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終於等來新 MacBook Pro,卻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說

終於等來新 MacBook Pro,卻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說

題圖來源:Apple Inc.

如何評價蘋果在 2016 年 10 月 27 日新推出的 MacBook Pro?

知友|Jesse Chan

還記得喬布斯發布第一代 iPhone 的時候,他上台宣布,iPhone 上運行的將會是 Mac 上的 OSX,台下的那一片掌聲么?還記得喬布斯曾經說,iPhone 是一個全新的 iPod 么?

在今天這些事都完全不成立了,iPod 在蘋果完全銷聲匿跡,在它誕生 15 周年這樣一個時間點上,Tim Cook 連提都懶得提它一下,而最新的 MacBook Pro 呢?我看到的是一款,用 iOS 的邏輯來引領的,「試圖進一步讓 Mac 作為 iOS 用戶以 iPhone 為起點進行延伸」的 Mac。

接下來的內容仍然按照發布會順序來寫,方便大家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Accessibility


蘋果做了一系列頁面,來幫助殘疾人,學習使用輔助功能,來讓他們也能正常地使用蘋果設備。

當然,這又是一次蘋果價值觀的老調長談,每一場發布會,蘋果都要進行這樣一次價值觀的「傳教」,話題也無外乎「環保」、「人權」(隱私)、「對弱勢群體的關懷」等等這一系列的社會責任。

但這些事情,即使口頭上講得再多,蘋果都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把這些好的價值取向,踐行得最好的企業,幾乎沒有之一,值得我們每一次嚴肅地表達一下我們的尊敬。

iPhone / Apple Watch 回顧

Tim Cook 回顧了 iPhone 7 和 Apple Watch 發布一個多月以來取得的成績。

在 9 月發布會的一個多月之後,開一場發布會來告訴你們:用戶對新 iPhone 有多滿意,用新 iPhone 拍出了多少好的照片,有多少 iOS 用戶升級到了最新的 iOS,相比之下 Android 才多少,iOS 即將更新的新功能有多好用……

在去年沒有這個環節(因為去年 10 月既沒有更新 iPad 也沒有更新 Mac)之後,這樣無聊的吹噓再一次展現起來,突然感覺有點親切……但同時又有一種「估計這場發布會應該沒多少乾貨了」的精神分裂感……

Apple TV


Apple TV 更新了更多地 app,並且推出了「TV」這個 app,邏輯類似 Apple Music,讓用戶可以在首頁的 Watch Now 里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TV」app 支持 iOS。

Apple TV 的硬體沒有更新,可能意味著,蘋果已經開始意識到,Apple TV 僅僅作為一個單純的「計算機」卻又沒多少性能,跟其「TV」這個名字是搭不上的。

這樣一個只提供網路內容服務和 App 的設備,為什麼不是從一開始就是讓 iOS 或者 macOS 設備來解決呢?

我曾經說,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今天通過所謂的「智能電視」去看電視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如果「智能電視」還不能提供手機和電腦上看不了的獨佔內容時,是不可能有市場的。

而現在蘋果在做的,就是一邊弱化 Apple TV 硬體的存在,一邊把 Apple TV 的獨佔內容往 iOS 和 macOS 上搬。

TV 「app」

這裡的 TV app,指的是「運行在 tvOS 上的 app」。

顯然,除了遊戲之外,「在電視上一邊看球賽一邊刷 Twitter」這樣的 app 場景,仍然是一個有點可笑的,幾乎可以說是被產品經理憑空想像出來的需求。

因為你只要想像一下,在 Apple TV 上怎麼解決「不同的用戶需要登錄不同的賬戶」這件事,我相信這就足以讓你放棄在 Apple TV 上玩很多 app 了。

「TV」 app

這裡的 TV app,指的是「運行在 tvOS 和 iOS 上的這個叫做『TV』的 app」。

其實你在這裡可以看出蘋果在這兩件事上的自相矛盾,一方面蘋果希望你可以更多地「玩」Apple TV,推動開發者去給 Apple TV 開發 app,一方面希望用戶可以更簡單、更方便地獲取 Apple TV 上的內容。

