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上空的鷹:納粹德國空軍如何輸掉不列顛之戰的?
「英國人的勇氣和能力也許並不足以使他們取得勝利;德國人犯的錯誤同樣是英國取勝的關鍵。」
戰役背景
對大不列顛而言,1940年7月份的形勢看上去岌岌可危:德國人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侵略並征服了大部分西歐國家。在裝甲部隊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支援下,快速機動的德國陸軍在短短數天之內就碾過了荷蘭和比利時。法國,那個有著114個師、並且坦克和火炮的數量比德國還多的國家,雖然支撐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最終也在1940年6月22日舉手投降。幸運的是,大不列顛從敦刻爾克的海灘上撤回了它那支一直在撤退的遠征軍部隊。
顯然,納粹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國。對德國人而言,首要的目標是奪取制空權,並以此作為入侵英倫三島的前提條件。納粹德國空軍傲慢地估計,它能夠在四天之內擊敗位於英格蘭南部的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Royal Air Force』s Fighter Command)麾下的部隊,並在四個星期之內摧毀皇家空軍剩下的力量。
1940年5月10日,溫斯頓?丘吉爾接替內維爾?張伯倫擔任英國首相。丘吉爾抵抗納粹入侵的態度是堅決的。在一場面對議會作出的斬釘截鐵的演講中,丘吉爾宣稱:「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我們將在陸地上戰鬥,我們將在鄉村的田野和城市的街道間戰鬥,我們將在崇山峻岭中戰鬥;我們永不投降!」
溫斯頓?丘吉爾和他著名的勝利手勢
並不是每個人都對丘吉爾表示贊同。在當時的英國外交部盛行綏靖主義和失敗主義,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Lord Halifax)就認為,英國已經輸了。讓丘吉爾感到憤怒的是,負責外交事務的副國務大臣理查德?奧斯汀?「拉布」?巴特勒(Richard A.「Rab」Butler)告訴當時在倫敦的瑞典外交官說,倘若「條件合適」的話,那麼「任何能夠達成妥協和平的機會都不會被忽視」。
一群英國皇家空軍第601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們正在爭先恐後地奔向他們的「颶風」式戰鬥機,照片攝於1940年8月
時任美國駐英大使的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在1940年7月31日通知美國國務院說,納粹德國空軍擁有把英國皇家空軍打得「無法再執行任務」的戰鬥力。在一份新聞稿中,來自內華達州的民主黨人肯?皮特曼參議員(Sen. Key Pittman,皮特曼參議員當時是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主席)聲稱:「大不列顛完全沒有做好保衛自身的準備,這不是什麼秘密,而且就算美國給英國送去點什麼也無非是延後英國被打敗的時間,僅此而已。」在法國投降之前一直擔任法國軍隊總司令的馬克西姆?魏剛將軍(Gen. Maxime Weygand)則預言:「在三個星期之內,英格蘭的脖子就會被擰斷,就像只小雞仔一樣。」
接著,就發生了那場持續時間為1940年7月10日至10月31日的戰事──在歷史上,人們稱之為「不列顛之戰」(Battle of Britain)。對那些紛紛預言不列顛將迎來一場厄運的人們而言,戰鬥的結果無疑令人大跌眼鏡:英國人贏了。事實證明,幾乎在所有的方面,英國皇家空軍都是一支比納粹德國空軍更優秀的作戰力量。決定性的因素是英國人的能力和決心,但德國人在戰役之前和戰役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也對戰役最終的結局影響深遠。
