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考據派

故紙堆里的福爾摩斯


文 | 徐家寧


166年前,曾有一個中國樂團遠赴美英演出,引起轟動,不過在國內的記載中鮮有提及。好在當時好事的老外留下不少媒體報道,甚至還為這個樂團的成員拍攝了照片,給了我們史海鉤沉的機會。這一切要從一位自然學家的遺物說起。


路易斯·阿加西(Jean Louis Rodolphe Agassiz, 1807-1873)出生在瑞士弗里堡州的莫迪爾(Motier),他從伯爾尼的中學畢業後進入洛桑大學學習,後來又先後在蘇黎世大學、海德堡大學和慕尼黑大學學習,並在1829和1830年先後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和醫學博士學位。之後他的興趣轉向自然歷史,特別是對植物和魚類的研究,他的第一本著作就是1829年出版的《巴西的魚類》,後來又轉去研究阿爾卑斯山脈的冰川。

1846年阿加西來到美國講學,並在兩年後成為哈佛大學的自然歷史學教授,創辦了哈佛大學的對比動物學博物館。他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不認同達爾文提出的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學說,堅定地認為人類不止起源於一處,即多源論,後半生一直為此收集證據,直至去世。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阿加西教授,1865年


阿加西家族人才輩出,路易斯的弟弟奧古斯特·阿加西1832年在瑞士的聖耶米與合伙人創建了一家鐘錶行,銷售配備交匯輪擒縱機構的精緻懷錶,後來他創辦了知名的腕錶品牌浪琴。路易斯的兒子亞歷山大·阿加西則是美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並因為經營銅礦而成為富翁。

1976年,一位館員在對比動物學博物館的閣樓上發現一個舊盒子,裡面放著36張包裹好的達蓋爾銀版法照片,其中的15張很快便被鑒定為是南北戰爭前美國黑奴的照片,裡面的7張為兩男兩女共四名美國黑奴的半裸肖像,其中三個人分別拍攝了正面和側面。根據1977年公布的研究表明,這些照片是1850年美國攝影師約瑟夫·茲利(Joseph T. Zealy, 1812-1873)為阿加西教授拍攝的,這種以記錄人種特徵的方式拍攝的照片,正是阿加西教授為證明自己的多源論收集的證據。


這7張照片的發現,在70年代的美國引起熱議,因為當時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正如火如荼,這些照片被認為是非裔美國人受到歧視和壓迫的證據,但也使同時發現的其它非黑人照片被忽略。直到2014年,攝影史學界才重新注意到這一組銀版照片。


這裡面有8張中國人的照片,其中7張同樣是兩男兩女,同樣是其中三人分別拍攝了正面和側面的半身像。這種拍攝方法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那組黑奴照片,想來也是阿加西教授為證明其多源論收集的證據。根據鑲在照片正面金屬框上的鋼印「CHASE」,可查知這些照片是1844-1856年活躍在波士頓的攝影師羅倫佐·切斯(Lorenzo G. Chase)的作品,他最初的店址在華盛頓大街(Washington Street),1852年曾短暫前往加州淘金,但同年底便又回到波士頓重操舊業,說明這些照片當攝於1844-1856年間。從文字檔案入手進一步挖掘,最終確定這組照片里的中國人,竟然是1850年曾在美英兩國表演並引起轟動的中國樂團成員。


1850年4月22日,紐約的《紐約快報》(New York Express)、《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紐約晨星報》(New York Morning Star)等多家報紙都報道說,將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樂團會在百老匯539號的「中國博物館」演出,紐約街頭也貼滿了演出的廣告,並提到這個樂團是4月剛乘約翰遜船長的「紫羅蘭」號(ship Ianthe)從廣州抵達紐約的。


這座「中國博物館」的門口掛了寫著「中華大觀」的匾額,兩邊還有對聯:「言辭酬世堪為偽,眸子於人是莫良」。平日展出的主要是購自中國的商品,如瓷器、服裝、刺繡、民俗畫等等,以獵奇的眼光向美國觀眾介紹中國。其老闆是赫赫有名的費尼厄斯·巴納姆(Phineas Taylor Barnum, 1810-1891),他1842年在紐約創建了「美國博物館」,標榜科學實為獵奇,展品都很怪異,比如著名的「斐濟美人魚」遺骸,還有侏儒、連體人等等,很像80年代在中國流行的的「世界奇觀」表演。1870年巴納姆組建了一個馬戲團,並在歐美巡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被稱為「馬戲之王」。清末的中國巨人詹世釵(高2.36米)就曾遠渡重洋,在其馬戲團工作。1907年他的馬戲團轉讓給玲玲兄弟,更名為玲玲馬戲團,直到現在這個馬戲團仍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曾在巴納姆「美國博物館」表演的著名連體人 「暹羅兄弟」,1860 年代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中間最高者即曾在巴納姆的馬戲團表演的中國巨人詹世釵,1880 年代


