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航空炸彈常被戲稱為「鐵疙瘩」,一方面指航彈外殼通常由鑄鐵鑄鋼製成,另一方面恐怕是指普通自由落體炸彈與如今鋪天蓋地的精確打擊武器相比,頗讓人有一種呆板遲滯的感覺。世界各國轟炸機、戰鬥機等作戰飛機都裝備了航空炸彈,軍事愛好者們對這種武器可以說是見慣不怪了。但也許靜心一想,到底航彈內里是怎麼一回事呢?本文將為讀者們詳細剖析這一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武器:航空炸彈。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一枚航彈,小則幾十千克乃至幾千克,大則重達若干噸,還可採用核裝葯。因此航空炸彈即可用於戰術用途,也能勝任戰略任務。通常我們稱重量在 50 千克以下的航彈為小型航彈,100~500 千克為中型航彈,以上為大型航彈。在結構上,航彈一般包括彈體、彈翼、引信、裝葯等。航彈還可以加裝制導裝置、升力翼面、減速裝置等實現特定功能的附加部件。一般來說,航彈彈體通為兩頭尖銳的流線型圓柱體,尾部一般有各式各樣的尾翼。作戰時,作戰飛機將航彈投擲向目標,命中時以衝擊波、破片、火焰等各種殺傷效應實現對目標的毀傷。


起源身世


航空炸彈由哪國誰人發明,已無從考證。據稱 19 世紀中葉,奧地利人就已開始從氣球上向義大利威尼斯城投擲爆炸性武器,這可能是航空炸彈最早的實戰應用。1911 年 11 月 1 日義大利飛機攜帶手榴彈改造的炸彈,轟炸了利比亞地區的土耳其軍隊,這被認為是世界上首次轟炸行動。另一種說法是,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俄羅斯設計師 B?B?奧拉諾夫斯基於 1909 到 1914 年專門設計了系列化的航空炸彈,包括殺傷、爆破等型號,重量從幾千克到幾百千克。1916 年 A?雅科夫列夫又研製了最早的航空燃燒彈。德國人則聲稱 1912 年德國人研製了世界第一種航空炸彈,代號 M?APR。可以肯定的是,真實意義上的航空炸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作戰飛機的出現而面世的,估計一戰期間各國共投放了 5 萬多噸炸彈。


基本構造

從本質來看,2003 年的航彈和 1909 年的航彈沒有大的區別,但其中的技術含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航空炸彈的基本構造。


規格


我們常把航空炸彈的重量作最基本的分類標準,例如美國航彈通常分為 100 磅、250 磅、500 磅、1,000 磅等不同級別。1 磅等於 0.454 千克,我們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 908 千克炸彈等帶零頭的數字,就是英制重量單位換算為公制單位所造成的。採用公制的國家,其航彈多數分為 50 千克、125 千克、250 千克、500 千克等規格。但航彈實際重量總是與其規格並不相等,而且在儲存狀態時因不裝引信、彈箍等部件,重量又有少許變化。例如,我國 250-3 型航彈實重 216 千克,500-2 型航彈實重 473 千克。一般來說,250 千克級別航彈長 1 到 2.5 米之間,直徑 250 到 350mm 不等,同樣隨引信、彈箍等部件的拆裝而發生變化。特殊航彈則一般不歸入特定規格級別,例如美國有 6,800 千克的 BLU-82「滾球」超大型炸彈,以及近期研製的 10 噸級「炸彈之母」。我國也有重達 2.84 噸的 3000-2 型航彈,剛好能裝在轟-6 的彈艙里,並曾隨轟-6 出口國外。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BLU-82B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炸彈之母」


彈體

彈體最主要的作用是容納裝葯。單單看容器這一職能,彈體理論上應盡量薄、輕而容積大,而圓柱體容器正具有上述優點,因此彈體一般都近似圓柱體。如我國 500-2 型航空爆破炸彈使用 10mm 厚的鑄鋼圓柱形彈體,250-1 則為 8mm。


彈體雖功能簡單,但它要承受各種外來力量,設計上必需消滅空中解體、觸地過早崩裂、侵徹深度不足等問題,因此精心的設計不可或缺。美國在多次局部戰爭中大量使用的 Mk84 航彈,其鑄鋼彈體按空氣動力學設計,薄而輕,裝藥量多達全彈重的 45%(這一比值的學名叫「裝填係數」),從而增大了殺傷力。普通航彈大部分重量都耗在彈體上,例如我國老式的 250 千克航彈,裝填係數僅 38%。當然,這不是說要一味追求高的裝填係數,彈體太輕可能令航彈強度不足,而且要考慮產生最優殺傷效能的彈體破片的實際需要。


航彈外形上可大致分為低阻力和高阻力兩種。低阻航彈具有流線的紡錘外形,或呈球端圓柱體,彈翼小而後掠,適合高速的戰鬥機、攻擊機攜帶。高阻航彈(如俄制 ФАБ-М54 系列、我國 250-1 型等)外形粗鈍,空氣阻力大,不適合高速飛機外掛。低阻航彈在同等速度下的阻力,一般為同重量級高阻航彈的幾分之一,乃至 1/10。但高阻航彈能充分利用機體內部炸彈艙的容積,仍有較大實用價值。應當指出的是,高阻航彈一般比同一重量級的低阻航彈要更重(指實重),裝葯更多,威力更大。有意思的是,從資料圖片上看,俄軍的高速飛機(像蘇-24)也常攜帶高阻航彈。美軍的普通航彈已實現全面的低阻化。我國還將部分航彈劃分為中阻航彈,顧名思義是阻力在高低兩者之間。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國產 250-1 高阻通用航彈



