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為什麼看不起喝茶包,但你是錯的
很多人覺得,袋泡茶/茶包是一種妥協:為了方便好用,就不得不捨棄茶葉的品質。
從認識茶包開始,它似乎就沒從「廉價劣質」的泥坑裡爬出來過:提到茶包,總是一臉嫌棄,總是在心裡把它和大廠流水線、劣質碎茶、有毒茶包掛上了鉤。
所以,喝散茶 = 高級,袋泡茶 = 劣質茶?!
不,今天企鵝君偏要為它正個名,從起源演變到原料材質,一次看個明白!
1|so,誰開了腦洞發明它們?
據說,袋泡茶,是為了省錢而被發明出來的。
1908年,紐約的一位茶商托馬斯·蘇里萬(Thomas Sullivan)為了節省運輸茶葉的費用,用絲綢小袋代替錫罐裝茶,不僅重量上輕巧不少,材質還便宜!
他原本以為,客戶會把絲袋拆開,像往常一樣泡茶。結果,對方居然拆也不拆,把袋子一起丟水裡了!
不過也有人表示,茶包早在七年前的1901年,就在威斯康辛州誕生了。兩位女士(蘿伯塔·c·羅森、瑪麗·莫拉倫)嫌棄傳統的煮茶法浪費時間,還複雜得很,用棉布自製成小包,往裡面放小撮茶葉,直接浸泡在熱水裡,省去了過濾的麻煩。1903年,她們的「茶葉托」發明獲得了專利。
不過,還是必須承認,蘇里萬之舉,讓喝茶這件事的用戶體驗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無論怎樣,那個年代,當人們糾結於「過濾好麻煩」和「滿嘴茶渣好討厭」這兩件事的時候,這個橫空出世的茶包,簡直是新世紀的福音啊。
2|偉大的袋泡茶,好像爭議也很多?
剛被發明的時候,袋泡茶還是個奢侈品,是高端的享受。但它實在太方便了,群眾基礎越發廣泛,到後來,茶包就變成了快速消費品。(你肯定知道立頓是快消巨頭聯合利華的寶寶!)
袋泡茶大受歡迎,變成了快消品,還是因為它解決了兩個問題:
快捷:不像中式茶,要好幾泡才能達到茶湯的最佳風味,茶包,一次足矣。所以,為了加大茶葉與水的接觸面積、讓水溶物質更快速析出,茶葉要切得比較細碎。但問題是,茶葉切碎了,就很難從外觀上判別茶葉原料好壞。這是袋泡茶招黑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是方便:沒人喜歡滿嘴茶葉茶渣的感覺。過濾了碎葉的茶包,最讓人舒服的地方也在於此。然後問題又來了,茶包材質層次不齊,有的還用了漂白劑、訂書針封口,聞起來有異味,喝了身體不會出毛病吧?
既然是快消品,那麼快消品的一些缺點,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在了袋泡茶身上:流水線產品啦、用料粗糙啦、味道差啦、不精緻啦……
凡事都有硬幣兩面,袋泡茶固然有諸多好處,但招黑體質也就這麼來了。
3|那麼,袋泡茶一定就廉價劣質嗎?
當然不是。
傳統袋泡茶,或是定位在快速消費品的袋泡茶,大多可能裝了茶末或者茶粉,無法用肉眼判斷原料優劣,導致很多人認為袋泡茶就等於劣質茶。
其實仔細想想,茶包不過是茶葉的一種包裝方式,中國除了少數條形特別的茶以外,都可以用茶包。
憑什麼茶包就不能裝好茶?
茶包本身的材質也一直在進化,從形狀到材質都有諸多改良,好茶包不會讓人有太多食品安全顧慮。
4|那麼,如何判斷袋泡茶好壞?
不妨拆解成兩方面看: 1、茶葉用料;2、茶包質量。
茶葉用料:碎茶or整茶?
