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中國雜技走向世界

讓中國雜技走向世界

讓中國雜技走向世界


——記重慶三峽雜技藝術團有限公司的轉企之路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光明日報通訊員劉道春

去法國的巡演因為在美國演出場次太多,最後沒能前往;去義大利演出的合約,因為好幾個演員正談婚論嫁不得不放棄——重慶三峽雜技藝術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為,最近屢屢陷入這類「甜蜜的煩惱」。


「2011年篩選去歐洲的演出單位,我們在六選一中以絕對優勢勝出。整個演出季,能容納2000多名觀眾的表演場,上座率始終超過8成。很多部長級的官員都自己購票來看錶演。」王為說。


重慶三峽雜技藝術團有限公司所在的重慶市萬州區,是位於三峽庫區的歷史文化名城。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至今還保有三峽雜技藝術團等5個區級專業文藝院團。萬州區委區政府近年來按照「一團一策」積極穩妥地推進文藝院團改革,對有市場、發展前景好的劇團實施轉企改制。


轉企改製成為國有文化公司的重慶三峽雜技藝術團成立於1956年,從1986年開始接受文化部等國家部委派遣,累計開展商業演出4000餘場,觀眾超過700萬人次,創利1700多萬美元。王為用3句話概括過去30年在國外演出市場的最大收穫:訪問演出贏得信譽,初識市場;廣泛聯繫獲取信息,尋找市場;商業演出取得信任,佔領市場。「從被動等待到主動出擊,從尋找市場到拓展市場,這是三峽雜技團過去30年走過的路,也是許多專業文藝院團正在走的市場化改革之路。」王為說。

「市場化生存」成為三峽雜技團轉企改制後的首要目標。1996年三峽雜技團在香港首次商演成功後,趁熱打鐵連續到日本、泰國、柬埔寨、韓國等周邊國家演出,逐步為自己贏得在國際商演市場的名聲。2004年在美國首次商演後,又與美方簽訂連續3年的演出合同,從而打開了歐美市場。20年間,三峽雜技團的商演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讓中國雜技從三峽走向了世界。據王為介紹,轉企改制前雜技團要自籌20%的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所以一直沒有什麼積累。轉企改制後,雜技團流失了六七個骨幹,《肩上芭蕾》《頸脖高椅》等幾個品牌節目一下子沒人表演了。為了拓展市場,公司成立藝術委員會,一方面創作編排《少兒頂功》和《呼啦圈》等原創節目,一方面學習國內外商演市場上受歡迎的節目。表演《呼啦圈》的演員,能讓呼啦圈在身體的9個不同部位同時轉動,目前仍是同類表演中的「絕技」,《少兒頂功》還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


創新、拓展和堅守贏得了更大的商演市場。改制前,三峽雜技團平均每年演出約200場;改制後,公司平均每年演出300多場,最多的一年演出了500多場,其中四分之三是應邀在國外演出。對於改制兩年來的輝煌,王為和公司編導馬曉軍都只是「謹慎樂觀」。「雜技有其特殊性,一是演員的舞台黃金時間短,是典型的『青春飯』。二是節目準備時間長,一個表演節目至少要排練5年才能上舞台。所以商演太多,其實也會影響藝術水平。」馬曉軍說。王為則擔憂「過去五六年時間,我們沒能引進一個新人。」他說,「三峽雜技藝術要繼續保持其獨特的魅力、精湛的技藝和良好的素養,要通過雜技表演藝術地展示底蘊深厚的三峽文化,我們還面臨很多挑戰。」


《光明日報》( 2016年10月06日 02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趣談:「高冷」的諾貝爾獎,離我們生活並不遠
英國首相梅:英國經濟可以承受退歐影響
掌握好運用好海外文化傳播規律
海克爾與新藝術運動
遂寧民間藝術推「非遺文化精品」「歪果仁」也來湊熱鬧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邊界線,堪稱世界最大雜技團
印度百人青年代表團走訪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 領略中國傳統藝術魅力
我國最早的表演藝術——雜技
中國雜技團《九級浪—桿技》獲中國雜技金菊獎節目獎
羽球魔術師戴資穎:從只會耍雜技、被中國女單吊打,到世界球後!
第十六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舉辦
雜技藝術家歡聚吳橋,共享藝術盛典——暨第16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
我國雜技之鄉衍生雜技魔術道具生產基地
象牙海岸舉辦「中國雜技節」 河北雜技家藝驚四座
「女飛人」高空秀雜技,成功橫跨世界第一大跨國瀑布
寵物世界:好愛雜技的萌寵
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雜技比賽山東蓬萊開幕
世界雜技新趨勢:不再誇張「炫技」,走向「舉重若輕」化表達
盤點世界各國閱兵儀式,最後一個國家是來耍雜技的嗎?
駐象牙海岸大使唐衛斌就「中國雜技節」活動舉行新聞發布會
雜技芭蕾《化蝶》《天鵝湖》,美醉了國人,震驚了世界
余帥:用雜技藝術講述中國故事
世界4大閱兵式 印度耍雜技很有風格 中國更極致 霸氣
「非遺」視域下的中國雜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