航空炸彈的裡面裝了些什麼?百年來技術已有重大突破



國產 250-2 低阻通用航彈


有的航彈表面前端有防跳彈裝置,假如沒有這一裝置,在低空高速投彈時,炸彈有時會出現跳彈現象,在目標上打水漂,偏離目標。解決跳彈問題除了使用防跳裝置,還可以使用瞬時觸發引信。此外像我國 3000-1、俄 ФАБ-М62 等高阻航彈的頭部還裝有保證下落彈道穩定的彈道環。


航彈的頭、尾部分,表面上看與彈體似乎是一個整體,實際上多數航彈的頭尾部分都是與彈體相互分離的獨立部件。為了裝填炸藥,彈體頭尾一般有開孔,裝好後用一個螺接的金屬蓋封好。鑽地彈的彈體前蓋(或頭錐)要使用高強度材料,如美軍曾使用 203mm 榴彈炮炮管作為鑽地彈彈體。


在材料方面,鋼鐵具有堅固、成本低、加工簡易的優點,因此航彈彈體常用鑄鐵或鑄鋼製造,尤其是球墨鑄鐵。因此彈體往往呈現明顯的鑄造特徵,帶有粗糙的波紋狀花紋。總體來說彈體製造技術,還是相對簡單的。但是,這裡面仍有著很多學問,特別是大型航彈的彈體,沒有一定的冶煉、機械加工、氣動力等技術積累是造不出來的。例如我國 3000-2 型航彈的彈體中段、尾錐製造問題,就曾困擾廠家多時。有的彈體還採用刻槽等預製破片的設計,以改善爆炸產生的破片的各種特性。近年高強度鋁合金也開始應用到彈體上,產生的破片更多、更輕、更快,且彈體總重較小。南非就採用過內嵌鋼珠的玻璃纖維材料製作彈體。特殊航彈(如反坦克炸彈、子母彈的子彈)的彈體作用不盡相同,可以使用輕金屬、塑料等材料,外形也不一定是流線型。彈體上以字元和彩色條紋標註重量、用途、編號等信息,美軍網站上常常有碩大的新聞圖片表現出這些細節。美軍訓練彈一般塗為藍色。


彈體上有稱為「彈耳」的環狀部件。往炸彈掛架上掛炸彈時,把兩個彈耳卡進掛架上的掛鉤里,炸彈就牢靠的掛好了。彈耳之間的距離、彈耳孔的直徑應盡量標準化(北約標準的雙彈耳間距為 356mm、762mm 等,俄羅斯標準則為 250mm),或為炸彈配可更換的彈耳適配組件。彈耳標準化問題,對於依賴或曾經依賴進口航彈的國家來說,往往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因為航彈儲存期長,裝備後很長時間都未淘汰或耗盡,庫存的各種新老航彈的標準又多不相同。隨著時間推移,標準本身也會發展改進,我國的圖-4 轟炸機要求的掛耳距離就與轟-5 轟炸機不一樣。為此部分型號的航彈必須同時滿足新老飛機的特定情況,於是 250-2 型等航彈既有適用於圖-4 的老標準掛耳,也有適用於轟-5 等的新型三耳式掛耳。當然,「新型」是指當時而言。


一些航彈的構造較為特殊,如俄 ЗБ-500 燃燒炸彈呈橄欖形,有一個很薄的金屬外殼,僅在彈耳處有加強結構,側面開有加註口蓋,引信在彈體正中央,沒有尾翼。ЗБ-500 彈體設計的「特立獨行」,正符合其燃燒彈的特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令人顫抖的重型航炮:強悍殺傷力撕裂堅固裝甲
一個時代的結束——紀念波音747之父喬薩特
揭秘NASA的誕生:蘇聯發射人造衛星令美國人急眼
尋找墳墓上校:以13殺聞名的越南王牌究竟是誰?
協和式革命性設計的背後:兩名德國人的貢獻不可忽視

TAG:空軍之翼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航空發動機花27年獲重大突破 核彈也沒有這麼難搞
體積只有一顆花生那麼大,重量超一千艘航空母艦,還能發射電波
俄羅斯新型航空炸彈,能夠發射穿甲炸彈,發射的瞬間懵逼了!
中国航空发动机材料又有重大突破,研出一项比美国还牛的黑科技
子母航空炸彈,具有多種殺傷破壞,擬裝備於義大利空軍戰鬥機!
然後再建造有彈射起飛能力的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為什麼不造大一點?比如1千米不用彈射都可以起飛了
海軍更加強大了,不僅有了航空母艦,還有千里之外的基地
戰爭史上最窩囊的航空母艦,被口徑不算大的艦炮擊沉了
唯一的航空母艦碰到一個大問題了,一旦搞砸十多年無航母可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炸彈得到迅速的發展,出現了集束炸彈、子母炸彈
中國研究多年電磁彈射取得巨大突破, 即將就要上航空母艦
中國軍事技術最大短板是航空發動機,我們何時能突破?
我國在這些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性能國產航空發動機或已橫空出世
喜訊!中國研究多年電磁彈射取得巨大突破,即將就要上航空母艦
彈道導彈打擊航空母艦要突破哪些難關?
航空技術的發展,也為研製這種飛機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厲害了!裝上這一技術,從此我國的航空命脈將有自己操縱!
一聲巨響!1枚航空炸彈在陣地旁爆炸,彈片竟直奔雷達方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