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過早出國留學、進國際學校不利於心理健康
1990年,現任美國布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的李瑾在論文里遇到了一個問題,如何表述一個人在學習方面的「成就動機」?
最終她在中文裡找到了一個詞「好學心」,但由於這是個中國特有的學習概念,英文只能翻譯成拗口的「a heart and mind for wanting to learn」 ——由此她注意到不同文化背景對學習模式的差異驅動。
為什麼美國家庭鼓勵兒童的主動探索,並常把成績歸因為孩子本身「值得驕傲」,而中國家庭更要求兒童刻苦學習,把成績歸因為勤奮?通過十多年對學習模式的研究,李瑾發現學習是人類普適的能力,但東西方文化對學習的理念不同,她歸納出西方的學習模式偏重「心智(mind)取向」,而東方偏重「美德(virture)取向」。前者更強調學習的知識所得,視學習主要為心智的發展,目的在於探索和理解外在世界;而後者更強調學習的道德向度,視學習為自我道德與社會和諧的日臻完善,其目的是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西方心智導向的學習過程有四個重點:主動投入、探索與探究、思考與批評性思考、自我表達和交流;而美德導向的華人/東亞學習過程中有五種美德:認真/誠意、勤奮/發奮、刻苦、恆心和專心。
近日李瑾攜研究成果《文化溯源:東方與西方的學習理念》一書來滬,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重點批評了近年來中國家長一窩蜂將幼兒送入國際學校乃至留洋學習,認為此舉無異於犧牲孩子的心理健康兌換語言能力。或許會讓許多家長失望的是,李瑾同時指出,儘管全球化趨勢讓各種文化交流加速,但這兩種學習模式無法真正融合。
東方教育的美德取向和西方教育的心智取向
澎湃新聞:你將東方的學習理念歸因於「美德取向」,將西方的歸為「心智取向」,這兩種理念的文化根源是什麼?
李瑾:事實上,東方強調的美德對西方其實也並不陌生,自柏拉圖時期西方就充滿對美德的議題,但之後因為基督教的關係,教義上的道德(moral)成為西方哲學最多的討論。對於「心智」的重視是從三、四世紀聖·奧古斯丁開始的,他年輕時很風流,也經過一些信仰上的變化,後來接受洗禮,寫出了《懺悔錄》。其中,他用理性論證了人身上具備共同的道德凈化能力是因為有神存在。這之後西方的思維核心是外向的,即「如何抵達神」。
東方的哲學從儒家開始,相比之下儒家不太談一些「超大的道德問題」,如摩西十誡似的殺人、偷盜、婚外戀、作假證等等,更多的是日常修身,如何對待家人、他人。同聖·奧古斯丁的過程一樣,儒家也是發現了人性的善,但並沒有追究答案而是停留於這個定義本身。所以東方的思維核心向內關注於個人,「如何改變我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西方人對東方文化非常感興趣,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經費。這是因為西方社會已經走到了一個困境:民主亂象、人權亂象、經濟困境、民生困難、安全困局等等,全球最富有的62人擁有的財富跟最貧困的50%即35億人擁有的財富相當。這是極大違反公平性的,導致很多西方人覺得自己的制度已經走到了盡頭,但反觀東方的崛起,他們認為這背後一定有深層的文化因素。然而有些西方人的學習是很東施效顰的,比如英國引進《一課一練》,我認為這是實驗性質的,更多的是模式上的模仿,不足以習得東方文化的深邃,成績不足以反應這些英國學生真正的學習。
澎湃新聞:你的研究提出了東西差異,那兩種學習模式如何能達到兼容並蓄?
李瑾:非常難。這兩種文化的知識肇始於極不相同的關注和前提,之後發展出各自的道路,我認為這兩種知識體系以前沒有,而且在可見的未來,似乎也不可能相交,亦不會像某些人以為的將融合為一。梁漱溟對此分歧有很精闢的見解,他認為如果你遵循西方的認知和學習路徑,就不太可能得出儒家的結果;反之亦然,如果你沿襲儒學,那麼落足西方傳統的機會就很小。
我認為從單一個體的角度上來講,是有可能通過讓孩子從小接受兩種文化的關愛達到融合的,比如跨國家庭,但要說如果把這種教育方式放大成一種教育制度,我覺得很難成功。
澎湃新聞:我們中國現在採用小、中、大學三段式的教育模式是西方17世紀創立、19世紀傳入的,雖然與你所說的傳統的儒學課堂教育不同,但課本里保留些古代經典篇目。那你認為這樣能否算從體制、課本上協調了東西方教育理念不同?