別一看到碎茶就如臨大敵。
國內常見的茶包,的確習慣把低檔茶、邊角料碾成碎末裝進茶包。但在國外,茶葉切碎工藝發展相當完善,並配有完整的質量評判體系,優質茶葉同樣能製成碎茶。
整茶vs碎茶對比
不過,近幾年,茶商們為了更直觀地展示自己使用的是優質原料,把完整葉片放入茶包,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如果你對自己判斷茶葉好壞信心不足,那就找完整度儘可能高的袋泡茶吧,質量一般跑不了。
茶包質量:看形狀,看材質
買茶包時,除了看包裝顏值和口味,有多少人留心了茶包材質?其實,這裡面大有文章呢。
一般來說,市面上的茶包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按形狀分,可以分為圓形、方形、雙囊w形和金字塔形。
茶包形狀
圓形和方形的析出速度較慢,雙囊w形是現在市面較為常見的茶包形狀。
金字塔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角包),最受高檔茶葉的歡迎:這種形狀會讓茶汁析出速度加快,形成旋渦狀運動,茶湯濃度會更加均勻,立體設計也讓茶葉吸水後有足夠的舒展空間。
按材質分,就更加五花八門了:市面上常見的有棉布、無紡布、純木漿濾紙、絲質、尼龍等等。
茶包材質
不管什麼材料,檢驗是不是好茶包,你只需看這些:韌性強,耐高溫沖泡,沖泡後能被迅速濕潤,茶末不外滲,沒有異味。高檔袋泡茶偏愛昂貴的尼龍和絲質,透明美觀又耐泡。
每個茶包有獨立包裝也是加分項:茶葉容易吸濕吸異味,茶包尤其容易受潮變味,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能加一層包裝就再好不過啦。
此外,有沒有棉線(方便把茶包拖出去扔掉)、吊牌上原料和沖泡說明是否詳盡,這些細節也影響著袋泡茶的整體評價。
一隻好茶包的自我修養——棉線、茶包、獨立包裝、吊牌
誠然,頂級茶大多集中在散茶,但這並不代表袋泡茶里就沒有優秀選手。
5|袋泡茶沖泡有什麼講究?可以多次沖泡嗎?
袋泡茶的沖泡時間大多在3-5分鐘,有效物質大概能析出80-90%。所以,袋泡茶泡一次足矣,再泡滋味就不夠啦。
好的袋泡茶都有建議的最佳沖泡時間和溫度,不要太簡單。如果一定有什麼要講究的,喝前記得把茶包拿出來總不難吧:)
6|掛耳茶包、茶棒都是什麼?靠譜嗎?
借掛耳咖啡的大熱,掛耳茶包也有隱約興起的苗頭,不過,二者差別還是很大的:前者是衝出來的,利用水流來萃取風味;而後者是泡出來的,茶葉需要完全浸沒在水中。
掛耳茶包
不少掛耳茶包標榜自己使用原葉茶,原葉本身萃取速度及不上碎葉,加上茶葉在掛耳包里很難舒展,更加制約了茶汁萃取速度。受手沖影響的掛耳咖啡,通過重力作用自然過濾萃取,風味細膩有層次,而掛耳茶包顯然無法做到,僅僅是披了一件相似的外衣。
茶棒,也叫袋棒茶。人們將茶葉/碎茶放進多濾孔的錫棒中,既有茶包過濾的作用,還能被當做攪拌棒,一邊攪拌一邊析出茶葉物質,不過比較小眾(也許因為並沒有什麼卵用),沒有流行開來。
TAG: |
※我看不起你,但這並不妨礙我愛你
※我就是看不起你,擼串套路你都不知道!
※我不是嫌棄你窮,我就是看不起你
※我就是看不起你了
※我就是看不起你們這些勸酒的人,怎麼了?
※不幹了這杯酒就是看不起我!這時,你該如何回答?
※「不喝酒,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是的。
※我們分手吧,我就是看不起你了
※閨女咱別嫁了,你婆婆這是看不起我們啊!
※姑娘站著尿尿,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不喝酒,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是的。銷售員必看!
※別人看不起你時,你該怎麼做?
※你看不起頁游?他們同樣看不起你!
※你憑什麼看不起他們
※不要讓你的孩子都看不起你
※未婚懷孕讓准公婆看不起 他們說了這句話我媽叫我去打掉孩子
※永遠不要對前任說這3句話,純屬打自己臉,他只會更看不起你!
※你看不起病?有時候你是自找的
※楊絳:我只怕人不如書好對付,他們會看不起你,欺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