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而不朽的訴說者——拉雪茲神父公墓
如果你曾看過Heddy Honigmann導演的紀錄片《forever》,你或許還記得刻在拉雪茲神父公墓某塊岩石上的話:
Les artistes sont tristes, consolez-les. (讓這些悲傷的藝術家們安息吧。)
拉雪茲神父公墓中漫步的一對夫妻
巴黎是個被許多人嚮往著的城市,有人來到這裡站在鐵塔頂端俯瞰塞納河上的星光,有人背著旅行包匆匆穿過停駐著白鴿的協和廣場,有人走遍一個又一個博物館只為看到最美的睡蓮。
也有些人,乘著地鐵來到城市的東邊,只為傾聽幾段不願為時光所淹沒的故事。
巴黎的公墓非常多,如今還留在巴黎市區的公墓仍有東西南北四座:城南的蒙帕納塞公墓,城西的帕西公墓,城北的蒙馬特公墓,以及城東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是巴黎最大最有名的墓地。它位於20區,佔地44公頃。墓園有茂密的樹木和曲折的小徑,是非常愜意的散步場所,這裡也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長眠於此的不僅有法國歷史上百位名人,還有很多曾經生活在法國的華人。17世紀,耶穌會獲得了這片土地的所有權,把它建成了一個療養地。後來歸路易十四的懺悔神父Fran?ois d』Aix de La Chaise,也就是拉雪茲神父所有。神父的兄弟隨後擴張土地,後來卻又不得不將它賣掉抵債。18世紀巴黎市買下了這個地方。1804年5月21日公墓正式開放,迎來了第一位安葬者。
初到這裡或許你會發現這裡遊客並不多,獨自走在鬱鬱蔥蔥的墓園間,有陽光灑落於各式各樣的墓碑上,陪伴著你的是肖邦的音樂,巴爾扎克的文字,還有繆塞的詩句。你捧著公墓的地圖低頭尋找著某位大師的墓碑,會有常常來這裡的當地人問你,你是來找肖邦,還是王爾德呢?
——每日漫步在這裡的他們已把每個墓碑的位置熟記於心。
一位舞者將她最鍾愛的舞鞋留在了這裡
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
肖邦(Frédéric Chopin)
科萊特(Colette)
讓·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 ois Champollion)
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
莫里哀(Molière)
伊夫·蒙當(Yves Montand)
西蒙·西涅萊(Simone Signoret)
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
繆塞(Alfred de Musset)
伊迪絲·琵雅芙(Edith Piaf)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王爾德(Oscar Wilde)
……
這些都是如今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大師。肖邦墓前如今滿是鮮花,彷彿還能看到那個萬人簇擁其曲的鮮活年代;王爾德的墓碑印滿了來自世界各地女人的唇印,巴黎政府甚至為此加了一層玻璃罩——可惜並不能阻擋人們對他的愛意。
肖邦墓前永遠被鮮花簇擁著
如果你願意在這裡度過一天,穿過刻著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的墓碑,停下腳步默念主人的姓名,看看他留下的墓志銘,你便能看見不同際遇的人生故事在眼前呼嘯而過,有些訴說著此生的驕傲,還有些仍執著著曾經的遺憾。
這裡的墓甚至都可以被稱為藝術品:精妙絕倫的雕塑、沉靜莊嚴的小教堂、樸素的小石屋……
如同重新為靈魂安了一個家。
Heddy Honigmann導演的紀錄片《永遠(Forever)》便是以這裡虔誠的敬慕者為視角,跟著他們的腳步探尋關於拉雪茲神父公墓的記憶。一個被訪者這樣說:
「這裡給了我一把鑰匙,一把情感的鑰匙。它對我說,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有肖邦的樂章、巴爾扎克的文字、繆塞的詩歌……你便不會再孤單。」
離開世間的人恆河沙數,慶幸我們還能在某處致敬他們不朽的靈魂。
※2016中法文化之春大幕即將拉開 Le festival Croisements va de l"avant!
TAG:法國旅遊發展署 |
※巴黎最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巴爾扎克,肖邦,莫里哀長眠此處!
※巴黎最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名人巴爾扎克,肖邦,莫里哀長眠此處!
※法國拉雪茲神父墓園逛公墓
※丁松筠神父殯葬感恩祭暨追思會
※巴黎熱門的旅遊景點,拉雪茲神父公墓
※賈神父講道台:不見不信的宗徒
※賈神父講道台:耶穌聖心敬禮
※神父,您不許笑
※米歇爾·內伊的墓地,拿破崙麾下元帥,位於法國拉雪茲神父公墓
※阿拉伯人謝胡神父與西安景教碑文
※賈神父講道台:從福傳看撒種的比喻
※賈神父講道台:愛的聖三
※賈神父講道台 從果子認識樹
※賈神父講道台:虔誠背後的偶像
※賈神父講道台 忠信的淬鍊
※湯神父親:克雷像沃西一樣,他在意的只是冠軍
※賈神父講道台:恩寵的泉源
※韋歡神父彌撒講道:在愛中行走
※如果你愛耶穌,就為祂選的主教、神父祈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