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宣傳海報,表現的是一群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正在擊落德國的He 111轟炸機的場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被禁止重新擁有武裝,但德國的飛機研發工作一直在「民用航空」的幌子下不斷地進行著。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後開始公開地尋求軍事化。1935年,作為德國武裝力量的一個獨立軍種,納粹德國空軍正式成立。很快,納粹德國空軍就成為了歐洲地區最龐大的空軍,而且在許多人看來,它也是歐洲地區最優秀的空軍。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的飛行員們磨礪了他們的技能。在1936至1939年間,德國空軍的飛行員們輪流以「志願者」的身份,通過「禿鷹軍團」(Condor Legion)支援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及其麾下的「國民軍」。德國飛行員們完善了他們的技術,檢驗了他們的裝備──包括Ju 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Bf 109戰鬥機。同時,他們也獲得了實戰經驗。
1938年9月,美國最著名的航空活動家查爾斯?奧古斯都?林德伯格(Charles A. Lindbergh)參觀了德國的航空基地和工廠。「德國人現在擁有毀滅倫敦、巴黎和布拉格的手段,如果她願意這樣做的話」,林德伯格在一份寫給身在倫敦的肯尼迪大使的報告中這樣寫道。「英格蘭和法蘭西加在一起也沒有足夠數量的現代化戰機來有效地保衛自身或發起反擊。」
參加「禿鷹軍團」的德軍官兵合影
當德國在波蘭、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之後,納粹德國空軍那原本就令人感到可怕的名聲又被進一步加強。1940年7月,納粹德國空軍的規模約為英國皇家空軍的兩倍,但關鍵的對比絕非上述粗略的數字對比那樣簡單:在不列顛之戰中,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基本上是以一己之力對抗著數量上相當於兩個航空隊的德國空軍的戰鬥機、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通過這樣一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德國人所擁有的優勢明顯就更大了。
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休?道丁(Air Chief Marshal Hugh Dowding)曾說:「對那些德國飛行員而言,我們的小夥子們必須一個打下他們五個。」
英國空軍上將休?道丁
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威廉?戈林
納粹德國空軍並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樣不可戰勝。德國空軍一個根本性的弱點就是它在領導方針方面的不穩定性。德國空軍的總司令是帝國元帥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 Goering),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是一位王牌飛行員,並在1918年接替「紅男爵」 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指揮綽號為「飛行馬戲團」(Flying Circus)的第1戰鬥機聯隊。戈林後來成了一個大胖子,這對他而言不啻一個巨大的諷刺。他沒能跟上空中力量的變化潮流,而且對戰略也所知甚少。戈林很容易作出一些衝動的、不穩定的古怪決定。當希特勒對戈林作出的決策進行干預時──希特勒經常這麼干──結果就更糟了。
不過,在1940年,納粹德國空軍所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是:「征服不列顛」並不是德國空軍一直以來都在準備著要執行的那種任務。德國空軍的強項是「閃電戰」,即短期的、快速的「像閃電一樣的戰爭」。在這種形態的戰爭中,德國陸軍在「斯圖卡」的空中打擊的支援下分別在1939年和1940年橫掃了波蘭和西歐。在上述兩場「閃電戰」和西班牙內戰中,納粹德國空軍的長處在於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
德國的軍官團對俯衝轟炸機青睞有加。在西班牙,「禿鷹軍團」裝備的這種飛機表現優異,因為在很高的高度上飛行的水平轟炸機的飛行員是很難擊中目標的。俯衝轟炸機可以精確地把炸彈直接投到很小的目標上──在西班牙,在數量上佔主導地位的都是這類「很小的目標」。
