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膨脹了我們的窺私慾?

什麼膨脹了我們的窺私慾?


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在電影《後窗》中把男主人公禁錮在一孔陰暗的「後窗」內,並從他的主觀視覺出發,在極為有限的視覺信息中演繹了一起關於謀殺的故事。影片里人潛意識中的窺私慾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觀眾也不自主地被一同帶入了偷窺者的行列。


窺私慾,顧名思義是指人們偷窺別人隱私的慾望,而隱私則是公民個人生活中不願為他人(一定範圍以外的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心理學的研究承認了人人都有窺私慾,然而,隨著當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路社會中人們的窺私慾愈發膨脹,一場場愈演愈烈的網路傳播事件也一次次地闖入人們的眼帘。本文從近期的熱點事件出發,試圖從網路傳播特性、媒體行為和集體窺私三個角度來分析當今人們窺私慾膨脹的原因。

什麼膨脹了我們的窺私慾?



傳統框架下窺私慾的來源


薩特曾說:「當接觸是不可能的情況下,窺視的慾望就佔了上風。」依據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學說(即本我、自我、超我理論)來分析可以得出,人的窺私慾來源於一種本我的衝動。首先,窺私來自於人的快感,即通過偷窺的方式看到他人隱私的時候,人們會得到心理的滿足;其次,這種窺私在正常的人類社會中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它違背社會規範,也違背倫理道德,所以必須偷偷進行,這背後隱含著社會壓抑的影子。在超我對自我壓迫的背景下,窺私呈現出了一種「隱藏與揭密」的二元對立,越是不允許看的,越是被隱藏而難以看到的,人們越是要去看它,而在這個看的過程中,人們能得到巨大的快樂。

網路結構下窺私慾的膨脹

什麼膨脹了我們的窺私慾?



(一)網路環境的特性是溫床


網路獨有的特點(虛擬性、匿名性、互動性、開放性等)給予了網路人際交往以寬鬆自由的甚至為所欲為的環境,基於眾社交媒體的網路傳播為人們窺私慾的膨脹提供了天然溫床。如果說傳統框架下窺私慾來源於一種本我的衝動,那麼網路上的種種越軌行為則反映出人們在現實環境中由於理智的我(即自我)受社會規範、自我良心(即超我)的控制而不能隨意張揚的部分,終於在網路這個特殊的虛擬環境中可以展露了、宣洩了,人們的窺私慾也理所當然地膨脹了。

(二)部分媒體行為刺激窺私慾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關注度是廣告主選擇媒體的重要參考指標,市場的驅動使得爭奪眼球成為許多媒體的一致追求。網民的集體狂歡,最初往往是由一些普通的網路編輯和版主推動的。他們為了增加網站的點擊率,主動策劃和炒作某些事件和人物,為了迎合大眾的窺私慾,當下新聞傳媒界出現以下幾種陋習:未經當事人同意,強行進入當事人的私人場合進行採訪活動;媒體窮追不捨進行騷擾,對個人行蹤進行跟蹤、拍照和攝影(如「宋喆行蹤」);擅自刺探、竊取他人資料加以公布(如「范冰冰房產信息曝光」)等等。網站編輯和版主刺激利用網民窺私慾的行為,進一步導致了網民們窺私慾的膨脹。


(三)集體窺私提供一種安全感和控制欲

什麼膨脹了我們的窺私慾?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提出:在既定的條件下,並且只有在這些條件下,一群人會表現出新的特點。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會轉到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一種群體心理。以「網紅」直播為例,依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當下的網路社會無疑為大規模集體窺私行為提供了便利。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6月,7.1億網民中有3.25億看過直播。相比「網紅」在T台、電視節目等公共空間里的表演,粉絲對他們在私人空間里的日常生活顯然更有興趣,在網路直播間的密閉空間里粉絲尋找到想像中的快慰。此外,通過集體的窺私行為,觀眾更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控制欲。正如美國思想家丹尼爾·貝爾所言,在今天,隱私可以像消費品一樣進入大眾文化的需求中,它不再具有過去的莊重和嚴肅,而成了消費者可以購買的產品。


不久前,大陸男藝人喬任梁的突然離開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一度陷入失控的狀態,網路評論中除了對於震驚和悲痛心情的表達,對最初流傳的所謂死因的調侃和指責也不在少數。古往今來,人們對於公眾人物的隱私一直抱有好奇與窺視的慾望,但相比傳統框架而言,網路結構下人們的窺私慾顯然變得更加肆虐而猖獗。如果說明星在從業中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對個人隱私權做出讓渡,那麼當不屬於娛樂表演系統中的死亡也被當作娛樂的戲碼和談資,甚至引發網路暴力時,窺私慾的瘋狂膨脹帶來的後果便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了。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中國網路心理研究綜述》


《從「窺私慾」看媒體的新聞報道》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網紅」直播背後的集體窺私慾》


《信息化框架下的國民狂歡》


《論「窺視癖」的幻覺快感——電視文化庸俗化的心理根源》


文字:常文


編輯:王欣 吳磊 吳亞男


運營:鄭楠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說 的精彩文章:

TAG:狐說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為什麼腫了?
「沒什麼感覺,怎麼就心衰了呢?」
在愛情里,你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你為什麼這麼窮?看了就不會窮了!
你那麼拚命的攢錢,到底為了什麼?
黑夜給了我們什麼?
除了煽情,我們還能為烈士做點什麼?
我們還能吃什麼?
忙了一輩子,什麼才是你的?
偷情是什麼感覺?
血壓高了,您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吃藥嗎?
除了眼淚和勇氣,你還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有嘴唇?
那是什麼?很好你已經引起了朕的注意!
想你,為什麼那麼痛!
你吃的是什麼肉?
做不了愛人,那我們做什麼?
狗狗和你碰鼻子是什麼意思?「——吃了嗎您吶!」
那些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說的是什麼?
你為什麼要親吻?有安全感嗎?還是為了激發性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