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頂脈圈報道:


10月6日消息,AI發展日新月異,近日外媒(fastcompany)刊文提出一個令人棘手的問題:當AI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它」可以被稱之人嗎?


《2001太空漫遊》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科幻片之一。影片中塑造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機器人HAL 9000 。「哈爾」之所以吸引人,因為作為一個人工智慧產物,它不僅有人的優點,同時也有人的缺點。而後者讓這個機械萌物的魅力不減反增。面對不同的事情,哈爾會生氣,甚至會「離開人群自己想靜靜」。

電影拍攝於1968年,那是一個各種技術都突飛猛進的時代,無論是導演劇組還是科學家,大家絲毫不懷疑HAL 9000這種水平的機器人會在二十一世紀問世。不過當2001年到來時,這一美夢並未成真。實際上伴隨著1960年代之後的是「AI之冬」,AI研究者收到的研究資助遠沒有冷嘲熱諷多。不過,大眾文化對「人形機器人」一直熱度不減。在電影《Her》中,斯嘉麗·約翰遜用聲音演繹的薩曼莎傾倒眾生。在《機械姬》中,人與所造物之間的情慾愛恨更讓人唏噓不已。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最近這幾年,AI突破了技術寒冬,開始以機器學習和數字化助理的形式重回科研第一梯隊。雖然成就斐然——不過這顯然離「人形機器人」的初衷相去漸遠。

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在「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這些看似無聊的範疇之外,有一個名詞或許會讓科幻迷興奮起來:「強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讓程序像人一般擁有自己的人格和感情,不僅能與人自如交流,還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機器學習和大數據處理所追求的只是效率,而AGI在代碼之中創造出了靈性。」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保羅·羅森布魯姆(Paul Rosenbloom)說。


與傳統計算機程序注重解決單一問題不同,AGI把人性移植到了機器中。不過,隨著AGI變得越來越聰明和強大,人類如何對待這個所造物成了問題:如果機器人有了人格,那麼它可以被稱之為「人」嗎?


如果身懷絕技的機器人有了獨立意識,它有沒有人權呢?一旦有了人權,機器人就不能再被視作工具了,否則就會有「奴役機器人」的罪名出現,就像現在奴役兒童和虐待動物一樣。


這些絕非危言聳聽,當今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那些科幻電影所描述的時代。儘管目前AI的水平還不至於讓這些問題凸顯,不過防患於未然並非壞事。

擁有感情意味著什麼?


給機器人加入感情模塊的後果可能會遠超人們的預料。機器人一改舊日笨重機械的形象,談吐流利與常人無二。同時感情因素也能將機器人的活動範圍擴至更廣領域。


美國軍方開發了一個沉浸式軍官培訓系統。他們打造了一個名字叫 Jacob Cabrillo 的虛擬人物形象,為前來諮詢的軍人將士提供諮詢問答服務。自從2012年投入使用以來,已有一萬兩千名海軍士兵接受了 Jacob Cabrillo 的諮詢服務。在表面上的語言問答之外,這個虛擬形象能夠從諮詢者的面部表情中「習得」越來越豐富的感情。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國外一家叫 Semio 的機器人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善解人意的機器人。它們擁有細緻入微的心思和同情心,能夠承擔家庭保姆和療養員的角色。


與人不同,機器人並不需要真的心理體驗才能表現某種感情。比如日本的機器人 Pepper ,這是世界首款能夠識別人類表情並作出回應的機器人。它通過分析對面人的面部表情和聲音,能夠猜測到人此時的心理狀態,然後切入情景同你聊天和講笑話。目前有超過一萬個 Pepper 正在日本和歐洲的家庭為人們服務,美國正有意將之引進。