俯衝轟炸機最主要的鼓吹者是恩斯特?烏德特(Ernst Udet)。烏德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是一位戰績輝煌的飛行王牌,他的好朋友戈林指定他擔任德國空軍的技術總監,這是個他完全不適合的位置。烏德特堅持每一架轟炸機都要能當成俯衝轟炸機來使用,對眾多正處在研發過程中的機型而言,這一決定無疑意味著它們要增加重量並降低速度。
納粹德國空軍最著名的俯衝轟炸機是Ju 87「斯圖卡」,人們從它那倒置的鷗型機翼、機腹下固定的炸彈掛架和獨特的固定式前起落架等特徵可以一眼就識別出它。作為一款在「閃電戰」中令人膽戰心驚的武器,「斯圖卡」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該機裝有一具空氣驅動的發聲裝置,在進行俯衝攻擊時可以發出凄利的尖嘯聲,這大大有助於增強空襲的心理效果。
1940年7月英吉利海峽上空的Ju 87B
入侵英國的Ju 88轟炸機和Bf 109E戰鬥機
德國人沒有遠程轟炸機,而且直到1944年才部署其首款戰略轟炸機──亨克爾 177(He 177)。德軍在1940年所擁有的是各種各樣的雙引擎中型轟炸機,特別是飛行速度緩慢的He 111和Do 17。在歐洲大陸上,這些機型足以彌補「斯圖卡」打擊能力的不足,但在不列顛之戰中,這些機型之間的補充協同關係卻不復存在了。德軍最好的中型轟炸機是Ju 88,該機擁有更遠的航程和更快的速度,但在不列顛之戰爆發時,該機正剛剛投入批量生產。
納粹德國空軍還擁有Bf 110,該機名義上是一款雙發戰鬥機。該機擁有優異的速度和航程,但在靈活性方面卻不足以蓋過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倘若德國人堅持把Bf 110當成一架戰鬥轟炸機來使用的話──在戰爭後期德國人的確是這樣來使用Bf 110的──那德軍的戰果將會優異得多,但在1940年,Bf 110卻極少扮演戰鬥轟炸機的角色。
1940年8月,英吉利海峽上空的Bf 110
德國人最優秀的飛機,同時也被英德雙方公認為是最優秀的飛機(這一點存在爭議)是威利?梅塞施密特(Willy Messerschmitt)的傑作:Bf 109戰鬥機。該機在一具小巧、光滑的機體內安裝了一台強勁的發動機,該機在1935年首飛後便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Bf 109戰鬥機所獲得的擊落戰果比其他任何一款機型都要多。但在1940年,該機面臨的問題是其有限的航程:從法國境內的基地起飛後,Bf 109隻能在倫敦上空擁有約10分鐘的戰鬥時間。該機無法為深入不列顛島縱深執行空襲任務的轟炸機進行護航。
不列顛之戰是納粹德國空軍第一次面對一位一流對手的挑戰。英國皇家空軍成立於1918年,當時是以一個獨立軍種的身份組建的。1936年,皇家空軍進行了重組,重新編成了轟炸機、戰鬥機、海岸和訓練四大司令部。
兩款傑出的戰鬥機在即將到來的不列顛之戰中將會首當其衝:霍克(Hawker)飛機公司的「颶風」(Hurricane)式戰鬥機被認為是戰鬥機司令部的「役馬」;休潑馬林(Supermarine)飛機公司的「噴火」(Spitfire)式戰鬥機則被認為是「純種良馬」。「颶風」和「噴火」是協同作戰的。1940年7月,英國皇家空軍擁有29個中隊的「颶風」式戰鬥機和19個中隊的「噴火」式戰鬥機。
無論在何時,「噴火」都是最偉大的戰鬥機之一。該機在1936年問世,但直到1944年仍在服役,還擊落過一架德國的噴氣式Me 262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已經成為了不列顛之戰的象徵。「颶風」雖然比「噴火」要更大一些,速度也更慢,但它仍然可以像「噴火」那樣在水平空戰格鬥中轉入Bf 109航線的內側。而對Bf 109戰鬥機的飛行員來說,如果可能的話,他們總是從高空發起攻擊──高度會賦予他們優勢。
英國皇家空軍擁有幾種「力量倍增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雷達。當時英國人給雷達的官方名稱是「RDF」,即「無線電定向搜索」(radio direction finding)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直到1943年英國人才徹底改用美國人所採用的「radar」一詞。雷達技術並未被英國人所壟斷,當時的德國海軍也對雷達進行了有限的使用。儘管如此,無能的烏德特在1938年拒絕讓德國空軍裝備雷達,因為雷達「不符合他的有關空中戰鬥的理念」。
