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興趣了解什麼是學習嗎?你到學校就是去學習的,不是嗎?那麼什麼是學習?你有沒有想過?你如何學、為何學、學到的又是些什麼?學習的深層含義究竟是什麼?
你必須學習讀書、寫字,念各種不同的科目,為了準備謀生而學得一技之長。當我們談到學習時,我們所指的包括以上的一切,然而大部分的人就在此停住了。一旦我們通過考試,並且謀得一官半職以後,我們就把學習完全忘光了。
但是學習到底有無止境?我們總說從書本上學來的和從經驗中學來的是兩回事,這種看法正確嗎?譬如從書本中,我們學到別人在科學上的見解,然後我們就自己做實驗,並且從這些見解中繼續學習。同時我們也從經驗中學習,至少這是我們自己認定的。但是我們如果想徹底明白生命中不可思議的奧秘,去弄清楚什麼是神或真理,我們就一定要有自由;然而通過經驗,我們可能自由地研究和學習嗎?
你有沒有思考過經驗是什麼?它是不是面對挑戰而產生的反應?面對挑戰而產生的反應就是經驗。你能從經驗中學習嗎?當你遇到挑戰或刺激時,你是根據自己的限制,根據自己所受的教育、文化、宗教、社會以及經濟的背景而反應的。遇到挑戰時,你是根據自己的宗教背景來反應的。然而如果你不從自己的背景中抽離,那麼在你面對任何挑戰時的反應,都只能加強或減輕你原有的背景。因此你從來沒有真正自由地探索、發現和了解什麼是真理或神。
所以經驗並不能使我們的心智得到自由,通過經驗的學習,只是根據個人原有的局限所造出來的新模式而已。我想,了解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我們年長後,會愈來愈執著自己的經驗,希望依照這種方式來學,但是我們的學習都是由自己的背景所指揮的,這意味著,通過經驗的學習是永遠得不到自由的,我們只是稍稍減輕了原有的局限而已。
我們通常所指的學習是不斷去適應、抗拒和壓抑的過程,我們不是學著去避免一些事物,就是學著去獲得一些事物。然而是否有種境界,在其中我們的心不是學習的工具,而只是單純地存在,你能了解這個差別嗎?只要我們處在求取或逃避的狀態,我們的心就必須學習,在這種學習中,永遠都有很大的壓力和抗拒。為了學習,你就必須專註,不是嗎?那麼什麼是專註呢?
你有沒有注意過如果你專註在一件事情上,你會怎麼樣?如果有人規定你讀一本你不想讀的書或是你想讀的書,你都必須抗拒或排除其他的事情。你抗拒自己想望向窗外,或是想和其他人說話的慾望,來使自己專心。所以這種專註的過程總是很費力的,不是嗎?在這種專註中,總是存在著為了想獲得什麼而學習的動機、誘因和努力。我們的人生就是由這一連串的努力所組成的,這其實是充滿壓力的學習過程。
如果我們能在完全沒有壓力、沒有野心也不堆積知識的情況下學習,我們的心智不就能學得更深入、更迅速嗎?然後它會變成一個能去探索和發現什麼是真理、美與神的好工具了。其實就是你不再屈服於任何權威了,不管他是屬於學術、社會、宗教、文化或任何局限之中的權威。
你知道的,只有當你的心不被偏見束縛時,它才能發現真相,在這個發現真相的過程中,你的心是不累積的,不是嗎?一旦你開始累積自己的經驗或學習到的東西,它就會使你的心智停滯,阻止你向前進展。
在探索真相的過程中,你的心每天都在淘汰舊有的,它永遠都是清新的,不被昨日的經驗所污染。真理是活生生的,它不是靜止的,一顆想發現真理的心也必須是活生生的,不被偏見或經驗拖累。只有在這種自在的狀態中,真理才能展現。
這一切從語言的層面來說也許是困難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感受,就不難了解了。我們若想探索生命的奧秘,我們的心就必須自由;你一旦學會了某些東西,而又把這些東西當做進一步學習的基礎,那麼你的心就不自由了,你就失去了探索的精神。
選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