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台灣的家人
文/阿景(北京)
北京已經入秋,今日有些小霾。指尖微寒,觸碰到心裡,就暈染成季節醞釀出的回憶。在北京的此時此地的我,想起了彼時彼地的我,那個在他鄉的我,和他鄉的他們。
曾經如候鳥一般在台灣棲息半年,意外亦感恩地得到了好多陌生的溫暖的我,三年過去了,現在好像又成長了許多。成長分離之後再回首經年,封存的記憶並不曾蒙上塵埃,而常在我一人漂泊游離之時,閃爍星光,給予我力量。
周媽,你好嗎?依然清晰地記得您對我每一篇文章的點評,記得您每一堂課給我帶來的震撼與感動,記得您在我要離開台灣前像媽媽一樣把自己的鐲子戴在我的手腕上。我真的很想念您,最想念您。在我的心裡,您就是我在台灣的媽媽,是您第一次在我經歷親人的離喪後,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和定位的時候,給予我溫暖與引領。回大陸後,我時時刻刻戴著您送的鐲子,就像沒有離開您。鐲子在一次嚴重的摔跤中摔碎,但我沒有受傷,我把這當作您的守護和庇佑,一直悉心地保存著鐲子的碎片,我相信您和它代表的情意一直陪伴著我。
奇璋老師,你好嗎?記得您上課的儒雅與風度,也記得您對我這個課堂上唯一的陸生的包容與鼓勵,後來只要接觸到與希臘悲劇相關的內容,我都會想起您。我碩一的時候又修了古希臘文學專題的課,是您的希臘悲劇課程幫我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台灣外文系(再加上周媽的中文系)的授課方式,讓我對大陸高校或者說自己學校的課程安排也有了一個反思,如果將來有機會作為一名高校教育者,我想我對課程的設計和觀念改變也是得益於此。
Monica,瑞鎂,你們好嗎?我現在不再因為家裡的變故有那麼大的壓力了,也不會一想起媽媽的過世就掉眼淚了。而且更讓我覺得可以面對你們的是,我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找到自己真正想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事情了,我的稟賦終於找到了一個該有的方向。我們可以像你們一樣,勇敢地為自己的目標有所放棄,快樂地為自己的夢想有所爭取了。多年之後,也許我們會以自己最好的樣子,在學院內再次相遇,會彼此的堅持和收穫而高興。
陳先生,你好嗎?最初只是在一本著作的封面以作者名的方式認識你。後來,我在台灣研究項目受阻,帶著小女孩一樣的冒昧與勇氣,連地址都不知道的我寄了一封信到您有可能任教的大學。沒想到真能接到您打來的電話,您還說剛開始聯繫不到我,因為我換號碼的原因,聯繫了好一段時間才聯繫上我。我真的非常意外,您是權威的學者,而我只是一個您未曾謀面的陌生人,您卻願意見我,不顧身體的疲憊與病痛,跟我聊了整整一個上午,並在您的能力範圍內給予了我最大的幫助。「以誠待人,人亦以誠而應」,和您的見面之後,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把信任與真誠傳遞下去。
封總編,您好嗎?我還走在文學與學術的這條路上呢!如果說這種執著有一分自己的信念,那麼這分信念里也有著您對我的激勵。還記得我到《文訊》編輯部的時候,見到《文訊》數據室的震驚,記得與您交談時,您無法控制的淚光里閃爍的對文學的感情與堅持,都讓我心生敬意。後來我查數據,知道了您為《文訊》做的一切,覺得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像您一樣,更為感念與堅定。一直沒有聯繫您,因為至親的離喪一直讓我無法再次找到明確的方向,無論是寫作還是學術都難以再次提筆。如今我會努力,爭取在兩岸的文學交流上能夠出一分力。
衍豪,你好嗎,你是不是已經成了作家,讓大家都能知道了你的才情?Ariel,你好嗎,你是否已經去了美國學習,把你溫暖的微笑帶到了更遠的地方?漢武哥,Alan,你們好嗎,是否一如既往地自由洒脫,開車帶陸客們探尋花蓮的美食?台灣的每一個給予過我最純粹的微笑與溫暖的親人,你們好嗎?
一直沒有聯繫你們,一方面是因為通訊的不便捷,一方面是因為阿景想帶著你們的祝福與寄託,成長成更好的樣子,再回到「家」,再見你們這些「家人」。
有人聽我的故事,會覺得我總是強調台灣人的情意,卻忽略了善意和惡意的問題。我回憶了一下,自己在台灣交換期間確實沒有受到太多的台灣對陸生的不友好。這並不是說沒有這種情況,而是可能由於,我處於的是文學和學術的環境,而更為包容的學者和文化人,不易被政見影響。由此我也常常想到很多老師跟我說的,兩岸的政治問題不應該阻斷學術和文學的交流途徑,這種交流也最好少受到政府的干預。我想,這是很重要的。
我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讓大家看見陸生在台灣的一部分真實交流,和走近台灣、貼近台灣人內心的一種交流。我想讓大家知道,以誠待人,大陸人和台灣人心靈的交流是有可能的。拋開政治、文化問題不說,我們畢竟都是「人」,作為人的價值和關懷,難道應該被政治、國家、民族的界限所左右嗎?
我在台灣,經歷了作為他者的不適,也得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溫暖,我以最真誠的方式在台灣留下足跡;我回到了大陸,依然把自己當成台灣的家人,後來碰見台灣的老師和學生,都會交朋友幫助他們認識大陸,主動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幫助。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從未和台灣分開,也從未忘記大陸,始終有條情感線連著,隱匿而堅韌。這是我的信念。
相知三年,道是尋常最溫情,時遷人依舊。不知此時,誰能看見我的文字,記起我,記起我曾經也是台灣的一個家人。提筆為文,是思念,更是問候。
在這裡讀到的台灣
你也許從未聽說
※遠足生摯友
※台灣,撥開想像的迷霧
※你們似乎誤解了台灣
※兩岸日常語言文化差異,真的不可小覷!
TAG:你不知道的台灣 |
※家有京巴 你不是我的寵物,你是我的家人
※美人的家人也是美人兒,這些明星和家人的顏值都賊高
※他的家人曾視我為僕人
※我是你的家人,還是傢具?
※萵筍這些吃法是家人最喜歡的,學會了全家人都誇你
※我最愛的家人
※處處是我家,人人是家人
※我愛你,所以我愛你的家人
※嘿嘿,我們都是一家人
※「养花人」他将美丽的“早恋”对象带回家,幸福了一家人
※一家人等我回家做飯
※男友带我去农村老家,我却看上他的哥哥,可他家人却骂我拜金
※我是你丈夫,不是你全家人的奴隸!
※你和我離婚吧,我成全你和你家人,去和那個女人在一起
※家裡三代都是中醫,不準家人和孩子碰它,你還在碰嗎
※婆婆,你不把我當成家人,我憑什麼給你我家的鑰匙
※吃多了它,一家人都得病,家家都在用
※愛上你是路人,娶了了你才是家人
※他是新中國最能偽裝的悍匪,家人面前是人,家人背後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