英國皇家空軍的「知彼」
道丁上將是一位早期的雷達的擁護者。當時,英倫三島沿著其南部和東部的海岸線打造了由29座雷達站構建的「本土鏈」雷達防線。這些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在100英里(約160千米)以上。一旦納粹德國空軍的飛機編隊越過英格蘭的海岸線,英國皇家觀測隊(Royal Observer Corps)就開始對它們進行跟蹤。英國皇家空軍知道在何時、何處攔截德軍,並能夠讓英軍的戰鬥機不必時刻處於運轉狀態,而是直到最後一刻才起飛迎敵。
「本土鏈」雷達防線
一位平民飛機「觀測員」監視著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附近的天空,搜索著即將來襲的德國飛機
一個柏林方面始終都蒙在鼓裡的秘密是,英國人早已破譯了高度機密的德國密碼「恩尼格瑪」(「Enigma」,亦稱「謎」碼)。從截獲的德軍的無線電通訊中破譯得到的情報被稱為「超級機密」(Ultra)。「超級機密」為英軍提供了關於德國空軍整體動向一類的有用情報,但它並未對日復一日的來自其他來源的情報形成巨大的補充。
出人意料的是,英國皇家空軍的另一項「力量倍增器」是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無論是納粹德國空軍還是英國皇家空軍使用的都是辛烷值為87的航空汽油。從1940年5月開始,英國皇家空軍從美國人手中獲得了辛烷值為100的航空汽油,而且在整個戰爭期間英國人使用的都是這種高辛烷值燃料。高辛烷值燃料提升了安裝在「颶風」和「噴火」戰鬥機上的「梅林」(Merlin)發動機的性能──輸出功率從1000馬力提高到了約1300馬力。
自從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在1936年成立之後,綽號為「Stuffy」的休?道丁上將就一直擔任該司令部的司令。在英國皇家空軍的資深指揮官中,休?道丁上將的年齡是最大的──他有很強烈的私心、偏見和頑固性格,但卻是一位能力卓越的領導者。正是出於休?道丁上將的權威,英國人才開始進行有關用雷達探測飛機的實驗。道丁上將是個性子倔強的人,因此很不受空軍部里那些政客的待見。
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總部設在倫敦郊區的賓利小修道院(Bentley Priory),司令部將其麾下的兵力編組成了四個大隊(Group)進行戰鬥。規模最大的是第11大隊,該大隊的防區覆蓋英格蘭東南部和從空中進入倫敦的航路,大隊指揮官是基思?R.帕克空軍少將(Air Vice Marshal Keith R. Park)。帕克少將是一位優秀的軍官,但像道丁上將一樣,他不適合搞政治,也不會應付那些政客。
英國皇家空軍第11戰鬥機大隊的指揮官基思?R.帕克空軍少將
緊鄰第11大隊的防區以北就是第12大隊的防區,該大隊的防區覆蓋英格蘭中部和東安格利亞(East Anglia,譯者註:東安格利亞是英格蘭東部的一個地區,由諾福克郡、薩福克郡、埃塞克斯郡和劍橋郡的一部分組成),大隊由空軍少將特拉福德?利?馬洛里(Air Vice Marshal Trafford Leigh-Mallory)指揮。另外兩個大隊的職責則不太重要:英格蘭西南部地區由第10大隊負責掩護,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由第13大隊負責掩護。
德國人在不列顛之戰中將動用兩支主力航空隊:第2航空隊(Luftflotte 2)的司令部設在布魯塞爾,指揮官是阿爾貝特?凱塞林空軍元帥(Field Marshal Albert Kesselring)。第2航空隊麾下的Bf 109戰鬥機集中在加來海峽地區,其對面就是多佛爾,這是英吉利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另外,第2航空隊還在法國和比利時北部地區部署了一些轟炸機和戰鬥機。第3航空隊(Luftflotte 3)的司令部設在巴黎,指揮官是胡戈?施佩勒空軍元帥(Field Marshal Hugo Sperrle)。第3航空隊的基地位於諾曼底和布列塔尼。
德國軍官眺視著英吉利海峽對岸的多佛爾白色懸崖
