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島國到底有多可怕?衰退背後隱藏的驚人真相!
互聯網頭條新聞、重大事件,每天為你報道
來源:牛熊檔案
這兩天,中國人的注意力被各地此起彼伏的「樓市新政」所吸引,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科技新聞,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2016年度的諾貝爾獎正在陸續揭曉,其中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得。
點擊播放 GIF/657K
也許你要問了:這有什麼新聞性嗎?
當然有!大隅良典是2000年至今的17個年度里,第17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而且這17個獎項全部是自然科學獎,沒有見仁見智、可以扯皮的文學獎或者和平獎(日本歷史上獲得過兩個文學獎,一個和平獎)。
至此,日本已經有25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其中22個為自然科學獎。日本獲得自然科學獎的人數,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諾獎大戶」。
地球人都知道,日本剛剛經歷了「失去的20年」。但恰恰是在這20年里,日本獲得了17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又恰恰在這20年里,日本的失業率一直維持全球最低水平。今年7月,日本的失業率是3%,創下了21年的最低點。而經濟正在復甦,開始加息的美國,失業率仍然維持在5%左右,歐元區的失業率則高達10%!
人民幣剛剛在10月1日納入了「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而一項研究恰恰表明,自「特別提款權」誕生以來的40多年裡,主要貨幣只有日元對SDR升值了大約50%,其他各國貨幣(新加坡除外)都對SDR大幅貶值,包括美元、英鎊和人民幣(見下圖)。
也就是說,在日本經濟衰退的表面現象之下,隱藏著一個被我們低估的日本。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日本的科技成就?
首先當然是政府重視。早在1995年,日本國會就通過了《科學技術基本法》,其後制定了多個5年計劃,比如第一個基本計劃(1996-2000年)、第二基本計劃(2001-2005年)。
日本試圖通過這些戰略舉措,將日本建設成為:能夠創造知識和運用知識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國家。
2001年3月,在第二基本計劃(2001-2005年)里日本明確提出「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今年1月22日,日本內閣審議通過了《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16—2020)》。該計劃提出,未來10年把日本建成「世界上最適宜創新的國家」。
為此,日本政府未來5年將確保研發投資規模,力求官民研發支出總額佔GDP比例的4%以上,其中政府研發投資佔GDP的比例達到1%(按GDP名義增長率年均3.3%計算,日本政府5年研發投資總額約為26萬億日元,約合1.45萬億人民幣)。
日本認為教學科研行政人員層層審批才容易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腐敗。因此行政很少干預科學研究,申報課題也無需層層審批,每次起碼可以保障1、2年研究經費,給了科研人員年復一年,一輩子自始至終、扎紮實實的不受干擾科研環境,而不必為經費四處費心。
日本大學多為研究型大學,科研氛圍濃厚。日本優秀科研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都很高,讓他們可以專註於研究,很少出現「研而優則識仕」的現象,不會因為榮升院長,校長,而導致優秀學者在科研上止步。
黃曉明的兩個億婚禮與屠呦呦的半個客廳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中國諾獎得主屠呦呦。屠呦呦獲獎當時,正是黃曉明婚禮炒作期間。
當一位揮金如土的演員極盡奢靡辦一場奢華的婚禮秀,費用兩億的時候,而諾獎得主屠呦呦嘔心瀝血,一生奉獻,獎金卻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屠呦呦窮其一生所獲報酬竟然不如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這種巨大的反差與價值觀的扭曲,進一步的放大了社會存在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奢靡的思想毒瘤。如果社會讓這種風氣裹挾任憑民眾在娛樂致死中狂歡,我們靠什麼去復興中華的夢想?