通過「TV」這個 app,你不僅可以在 Apple TV 上更加一站式地獲取你所有的多媒體內容,更加可以在 iOS 上看你的電視內容,而你完全可以想像在未來這個 app 是一定會上 macOS 的。

這樣無疑對 Apple TV 的銷售會是一個沈重的打擊,當你有更便於交互、性能更強、或者乾脆是更貴的設備來獲取內容,投到你的電視機上去看的時候,誰會願意去操作一個麻煩且性能不夠強的 Apple TV 呢?

新 MacBook Pro


新 MacBook Pro 比之前的 MacBook Pro 更薄更輕更小,屏幕邊框進一步收窄,並且有了深空灰色,但取消了之前 MacBook 的發光蘋果 Logo 設計。

功能上有了更大的 ForceTouch 觸摸板,廣色域屏幕,新的揚聲器,與之前相比能實現兩倍的動態範圍,以及第二代蝴蝶式鍵盤。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 MacBook Pro 新加入了一個 OLED 的觸控區域,Touch Bar。右邊有 Touch ID 且為其單獨定製了一個 T1 晶元來專門負責指紋信息的存儲和授權。

以及配備 4 個 USB-C 形式的 Thunderbolt 3 介面,支持包括 HDMI、Display Port、USB、VGA、電源等等一系列介面的接入。

價格上,新 MacBook Pro 分為三個大類,13 寸不帶 Touch Bar、13 寸帶 Touch Bar、15 寸帶 Touch Bar 三種,國行定價最低 11488 元,標配最高 21488 元。

Touch Bar


Jony Ive 在新 MacBook Pro 的設計片中講到,Touch Bar 是 intuitive 的,而這種邏輯恰恰貫穿在從 New MacBook 發布開始的所有 Mac 更新的思路里。

Mac 不再為那些專業用戶而更新,現在的 Mac 對它們來說已經足夠好了,蘋果只需要按照正常的進度對性能進行升級就可以了。

Mac 的更新,瞄準的是大量的 iOS 用戶,讓他們的 iOS 體驗得以在 Mac 上延伸。

Touch Bar 就是一個典型的這個邏輯之下誕生的東西,即使蘋果找了三個專業軟體來做 Demo,但這仍然不是一個做給專業用戶的工具,更不是什麼交互的革命。

因為無論你怎麼去解釋這件事,觸摸屏和實體鍵盤放在一起的時候,目光聚焦的位置要游離在屏幕和 Touch Bar 之間的時候,割裂感是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的。

並且無論你怎麼去定製你 Touch Bar 上的工具,這樣的操作方式也一定是不及專業用戶經過長期的學習和習慣,用 Command+X 這樣的快捷鍵方式進行操作來的方便的。

反而我倒是覺得,在 DJ Pro 這個軟體的演示環節,DJ 用兩隻手同時控制 Touch Bar 上的兩個元素,是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確實做到了之前滑鼠做不到的一件事。

但當我再回憶起專業聲音工作者的調音台、MIDI 的時候,又還是會覺得,在這個場景下,Touch Bar 簡直簡陋得像一個玩具。

所以 Touch Bar 能做的事情,仍然是官方的廣告中所演示的那樣,讓 Mac 的新用戶能更快地找到一些相對複雜軟體的核心功能,把 iOS 上的一些交互方式,類似滑動、菜單、QuickType、以 iOS 上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觸摸形式,重現在 MacBook 上。讓 MacBook Pro,對那些新 Mac 用戶更加友好。

而這件事的另一個有力例證就是,連 MacBook Pro 產品線本身都沒有全部配備這個看起來重要到「顛覆交互方式」的 Touch Bar,而我們又有什麼信心去指望蘋果會給 iMac、Mac Pro 的鍵盤也配上這個 Touch Bar 呢?