不列顛之戰期間,戈林和他的參謀人員始終低估了英國皇家空軍的實力。在1940年8月初,戈林堅稱英國人只有不超過400到500架戰鬥機。事實上,在1940年的8月9日,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擁有715架已做好戰鬥準備的戰鬥機,另有424架飛機作為戰爭儲備──這些作為儲備的飛機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做好準備並投入戰鬥。
法國淪陷後,希特勒下令在戰略上暫緩進攻,因為他相信英國人將會按照他的旨意接受一個「受人支配的和平」。納粹德國空軍對英格蘭南部地區和英吉利海峽上的船運發動了零星的炸彈襲擊。儘管如此,按照官方的觀點,不列顛之戰是從1940年7月10日開始的,戰役始於英吉利海峽上空一次戰鬥機之間的交戰──在這次交戰中,納粹德國空軍損失了13架飛機,而英國皇家空軍損失了10架飛機。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下令開始準備實施旨在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作戰計劃。德國海軍聲稱,其能夠做好準備的最早的可能的日期是9月15日。8月1日,希特勒下令讓德國空軍「打垮英國空軍」,這就阻礙了入侵計劃的實施。
戈林向希特勒保證道:「在9月15日發動『海獅』行動之前,英國皇家空軍就會被消滅。」起初,納粹德國空軍把整個英國皇家空軍作為目標,並因此而分散了自身的力量。直到數個星期之後,德國空軍才集中兵力打擊英國空軍的戰鬥機司令部。
雷達天線鐵塔
最終,在認識到雷達站的價值後,納粹德國空軍開始試圖摧毀英國的雷達站。不過,德軍在向英國的雷達站投彈時卻把炸彈瞄準了架設有雷達天線的鐵塔──這些鐵塔在被炸毀後很容易被重新修建起來,而且幾乎不可能被命中。真正的雷達站建築(訓練有素的雷達操作員就在這些建築物中工作)原本是很容易遭受空襲的目標,但卻極少受到德國空軍的襲擊。德國空軍所犯的另一個錯誤是,戈林告訴德軍的飛行員們不要去管那些雷達站,而要去攻擊別的目標。
「海獅」作戰計劃
背信棄義的肯尼迪
在1940年的7月份,英國皇家空軍損失了58架飛機,但戰鬥最激烈的時刻還沒有到來。曾大放厥詞的戈林宣稱,8月13日將是所謂的「鷹日」(德語Adler Tag,意為發動進攻的日期)。在這一天,戈林派出了1485個架次的飛機空襲了英倫三島。「在很短的一段時期內你們就能把英國空軍從天上抹掉。元首萬歲!」在一封發給前線航空隊的電報中,戈林這樣說道。
在那些對德國人的「豪言壯語」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中,就有美國駐英大使肯尼迪。肯尼迪曾用電報通知美國總統羅斯福說:「英格蘭將繼續戰鬥下去,不幸的是,我是一個不相信英國會讓戰局作出一丁點兒改觀的人。」
8月15日,戈林利用他現有的航空隊發起了最大的一次攻勢。在這一天,德國空軍起飛了2000多個架次,這也是不列顛之戰期間單日德國空軍起飛架次最多的一天。德軍指揮高層宣稱,99架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在空中被擊落。事實上,英國皇家空軍在這一天只損失了34架戰鬥機,同時擊落了75架德國飛機。8月19日的空戰在激烈程度上只比8月15日的空戰稍微緩和一點兒。
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也定期對歐洲大陸上的目標發起空襲,在1940年的7至10月間,轟炸機司令部的戰機總共飛行了9180個架次。英軍此舉的效果是,成功地把一些德軍戰鬥機「凍結」在了用來保衛歐陸的基地中,這就限制了德軍可用來襲擊英倫三島的飛機的數量。
在8月19日至23日的空戰中,惡劣的天氣造成了一段短暫的「沉寂」。對英德雙方而言,這是一段急需的喘息時機。當戰端在8月24日重啟之後,納粹德國空軍改變了戰術,開始集中力量攻擊英軍第11戰鬥機大隊的機場。
德國人真正想要的是引誘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進行空戰。德軍Bf 109戰鬥機的飛行員們相信,他們將會取得勝利。儘管如此,休?道丁上將和基思?R.帕克少將拒絕對德軍戰鬥機席捲英軍機場的舉動作出回應;相反,他們命令英軍的戰鬥機繼續追擊並擊落德軍的轟炸機。
在德軍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斯圖卡」在「閃電戰」中建立起了自己的聲譽。不過,一旦被「噴火」或「颶風」咬住了尾巴,「斯圖卡」就不再顯得那樣可怕了。「斯圖卡」的最高速度是230英里/小時(譯者註:約為370公里/小時),相比之下,「噴火」的最高速度則超過了350英里/小時(譯者註:約為563公里/小時)。同時,在俯衝投彈時,「斯圖卡」的速度會變得更慢,機體也更易受到攻擊。
