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往期推薦


(1)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一


(2)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 之二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文/洪與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一組扮演薛濤的圖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4)二貶邊塞


韋皋剛剛去世,韋皋的部下劉辟不經朝廷就宣布主持工作。剛剛即位不久的皇帝憲宗當然不幹了,給他來個明升暗降,提拔他為給事中,要他到京城任職。可劉辟也不是三歲小兒,他不僅不去,反而要求朝廷把三川之地劃給他來打理。


三川之地究竟是哪些地方?劍南道東、西川和山南西道。山南西道的轄區大致是秦巴山地、荊襄地區。這個區域大致是三國蜀國的地盤,還加上荊襄之地。

這個劉辟要幹什麼?恢復漢室嗎?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朝廷當然不幹了,這傢伙就提兵攻打東川府。


這意味著劉辟已經背叛朝廷。


劉辟急需的就是輿論宣傳,薛濤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兩人曾經是同僚,平日里也沒少給薛濤開綠燈,哪知道薛濤一口拒絕了。


劉辟老羞成怒,把薛濤貶罰邊塞。劉辟可能還打著如意算盤,等著薛濤像給韋皋寫《十離詩》那樣來乞求自己。哪知道這一次,薛濤一反常態,不就是邊塞嗎?去就去,本姑娘還怕了不成?


薛濤很平靜,不悲不喜,安安靜靜地去了邊塞。


我沒有查到劉辟貶罰薛濤去的邊塞究竟是哪裡,西川府當時的邊塞就是指松潘到西昌這一帶。


劉辟沒有等到薛濤的乞求信,卻等來了朝廷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平叛軍隊。


薛濤遠在邊塞,卻沒有閑著,密切關注朝廷局勢。聞崇文平率軍平叛,立即寫了一首《賊平後上高相公》詩:「驚看天地白荒荒,瞥見青天舊夕陽。始信大威能照映,由來日月借生光。」


「白荒荒」,百姓口頭語,劍指劉辟治下的黑暗,而後兩句則是歌頌朝廷,謳歌高大帥的。相信憑薛濤江湖和官場的能量,高崇文還沒有破成都,都已經聽到這首歌了。當然,一進成都就平反冤獄,薛濤也就回來了,偶爾給高大帥歌幾曲、舞幾曲,敬個酒,陪個笑臉兒,無事便繼續在浣花溪枇杷樹下,跟慕名而來的訪者撫琴吟詩,怡然自樂。


不過,這一次薛濤看錯了高大帥。高大帥不是韋皋,他帶兵打仗可以,治理地方確是一塌糊塗。他自己也煩,累次要求調離。朝廷不得不把他召回,另派西川節度使。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5)西川府座上賓


韋皋儘管肯定薛濤的才華,但在他的骨子裡,豆蔻年華的薛濤,更多的是他的玩物或者寵物罷了。二十年地寵物生涯,卻將薛濤歷練成一個具有「男性化」思維的「女隱士」。


韋皋,在中晚唐是屈指可數的一代明臣,文韜武略,莫不出類拔萃。薛濤耳濡目染,得以洞悉西蜀政局的微妙,及歷屆節鎮的治蜀的利弊;加上與天下名士、仕宦名流交往,諸如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牛僧孺、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王建、吳武陵、韋正貫、盧士玫、李程、段成式等人,甚至包括道、佛高僧。要知道,這些人大部分對中唐時代的政治、文學產生過影響,薛濤躋身其間,目睹耳聞,對朝廷大事、時政得失也有所深刻的了解。


至此,薛濤再不是往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僅僅只是能寫出傳世之作的女詩人,從36歲到51歲去世之前,她成了歷屆西川節度使的座上賓。


一生經歷了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和文宗六朝,自韋皋開始,歷經袁滋、劉辟、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十一任節度使。


