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竹榻生涼,又到重陽。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別名「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稱為「祝壽節」、「女兒節」,今天也被稱為「老人節」、「敬老節」等。


重陽節起源很早,在漫長的傳續過程中,重陽節逐漸成為深具中國民俗文化特徵的重要節日之一。兩千多年來,對生命美好歸宿的追求作為重陽節深層結構中的基本內涵沒有發生改變,人們熟悉的「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等詞句,就高度概括了這一節日所蘊涵的豐富時空觀和生命感。但在發展過程中,重陽節還融合了敬老養老的儒家理想與孝道倫理,也融合了道教養生貴生、驅邪求壽的塵世理念,逐漸由最初的天倫祈祀型國家大禮轉變為人倫娛樂型民間佳節,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全民傳統節日。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重陽節


節日起源 避邪登天

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流傳很廣。古人認為,因為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因「九」在個位數中最大,所以古人以「九」為最高;而且夏曆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又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把九月九日叫作重陽節。有人認為,這種說法的形成還與魏文帝曹丕的解釋密切相關。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綜合後人的研究,重陽節的真正來源應該和從遠古神話傳說時代到上古夏商周三代時期的先民習俗——九月慶和九月祭,以及先民天神互通的原始信仰與火神死亡崇拜有緊密聯繫。


起源一:上古的九月慶典習俗


對於農耕社會來講,農曆九月農事基本完畢,因此從遠古開始,華夏先民往往將豐年慶典和祭神祀祖等活動安排在九月。《呂氏春秋?季秋紀》載:「(九月)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並且說「是月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是月也,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獀馬」。可見在季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先民普遍存在著饗天帝、祭恩祖等活動,而且這一習俗在戰國時期還被統治者加以條令化和典章化。由於這是一種豐年慶祝活動,所以九月慶典習俗明顯帶有酒神狂歡的色彩和特點,有著大量娛樂內容(「祭神」、「饗帝」、「田獵」、「野宴」等)。後人普遍認為漢代以後九九重陽節的野宴、飲酒、歌舞等習俗即源於先秦的九月慶典。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起源二:先秦的火神死亡崇拜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非常崇拜火和火神。先民把一顆亮度很強的恆星——心宿二星看作是火神的化身,稱其「大火」或「大辰」、「心」(即天文學上的「天蠍座α星」),並把它當作古代季節星宿的標誌,通過觀察「大火」出沒的位置來確定季節轉換。由於其具有劃分季節的作用,傳說在四千多年前的顓頊時代,就設立了火正的官職專門負責觀測這顆恆星。由於「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為「九月內火」,「內」是隱入的意思,「內火」指「大火」星隱入,意味著肅殺冬季的來臨。由於先民禦寒能力有限,加上冬季食物不足,許多人會在嚴寒中死去。因此火神的暫時「死亡」意味著妖惡橫行,意味著許多人即將逝去,所以古人稱之為「陽九之厄」。因此人們在九月舉辦各種儀式來祭奠火神祈求保佑。


今日,我們已無從知道當時祭奠儀式的具體情形,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儀式在先秦時期很普遍。如今江南部分地區還有重陽祭灶的習俗,這應該是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習俗的流傳。先秦的這種火神死亡崇拜是後來重陽節求「長生」、「消災避邪」等習俗的主要來源,因此有人把重陽節也稱作死亡節,把它和三月三(上巳節)聯繫在一起,相互之間存在著對應的關係,構成了一組特定的節日系統。東晉《西京雜記》云:「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仕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而在巫術盛行的時代,人們習慣於創造一些帶有象徵性的習俗來達到避邪消厄的目的,其中最便於流傳的是佩俗和食俗。而這正是後世重陽節諸多食俗和佩俗的源頭。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起源三:上古的天神互通信仰和登高習俗


古人登高和他們的天神觀念有著緊密的聯繫。古人普遍認為天地一開始是相通的,人與神可以互相來往。這個觀念直到近代還廣為流傳。龔自珍《定庵續集》中有云:「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古人認為天地相通是有一定途徑的,而這個途徑只能是自然物:一是高山,一是大樹。以高山為天梯,見於《山海經》記載的就有崑崙、肇山、登葆山、靈山等,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昆崙山,因此昆崙山在上古神話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樹為天梯,則不多,只有《山海經?海內南經》及《淮南子?地形訓》所記之建木。《山海經?海內南經》謂「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瓔,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晉郭璞為《山海經?海外南經》注云:「有員丘山,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亦有赤泉,飲之不老」。由此可見,為通天升仙而登高應該是先民的重要習俗或原始信仰。


