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生健康大講堂:日常中醫養生警句集錦
主講人:馬志謙
·中醫執業醫師
·內科主治醫師
·擅長中醫內科
中醫進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數不清的有關養生的名言警句,其中無不蘊含了中醫養身道理,其中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於誦記。今天就其中常見的一些做一期匯總。
一、晨起一杯水,睡前一盆湯。
人體經過一夜休息代謝後,體內蓄積許多代謝產物。早起飲一杯溫開水可以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除,也可以調節血液粘稠度,改善便秘,解除疲勞。尤其是在酒後或者熬夜之後早起時,喝一杯水之後能夠改善身體狀態。部分人群由於胃火導致的早起口中異味,對於這種情況,早起刷牙之後飲一杯水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
睡前一盆湯指的是睡前用熱水泡腳,泡腳時熱水要沒過踝關節,水溫45度左右,時間二十分鐘,以後背微微出汗為度,泡腳之後飲一杯溫水,有助於促進睡眠。
二、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由於冬季日照時間短,人體活動量較少,加之進食高熱量食物較多,容易導致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此時未必需要藥物治療。進食白蘿蔔可以消食化痰,理氣寬中,清里熱,對於支氣管炎患者尤為適宜,每日進食幾片白蘿蔔,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由於蘿蔔的下氣作用,所以在進服人蔘等滋補品是當適當禁食蘿蔔,以免減弱藥效。兒童進食胡蘿蔔可以促進發育,保護視力,改善消化功能。
夏天氣溫高,出汗較多,過於貪涼會導致汗出不暢,吃薑之後可以發散表寒,促進毒素外排。另外夏季雨水較大,氣候潮濕,容易引起關節炎症疼痛,渾身不適,此時可以服用薑湯,用生薑發散、振奮陽氣、祛風寒濕的作用,以改善身體不適的癥狀。對於體虛者則不適宜多吃薑,以防耗散正氣。
三、胃不和則卧不安
現代生活模式導致晚餐成為一天的正餐,晚餐過多也會會引起睡眠不佳,進而引起次日精神不振等問題。另外,晚餐不進食或者進食過少也會造成睡眠不良,影響精神。每日的三餐飲食分配按照早中晚4:4:2的比例才比較科學。
人的睡覺姿勢也會影響睡眠質量,在有心臟、肝臟等基礎疾病的時候,應當選擇適宜自己的正確舒適的睡姿。
四、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以牙疼為例,治療牙疼時應首先使用針灸等方法止住疼痛,待疼痛緩解後在針對具體的病因予以後續治療。又如便秘,若一個患者七八天不大便,應當先促進其通腸排便,後用藥治療腸胃基礎疾病。發燒是小兒的一種常見癥狀,當體溫低於38.5度時不考慮首先使用藥物退燒,可以使用物理療法並多喝開水。適當的發燒可以幫助兒童產生自身的免疫力,早期使用退燒藥物也不利於兒童疾病的恢復。
五、扶正祛邪
扶正驅邪指的是疾病既有邪實的表現,又有正氣虧虛的表現,治療是就應當扶正祛邪並用。扶正主要通過溫陽,滋陰,補血,益氣等方法補助正氣的不足,用發汗、催吐、通便等方法來排除體內的邪氣,二法配合,才能從根本上治癒疾病,又顧護正氣。
六、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
人體有陰陽的虛實不同,陰陽相互關聯,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所以在補陽的時候也應當適當增加滋陰之品,在補陰的同時也應當適當溫陽。此法治療充分體現了陰陽互為根本的中醫思想。所以在進食補藥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配伍,並根據自身身體狀態來加以選擇。
七、五臟六腑皆令人咳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也就是說人體五臟六腑都可以導致咳嗽,不單單是肺臟的問題。所以在治療時應當全面診斷檢查並有針對的治療。例如咳嗽患者長期便秘,治療時當配合通大便,其治療效果就會明顯。
長期微咳的患者,除了肺氣虛之外,還兼有脾氣虛,治療當補益肺脾兩臟。久病及腎,長期的咳嗽會耗損腎氣,所以有腎虛的時候還應當治療腎氣的不足。醫生治療時也會進行辨證論治,根據病因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治法。
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對於一些瘙癢性皮膚病,治療時不僅要祛風止癢,還要結合養血的方法。這種情況下養血是治本的方法,只有養血,治療才夠徹底。中醫的風有外風和內風的區別,外風多指皮膚瘙癢之類的疾病,內風多指腦梗,偏癱等疾病。在治療內風時也應當使用養血藥物,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九、氣血從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
現在的很多病和情緒有關,長期的壓力過大,抑鬱,焦慮等情緒波動,都會引起人體氣血失於調和,不利於人體健康。所以正確的養生不僅指運動、飲食、藥物,良好的情緒也是非常關鍵的。人應當加強自身修養,多與人交流,找到正確的發泄情緒的方法,及時自我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身心狀態。
十、學醫不明經絡,開口動手就錯
學習中醫,不僅要學習基礎理論和中藥知識,還應當學習適當的經絡知識。醫生在開方之外,還需要配合針灸治療,這樣才能更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十一、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醫生看病時應當四診合參,看病人神態、形態、面色、舌象等;聽患者說話聲音有力與否,聽咳嗽、呼吸音等;問發病時間、既往史、治療經過、病情變化過程、婦女月經等等;最後才是切脈。醫生結合四診資料,綜合判斷病情,做出診斷,根據診斷知道相應的治法用藥。患者就診時應當積極配合醫生,這樣才有利於醫生獲得全面的病情資料。
十二、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這說的就是三因制宜。《內徑》云:必先歲氣,勿伐天和。意思就是說養生應當根據自然四時變化來調整養生方法,不要違背天時的變化,應當順應自認,而不是違背自然。因地制宜是根據地域不同,南北不同,東西各異,治療起來也當區別對待。人有男女老少,壯弱胖瘦,醫生在治療疾病時應當充分考慮人的體質,有區別的用藥,治療才能有效。三因制宜是中醫辨證論治思想的體現,必須遵從之。
(作者:馬志謙)
微信訂閱號:昂生大藥房(asdyf_com)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中醫養生的博大精髓
※中醫養生:樊正倫教授講授夏日養生——心靜自然涼
※艾緣堂中醫養生館-建心靈驛站,築生命港灣
※立夏養生 常清常靜溫州白雲觀道醫養生講座
※第一集 中醫養生從嬰幼兒開始(彭鑫博士主講 ,中醫古法嬰幼養生)
※阿蓮姐祛濕:中醫養生講夏季養生之道——熱養
※中醫養生——大暑如何養生
※七夕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茯苓美容駐顏、生髮
※中醫養生:經絡養生操
※中醫養生:秋冬季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四季養生之夏季篇
※金蘭中醫養生:夏季養生第一篇:吃哪些蔬菜更健康
※老中醫養生小秘訣: 五穀養生粥的做法大全(上篇)
※中醫養生——大雪節氣如何養生
※《黃帝內經》:中醫養生養臟器,九大部位常按揉、健康活百歲!
※中醫養生|自製五道茶 保健又養生
※中醫養生:臟腑養生按摩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