重新說回到這個中國樂團,根據巴納姆當時刊登的廣告,其成員分別是17歲的潘一姑(Miss Pwan Ye-Koo),她有一雙2.5英寸長的小腳,會彈唱中國歌曲;她23歲的女僕林阿坤(Lum Akum);32歲的「音樂教授」蘇春(Soo-Chune)和他的孩子,7歲的女孩兒阿蒙(Amoon)和5歲的男孩兒蒙成(Mung Chung);以及18歲的翻譯阿利蒙(Aleet Mong)。樂團在紐約的演出非常轟動,不過在媒體上幾乎沒有對其表演的評論,焦點都集中在了潘一姑身上,除了讚美她「美麗」「動人」「優雅」外,更多的筆墨都在描繪她的小腳。從現在的立場來看,沒有對女性身體摧殘的批判,反而全都是讚美之辭。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中國樂團即將在紐約表演的廣告,坐在沙發上從左至右分別是潘一姑、林阿坤、阿蒙、蒙成、蘇春,站在後排的是阿利蒙,木刻版畫後期手工上色,1850年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潘一姑的正面和側面半身像,1850 年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阿利蒙的正面和側面半身像,1850 年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蘇春的正面和側面半身像,1850 年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林阿坤半身像,1850年


1850年7月,巴納姆又將這個樂團帶到波士頓演出,當地報紙上的廣告說:「快點兒去看呢,城裡最令人興奮的娛樂演出之一!」同樣的,音樂表演並不是波士頓的觀眾們最想看的,他們也更關注那位裹著小腳的中國女士,有人甚至寫道:「這雙小腳好似出自上帝之手,安在了這個美人的身上。」


在演出結束後,觀眾被邀請到舞台上近距離觀看潘小姐的衣服和頭髮,甚至牙齒!也許是當時的中國人並不注重保養自己的牙齒,一位名叫盧修斯(Lucius Manlius Sargent)的作家在看過她的牙後說:「我謙恭地建議一姑小姐對她的牙齒稍加留意,這會對提升她的形象有幫助。」正是在波士頓演出期間,阿加西教授和這個中國樂團建立了聯繫,並請他們在羅倫佐的照相館拍了上述那些照片。


1851年,為舉辦「萬國工業博覽會」,也就是第一屆世博會,英國政府在倫敦的海德公園內建成了水晶宮,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而這個中國樂團也適時地前往表演。根據當時的一份廣告,潘小姐的小腳又被作為賣點寫在上面,每天的表演時間也很長,有十個小時,從上午11點至下午1點,下午1點至5點,下午6點至晚上10點,觀看錶演的門票為一先令。5月24日的《倫敦新聞畫報》(Ilustrated London News)評論他們的表演:「樂團的成員間謙恭且親密,在輕鬆的氛圍中彼此配合默契,給觀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潘一姑等人將在倫敦 水晶宮表演的廣告, 1851 年

徐家寧: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國樂團



1851 年5 月24 日英國《倫敦新聞畫報》上 登載的中國樂團成員合影,木刻版畫


同年12月,他們回到美國,有記載說他們曾於1853年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表演,1860年潘小姐又在美國拍了一張照片,之後便消失在了媒體的視野中。


這個樂團成員的身份仍然成謎。儘管巴納姆宣稱他們在1850年4月從廣州抵達紐約,但是筆者查詢了這一年紐約的入境記錄,並沒有這四大兩小六個中國人的名字。雖然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就有中國移民登陸美國,但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對出境人口進行登記,因此從國內方面也無從查證。


樂團中兩位男士還有另外的身份。小約翰·皮特斯(John R. Peters Jr.)曾在波士頓經營一家類似巴納姆在紐約那樣的「中國博物館」,同樣展示從中國購回的商品。根據他1846年編寫的展覽手冊,他僱用了兩名中國人,其中一名叫曹昌(Tsow Chaoong)的男子會說英文,負責接待;另一名叫劉九興(Le Kaw Hing)的男子在館內表演中國樂器(主要是二胡)。根據描述,兩人正是後來與潘小姐搭檔的翻譯阿利蒙和「音樂教授」蘇春。改換名字冒充剛從中華帝國遠渡重洋而來,營造神秘氣氛,這種事似乎也很符合巴納姆的行事風格。


儘管這個中國樂團166年前在美國和英國的演出造成轟動,但顯然不是中國的民族音樂感動了他們,而是西方對東方的一次文化獵奇,一次在現在看來帶著歧視和偏見的觀看。不知當時的樂團成員對此作何感想,但是對於今天的我們,這些珍貴影像的再挖掘可以提供一個重新審視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機會,至少,也能算是一點談資吧。


(本文所有插圖均為作者提供,題圖為潘一姑1860年代的一張肖像)


【作者簡介】


徐家寧|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歷史影像學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朱學東:加繆最痛苦的一次抉擇
陳念萱:這個香港人在貴州住了近二十年,只為融合黔菜與粵菜
陸波:假冒的珍妃照片,和被誤讀的珍妃投井真相
侯虹斌:唐朝的國際時代是怎樣一去不復返的
唐朝的國際時代是怎樣一去不復返的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