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又是梨花欲謝,綉被春寒今夜。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又是梨花欲謝,綉被春寒今夜。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又是梨花欲謝,綉被春寒今夜。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昭君怨

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佇立。別院管弦聲,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謝,綉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


宮牆高掩,禁苑深深,宮女獨坐園中,悵惘獨對寂寥,一場肅殺秋冬後,又是一年好春色。滿園名花異草,綠樹碧林。直道是天下再沒有美過這一角落的春色了,然而這般風景卻有何心情來憐惜?暮色四起,薄薄的煙霧淡淡地籠罩著日暮中的園林。久佇瑤階,一無言語。她是心中郁有千言萬語,想要找人一傾衷腸,可又有何人是知音?佇立不動,似在傾聽:那是何處琴聲,誰人吹笛?只隱隱約約,未見分明。


梨花開了,孤獨地開了,她孤芳自賞,而今容顏衰去,隨風零落、凋謝,掉落在冰冷的地上,被,最後連自己也遺忘了自己。今夜不知為何,已是春日卻乍暖還寒,冷風鑽進小窗,連沉香的縷縷青煙也瑟瑟發抖。繡花被如此單薄,豈能禁得住這突起了寒流?深宮人寂寞,朱門夜無聲。思寵或可得,一覺驚夢中。可憐此身輕,更兼春色冷。

又是梨花欲謝,綉被春寒今夜。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這首詞從內容上看,基本屬於宮怨詞。因為納蘭填詞向來重一個「真」字,尤其重「直抒性情」,故有人以為這首詞有為填詞而填詞的敗處。其實並非如此,這一問題應該更深地考慮。相傳納蘭為了能再見那位從小青梅竹馬卻被選入宮中的表妹一面,曾不顧殺頭的危險,在國喪時裝扮成每日進宮誦經的喇嘛混入宮中,隔著宮廷的帷幔與表妹匆匆見了一面,然而卻連一句話都沒能說上。納蘭帶著無限遺憾悵然而去,這種曾經的愛情痛苦向來納蘭是畢生難忘的。


詞牌《昭君怨》,本為琴曲名,《琴曲譜錄》云:「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渴望卻不可見的悲哀,不僅應和了詞的內容為孤單宮女「夢承恩」卻是朱門緊鎖,同時也暗合了作者自己感觸,近在眼前,卻無法觸及,匆匆一瞥,卻無法話語,這一份憂愁與悲哀,還有對於命運的深深無奈都浸透其中。


這首詞雖是宮怨詞,在情感上與唐五代花間截然不同,尤其在詞風上,其清麗脫俗與花間派艷麗的詞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花間派的鼻祖,溫庭筠也寫過不少宮怨詞,但其多採用色彩鮮明、感官刺激較強烈的意象,如「香腮雪」,如「鳳帳鴛被」。而納蘭的詞卻自有一股清新之感,似出水芙蓉,清麗自然。沒有細緻雕琢的痕迹,沒有特意甄選的意象,一首詩從頭至尾似天然而成。由女子低頭感慨春好無人惜為起筆,再從遠景簡單勾勒出女子孤單佇立的身影。「惜春」是惜春色無人賞,也是「惜己」;「薄暮」是描繪暮色微薄,也是描繪女子單薄的身影。

又是梨花欲謝,綉被春寒今夜。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下片「梨花欲謝」,春色將盡,是不是也暗示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彈指間紅顏老,剎那芳華」的悲哀?「綉被春寒」,一「寒」字便徹底點明了整首詞給人的感受。是薄暮漸至,夜涼如水的「寒」,更是孤寂凄清,無人陪伴的「寒」。「別院管弦聲,不分明」,似單純寫景,卻又透露出另一番悲涼。歌舞管弦為誰而起、為誰而奏?「不分明」是聽不明、聽不清,還是不想聽、不想明?對應著「歌舞管弦」的是「朱門緊鎖」,這是反差,對應著「不分明」的是「夢承恩」,卻是順承。聽不清別院的歡歌笑語,卻記得清夢中的溫柔雲雨、情深呢喃。


如此的「一往深情」,如此的「痴痴盼望」,更叫人「寒」透心底。


深禁:深宮。禁,帝王之宮殿。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瑤階:玉砌的台階,亦用為石階的美稱,這裡指宮中的階砌。管弦聲:音樂聲。承恩:蒙受恩澤,謂被君王寵幸。

納蘭詩詞


「最受歡迎納蘭詞容若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納蘭詞解讀」


詩詞 納蘭詞古文唯美短篇隨筆


王國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蘭詩詞 的精彩文章:

我們走過那麼多旅途,不過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林語堂:一間舒服的書房,享盡人間歡喜的小日子
這才是我要的真正的小日子
豐子愷:活著本來單純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長相思·山一程

TAG:納蘭詩詞 |

您可能感興趣

若說張飛不惜士兵生死,試想以往的勇將又有誰惜士兵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