清凈,但戒體是沒法用前五識來認識的,所以把律儀色這個情況叫「依彼不現行法」;但是如果律儀防護的不好呢,就是你犯戒了的話呢,比如罵人會表現出兩舌、惡口的聲音,殺人會體現出殺的動作這個表色,這些就是能夠清晰的表現出來,被人能夠認識到的,所以叫「依彼現行法」。從這個角度來說呢,「律不律儀」之所以能被稱為色法,也是安立的,律儀色是根據不現行的戒體來安立的,不律儀色是按照你的行為、語言等現行的東西來安立的。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下)



三摩地所行境色就是定果色,「起彼所緣影像色性,及彼所作成就色性」兩個方面,前面一個比如修定的時候所緣的相,是自己能感覺到而別人感覺不到的色;後面一個是比如佛講法時候的那種身光,弟子們也可以見到。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個定果色,也還是心心所法顯現出來的影像,這個後面也說到了。

然後我們再看看《雜集論》里的說法,是這麼說的:


法處所攝色者:略有五種。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微色。極迥色者:謂卽此離余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


《雜集論》的這個內容很簡單,就是把五種分類說了一下,跟前面的也沒多少差別。但有些表述出來的內容上,比較精鍊,大家參考一下,體會一下。


那麼到這裡為止呢,關於「色法」的十一個內容,我們就學完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上)
《瑜伽師地論》中的善、不善十種業(4)妄語
《瑜伽師地論》中的善、不善十種業(2)不與取
《瑜伽師地論》中的善、不善十種業(3)欲邪行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第一版是如何出版的——深切懷念顧康年先生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法略說色法之「法處所攝色」(上)
百法略說色法之「香」
百法略說色法之「鼻」
百法略說色法之「觸」
百法略說色法之「耳」
百法略說色法之「身」
百法略說色法之「味」
南傳法相3:概念法和究竟法、色法的種類
漢《乙瑛碑》原色法帖,法度嚴謹
秘境对决蓝色法术卡谆谆教诲详解
四色法式美甲教程 簡約時尚咖
《王羲之尺牘集》原色法帖
二玄社原色法帖
二玄社原色法帖選13 孟法師碑
秋冬紅色法式新娘美甲圖片 詳細美甲步驟圖解
山水畫的設色法
精彩!《王羲之尺牘集》原色法帖
二玄社原色法帖選
二玄社原色法帖選|顏真卿《爭座位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