現在可以查到記載的與薛濤相唱和的蜀帥有韋皋、高崇文、武元衡、王播、段文昌、李德裕等六屆鎮帥,袁滋是怕劉辟擁兵自重,不敢到西川府上任,在路上磨磨蹭蹭,被朝廷免職貶罰;劉辟不說了,前文已經交代;郭釗是以東川兼領西川,只有一年時間,長期卧病在床,不能理事;至於李夷簡和杜元穎,在任都長達6年之久,薛濤與他們不可能沒有交往。


一個不再是妙齡紅顏的女子,從36歲開始,到她去世,都能自由出入西川府,成為蜀地名副其實的一姐。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令人叫絕的是她與武元衡的交際。


公元807年,武元衡持節赴川。「崇文去成都,盡以金帛、簾幕、伎樂、工巧行,蜀幾為空」,他憂心忡忡,一路思考如何收拾戰後的殘局。行至嘉陵驛時,他憂心難抑,寫下《題嘉陵驛》詩:「悠悠風旆繞山川,山驛空濛雨似煙。路半嘉陵頭已白,蜀門西更上青天。」字裡行間流露出濃濃的危難情緒。


武元衡幕府裴度(掌書記)、柳公綽(判官)、楊嗣復、蕭祜、李程等,都有詩文之名,節度使詩篇一出,當然都爭先和詩。


然而,歌妓們傳唱的一首詩引起了他的注意。


蜀門西更上青天,強為公歌蜀國弦。


卓氏長卿稱士女,錦江玉壘獻山川。


採用武元衡詩末句「蜀門西更上青天」為首句,可謂匠心獨運,一下子就吸引了武大帥的眼球。


這一年,薛濤37歲。


李德裕到西川上任時,從自己的家裡帶來幾株奇異的、當時西川尚未有人種植的海棠,贈給薛濤,作為見面禮。


薛濤立即寫了一首詩《棠梨花和李太尉》,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


吳均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


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吳均是南朝梁時大文學家,詩歌首聯借吳均典故,含蓄恭維了李帥可與吳均比肩的文學才華。我得到海棠花的幼苗,正值春雨綿綿的時節,我特意找卜卦人算了個吉日栽種;我會精心呵護,我想在海棠花開時,本該黃昏歸林的疲倦的鳥兒們,恐怕也捨不得離去,在此流連忘返呢。


沒有人說不是好詩!


這一年,薛濤已經60歲了。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李德裕可不是一般人物,他父親與他都是中晚唐名相,李德裕死後,歷朝歷代對他都評價甚高。李商隱在為《會昌一品集》作序時將其譽為「萬古良相」,近代梁啟超甚至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稱他是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可謂有心而苦心,為何如此呢?僅僅是薛濤詩寫得好嗎?李德裕就是看中了薛濤的政治洞見,在治蜀上想請教她。


當時西川正值吐蕃、南詔入侵之後,民不聊生,而前任節度使郭釗卻因病難以理事,再前任杜元穎苦心掠取民間,以滿足皇帝需要,而疏於邊防。


史載:「蠻驅蜀人至大渡河,謂之曰:『此南吾境,放爾哭別鄉國!』數萬士女一時慟哭,風日為之慘凄。哭已,赴水而死者千餘。怨毒之聲,累年不息。」


我們無從知曉李德裕和薛濤私下的交談,但從薛濤的另外一首詩《籌邊樓》中,可以略見薛濤的政治眼光。


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後明代文學家鍾惺評此詩之語充滿了敬佩:「教戒諸將,何等心眼!洪度豈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


據說,李德裕將此詩發給全軍將士,告誡他們以國家為重,以大局為重,切勿以一己之私而廢邊防。


但凡經略過西川的,其後莫不出相,除了劉辟這個叛臣和生病無法理事的郭釗之外。就連高崇文最後也被加官為使相(晚唐時期,為了籠絡囂張跋扈的節度使,朝廷授予他們同平章事的頭銜,與宰相併稱,號為使相)。


可以說,薛濤後半生不僅名聲鵲起,而且混跡於政界,大紅大紫。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6)畸形的愛情