而只有一部分 MacBook Pro 有的硬體,這跟小米只在 5s 高配版上配備 3D Touch 的行為又有什麼區別呢?

Thunderbolt 3 介面


這件事又一次證明了,「蘋果的產品都是在真空中設計出來的」這個觀點。

一切介面都以 USB-C 的形式出現,直接配備 4 個 USB-C 形式的 Thunderbolt 3 介面,這當然是理想且性感的。

並且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坐實了蘋果作為傳聞中的 USB-C 介面的主導者之一,確實是拿出了一個理想狀態下相當優秀的方案。

但就像有人吐槽的一樣,「這下連蘋果自家最新的手機,都不能連接到它最新的電腦了。」

蘋果不考慮任何現狀,而只以「真空的理想狀態」來做產品,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之前已經有實例證明,有人因為 New MacBook 上只有一個 USB-C,所以在將自己之前 Mac 上的數據導入到 New MacBook 里去的時候,遇到了巨大的障礙。

而恐怕這樣類似的事情,還很可能在新 MacBook Pro 上繼續上演。

而在很多 PC 主板還沒用上麥克風 / 耳機二合一 3.5mm 介面的今天,蘋果已經取消掉了耳機口,當很多主板還在用 USB 2.0 介面的時候,蘋果已經開始用統一的 USB-C 形式的 Thunderbolt 3 了。

是蘋果過於領先,還是蘋果過於不顧這個世界的現狀,是一個從哪個方面都說得通的事情。

總結

還記得喬布斯發布第一代 iPhone 的時候,他上台宣布,iPhone 上運行的將會是 Mac 上的 OSX,台下的那一片掌聲么?還記得喬布斯曾經說,iPhone 是一個 iPod 么?

在今天這些事都完全不成立了,iPod 在蘋果的世界裡幾乎完全銷聲匿跡,在它誕生 15 周年這樣一個時間點上,Tim Cook 連提都懶得提它一下,而最新的 MacBook Pro 呢?

我看到的是一款,用 iOS 的邏輯來引領的,「試圖進一步讓 iOS 用戶以 iPhone 為起點延伸到 Mac」的 Mac。

儘管在 WWDC 上,Tim Cook 說,蘋果現在圍繞著 iOS、macOS、watchOS、tvOS 這四大平台展開。

但無論是 macOS 還是 tvOS,在這場發布會上,都在試圖更緊密地圍繞 iOS,試圖從蘋果最海量的 iOS 用戶身上榨取更多價值,而不是探索真正有意義的交互改進。與其說這四大平台並列,倒不如說 iOS 旁邊寄生著一個 watchOS,下面跪著兩個小弟 macOS 和 tvOS。

或許是 Mac 的確已經固化太久了,這場發布會,讓我在這麼幾年以來,第一次這麼深地感覺蘋果的創新基因在衰退,因為它也在做並不能解釋「how it works」,以至於不敢讓它在其所有產品線上統一出現的設計。

這是蘋果的悲歌,或許也是到了今天還對整個 PC 和 Mac 行業懷有興緻勃勃的期待的消費者的悲歌。


知友|geekpark

「geekpark」是一個已被知乎認證的「機構帳號」,文末有對這位新朋友的介紹:)

我先把文章的結尾寫在這裡:

「或許,新 MacBook Pro 就像一個美若天仙但又蠻橫任性的女朋友,在某一天大吵一架後,你或許在心裡下了一萬個要和她分手的決心,不過當第二天看到她時,最有可能的結果,還是你乖乖回到她的懷抱。」

不貧了,進入正題。

文 | colorvc

新 MacBook Pro 來了,我說她還是有那麼點「刁蠻任性」

在蘋果豐富的產品線中,Mac 可以說是其中最穩定、變動最小的一條了。

作為 Mac 的「中流砥柱」,MacBook Pro 自從在 2012 年增加了 Retina 屏幕以來,已經連續四年什麼大的改進了。

不過在這四年時間裡,通過升級內部硬體、適當調低售價等方法,MacBook Pro 的銷量倒一直維持得也還不錯。

不過隨著微軟 Surface Book 這樣級別的競品推出,現有的 MacBook Pro 已經逐漸顯得有些「老態龍鍾」了,蘋果需要一款全新設計的產品來繼續在高端筆記本電腦市場維持競爭力。