古人的上述習俗大概在先秦二、三百年前形成了重陽節。在這一點上,先秦楚人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不僅首創了「重陽」這一概念,而且大體上確定了「重陽」的日期。屈原在《遠遊》中說「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集重陽入帝宮」的詩句,是「重陽」二字首次見諸於文字。「旬始」指的「太白星」,因此「重陽」無疑指的是一種天象或是指這個天象出現的時間。


由於「思舊故以想像兮,長太息而掩涕」,屈原來到了火德「炎神」的地方,「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南疑」就是「九嶷山」。由於受到祖先告誡,「祝融戒而蹕御兮」,屈原再去往北方「騰告鸞鳥迎宓妃」。在屈原時代,在重陽這樣一個重大的祭祀期間,登高拜謁先祖祝融應該是當時楚人能夠普遍認知的行為,《遠遊》一詩只是將其形象化了而已。

此外,屈原《離騷》中還前無古人地提到了後世重陽節兩種重要習俗。一是茱萸用於配飾,二是以菊入饌。這兩點無疑是後來重陽節飲菊花酒、吃菊花餅、佩帶茱萸習俗的最早文字記載。因此說,雖然沒有確切文字表明楚人何時將重陽節定在九月九日,但由楚人將重陽節確立在九月九日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當然,在這個確立過程中,先秦人們的陰陽象數邏輯觀念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說,至少在秦滅楚國之前二、三百年(公元前4世紀前),重陽節就已經基本定形了。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重陽習俗


祈福求壽 登高宴飲


先秦時期,重陽節主要是一種宗廟祭祀的國家行為,西漢初期重陽節的節日化、世俗化逐步完成。晉代以後,重陽節有了大發展,至唐代中葉,重陽節進入制度層面,成為法定的「三令節」之一,朝廷還對官員加以賞賜,成為名副其實的帶薪「官休」之日。宋代,重陽節達到鼎盛,元明清三代則基本上延續宋代的做法,可稱是重陽節的延續期。到了近代,由於中國社會的激蕩變革,重陽節在現實中的影響才逐漸弱化。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性節日習俗,如「佩插茱萸」、「食蓬餌」(菊花糕以及後來的重陽糕)、「飲菊花酒」和「登高嘯詠」、「群聚宴飲」等習俗。


佩插茱萸


佩插茱萸是重陽節的一個標誌性習俗。茱萸屬於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有多個種類,與重陽節有關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吳茱萸,古名越椒。吳茱萸的特點一是花房艷麗,給人很強的視覺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濃烈,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是吳茱萸的藥用價值,中國傳統醫藥認為它有治寒驅毒、消毒防蟲的功效。古人還認為茱萸可以留下重九的陽氣,以陽退陰,因而重陽節也叫"茱萸節"。


茱萸和重陽節發生聯繫的過程已不可考,但在西漢時期,已有插茱萸、佩茱萸囊、食茱萸作為重陽節的重要風俗的明確記載,《西京雜記》曾記載賈佩蘭「佩茱萸」。唐代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長字》詩云:「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月月奉天長」,這說明唐代之前佩插茱萸的習俗已然成風。唐代,佩插茱萸的習俗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盛行情況在唐代詩歌中有著充分體現。由於茱萸在重陽節中具有重要地位,重陽節遂也稱為茱萸節、登高會也稱為茱萸會等。宋元以後,人們更為祈求長生與延壽,因此「延壽客」(菊花酒)在重陽節習俗中的地位逐漸超過「辟邪翁」(茱萸),佩插茱萸的習俗遂逐漸稀見,至民國時則基本衰退。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飲重陽酒、菊花酒


