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大神之間,差的只是思維方式
文 / 黎甜
從事培訓一職五年,天天都在做教人輔導人的事。
感受最深的就是,不同學員在學習接受能力上,真的有著天壤之別。
我時常在思考,為什麼有的學員看看資料就能掌握所有的問題,而有的學員看完資料再講解三遍,可是稍一變通,就不能理解了?
研究了很久,發現人與人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是有很大區別的!
1
上午,課程上講解信用卡刷卡時,無積分的消費類型有買房買車、公共事業繳費等...
當天下午,課程上提到,我們銀行有些信用卡種類的積分是能兌換電影票的...
這時候,A員工問:那我去哪裡攢積分呢?
我當時真是哭笑不得,於是提問:哪些消費沒積分?
他當場列舉了一系列的答案。
我答:不錯,非常好!你知道去哪裡攢積分了嗎?
他愣在了當場,說:啊?
噗~(聽見我吐血的聲音了嗎?)
過了好一會,他才高興的回答:我明白了!
......
很多人的思維就是A員工的思維方式,按照既定的流程往下走,只會往前看。
可是任何事情啊,有前就有後,有對就有錯,有正就有反!
無積分消費的背後就是有積分消費,學習了無積分消費的類型,意味這除開這些類型,其他都是有積分消費吶!
你會不會也這樣困住自己?只按一個方向走,忘記了還有另一個方向!
有的背後是無,好的背後是壞,進的背後是退,進退兩難的背後是維持不變!
所以,思考的時候,請多問自己一個問題:相反呢?
2
在銷售中,總是要面對客戶的異議。
於是,學員總是很苦惱,因為面對客戶的質疑,回答不出來,就意味著這個單飛掉了~
所以在銷售技巧課程培訓中,我會總結常見異議的種類,讓學員學會回答,更重要的是學會解題思路!
我問:如果客戶說「我已經買了,不需要」,大家會怎麼回答?
笨的學員說:「就走咯~」(我們是行銷,所以是我們的員工走人)
機靈的學員說:「我們有新產品,我給您介紹下~」
如果是你,面對這樣的回答,你願意購買嗎?
兩位學員的思考都是根據客戶提供的問題直線向下來解答:客戶已買,所以走人或者介紹客戶沒有的新產品~
可是思維的方式不止垂直向下,還可以逆向思維,向上推導。
客戶回答已買、不需要的上一層是什麼?
客戶為什麼會說已買、不需要!
第一種情況是真的買了,不需要;第二種情況是以此為借口,不想被銷售!
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要逆推出辨別客戶到底是真的「已買」還是找借口而已。
那怎樣辨別呢?已買和沒買的區別在哪裡?
對,買了就會有用戶體驗!
所以,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回答:您是我們的老客戶啊,太好了,您使用的感覺怎麼樣,有什麼我們需要改進的嗎?能不能幫我填個老客戶意見反饋表,我們有個小禮品贈送!
客戶已買:根據意見,針對性介紹新產品。如果所提意見,新產品解決不了,可以加聯繫方式,方便後期銷售。
客戶不願意填:您不想填也沒關係,我們最近有個新產品特別優惠,專門針對老客戶的.....
你看逆向思維可以給出更多更好的答案,而不是陷入固定思維里,只能沿著主路往下走。
所以,遇見問題,不僅僅可以根據題面向下解題,還可以向上提問:為什麼會有這個題?
3
每次培訓班的最後,都是學員的畢業彙報。學員輪流上台彙報,整個培訓學到了什麼。
為了彙報不出岔子,我會提前一天與學員溝通彙報的內容。
這時候,總有次序靠後的學員抱怨:就那些東西,前面的人都說完了,我們後面的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我問:你本來打算說什麼呢?
學員說:我學到專業知識,你看前面的人都說了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有什麼用,老師,如果你來說,你還能說出不同的東西來嗎?
如果是你,你怎麼思考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思考問題的時候比較局限呢?