幾個小時前,蘋果發布了全新設計的 MacBook Pro。但和 2012 年發布 Retina MacBook Pro 時倍受外界讚譽不同,這次的新 MacBook Pro 爭議頗多。

似曾相識的「全新設計」

從外觀上看,新 MacBook Pro 很像是原來的 MacBook Pro 和 12 英寸 MacBook 的「孩子」。


它保留了老 MacBook Pro 方方正正的感覺,不過轉軸、頂蓋 logo(不發光)、鍵盤、配色等方面都更加接近去年 4 月發布的 12 英寸 MacBook。

值得一提的是,和 12 英寸 MacBook 一樣,新 MacBook Pro 也採用了完全的全金屬機身,老 MacBook Pro 上背後的那塊用於保證信號傳輸的黑色塑料條終於被拿掉了。


有一點需要特彆強調,新 MacBook Pro 使用的是和 12 英寸 MacBook 類似結構的「蝶式鍵盤」。

雖然蘋果官方表示這是手感更好的「第二代」結構,但鑒於 12 英寸 MacBook 鍵盤糟糕的手感,建議大家在購買新 MacBook Pro 前還是盡量親自試試鍵盤。

像 Air 一樣輕薄

相比老 MacBook Pro,新 MacBook 進行了大幅度地「瘦身」。


重量方面,13 英寸版本從之前的 1.58 公斤降低至 1.37 公斤,15 英寸版本從 2.04 公斤降低至 1.83 千克。

厚度方面,13 英寸版本從之前的 18 毫米降低至 14.9 毫米,15 英寸版本從 18 毫米降低至 15.5 毫米。

更薄的機身,加上新 MacBook Pro 在機身的長寬上都略有減少,相比老 MacBook Pro,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的體積縮小了 23%,15 英寸新 MacBook 的體積縮小了 20%。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細節,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的重量和 13 英寸 MacBook Air 幾乎完全一樣,不過由於前者的屏幕邊框更窄,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要明顯比 13 英寸 MacBook Air 小了一大圈(如上圖)。

新 MacBook Pro 有銀色和深空灰色兩種可選,或許是考慮到「Pro」的定位,新 MacBook Pro 沒有提供更加「浮誇」的香檳金和玫瑰金配色。

四個 Type-C,沒有全尺寸 USB

是的,在自家的「Pro」產品線上,蘋果砍掉了 SD 讀卡器、HDMI、MagSafe 磁力充電口以及所有的全尺寸 USB 介面,取而代之的是 4 個 USB Type-C 介面。(謝天謝地,3.5 毫米耳機插孔還在。)

這 4 個 Type-C 介面都兼容了 Thunderbolt 3,在 Thunderbolt 模式下,最高數據傳輸可以達到 40 Gbps。在 USB 3.1 模式下,傳輸速率最高為 10 Gbps。

此外,這 4 個 Type-C 還都支持 DispalyPort(DP)進行視頻輸出,並且都可以用來給電腦充電,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左邊或右邊的 Type-C 給電腦充電。


在發布會上,蘋果展示了一張使用新 MacBook Pro 的 Type-C 介面,同時外接兩台 5K 解析度外接顯示,一個外置磁碟陣列(RAID)以及一根電源線的使用場景,看起來非常強大。

不過問題就來了,兼容 Thunderbolt 3 的 Type-C 的確是未來,但我們距離那個由無數 Type-C 設備構築的未來還很遠很遠。

在新 MacBook Pro 上,蘋果相當於把這個「未來」強行轉移了「現在」,導致的結果無非兩種:一是隨身帶一堆轉換頭,二是買一堆昂貴的 Type-C 設備,淘汰掉現有的幾乎所有設備。

