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環保衛士」三分鐘完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艙內氣體檢

「環保衛士」三分鐘完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艙內氣體檢


  新浪科技訊 10月31日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成功在軌運行40餘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8所研製的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再度登場,擔負起艙內「環保衛士」的使命。艙內氣體進入檢測儀後,檢測儀三分鐘便能完成氣體成分和濃度的檢測,為空間實驗室的環境安全保駕護航。


  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採用一種全新的氣體檢測方式,即通過寬光譜分析技術對多種氣體成份實現同時測量。它可以採集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氣、苯、甲苯、硫化氫、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共十種有害氣體的測量數據,與常規的居室環境檢測儀相比,不但測試種類多,而且靈敏度更高。


  在航天員入住艙內前,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先要對艙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一旦有害氣體的濃度超標,它就會發出警報,開啟空氣凈化系統。實驗艙內空氣得到過濾凈化後,航天員便可以放心入住。航天員入住期間,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會定期檢查艙內的空氣質量,為航天員生活環境的安全提供持續保障。

  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由氣泵、鹵鎢燈、空芯光纖和小型光譜儀四部分組成,它們分工合作,像一條流水線:氣泵負責氣體收集,鹵鎢燈和空心光纖共同完成氣體光譜譜段的收集,小型光譜儀則像一把標尺,將所有收集到的光譜一一「明碼標尺」,從而便可以識別出氣體「身份」。因為每種氣體分子都有與其化學組成和結構相對應的吸收光譜,這些光譜俗稱「指紋譜」,就像人的指紋一樣,代表著氣體獨有的「身份」。氣體收集完成後,只需要3分鐘,在軌檢測裝置便能完成艙內氣體成分和濃度的檢測。


  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研製任務,是508所空間光學遙感專業進軍載人航天領域的一個突破,2011年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曾首次應用了該所此類裝置。而啟動此項任務時,研製團隊僅有的「家當」是南開大學的一篇論文,部分原理只在試驗室進行過相關試驗,沒有工程化基礎。研製團隊攻克了在空間站實現多種氣體組分和濃度同時測量的難題,成功將一紙論文轉變為穩定運行的有害氣體在軌檢測裝置。


  雖只有2年的設計壽命,天宮一號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在軌工作了將近4年半,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此次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值勤」的「環保衛士」和它是一對孿生兄弟。這次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和生活的時間更長了,相信「環保衛士」依然能圓滿完成任務。(王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發射後將完成三大任務
863計劃「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工作
中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
天空衛士A輪融資完成 UCS統一內容安全技術受資本市場親睞
統一內容安全技術廠商天空衛士完成1.5億A輪融資
我國衛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試驗,空間站和火箭專家怎麼看?
中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
中國超算「天河三號」年內完成驗證系統關鍵技術突破
天宮二號完成全系統發射演練,全球首張榨菜基因組圖譜問世
五蓮醫療集團完成日照市首例白內障散光人工晶體植入手術
日第五艘航母強勢服役,航母體制完成,所有護衛編隊已配備一艘!
長征五號總裝總測完成 將首載遠征二號上面級發射
英國派水下機器人艦隊完成海洋環境監測任務
一年三星!西工大「翱翔一號」衛星完成國際空間站部署並成功接收星上數據!
廈門太古完成維珍航空空客A330飛機客艙改裝
空間應用系統綜合材料實驗第一批次樣品在軌實驗完成
三門核電2號機組一迴路水壓試驗完成!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完成穹頂吊裝
天舟一號完成兩次軌道控制 靜待天宮二號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