所以,日本迄今為止獲得的諾貝爾獎的人數和中國比分是22:1(這一分便是屠呦呦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實在值得深思。
日本科研誠信重過天。科學家一旦出現學術負面消息,就基本意味著其研究生涯的終結。曾經被認為有望獲得諾獎的小保方晴子(下圖)論文造假事件,給了日本全國極大震撼。
其次,是日本人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將這件事做到極致。有一項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跟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國人崇尚的是善變的「互聯網思維」。總是希望走捷徑、抄近道,而不屑於「扎硬寨、打硬仗」。
「變態的日本」
這裡說的「變態」,就是極致,就是要一個單點上做的「一厘米寬,一公里深」。
1、日本超過100年的公司有2.1萬家,就是把一個產品做好,就做好一個泥鰍,一碗面,就能幹100年。中國超過1000年的數字是7家。
2、日本賣的礦泉水,最便宜的是依雲。本國產都比依雲貴。日本窮人吃進口產品,富人都吃本國產。
3、日本是一個對用戶洞察很細緻的民族,最關鍵的是,這幾乎是所有日本創始人的共性,這就很可怕。所謂匠心,就是死磕一個點,把它變成深度搞定用戶的產品。
——by金錯刀
除了連續獲得諾貝爾獎之外,在教育以創新方面日本同樣有著耀眼的成績:
1、日本初等教育入學率為100%,中等教育入學率為99.5%,均居世界第一。
早在1911年,6年義務教育的就學率便達到98%;1947年,日本又將義務教育延長至9年。日本雄厚的科技實力背後是對教育的重視,基礎教育的紮實發展,造就了平均文化素質高的日本國民,成為日本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最寶貴資源。
2、湯森路透公布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日本上榜公司數多達40家,美國35家,而中國除了台灣的聯發科以外,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上榜。
日本製造這幾年貌似遇到中國製造的狙擊,但是,給大家看一張圖片,在一些精密儀器上,還是差距巨大。
在媒體不斷唱衰日本「失去的20年」的時候,日本其實正在「為未來投資」。日本科技研究開發投入的經費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比德國、英國、法國3國的總和還要多;研究人員數量也僅次於美國,每萬人勞動人口的研究人員數為全球之最。
即便如此,日本輿論並未沾沾自喜,未雨綢繆的呼聲比較強烈。NHK評論稱,「日本雖然狂攬諾貝爾獎,但其實是數十年前的研究成果開花結果,應著眼未來,不能得意忘形。」
日本科技水平不斷提高,還有一個重要秘密,就印在他們的鈔票上,不信讓我們看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貨幣上印的是政治人物或者開國領袖,只有日元紙幣印的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科學家。
2、這是2004年版的五千日元,上面印著明治時代的女作家樋口一葉。
3、而在1984年版的五千日元上,印著的則是在明治時期推動女子教育發展的教育家和國際政治活動家新渡戶稻造。
4、這是2004年版的一千日元,上面的人是野口英世,世界著名的細菌學家。
5、這是舊版的一千日元,上面印著大作家夏目漱石。
在貨幣上印上科學家和文學家的頭像,當然不能確保這個國家就一定能拿諾貝爾獎。可是,兩者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曲折而隱秘的關聯。你說對嗎?
【寫作不易,記得轉發】
互聯網熱點
馬雲都關注的互聯網大號
每天為你報道:互聯網頭條新聞、重大事件!
手指按住下方圖片
TAG:互聯網熱點 |
※看完這些就知道日本人有多「可怕」了
※日本人最可怕的三個地方,看完後所有人都驚嘆
※軍國主義的毒害有多恐怖?來看這個日本兵可憐、可悲又可恨的表現
※日本人是不是中國人後裔?他們到底從哪來?
※揭秘!在一千年前,日本女人來中國的原因真相是什麼?
※可怕!這一次瘋狂的日本人真的要「上天」了!
※日本女人到底有多開放?看到這我驚呆了
※近代史上,第一個讓日本軍人感到害怕的人竟然是他
※二戰中把日本人嚇傻的機器,日本人戰敗後寧願多死人也要帶走。
※據說很多男人想娶日本女人,知道這些後真的還敢娶嗎
※島國只有AV?看看日本患了絕症的美女們臨死前都在忙什麼?
※說了這麼多日本的好,它到底好在哪?
※日本女人到底多開放?看到這個令人震驚
※日本投降時,中國人民的真實反應除了狂歡,還有什麼?
※日本到底有多污?
※敢於說「不」的日本人少的可憐……
※日本竟然有如此多逆天的小朋友 演技爆表到可怕
※夏天的日本妹子卻白的嚇人!這5款才是讓她們黑不起來的真相
※自從我在日本當上了白領後,才知道日本人是多麼容易滿足……
※日本古代女人顏值有多高?外國人直言:丑得和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