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事件本身!
但是任何事件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每個事件的發生都會牽扯到三個方面:本體、客體、外部環境!
本體是什麼?
事件發生的主體,比如我們自己、比如事件本身!例如:我要減肥,本體就是我;減肥八步驟,本體就是減肥!
客體是什麼?
事件的受眾,比如對方,比如某件事!例如:我要減肥,客體就是減肥;減肥八步驟,客體就是八步驟或者使用八步驟的人!
外部環境呢?
沒錯,就是周圍環境對事件的影響或者是事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包括時間、地點、天氣、影響等等,吃瓜群眾對事情的反應就屬於此項了!
現在回到問題:「我學到了專業知識」這個事件,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分析呢?
主體是誰?我!
從我的角度出發,可以怎樣分析呢?
我學到了哪些知識、我對知識的看法、我怎麼運用知識、知識對我的幫助有哪些等等!
客體是誰?專業知識!
從知識的角度出發,可以怎樣分析呢?
知識是什麼?知識怎麼用?知識的前世今生和未來?知識的本質是什麼(比如思維導圖的本質是圖形清單)?知識的意義和價值?
那麼,外部環境的角度怎麼分析?因為這個牽扯到第三方的因素,所以舉些實例幫助大家理解:
分析周圍環境對專業知識的影響:
二維碼支付的興起對信用卡業務的影響(行業影響,專業知識是信用卡業務)?
競品對我們的產品的衝擊(競爭對手,專業知識是產品)?
炎熱天氣對銷售工作的影響(自然環境,專業知識是銷售)?
在電影院怎樣開展推廣活動(地點/場景,專業知識是活動)?
分析專業知識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對客戶的影響:產品可以給客戶帶來什麼好處?是省錢、省力、省時還是有益身心健康?
對生活方式或者未來的影響:產品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手機支付就能讓人們不帶錢包出門等。
本體、客體、外部環境是我們對一個事件全方位思考的三個方面,任何事件都可以套用。
當你不想陳詞濫調的時候、當你不想墨守成規的時候、當你不想拾人牙慧的時候,都可以帶入這個場景,從事件本體、客體、外部環境三方面思考看看,還有沒有不同的地方?有沒有可以挖掘的地方?
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我們處事方式的不同,陳舊的思維方式才是阻擋我們前進的最大障礙,而多角度、發散性思維能幫助我們脫穎而出。
想想大家只能提出A/B方案,而你卻能提供C、D、E、F...有木有很爽?
雙面嬌娃、上下聯動、三面開弓,可以快速讓我們打開思路,走出固有的困局。
思維有多遠,路,就有多遠~
(本文系公眾賬號「黎甜」(litian880814)授權發布)
※老婆是男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毒的伴侶,並不是會出軌那種
※你是那種寧願失去也不主動的人吧
※金庸筆下誰最孤獨,誰最寂寞
TAG:清華南都 |
※你跟大賣之間,只有一個思維的差距
※你和男神之間,還差了它
※你和富人之間只差一個老闆思維
※你和大師之間的差距是什麼?態度!
※男神和屌絲之間,可能差的就是一個髮型
※孩子之間睡眠的差異是很大的
※說話比較直但都是為你好的3大星座,和朋友之間沒有勾心鬥角的
※你與談話高手之間,只差一個思維
※你的大腿之間,是讓我感覺最舒服的地方
※你和瑜伽女神之間,只差它!
※白鬍子和海賊王之間差的並不是硬實力,而是這個
※你和理想生活之間,差的不止是錢
※你和高圓圓劉亦菲之間,真的只是差了顏值嗎
※中德之間的差距,大到你無法想像!
※狐狸之間的親情,你是我的軟肋,也是鎧甲
※你與美麗之間,只差一道養顏方
※你和女神之間的距離,可能只差這一條項鏈
※與之間,相差的是智慧
※性與愛,是夫妻之間最好的增進感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