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繼英國VAT之後,德、俄和印尼進口稅變革,跨境電商該何去何從?

繼英國VAT之後,德、俄和印尼進口稅變革,跨境電商該何去何從?

今年6六月份開始,英國正式開始徵收VAT 銷售增值稅,這對於大多數跨境電商賣家而言絕不算是一個好消息。除了要額外交稅之外,申請VAT繁雜漫長的流程也讓眾多賣家頭疼。


本以為這只是英國賣家煩心事,但是各國像被傳染一樣,爭相提出進行進口稅變革。歐盟國家德國提出征收VAT 銷售增值稅,經濟危機的俄羅斯提出將免稅進口額由每月1000歐元降至22歐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的印尼正在討論對電商徵稅的話題。

繼英國VAT之後,德、俄和印尼進口稅變革,跨境電商該何去何從?


無論這些國家最終的進口稅制度怎麼調整,對於跨境電商而言這都是一個信號,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對電商徵稅管理。原因也很簡單,無外乎兩點。


第一,電商造成各國稅收流失


電商作為新興產業,各國對該行業的管控制度都還在完善階段,對於電商的徵稅制度也在完善,所以造成了各國稅收的流失。拿英國為例,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的最新數據顯示,每年未被繳納的英國增值稅約有131億英鎊(約佔11%),相當於英國整體稅收缺口的40%。當然,這也不能全部歸罪於跨境電商,但BBC稱其一定佔有「極大比例」。

第二,平衡電商與線下實體店的競爭力


電商相比線下實體店具有一些天然的優勢,省時省力的購物方式,再加上很多不用交稅或者逃稅。而線下實體店除了要交稅,門店租金、人員僱傭費等費用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門檻低的電商行業,因此線下實體店一度陷入」關門潮「。為了扶持實體店,平衡電商與線下實體店的競爭力,徵收或者提高對電商的徵稅額度也是正常,畢竟沒有哪個國家不需要繳稅。

繼英國VAT之後,德、俄和印尼進口稅變革,跨境電商該何去何從?



各個國家對電商稅制的管控愈加嚴格,這對於跨境電商賣家來說也完全算是壞事。那麼未來對跨境電商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規範行業內外部,平衡線上線下


從行業內部來說,收稅後行業的門檻提升,瘋狂湧入跨境電商行業的人群會受到阻攔,同時打價格戰的賣家成本會更高,久而久之自然會淘汰一批劣質賣家,整個市場會更加健康規範。


電商的出現對於實體店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實體店」關門潮「一波接著一波。但是,實體店也沒有坐以待斃,工匠精神、場景化、快時尚、情懷、細節、服務,越來越成為實體店崛起標籤。線下說線上不交稅、賣假貨,線上說線下模式老舊、成本高。線下實體店和電商打價格戰,好像線上和線下只能是水火不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從行業外部來看,對於電商行業稅收會對線上線下的矛盾進行緩和,將平衡電商與線下實體店的競爭力,規範市場。


第二、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不論是政策上的扶持還是經濟上的發展需求,線上和線下的不會對立起來,而是會形成商業閉環。我們可以預測,未來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會更加緊密。對於跨境電商來說,未來或許我們可以實現把貨發到目的國,直接賣給商店、商場、工廠等。

第三、新進入者將面臨巨大挑戰


各國稅制的調整其實也是一個信號,表明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對電商的重視,未來針對電商、跨境電商只會出現更多的新政策。這對於新進入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跨境電商渠道擁有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進入國外市場的跨境電商賣家將會遇到與傳統市場進入策略截然不同的挑戰。除了在選擇產品、適合的渠道、推廣上的問題,稅收的改革對於價格的設置也是個難題。


與現有商家一樣,新進入者也要確保將其跨境電商產品的價格與在原產國的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價差範圍內。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就無法與跨境電商領域的其他大型零售商甚至水貨商一較高下。中國產品素來有價格上的優勢,但是打價格戰絕不是一個正確方向。未來進入行業的賣家想要突破重圍,多分一杯羹,將面臨重重困難。

繼英國VAT之後,德、俄和印尼進口稅變革,跨境電商該何去何從?



各國稅收的調整,這不是結束,為了管控好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行業,未來對於跨境電商行業會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各位跨境電商賣家應該放平心態,緊跟著政策走,學會利用平台思維來思考問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萬美金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百萬美金俱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對鋼鐵行業進行調查,或將加征鋼鐵進口稅?
iPhone 下個月在阿根廷開售 進口稅可能高達25%
2017年申報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