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創造之柱」和「毀滅之柱」?
創造和毀滅有時候是相伴相隨的。在星雲孕育出新生恆星的同時,新生恆星也在毀滅著它們的出生地。
1995年拍攝的創造之柱。NASA / ESA / 哈勃
這張照片是1995年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所呈現的是6500至7500光年外老鷹星雲深處的一組高聳雲柱。它們就是著名的「創造之柱」,也稱「創生之柱」。左側雲柱高達4光年左右,我們可以在其頂端看到一個個手指狀的細小突起,這些突起內嵌著恆星的胚胎,且每一個都有我們太陽系那麼大。「創造之柱」之名由此得來(部分原因)。
2014年重新拍攝的「創造之柱」。NASA / ESA / 哈勃
「創造之柱」其實是被強烈紫外輻射侵蝕的星雲殘留物,它們是由分子氫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際氣體在強紫外輻射下會被電離,發生所謂的「光致蒸發」現象並逐漸消散。而這些紫外輻射就來自星雲自己製造出來的大批年輕恆星,它們存在於附近,溫度極高。
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的「創造之柱」。ESO
與此相似的現象在宇宙中很常見。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它是由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的距地球7500光年的船底座星雲局部特寫。照片中的雲柱被稱為「毀滅之柱」,但它的本質和「創造之柱」是一樣的。
船底座星雲中一個被稱為R44的區域,又被稱為「毀滅之柱」。ESO
R44區域的局部。ESO
R44區域的局部。ESO
R44區域的局部。ESO
R44區域的局部。ESO
天文學家雖然在理論上能夠推測出這些雲柱的成因,但是要獲得觀測證據,在恆星和它們的周邊環境間建立起確鑿的聯繫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通常會對「光致蒸發」效應產生的結果,比如雲柱失去了多少質量進行觀測,並進一步推斷造成該後果的原因。結果顯示,鄰近恆星產生的電離輻射量和雲柱的消散量之間,確實存在著明確的對應關係。
這是由創造帶來的毀滅。但實際上,雲柱看似濃密,實則非常稀薄。它們之所以能夠在某處聚集起來達到足夠大的密度,並進而孕育出恆星,部分原因可能和這些巨星產生的輻射及星風有關。輻射和星風能夠使星雲中的部分區域密度變得較高。
關注微信公眾號 cosmoscape 也有意思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星系融合,跨越浩瀚太空的亘古之約
※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的宇宙里?然而這又有什麼重要
※這個太陽臨終時,竟將自己吞噬
TAG:星空天文 |
※展現宇宙洪荒之力的「創造之柱」和「毀滅之柱」
※老鷹星雲,創造之柱!
※宇宙的「創世之柱」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崩塌?
※「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揭開鷹狀星雲「創造之柱」神秘熱源之謎
※距離宇宙的「創世之柱」坍塌還有多久
※創造之柱:宇宙中恆星誕生的搖籃!
※巨石上的偉大建築,難以置信的天空之柱!
※軍之魂 國之柱
※揭秘恆星的子宮眾生之柱是如何形成的
※宇宙中翱翔的雄鷹,它的內心藏著三大創生之柱!
※擎天之柱,屢挫強敵!南朝宋殺了他就是自毀長城
※脊椎——生命之柱 萬病之源,呵護脊椎從夜晚開始
※為什麼汽車產業是國家之柱?
※明末最后的「擎天之柱」,被农民军称为「卢阎王」的猛将卢象升
※《永恆之柱2》前瞻 新的冒險,在波濤之上
※哈勃望遠鏡下的絕美的「創世之柱」,還能存活多久?
※船底座星雲美輪美奐 如同毀滅之柱
※古代女人靠什麼精神之柱,能夠守寡終身?看後讓人難以置信