一旦被「噴火」或「颶風」咬住了尾巴,「斯圖卡」就不再顯得那樣可怕了
素來不推崇「斯圖卡」的德國空軍王牌阿道夫?加蘭德(Adolf Galland)說:「由於外部懸掛炸彈負載造成的減速效果,『斯圖卡』在俯衝時只能達到150英里/小時(譯者註:約為241公里/小時)的速度。」由於英國皇家空軍擊落了如此之多的「斯圖卡」,以至於戈林在8月19日下令:在「敵人的戰鬥機部隊被徹底打垮」之前將「斯圖卡」全部撤出戰場。
德軍的空襲還在無情地繼續著。平均而言,納粹德國空軍每天會派出1000架飛機,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會少於600架。在8月30日至31日,德軍派出了超過1600架飛機。對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司令部而言,最糟糕的一天是1940年的8月31日:在這一天,皇家空軍損失了39架飛機和14名飛行員。在不列顛之戰的大多數日子裡,納粹德國空軍的損失都要比英國皇家空軍嚴重,但「颶風」和「噴火」式戰鬥機的產量卻無法再趕上損失的數量了,同時也沒有足夠數量的飛行員來補充替換那些在戰鬥中陣亡的經驗豐富的飛行員。
在不列顛之戰中被擊落的「噴火戰鬥機」
有些飛行員每天要升空作戰六次。來自霍克和休潑馬林飛機公司的平民工作人員加入了皇家空軍的地勤隊伍,他們的工作是修復受損的「颶風」和「噴火」以便讓它們做好準備重返藍天。
在回首戰爭的這段歲月時,英倫三島上的人民將其視為「絕望的日子」。再往後回首,丘吉爾這樣說道:「在8月24日至9月6日的戰鬥期間,勝利的天平似乎在向遠離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方向傾斜。」
就在形勢看起來變得嚴峻的時候,希特勒卻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更改了德國空軍的攻擊目標。在8月份,兩名德軍飛行員在一次夜航任務中偏離了預定航線,把炸彈投在了倫敦。作為報復,英國皇家空軍轟炸了柏林市郊。德國人被震驚了,同時也被深深地激怒了,因為希特勒和戈林曾向他們保證德國的首都是安全的,不會受到英國轟炸機的襲擊。9月5日,勃然大怒的希特勒下令更改了德國空軍的基本戰略,將空襲的打擊重點從英軍的機場轉移到了倫敦市內。
希特勒此舉無異於在一個關鍵的時刻減輕了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壓力,皇家空軍戰鬥機的損失數量從此開始低於出廠的用來補充替換的飛機的產量。在將進攻的矛頭從皇家空軍身上轉移開來之後,德國人就忘記了他們在戰役之初所預定的目標──這一預定目標是相當合理的:關鍵的目的是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否則,「海獅」入侵行動將是不可能發動的。
救援人員在遭受轟炸後倫敦一處街道的斷壁殘垣中瘋狂地搜索著遇難者,照片攝於「大轟炸」期間。對倫敦市民而言,「大轟炸」不啻一場災難,但其也標誌著「不列顛之戰」開始走向尾聲
9月15日,納粹德國空軍再次發動了大舉進攻。在這一天,德軍派出了約400架轟炸機和700架戰鬥機,對英倫三島發起了一次全面的攻擊。在這一天下午的中間時分,帕克少將把他手頭上的最後一支預備隊也投入了戰鬥──第11戰鬥機大隊中每一架能夠飛上天的飛機都投入了戰鬥。
在倫敦上空展開的激烈空戰
這就足夠了。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們擊落了56架納粹德軍的飛機,而且許多德國空軍的飛機在跌跌撞撞地返回位於法國的基地後都嚴重受損,有的甚至直接墜毀在了英吉利海峽里。英國皇家空軍損失了28架飛機。此後,納粹德國空軍再也無力集中起如此龐大的兵力來空襲不列顛了,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也再不會面對像9月15日這樣龐大的德軍機群了。
這一天,1940年的9月15日後來被英國人定為「不列顛空戰日」(Battle of Britain Day),並舉國紀念這一勝利。
損失慘重
隨著戰事的進行,英德雙方都開始逐漸意識到,納粹德國空軍妄圖消滅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目標已經失敗了。9月17日,希特勒下令推遲發動「海獅」計劃的日期,直到另行通知為止。毫無疑問,德國海軍無疑對此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因為它完全沒有為發動這樣一場入侵行動而做好準備。10月31日,英國國防委員會認為本土遭受入侵的危險已經「相對比較遙遠了」。這個日子也被當做「不列顛之戰」結束的紀念日而永載史冊。