擁有感情,不止於感情


給機器人賦予感情的意義不可小覷。對人類來說,有感情的機器人能夠提供更溫情和人性化的服務,另一方面對機器人來說,感情很可能啟蒙它們的自主意識。與前者相比,後者或許更值得人們注意。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在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中觀察到:當環境與兒童的情緒產生矛盾時,兒童會產生改造環境的動機和行動。受皮亞傑的研究啟發,洛杉磯程序員麥克·米勒正著手開發一個能產生主動意識的AI架構。若其成功,機器人或將擁有主動改造環境(乃至世界)的能力和意識。


至於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能否擁有「人權」,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的帕特里克·林(Patrick Lin)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擁有人權,首先你得是個人,然後才可以說人權的事。」哲學家瑪麗·沃倫曾指出「人格」所具備的五個條件:意識、邏輯、意志、交流能力以及自我概念的存在。而AI機器人顯然已經具備了其中的三個:邏輯思維、自主意志和交流的能力。


不過是否為人是一回事,如何被對待又是另一回事了。即便帕特里克·林堅決否認機器人擁有人權,不過他還是認為機器人在道德上已經有了自己的地位。「我們不能虐待家裡的貓和狗,推而廣之,機器貓、機器狗乃至機器人都應該得到善待。」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AI機器人突破在何時?


面對人工智慧,不同的人各自有不同的焦慮:霍金和馬斯克為人類或將被計算機取代而憂心重重;而普通大眾煩惱的卻是Siri無法正確回答他們的問題。這大概就是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的差別吧。不過話說回來,一個語音助手和《Her》裡面的薩曼莎差距還是挺大的。何時能飛躍其間的差距尚屬未知,有未來學家預測2020年左右AI機器人或將迎來巨大飛躍,不過羅森布魯姆顯得更慎重一些:「還說不準未來還有什麼難題在等著。20年雖然不敢保證,不過百年之內的技術飛躍還是可以期待的。」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頂脈圈報道丨CEO關注的行業評論與生活方式。



當機器人具有了意識和情感,也可以被稱之人嗎?



更多精彩盡在下方:


頂脈圈:微軟索尼VR主機大戰起,你追我趕誰可稱霸


頂脈圈:比拼蘋果谷歌,三星收購Viv入局智能助理


中國熱衷太空旅遊?正研製可搭載20名遊客太空飛機


頂脈圈:陸奇或將加盟騰訊?騰訊有望技術趕超B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技視界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的火星計劃竟有大漏洞?火星生活有患癌風險
馬斯克亮話欲建百萬人火星城?但他不會先去「送死」
猛禽—火箭引擎點火成功!馬斯克竟要用於殖民火星?
驚聞!高能激光竟可以自行聚成「時空光漩渦」?
矽谷無人駕駛還沒上路,而無人帆船早已出海追蹤數據

TAG:環球科技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當機器人有了意識和情感,就可以被稱之為「人」嗎?
未來智能機器人必須具有意識和感情,甚至出現人機合一機器人!
我認為機器人永遠不會擁有人類的意識,你覺得呢?
意識不到的情感焦慮,有可能毀掉你的愛情!
機器人逐漸有了意識,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為了讓機器擁有「自我意識」,之前我們可能找錯了方向
人死了之後其實沒那麼玄乎,利用人的意識是否能重現人的一生?
姑娘,你是無意識的情商低,還是有意識的見不得別人好?
那些讓女人反感的行為,可能你從沒意識到
潛意識裡的感覺,就是你所認為的愛情嗎?
如果機器人有了意識會怎麼樣?
有些人,不經意間就讓你看清了心;有些事,無意識里就讓你懂得了情!
機器人如果有「意識」,我們怎麼才能發現?
未來人類的意識可以上傳,你還是你嗎?
人死後是否還會有意識?
機器人會有意識嗎?
王球:喚醒機器人的自我意識,或許是人類意識再次覺醒的唯一途徑
《不法之徒》製作人談:意識到了錯誤,讓我變得很謙卑
難道我們人腦是與生俱來就具有製作工具的意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