在古代,人們認為九月九日重陽節也是「酒神」之日。由於九酒不分,酒水又是陽水,古人認為用重陽節的水釀造的酒最好,因此把以重陽日造的酒稱為「重陽酒」。明清直至民國,民間造重陽酒之風日盛。也正因為如此,民間將和酒有關的一些習俗都合并到重陽節來,如在重陽節祭祀酒神和造酒先師、將重陽日定為釀酒之日等。現在湖南寧遠、貴州茅台等地還流傳著重陽日釀酒並祭祀酒神杜康的習俗。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於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於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將菊花和酒緊密聯繫,並賦予文化內涵、影響深遠的無疑是晉代陶淵明。陶淵明一生酷愛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閑居》詩序中寫到:「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魏晉之後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云:「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對菊花人文風格的大力推崇有著緊密聯繫。


重陽日,茱萸和菊花並不是完全分開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夢梁錄》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姑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詩:「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可見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於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這種習俗後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彩繒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登高嘯詠、群聚宴飲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習俗。重陽登高有其客觀原因,除了節氣和風景有利於愉悅身心之外,還在於重陽節是一個收穫的時節。歷史上,不少地區的農民將重陽登高與秋季作物採集等經濟活動聯繫起來,一邊登高一邊上山採集藥物以及其他作物,謂之為「小秋收」。一些地方(尤其是唐宋時期四川一帶)甚至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了以藥材交易為主的「葯市」。


漢代以後重陽節繼承了先秦九月慶典群聚宴飲的習俗並有所發展。曹丕說九月九日「享宴高會」,這個朝廷習俗一直延續至明清;而民間此風也是千年不衰,南朝梁《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並注稱:「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榼,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民國《中華全國風俗志》記江西九月九日「至南門外寶塔嶺登高」,「於是日闔境人家咸備辦酒肴,恣意飲嚼」,並說湖北於重陽日「士子登高嘯詠」,「聚眾賽會,籍野鄉宴」。除了野外或高地宴飲之外,在現在許多地區還流傳著重陽登高放風箏、喚黃雀、養蟈蟈、鬥鵪鶉、鬥蟋蟀等娛樂或趣味比賽習俗。


無論是宴飲狂歡還是驅邪祈壽,古人過重陽節一般都將其和登高這一習俗緊密結合在一起,並由此形成了一些典故和佳話,其中最有名的是「孟嘉落帽」和「滕王閣重陽盛會」。


「孟嘉落帽」說的是晉朝永和年間,陶淵明外祖父孟嘉在征西大將軍桓溫幕下任職。一年重陽節,桓溫召集幕僚遊覽龍山並在山上宴飲,由於孟嘉酒醉並為山中景緻所吸引,竟然不知頭上的帽子被風吹落。由於古人視帽子為頭顱,孟嘉落帽驚動了所有賓客。為了大家高興,桓溫示意大家不要告訴孟嘉,並趁孟嘉不在的時候,讓人把他的帽子拾起,並讓在座的著名文人孫勝寫文章嘲諷孟嘉。不過孟嘉人醉心不醉,回座後提筆寫了一篇文章回敬孫勝,結果在座的人紛紛叫好。此事經陶淵明記載在《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後,從此傳為美談,「孟嘉落帽」遂成為歷代文人重陽登高最喜用的典故之一。如李白《九日》詩:「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辛棄疾《念奴嬌?重九席上》詞:「龍山何在?記當年高會,重陽佳節,誰與老兵共一笑?落帽參軍華髮」。


「滕王閣重陽盛會」更是文壇一段佳話,說的是唐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洪州滕王閣重修落成,洪州閻都督在此大宴賓客,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去交趾(今越南河內)省父的途中,趕上了這場盛會。席間閻都督提議大家為盛會和滕王閣題辭,以助酒興。當地文人墨客知道閻都督的用意是擬由其婿撰寫閣序,因此紛紛推託。而不知內情的王勃卻欣然受命,這使得閻都督非常不高興並怒起更衣,同時囑人及時稟報。當有人報知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都督按耐不住脫口而出:「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起身把王勃迎為貴賓,王勃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功名,也成就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重陽騎射、重陽食糕


先秦九月舉行大規模田獵和軍事操練的習俗,在漢代以後也得到流傳。據《南齊書》記載,南朝宋武帝劉裕規定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期——而這可能就是後世「沙場秋點兵」的起源。而後世流行的重陽糕相傳就是當年發給士兵乾糧的遺制。到了唐代,「重陽騎射」發展成「重陽競射」,成為唐宋時期一項重要的重陽節競技習俗,據記載當時的王公貴族都樂此不疲。