在外人看來,薛濤是風光的,然而她的內心卻是孤獨的,從情感上講,她尚處於真空期。36年了,她還沒有品嘗到愛情的滋味。


她渴望真愛。


她也知道,就她這個身份、這種經歷、這樣的年齡,早就是昔日黃花了,能遇見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她還是幻想著。


誰不想有個名份?誰不想有個家?誰不想有個孩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遇見,是她的一塊心病。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滿院的海棠嬌艷欲滴,浣花溪邊的桃花燦若雲霞。


好友嚴綬突然來了。他說他回京述職,出任尚書右僕射,受人之託捎一封信來。


信是元稹寫的,他授監察御史,出使東川,約薛濤在梓州相會。


對於元稹的了解,主要通過他的詩作和朋友的口碑。就像現在的文友相會,薛濤把這次相會看得很平常。像元稹這樣已經名滿天下的人,若不見,豈不是一生憾事?


誠然,「稹尤長於詩,與居易名相埒,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往往播樂府。」《新唐書》


哪裡知道,在碼頭,看見元稹的第一眼,薛濤就怦然心動。這種感覺,從來未曾有過,似曾相識,又若即若離。元稹的舉手投足,在她眼裡,都是玉樹臨風,刻意挑剔都挑不出瑕疵。


戀愛中的女人都是瞎子。她明明知道元稹是有婦之夫,而且兩人地位懸殊,一個40歲,一個31歲,一個是朝廷要員,一個是有官妓的過往。這樣的「姐弟戀」加「婚外戀」明顯沒有好結果。但她不管不顧,如飛蛾撲火般和元稹雙宿雙飛,盡享歡樂。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那麼有一個問題,元稹為什麼會迷戀上一個老女人?


我不相信僅僅是因為薛濤的詩寫得好,或者說被薛濤的才藝所傾倒而獻身。若果是這樣的話,也只有超級粉絲才那麼腦殘,像元稹這樣有身份有地位有才藝之人,不太可能。


《新唐書》說:「稹幼孤,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元稹八歲喪父,家境貧寒,是母親帶大的。如果從現在心理學來分析,元稹是不是有一點戀母情結呢?


「姐弟戀」加「婚外戀」加「戀母情結」,那這場戀愛天註定就是畸形的。


更為嚴峻的是,元稹年輕氣盛,意氣風發,雷厲風行,彈劾了許多不法官吏,最後還拿剛剛去世的東川節度使嚴礪說事兒。元稹「按獄東川,因劾奏節度使嚴礪違詔過賦數百萬,沒入塗山甫等八十餘家田產奴婢。時礪已死,七刺史皆奪俸,礪黨怒。俄分司東都」。(《新唐書》)把東川府攪擾地沸沸揚揚的。


老百姓自然高興了,爭相傳頌元稹的功德。就連白居易都遙相呼應,力挺元稹。


薛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深知盤根錯節的蜀地官場,她甚至可以預感到元稹即將面臨的處境。她苦口婆心,規勸元稹。


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的薛濤,漸漸在元稹心裡變成了一個喋喋不休的婆娘。


元稹激怒了東川府,特別是節度使嚴礪一派的利益,他們聯合起來,三個月後,元稹被排擠到洛陽御史台。


薛濤與元稹的纏綿還不到四個月,不言而喻,這短短的三個多月,薛濤第一次品嘗到愛情刻骨銘心的滋味。依依惜別的時候,彼此的心境卻不一樣了,儘管元稹給了薛濤一個承諾,但薛濤更多的是擔憂,擔憂元稹的前途,擔憂她與元稹這段情緣能否再續。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望著元稹遠去的身影,她生平第一次為一個男人流下了淚水(她父親除外)。


這年冬天,期盼中的薛濤聽到樂籍姐妹們在傳唱一首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元稹為亡妻韋叢寫的,而韋叢就是在這年七月離世的。也許元稹想到妻子在病中的時候,他卻與薛濤在床第纏綿,心生愧疚,寫下這一組離思詩。


