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兩次東征日本失敗,真的是因為「神風」嗎?
新春秋導讀:在古代大海是最大的天險,日本由於沒有陸上臨國,所以二戰以前少有敵人攻擊其本土。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因颱風覆滅,日本更以為「神風」保護,直到二戰時期仍以「神風」命名其空軍。其實,細看歷史,蒙古東征日本失敗「神風」並不是主要原因。
忽必烈雄心勃勃,南征北戰,歐洲都征服,一衣帶水的日本卻頗不馴服,令忽必烈起了殺心。
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忽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艦900艘,其中主力大戰艦300艘,由金方慶負責建造;拔都魯輕疾舟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負責建造,並規定於正月十五日動工,限期完成。 六月,900艘軍艦完工。忽必烈遂命令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軍,東征日本。聯軍的核心是蒙元部隊計有蒙漢軍二萬人、高麗軍五千六百人,加上高麗水手六千七百人,共三萬二千三百人,由征東都元帥忻都、右副帥洪茶丘、左副帥劉復亨統帥,八月出發。
至元十一年(1274)侵日元軍在忻都、洪茶丘、劉復亨三名大將的率領下,10月13日從高麗合埔出發,駛向對馬。15五日逼近對馬島,全殲對馬守軍,佔領對馬島。16日,元軍逼近了肥前沿海島嶼及西北沿海一帶,即現在的長崎和佐賀兩縣。20曰凌晨,元軍展開登陸戰,藤原景資率領的五百騎兵早已在此布陣,只是他們並未趁元軍立足未穩之際進攻,而是等元軍整頓好隊型後,方才按日本當時會戰的慣例,先由一名武士單騎溺戰,大隊騎兵隨後衝殺。這種戰法在中國春秋以後已經完全淘汰,元軍鼓角齊鳴,殺聲震天,箭羽橫飛,大炮轟鳴,兩軍剛一接觸,日本武士軍隊便死傷嚴重,百道源戰場日軍「伏屍如麻」,元軍很快推進至鹿原。二十日,元軍與日軍激戰了一整天,近傍晚時候,博多灣箱崎等地先後落入元軍之手,日軍被迫全線撤退,沒有來得及逃走的老幼婦女,被俘近1500餘人。
晚上,元軍主力因為擔心日軍夜襲,退回戰般休整。沒想到,夜間博多灣出現了罕見的颱風暴雨,由於不熟悉地形,元軍停泊在博多灣口的艦隊一片混亂,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永之役」。第一次東征日本就此失敗, 第二次的東征,依然是相同的原因,元軍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無功而返,日本逃過一劫。
後來,便在日本流傳開來這樣一個故事,說元朝時期,蒙古人的船隻在「神風」的阻撓下,才沒有進入日本。日本對神風頂禮膜拜,數百年間,他們一直認為是神風救了他們。
但是據英國的一項考古發現,當日救日本的並非是什麼「神風」,而是元朝的造船工藝和設計不過關。從後來對打撈上來的蒙古戰艦殘骸研究中可以發現,這些戰艦做工粗糙,質量極差。很多戰艦上的鉚釘過於密集,這就說明這些材料是反覆利用過的,需要加固才不至於碎裂。
而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戰艦大部分都 是忽必烈命令高麗王朝建造的,工期又非常緊張,只有短短半年的時間。高麗王朝並不熱衷修建戰艦,他們認為修建戰艦隻會增加他的人才和物力負擔,因此建造軍般時並不認真,很多情況下都是敷衍了事,質量自然不能保證。
軍般的粗製濫造,無法抵禦海浪的衝擊,再加上颱風來襲,暴風雨加劇,更讓這些本就脆弱的般只無法進行戰鬥。可是後來日本以為真有什麼「神風」護體,以訛傳訛,竟然處處標榜神風,直到二戰末期仍以神風命名空軍的自殺式攻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蒙古鐵騎遠征日本失敗後,日本怎麼對待蒙古俘虜?遵循一個原則!
※戰無不勝的蒙古為何兩次征日本都失敗了?
※沒颱風!蒙古就能征服日本:對日本進行歷史第一次屠國嗎?
※南宋抗擊蒙古四十年,為何失敗?只是因為他!
※宋朝究竟是如何滅亡的?真的只是因為蒙古大軍天下無敵?
※元朝滅亡後為何還有第三次「蒙古」遠征日本?
※當年叱吒風雲的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了一個島國?這才是真正原因!
※元朝滅亡後,蒙古人說:元朝沒滅亡,因為朱棣是蒙古人,真的嗎
※蒙古鐵騎失敗最慘烈的四次戰鬥,他們是如何遭遇失敗的?
※揭秘!蒙古為何要打日本?還狼狽戰敗
※為何蒙古帝國如此強大,卻拿朝鮮毫無辦法?兩次出征日本都失敗?
※忽必烈的「一箭三雕」:蒙古第一次東征日本的「文永之役」原因考
※揭秘:為何外蒙古討厭中國!就像我們討厭日本一樣樣的?
※蒙古對中亞的征服,真的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嗎?
※揭秘:元朝滅亡後為何還有第三次「蒙古」遠征日本
※13世紀,無敵的蒙古軍為何遠征日本一敗再敗?原因有三
※讓世界畏懼的蒙古鐵騎,居然被越南三次打敗,怎麼回事?
※蒙古這是怎麼了?對日失敗有原因,為何50萬大軍三征越南還失敗
※在內蒙古,胖子是可以被原諒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