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1/3指標已達國際一流水平
10月8日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的紀念日。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接受新京報等媒體採訪,暢談中國航天事業的過去和未來。
目標是到202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
記者:和國際上的航天強國相比,中國當前的航天工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雷凡培:60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一個甲子。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了配套完整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擁有17個型號的運載火箭,衛星覆蓋了通訊、導航、海洋、氣象、遙感、陸地觀測等種類。
但我們仍處於發展壯大期。目前,我們的空間站建設和深空探測都取得重大進展,但從現在的成果和產品的技術水平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航天大國,還不算航天強國,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
記者:步入航天強國行列,有哪些具體指標?
雷凡培:關於航天強國的標誌和指標體系,航天領域的專家通過研究分析,共梳理了100個產品技術指標和27個經濟指標。現在我們有三分之一的指標能達到國際一流先進水平,我們認為把這個數字再增加三分之一後,就是航天強國。而27個經濟規模指標里,已經有一半達到先進水平了。
記者:關於空間站建設方面,有什麼樣的設想和計劃?
雷凡培:空間站的方案已經確定,目前初樣階段的產品也已經有了。空間站分為3部分,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和一個節點艙。未來一年會有幾次載人飛船對接,以及貨運飛船對接,貨運飛船將給空間站補給,維持其設計壽命十多年的運行。一個國家獨立進行空間站建設,繼俄羅斯之後,咱們國家是第二個。國際空間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聯合建設的,到2024年前後,國際空間站壽命就到期了,中國空間站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上在太空唯一的空間站。
記者:建設空間站的意義是什麼?
雷凡培:在空間站上能夠做地面環境下無法完成的事情,比如說醫學、生物、農業、材料等領域的實驗都可以在空間站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搭載在衛星上的生物,返回地球後經過選育,品質和產量大幅提升。還有一些在地面無法實現的合成材料,在空間實驗中能夠實現,產生特殊性能材料。
另外,太空中有一些小星球,充滿了白金等稀有貴重的礦藏。未來可以實現用無人飛船對這些礦藏進行開採,為國民經濟做貢獻。現在國際上也已經在探討怎麼實現太空採礦。
中國現役火箭發射成功率高於美俄
記者:神舟十一號飛船馬上就要發射。其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在我們載人航天的工程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雷凡培:載人工程的發展分為三步: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第三步是空間站階段,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之前我們已經進行了航天員出艙活動,無人交會對接和有人交會對接。但航天員在天宮一號中只工作了15天,而我們要建設中國的空間站,必須要驗證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的問題。
所以我們這次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要進行交會對接。因為天宮二號是真正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主要是驗證交會對接技術。這一次,在實現交會對接的基礎上,要解決航天員的中期駐留問題,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同時天宮二號也為下一步空間站和貨運飛船交會對接,以及推進劑的補加技術進行驗證。
記者:下半年還將發射長征五號,如何評價長征五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
雷凡培:今年十一月初,我們將發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這是我們國家進入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火箭的運載能力將在現有基礎上大幅提升,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軌道10噸的運載能力。長征五號發射以後,中國的火箭運載能力將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達到先進主流水平。
記者:新一代運載火箭中,已經發射了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後續還有長征八號和重型運載火箭。未來新一代運載火箭的任務規劃是什麼樣的?這些火箭和現役的火箭有什麼區別?
雷凡培:長征七號是針對我們的貨運飛船「天舟」研製的。在350公里的軌道上,「天舟」飛船要實現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需要達到13.5噸,而長征七號發射前,其他火箭的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9噸左右。
空間站的核心艙是23噸,必須用更大的火箭才能把它送入軌道,所以就需要研製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
隨著我國新一代航天運輸系統研製的全面展開,現有火箭將逐步被採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替代。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為代表,突破了新型發動機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帶動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系列化發展,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繼今年的長征五號首飛後,下一步值得期待的就是長征八號和重型運載火箭。力爭到2020年,新一代運載火箭系統基本建成,長征八號完成研製並實現首飛,重型運載火箭工程關鍵技術已突破。
記者: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現役火箭的發射成功率是97.6%,這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雷凡培:這個發射成功率高於航天強國美國和俄羅斯。
未來要加大航天工程的商業化應用
記者:在航天事業發展中,航天科技集團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雷凡培:我們集團承擔著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器、深空探測器、戰略戰術導彈武器以及各類應用衛星的研製、生產、發射和運營服務,是中國境內唯一的廣播通信衛星運營服務商。我們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
記者:在國民經濟建設方面,中國航天事業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
雷凡培:我們研製的遙感、導航、通訊衛星三大主要系統,支撐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為我們國家經濟建設包括減災防災、廣播電視、信息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持,也為漁民出海、遠洋作業,提供了通訊、導航定位、聯絡服務。同時,我們堅持軍民融合,加大航天技術轉化應用,利用航天特有技術開發了一大批服務國民經濟的高端裝備和產品。目前,我們航天技術應用及自身產生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宇航和導彈武器產業的收入。
記者:中國航天事業的投入產出比是多少?和國外相比情況如何?
記者:衛星上天后會有一個或幾個主用戶,對數據的掌握和使用是否能跟大家共享?
雷凡培:現在國家正在推動融合,包括產業、行業融合,形成一個共用共享的體系。我想這個很快就能夠實現互聯互通。
記者:有看法認為,空間站和深空探測項目,都是過去俄羅斯和美國走過的道路。
雷凡培:我們不是對他們的重複,無論是在設計理念上,還是對新技術、新工業、新材料的應用方面都是先進的,有許多新突破。比如我們的載人航天飛船,比俄羅斯的聯盟號要大。我們擁有一些先進的技術應用,包括測控技術和電子技術都比俄羅斯要先進。
記者:中國航天的核心設備和元件國產化率能夠達到多少?
雷凡培:火箭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衛星還達不到,有極個別的元器件還需要進口,目前正在攻關。我們的目標是在十三五期間,實現百分之百國產化率。
AI有話說:
飛天六十載,家國千秋夢。中國航天生快!
※「深圳製造」首顆衛星在軌運行一年
※衛星旁邊為什麼要摞五個屜?這是個好問題
※桂林高新區打造「航天城」
※天宮二號「高大上」的科學實驗有哪些?
※伴隨衛星,不僅僅是天宮二號的「隨行攝影師」
TAG:太空網 |
※指標接近美國B-2A,中國隱形轟8已在西安完成首飛
※2020年首飛5年內服役!中國轟20技術指標曝光跟B2比肩
※中國、印度或將額完成2030年的氣候指標
※曝中國至少將造5艘航母 性能指標比肩美國
※中國、印度或將超額完成2030年的氣候指標
※中國「千里眼」多個技術指標已和國際最高水平相當
※雙一流重要指標:2017年7月中國重點大學ESI綜合排名百強出爐
※一周文化盤點:第13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多項指標創新高
※中國新艦載機非FC31 新機指標接近殲20
※6月29日股票MACD指標看股市
※2017年9月我國重點大學ESI世界排名,雙一流大學重要指標!
※2017全球城市實力榜:經濟指標亮眼的北京上海排名卻不及香港
※北京新總規發布 42項指標勾勒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
※秋冬美甲指標在這裡!13款韓國流行的唯美系霧面指甲!
※北京28歲美女股神自白:中國股市唯一不會「騙人」的指標,一字千金
※2016「地球超支日」來臨:今年資源指標已用完
※彭博社:3月多項指標顯示中國經濟走強
※7月10日-16日當周重磅事件和指標前瞻分析
※海南中學初一招生方案:劃片137人指標到校2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