毫無疑問,蘋果這種激進的做法會給購買新 MacBook 用戶帶來很大的不便。


這裡還有一個有些尷尬的事情,購買 iPhone、iPad 時附送的數據線都是 USB 轉 Lightning 的,無法在新 MacBook Pro 上使用。當然,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再花 188 元買根 Type-C 轉 Lightning 的線就是。

Mulit-Touch Bar 和 Touch ID

和之前的產品相比,新 MacBook Pro 最「革命性」的升級應該就是位於鍵盤上面的這個 Mulit-Touch Bar 了。


就 Mulit-Touch Bar 本身,它是一塊解析度很高(蘋果用了 Retina 來形容)的長條形狀多點觸摸屏,用來取代原有的功能鍵區域(包括 ESC)。

在 Mulit-Touch Bar 最右側,是集成了 Touch ID 的電源鍵。

從功能上看,Mulit-Touch Bar 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第一是完成被砍掉的功能鍵的功能。這個沒啥好說的,只不過 ESC 鍵變成了偶爾才出現觸摸按鍵,總感覺怪怪的。

另外,在 macOS 中,用戶還可以把一些常用、但需要多次點擊才能實現的功能放在 Mulit-Touch Bar 中(比如打開勿擾模式、投屏等),從而快速地啟用這些功能。


第二是在 app 中快速啟用一些常用功能。比如說打開 Safari 之後,Mulit-Touch Bar 會出現打開的網頁標籤,用戶通過在 Mulit-Touch Bar 上滑動和點擊,可以快速切換標籤。

在使用 iMessage 時,Mulit-Touch Bar 甚至還會很「聰明」地列出表情包,可以直接點擊發送表情。


這一功能在部分需要全屏顯示內容的 app 中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比如在使用 macOS 內置的照片 app 瀏覽照片和視頻時,可以讓屏幕只顯示照片內容,然後使用 Mulit-Touch Bar 來切換照片,甚至對照片進行簡單的縮放、裁剪等編輯。

另外,Mulit-Touch Bar 還可以配合觸摸板「協同工作」。比如說,在畫圖 app 中,用戶可以一邊使用 Mulit-Touch Bar 選擇線條的顏色粗細,一邊使用觸摸板作圖。

總之就是,Mulit-Touch Bar 通過增加一塊觸摸屏,讓用戶通過滑動和點擊的方式,更快速地高效地完成某些操作。

有趣的是,在微軟的推動下,Windows 陣營觸摸屏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而蘋果的回應是通過 Mulit-Touch Bar 這種方式,在不為 Mac 屏幕增加觸摸屏的前提下使用另一塊小屏幕來提高效率。

當然,Mulit-Touch Bar 需要 app 本身的配合。macOS 自帶的 app 自然不需要擔心,發布會現場還展示了 Final Cut Pro 和 Photoshop 這兩個重要的專業軟體。蘋果還表示,微軟的 Office 也將會適配 Mulit-Touch Bar 功能。

性能「常規」升級,續航基本不變

想比起 Mulit-Touch Bar,新 MacBook Pro 在性能上的提升就比較「常規」了。

CPU 方面,新 MacBook Pro 總算是用上了 Intel 的第六代 Skylake 架構處理器,13 英寸為雙核心 i5,15 英寸為四核 i7。

GPU 方面,13 英寸版本使用的是 CPU 集成的 Intel Iris 550 顯卡,15 英寸版本則標配了 AMD 的 Radeon Pro 450 / 455 獨立顯卡(2GB 顯存),並且可以定製 Radeon Pro 460(4GB 顯存)。

從命名上推測,遊戲性能方面應該不會有多大驚喜,不過相比老 MacBook Pro 的 M370X 要強出不少。

另外,新 MacBook Pro 還使用了更快的 SSD,15 英寸版本可以最高選配 2TB 容量。


屏幕方面,新 MacBook Pro 的屏幕尺寸和解析度都沒有變化,不過屏幕的亮度和對比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官方數據是提高了 67%),並且在 5K iMac、9.7 英寸 iPad Pro、iPhone 7 之後,新 MacBook Pro 的屏幕也順理成章地支持了 P3 色域。