薛濤一夜之間似乎蒼老了許多。


果不出薛濤所料,元稹第二年便遭貶江陵府。就在她在猶豫去不去江陵府探望元稹的時候,傳來元稹又納妾(安仙嬪)的消息。


這個元稹,還在守制期間,居然納妾,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薛濤獨坐在浣花溪畔,望著清冽的溪水發獃。


身後,一樹枇杷已經成熟,黃燦燦的,若瑪瑙。


但是,這一段愛情對於薛濤來講,太刻骨銘心了,她忘不掉元稹。女人的愛情,「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不能為人妻婦,做個情人也罷;不能做情人,做個紅顏知己也罷。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可現實是殘酷的。


但薛濤依然還在夢中。除了應酬,她把自己的夢寄托在深紅箋上,虔誠地放在溪水裡,她祈禱,箋能順水流,流啊流,流到長江,流到荊州,流到江陵府。


814年,安仙嬪意外亡故,薛濤覺得自己不能再猶豫了,立即啟程去江陵。


幾個月後,薛濤疲憊不堪地回來了。


薛濤終於從愛情的泡沫中解脫出來:與其糾結,不如斷舍;與其卑微,不如終老。


這一年,薛濤45歲。


815年,元稹二貶通州。


823年,元稹三貶同州。


830年,元稹四貶武昌。


831年,元稹暴斃於武昌。


在這篇文章即將完成得時候,我去望江樓去拍幾張照片。我專門來到薛濤墓前,再次拜謁這位偉大的蜀中一姐,心裡默默地說:「元稹是個好官,真的是個好官,他四次遭貶罰,皆因他一生都在與那些不法官吏作鬥爭。至於他『花心』,那是體制內許可的,您想想您其他的好友,比如韋皋、比如白居易,哪一個不是在尋花問柳?其實,元稹是專情的,他一生只愛一個人,那就是韋叢……」


全文完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三



【作者簡介】洪與,四川蒼溪人,大學文化。中國民族復興青年文化促進會理事、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新華文軒職業作傢俱樂部簽約作家,曾任四川省作家協會《作家文匯》特邀編輯,四川省作家協會青少年文學導師。因致力於監獄文學創作,被譽為「新監獄文學」領軍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監獄三部曲:《敵人》《監獄長》《AB門——貪官的後半生》;其他作品有長篇小說《大國相——蜀漢丞相諸葛亮》等。其中《大國相》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優秀作品獎,被列為全國農家書屋採購目錄。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洪與、姚小紅


編輯:鄒舟、於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秋日花冠廟:中藥草蘇子,一般稱紫蘇
中國歷史上唯一載入正史的巾幗英雄是誰?
薛濤:關於那些桐花的夢 之三
十首最中國、古老、最唯美的情詩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 之二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 之二
歷史上的女人:大唐蜀地一姐——薛濤之一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女人呂雉
梨園之祖唐玄宗,一生中三大極品女人!
隋文帝楊堅:中國最偉大的帝王一生只睡一個女人!
極品皇后王娡:走上大漢皇宮紅地毯的二手女人!
竇漪房:劉恆背後偉大的女人
歷史上的女人:賢妻良母的呂后
大明朝秘闻:永乐皇帝为哪个女人虐杀三千宫女?
唐玄宗一生中的三大極品女人
歷史上的女人:復仇女神呂母
水滸傳中八大最惡毒的女人,潘金蓮第六,王婆第一
令人思慕:中國史上最猛的二十五個女人
中國歷史上最饑渴的女人:她一人睡了六個皇帝!
李世民徐惠妃:史上唯一贏過武則天的女人是她!
蕭皇后 歷史上唯一一位睡過六朝君主的女人
韓劇中十大經典女人,宋慧喬第五,金喜善第三!
契丹女人壯歌:蕭太后和她親姐姐的愛恨情仇之一
他是水滸四大姦夫唯一的倖存者,睡梁山好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