重陽食糕在重陽節的發展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糕主要由稻米粉或粟米粉蒸成,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除了上述「士兵乾糧」的傳說,由於重陽節的起源和九月祭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重陽食糕也被認為自然形成。古代稱糕為餌,無論是糕還是餌,古人都賦予其吉祥的含義,一是避邪,《西京雜記》說:「食蓬餌以祓妖」;二是「糕」與「高」同音,古人以此寓意吉祥,有的還在糕上裝點小鹿、獅子等圖案,放上棗、栗等食物或者插上小旗子表示各種良好的寓意。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重陽雜俗


除了上述習俗,在重陽節這一天,古代一些地方還有迎霜宴、放紙鳶、女兒回娘家、賞菊等習俗。


在重陽節這一天,古代會舉辦迎霜宴,吃麻辣兔。至於為何要吃麻辣兔,有種說法是"霜為素白,霜兔即為白兔",重陽常在霜降之前,故要迎霜,吃迎霜兔。


與登高、喝菊花酒、吃重陽糕一樣,人們也用放風箏的方式歡度重陽。至於人們為何要在重陽時放風箏,除了重陽天高雲淡,風輕日明,風箏可輕鬆乘風而上的氣候原因外,還有些介於巫蓍之間的說法,於不經中頗為有趣。傳說,重陽時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弄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風箏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


重陽還有「女兒節」之稱,此處的"女兒"指的是已嫁為人婦之女。重陽女兒節在明清時頗為盛行,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北京《大興縣誌》則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


秋訪延壽客,負手扣東籬。賞菊也是重陽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為凌霜不屈的象徵,人們愛它、贊它,經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而菊展多在重陽舉行,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重陽文化


傳統瑰寶 芬芳久遠


漢代以後重陽節不僅在現實世界中豐富了人民的世俗生活,而且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世人創造了大量有關重陽節的故事、傳說和詩歌,這既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陽節傳說


自重陽節出現以後,以重陽節為載體的民間傳說層出不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東漢汝南(今河南上蔡)桓景九月九日帶領百姓登高避邪並劍刺瘟魔的故事。


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書中說:「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後來,民間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演繹出「桓景學道斬瘟魔」的民間傳說。因為這個故事流傳很廣,所以後世也有許多人將其看作是重陽節的起源。但據記載,此傳說明顯晚於重陽節民俗,因此這種起源說無疑是不正確的。


此外,由於所處節令和時日比較特殊,重陽日也為道教和其他民間信仰所重視,逐漸被衍化為一些重要人物的紀念日,如道教認為九月九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和張天師的忌日,民間也相傳軒轅黃帝和媽祖也都是在九月九日升仙永生的,因此許多地方流行著各種重陽祭奠的主題活動。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重陽文學和藝術


重陽節出現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成為歷代文人墨客藉以抒懷的重要對象。詠重陽的詩詞從漢代就有,到了唐宋達到高潮。據逮欽立先生輯校的《先秦漢魏南北朝詩》統計,在先秦漢魏南北朝詩中有重陽詩25首,而《全唐詩》有關節日的詩中,重陽詩數量最多,共有360多首,排在第一位。陶淵明、王維、杜牧、李白、杜甫、孟浩然、王勃、盧照鄰、王安石、蘇軾、李清照、關漢卿等都創作了大量的重陽詩(詞、曲),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文學藝術寶庫。其中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過故人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為人們千古傳唱。而毛澤東的《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一改自古重陽詩詞多凄涼寂寞之慨的傳統,以一種與天競老的浪漫主義精神,開創了重陽詩意的新境界。除了精英之作(包括小說戲劇)之外,民間也有大量關於重陽節的歌謠、民諺、楹聯、雕刻、年畫等藝術形式存在。而所有這些都是我國文化中的瑰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周亞夫軍細柳」中的管理智慧
被蘇軾、黃庭堅稱讚,譽為「當世第一」的好書法,竟然是他?
全能大儒張載如何「繼絕學」
宋人的完美強迫症,鑄就了瓷器的青春歲月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重陽丨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