這兩款新 MacBook Pro 都擁有 10 個小時的續航,在機身明顯輕薄、性能提高的基礎上能保證這個續航數據,這一點值得稱讚。

售價…… 貴了不少

由於新 MacBook Pro 的硬碟最低容量從之前的 128GB 提高到了 256GB,加上匯率變動等原因,新 MacBook Pro 的整體售價比之前有所上漲。

其中 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的「乞丐版」售價為 13888 元,15 英寸「乞丐版」售價 18488 元。


或許是考慮到部分傳統用戶的接受程度,蘋果還推出了一個沒有 Mulit-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 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它的設計、重量、厚度都和有 Mulit-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新 MacBook Pro 無異,不過 CPU 性能有所縮水,Type-C 介面從 4 個降低到了 2 個。

這個「縮水版」新 MacBook Pro 為 11488 元,這也是目前最便宜的新 MacBook Pro 了。

最後,蘋果保留了入門版的老款 13 英寸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售價不變,分別為 9288 元和 14288 元。

如何評價新 MacBook Pro?

一方面,新 MacBook Pro 延續了 12 英寸 MacBook 的諸多設計元素,在提高性能並保證續航的基礎上,對機身進行了明顯「瘦身」,再加上 Mulit-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加入,新 MacBook Pro 算得上是亮點頗多。

但另一方面,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新 MacBook Pro 在介面上激進的選擇會讓它的眾多購買者感受到諸多不便。

另外,為了輕薄沿用口碑不佳的「碟式鍵盤」到底值不值得,也會在未來繼續被廣泛討論。

或許,新 MacBook Pro 就像一個美若天仙但又蠻橫任性的女朋友,在某一天大吵一架後,你或許在心裡下了一萬個要和她分手的決心,不過當第二天看到她時,最有可能的結果,還是你乖乖回到她的懷抱。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xiangyunqi@geekpark.net

什麼是知乎機構帳號?
「知乎機構帳號」是機構用戶專用的知乎帳號,與知乎社區內原有的個人帳號獨立並行,其使用者為有正規資質的組織機構,包括但不限於科研院所、公益組織、政府機關、媒體、企業等。

如何申請知乎機構帳號?
機構帳號採用邀請制,我們會邀請各行業和領域優秀的組織機構進駐,與大家分享專業、優質的內容。

非受邀機構如希望申請開通機構帳號,請在後台回復「機構帳號開通申請」獲取鏈接,按要求填寫申請表,提交後工作人員將在 10 個工作日內對申請結果進行反饋。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等了這麼久,adidas Iniki Runner Boost黑白配色終於出現!
終於等到你,iPhone 上的 Gboard 支持中文了
Prudential 里的 Eataly 終於要開了
終於等到你,iPhone 上的 Gboard 支持中文了 | 挖 App
Ultra Boost 終於開放定製了!名為:mi Ultra Boost Multicolor
Niantic終於開始解決《Pokemon Go》最大問題!
終於等到你:Microsoft Flow應用登陸Win10 Mobile
surface pro,你終於完整了
終於來了!微軟Xbox One支持Dolby Atmos音效
除iphone8 終於iPhone7s和7sPlus也有信了
終於!Supreme X Nike Air More Uptempo 定於本月發售
這次終於不再是手袋!Michelle Williams代言路易·威登 Blossom綻放系列珠寶
前Running man成員Gary突然公布婚訊,終於等到你
等待已久的Harden Vol.1 「Cargo」 終於發售
Angelababy挺肚終於露面了,主要還是為錢
三星Gear S3終於要解禁Samsung Pay了
新款Yeezy Runner終於看到全貌了
李宇春最愛的Alexander Wang,我們終於買的起了
MCM X Christopher R?burn,2017春夏最時髦終於被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