李瑾:我認為形式上是融合了,但內容上我們恰恰對東方教育的內涵傳承缺失了。我們需要重建儒家文化的底蘊。
現代教育模式離傳統的儒家學習方式、有深度美德學習的課堂教育其實很遠,同樣西方也達不到,在美國黑人、拉丁裔孩子輟學率很高。有很多研究已經指明,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對一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是任何團體教學取代不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因材施教。
我覺得中國目前的教育確實教我們學習美德,這一點來說是有用的,但是整天在那裡抱著書讀不是對的,我們應該用啟發式的方式,鼓勵學生髮問、對老師產生疑問,不能唯唯諾諾地抄寫、聽寫。古代孔子、孟子很厲害,每一個人提的問題都很尖銳。
師長不能生硬地要求孩子具備獨立應對困難的能力,要知道一個善於尋求幫助的人就是非常能克服困難的人。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過早出國、進國際學校並不利於心理健康
澎湃新聞:在國內很多條件的家長會選擇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你怎麼看待這種教育模式,有把西方的心智導向發揮好么?
李瑾:我對中國現在的國際學校模式沒有做過細緻的研究,但就像我一直強調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一對一的、關注於兒童心理導向的、啟蒙式的。但是這種教育非常昂貴,今天現代普及教育模式達不到,只能大面積施教。
我可以舉兩個國際學校出來的學生例子。我在布朗大學有個來自中國的學生,他本身非常優秀,他告訴我到美國後他發現國際學校幾乎教授了他美國有的一切,唯獨沒有原生國家的文化素養,他突然發現自己對中國文化一竅不通。經常有中國學生到了美國之後發現,自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還沒美國學生多,這樣的人總有一天會後悔於自己的教育。
另外一個案例是我在中國見過的一些國際學校,教育隊伍里70%外國人、30%中國人,讓孩子適應人工的英語環境。但事實上這樣的環境是不自然的,真正的英語環境不是模擬出來的,是生活中的每一處,在非自然的英語環境下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把英語學得很快,但他們很容易對自己中文語言的親人產生隔閡感。
可以對比著來看,從小在國外生長的華人小孩語言肯定沒問題,但這樣的孩子如果沒有良好的中國文化教育、缺少自我身份的認同,那麼也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會產生自我認知的混亂,疑惑自己到底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反對把幼兒送到美國教育的一個關鍵因素。
此外,有一點值得補充,我們常說的孟母三遷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研究證明在童年頻繁地搬家會破壞孩子的心理穩定。無論從經濟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方面的考證都指向,孩子成長的最大影響力來自於直接撫養人的受教育水平,也就是母親。這正好也反擊了那些為了培養自己孩子英語能力直接把孩子丟給菲佣的「闊太太」們,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受菲律賓影響更大。
澎湃新聞:有相當一部分中國家長致力於把孩子培養出國,甚至不惜從娃娃抓起,你對此是反對的,甚至提出華人孩子到了西方後口頭不行,這是單純的語言問題還是教育背景的關係?其他族裔有這樣的問題么?
李瑾:這當然是個複雜的心理問題,並非語言能力。
我們經常看到中國媽媽陪著很小的小孩去美國讀書, 這些孩子被叫做「空降兒童」。應該說這些孩子往往都是在沒有完善的本國文化認知的情況下,再去接觸一個新的文化,這種混亂其實會影響到心理健康。不僅是東方的小孩,非洲、拉丁裔的孩子也會有不適應,但他們的小孩大多是外顯的反應,比如打架、粗暴,我們的孩子大多是內顯的,比如沉默、憂鬱,又叫silent suffering(無聲的痛苦)。
我遇到過一個媽媽跟我訴苦,她把自己小孩送進一個全是歐裔孩子的學校里,上學回來孩子就很鬱悶,問她:為什麼我的眼睛是黑的頭髮是黑的?為什麼我不是歐洲人?這樣下去會導致非常可怕的結果。
康奈爾大學曾做過一項統計,發現全美國的大學生自殺率上,亞裔女生的傾向是最高的。
父母自身不能停止學習,否則將脫離孩子的主要生活
澎湃新聞:你見過國內最好的教育方式在哪種學校?