儘管如此,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知道納粹德國空軍已經被打敗了。1940年11月10日出版的《波士頓周日環球報》(Boston Sunday Globe)就刊登了一篇所持觀點與肯尼迪大使相同的社論,這篇社論引用了肯尼迪之前的聲明:「英格蘭的民主政治已告結束。」肯尼迪大使否認曾說過這樣的話,但社論的作者路易斯?里昂(Louis Lyons)卻有證人證明大使說過這樣的話。真正「已告結束」的是肯尼迪的大使職務,以及他在羅斯福政府中的其他公職。就在1940年的11月份,肯尼迪大使提交了辭呈。
「不列顛之戰」的雙方都損失慘重,儘管英德兩國在戰爭期間所公布的擊落敵機的數量在事後看來都被誇大了。總的來看,英國皇家空軍損失了1547架飛機,其中1023架屬於戰鬥機司令部,376架屬於轟炸機司令部,148架屬於海岸司令部。德國人的損失要更慘重一些──德軍總共損失了1887架飛機,其中包括650架Bf 109戰鬥機和223架Bf 110戰鬥機。
無論何時,只要有可能,英國皇家空軍總會派出「噴火」式戰鬥機對抗德軍的Bf 109戰鬥機,同時使用「颶風」式戰鬥機攔截德軍的轟炸機
在德軍損失的所有的飛機中,一半以上是被「颶風」式戰鬥機擊落的。無論何時,只要有可能,英國皇家空軍總會派出「噴火」式戰鬥機對抗德軍的Bf 109戰鬥機,同時使用「颶風」式戰鬥機攔截德軍的轟炸機。儘管如此,「颶風」仍然擊落了許多德軍的戰鬥機。
「不列顛之戰」結束後,與開戰前相比,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下轄的飛機數量只是略微有所增加。被充分動員了起來的英國工業正在以令人鼓舞的速度生產出一架架用於補充替換的飛機。與1940年的7月份相比,「不列顛之戰」結束後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所擁有的飛行員的數量也更多,但其大多數經驗豐富的空勤人員卻損失慘重。德國的飛機工業始終未能動員起其全部的產能,從1940年的8月份到12月份,納粹德國空軍的戰鬥機數量減少了30%,而轟炸機的數量則減少了25%。
「不列顛之戰」結束後,在一次對加拿大議會所做的講話中,丘吉爾回憶起了魏剛將軍在1940年6月所作的預言──「英格蘭的脖子會被擰斷,就像只小雞仔一樣」。「很多隻小雞仔」,丘吉爾說,「很多脖子」。
「不列顛之戰」結束了,但對英國城市的持續轟炸──即所謂的「大轟炸」(the Blitz)──才剛剛開始。希特勒發動這種「大轟炸」的動機人們不得而知。這類針對城市的轟炸導致40000多名平民死亡,且摧毀了大量的建築物,但並未達成任何戰略上的目的。
與此同時,柏林方面轉向了一個新的目標。1940年12月,希特勒向德國武裝部隊下令開始準備執行「巴巴羅薩」計劃──旨在入侵併摧毀蘇聯的作戰行動。戈林再次變得樂觀無比,他誇下海口說,蘇聯紅軍的空軍「就像一群用粘土做成的鴿子一樣」,德國空軍會毫不費力地把它們消滅。其餘的就都是歷史了。
※空中炮艇專為清掃戰場而生,可圍繞地面目標不斷開火
※這才是真正的旱地拔蔥:將戰鬥機像火箭一樣發射出去
※飛行員完全是擺設!這款戰機可由地面系統直接操控
TAG:空軍之翼 |
※二戰德國空軍轟炸後的倫敦高清彩照
※中國傳統燈節「佔領」倫敦伯爵莊園 老外:這不就是中國的迪士尼嗎?
※英國倫敦的倫敦塔橋:進入倫敦的第一景
※英倫空戰最大丑聞:專打德國飛機的部隊,卻殺死了更多倫敦人
※二戰風雲錄:倫敦的災難 英德空軍上演的不列顛之戰長達10個月
※英倫,倫敦陰冷的遊盪
※勝藍軍,破槍手,贏紅軍!走近科學之為何水晶宮才是倫敦最強球隊?
※英超倫敦德比:連續六年夢斷藍橋 阿森納此役能否征服心魔?
※美國、荷蘭使館,精明的蘋果紛紛搶灘,倫敦這個黃金寶地憑啥這麼火?
※在衛冕冠軍身上拿到賽季首勝,誰才是「倫敦之王」?
※誰是倫敦之王?槍手藍軍經典比賽回顧
※英國「花園之郡」在哪?遠離倫敦喧囂竟如此簡單
※中國富豪盯上了倫敦最」豪「的宅,西南倫敦帶給你的別樣風情
※英國的靈異之地-倫敦塔
※實拍:英國倫敦地鐵形形色色的人,男女當眾接吻好不避諱!
※倫敦恐襲疏散時不忘帶啤酒「淡定哥」走紅網路 英國網友:倫敦所需的英雄
※英國,倫敦,鞘翅絲亭
※為了挽回戰爭敗局,德軍動用「秘密武器」V-1導彈,向英國首都倫敦進行襲擊!
※走進老倫敦的書店,觸摸不列顛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