李瑾:我在國內國外都沒見過最理想的模式,但我可以提出,廣東人的家庭教育很值得研究。
我們發現廣東人把語言保護得非常好,到哪兒都講粵語,在美國雖然有一大部分廣東人是舉家移民到唐人街,連英文都不會說,但往往這樣家庭里出來的孩子最易融入美國社會。唐人街、家族像一種文化保護,讓他能很好地成長,在進入美國社會工作後,他也不會忘本,逢年過節照樣回家吃飯、磕頭,應該說這樣的人更快樂、更雙文化、更融入。
說到國內家長對於擇校、教育的焦慮,現在的中國學生學習壓力都很大,首先我要肯定的是教育的起點就是強迫的,這樣說也許很生硬,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作業跟玩具放在他面前,他不可能主動要求學習。幾乎全球推行義務教育的國家都有對教育強勢的一面。比如德國,如果到了入學年齡家長不把孩子送上學,警察是有權直接上門帶人的,此外每個學校都會設立「逃學法庭」,就是專門處理學生逃學時間。但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在這方面往往遭受最多的指責,被認為給孩子過多壓力呢?
最關鍵的是中國的父母不善於引導,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孩子在學習上已經有很多客觀壓力了,就不要再給他們增添額外的心理壓力,你們應該管好的是自己的行為。必須注意到的是更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喋喋不休嚴抓死盯,真正的原因是大人自身急於求成的心理。
澎湃新聞:談談你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吧,是用西方還是東方?
李瑾:我的孩子是個混血兒,所以他天生擁有著中、美兩國父母無條件的愛以及文化關懷,此外我的丈夫也非常熱愛中國文化,這樣的雙文化環境就很自然,他能既具備美國人的探索精神,又懂孔孟之禮。
我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就給他讀《三字經》《三國》的連環畫,他的反應很好,這樣我繼續灌輸他中國文化就很順利,如果他並不喜歡我就得換種方法,可能是讓他在生活中多接觸點中國吧。
澎湃新聞:能不能給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建議?
李瑾:首先,千萬不要太早就把孩子送到外國去,最好的情況是在國內讀完大學,有了穩定的世界觀後再去別的國家深造。
其次,如果想孩子去美國,最首要的是先了解美國,家長不要把那兒想成烏托邦,同時最好測試下孩子對美國的適應力,別輕易下決定,把孩子的人生當作賭博。
然後,廣泛閱讀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長可以陪伴孩子閱讀,一直到高中畢業。
最後,父母自身不能停止學習,否則你們將脫離孩子的主要生活。(文/莫琪)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廣場舞:20世紀集體主義的歸來
※傳統手藝傳承,買賣或許是最好的保護?
※何為網路女性主義:從獨生女一代的「花木蘭式困境」說起
※李明輝:民主只是一個架構,其內涵需要文化來填充
※如何看待現代社會的「伊斯蘭恐懼症」?
TAG:澎湃新聞 |
※學渣出國留學:中國式嬌慣
※清華國學院院長:越要留學 越要多學國學
※他先後在美國、德國、英國留學、搞研究。在英國,與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盧瑟福一起工作。
※最新英國留學醫學專業介紹
※留學:出國留學不錯 不過曾經外國人以來中國留學為榮
※中國學生扎堆兒美國學校 到底還要不要出國留學
※英國留學:出國考研流程介紹
※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越要準備留學,越要多學點國學
※中小學出國留學真的好嗎?
※英國留學和澳洲留學大PK!
※美國留學VS英國留學
※英國留學: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管理課程雅思要求更新
※英國留學選校:怎麼判斷英國大學實力?
※嚴謹還是奔放,留學英國PK留學美國
※大學生為啥青睞出國留學?
※韓國留學生活在韓國留學之省錢攻略
※英國留學:中央蘭開夏大學學位設置
※英國留學本科轉學介紹
※英國開學季學業壓力大 中國留學生更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